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构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方法]应用德尔菲法向25名护理专家就构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进行多轮函询。[结果]两轮专家函询后,专家的积极系数是88%和91%,权威系数是0.81和0.85,包括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各指标的重要性赋值均4.0,变异系数均0.25。[结论]专家对4项一级指标、14项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的积极性和权威程度较高,集中程度较好,函询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护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科室分级指标体系,为合理配置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实施护理岗位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两轮德尔菲(Delphi)法确定黑龙江省临床护理科室分级管理评估体系。[结果]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5%和100%,专家权威程度为0.907;确定的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100项三级指标。[结论]专家的积极程度和权威程度较高,两轮函询后专家的建议已经趋向于一致,专家意见协调性好;构建的指标体系可用于临床护理科室分级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可行,可用于评价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使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结果]构建的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22项;两轮专家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5.0%,92.1%;权威程度系数为0.889 4,经两轮专家函询,指标均满足最低纳入标准,即结果可信。[结论]基于德尔菲法构建的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可信,能够用于评价临床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为提高医疗单位的服务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构建产科住院病人对责任护士护理服务满意度指标体系,为产科病区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测量工具。[方法]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根据产科优质护理服务项目,形成专家咨询表,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产科临床护理、护理管理、产科医疗3个领域的16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最终确立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的应答率均为100%;提出修改建议的专家分别为68.8%和56.3%,两轮咨询中专家对各级指标条目重要性的肯德尔系数W分别为0.363和0.392,P0.001,表明专家意见较为一致。问卷构建涵盖产科责任护士人文修养、专业能力、健康宣教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及33个三级指标体系,内容效度指数为0.99。[结论]本研究构建产科病人对责任护士护理服务满意度指标体系,能体现产科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为产科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提供了科学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具有儿科护理专科特性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规范化的专科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和结构式专家访谈初步确定评价指标框架,应用Delphi法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结合重要性赋值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并对函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第1轮和第2轮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89、0.87;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86.70%、96.15%,专家协调程度分别为0.316和0.378(P0.01),专家意见集中程度较高,最终形成了包含结构、过程、结果的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34项三级指标的儿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结论基于Delphi法构建的儿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意见集中,可信度高,可有效促进临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构建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精神特征模型,为进一步构建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精神培养理论框架模型与实践应用评价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查阅文献、开放式问卷及专家访谈基础上初步确定职业精神框架模型,通过德尔菲法对全国11个省市28名护理专家进行两轮函询论证。[结果]形成了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精神特征模型的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40项二级指标,并确定了各级指标权重。两轮问卷回收有效率分别为85.71%、93.33%;专家权威系数为0.871;专家意见的Kendall和谐系数分别为0.191,0.312(P0.001)。[结论]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精神特征模型各级指标的专家咨询意见集中,积极性和权威程度均较高,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可为临床护理本科实习生职业精神培养模型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延续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护理人员评价COPD患者延续性护理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框架,在文献回顾、专家访谈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拟订指标体系初稿,运用德尔菲法对全国20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结果:两轮专家函询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5.23%、100%;两轮专家函询的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0、0.919;两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262、0.284;三级条目变异系数在0.046~0.135,最终确定的COPD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以及43项三级指标。结论:本次研究构建的COPD患者延续性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内容全面,可以为护理人员后续评价COPD患者的延续性护理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构建母乳喂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母乳喂养护理质量提供依据,以提高我国纯母乳喂养率。方法 :以Donabedian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检索、德尔菲专家函询、层次分析法构建母乳喂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3.94%、100.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64,第二轮专家函询二级、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47、0.152(均P<0.01),最终构建的母乳喂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59项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母乳喂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科学性、全面性及实用性,有利于母乳喂养护理质量的改进。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专家会议法和专家函询法(Delphi法)对指标体系进行拟定、筛选和修改。结果通过访谈和专家会议法拟定专家函询问卷进行两轮专家函询,专家积性系数为93.94%和93.55%;专家权威系数为0.947,专家两轮文字建议分别为48条和4条,一二级指标重要性赋值均数3.5,变异系数0.25。最终确定的指标体系包括7个一级指标,50个二级指标。结论初步构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能够为护理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过程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心脏康复理念构建一套科学、规范、实用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通过文献回顾法初步构建临床护理路径表,经课题组讨论修订后形成专家函询表;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15名心内科相关领域的医疗和护理专家,应用德尔菲法对选定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函询。[结果]两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 888,0. 897。两轮专家函询后,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 343,0. 179,0. 234,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经课题组讨论最终确定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包括5个一级指标、25个二级指标和182个三级指标。[结论]所构建的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护理路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用于指导临床,规范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康复护理。  相似文献   

11.
正确应用护理模式和护理理论指导护理实践(2)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雁 《上海护理》2007,7(5):5-6
4理解西方护理模式/理论过程中存在的难点护理学科常用的模式/理论大多来自于西方社会,在进行护理理论的教学中发现,无论是阅读原文还是翻译为中文的理论,往往会感到文字上生涩,某些概念比较生僻,对照原版文字还会发现翻译上的不一致性,这些都成为我国护理人员理解西方护理理论的障碍。现举几个实例:①Roy在其适应模式中认为相关刺激(contextual stimuli)和固有刺激(residual stim-uli)是两类性质不同的刺激,必须在二级评估时加以区分。而这两类刺激的区分往往是理解该理论的难点之一,更容易理解与更容易应用的方式是根据刺激的来源评估患…  相似文献   

12.
13.
正确应用护理模式和护理理论指导护理实践(1)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胡雁 《上海护理》2007,7(4):5-6
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的学科,护理学作为一门发展中的专业,在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知识体系,包括一系列的模式和理论。尽管尚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但这些模式和理论对护理实践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正如众多其它学科一样,如何缩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距离,一直是各学科努力探索的问题,尤其是绝大部分现有的护理模式和理论均来源于西方社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目的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塑造高效护理执行力,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制订执行目标,转变执行观念,完善岗位责任制度,建立高效执行体系,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培养优秀执行团队,强化绩效考核管理,形成合理激励机制,建立沟通渠道,塑造良好执行文化等有力措施,不断塑造护理高效执行力。结果推行高效执行方式后(2009年)护理工作质量较推行高效执行方式前(2008年)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推行高效执行方式后(2009年)病房管理和五常法管理的护理不良条数较推行高效执行方式前(2008年)有了明显的降低,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推行高效执行方式后大专以上护理人员由2008年的51.3%提高至2009年的65.6%,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较大提升。结论护理高效执行力对保证护理管理有效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