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便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 ,使用开塞露帮助排便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 ,尤其针对非器质性的便秘患者。开塞露是一种常见的通便药物 ,可刺激肠蠕动 ,软化粪便 ,达到排便的目的 ,但有时使用开塞露却达不到使用的效果 ,经实践认为开塞露的使用效果与患者卧位有关 ,对住  相似文献   

2.
目的:开展面向患者和医师的药物咨询工作,便于药师了解患者及医师用药需求、收集病情资料,参与临床治疗,促进临床药学的发展。方法:抽取2006年8月至2010年7月间患者及医师3676人的咨询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咨询与药品相关咨询2898人,占总咨询人数的78.84%。结论:面向患者的药物咨询是患者急需的服务,它是药师主动服务患者、执行处方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促进合理用药、杜绝医疗纠纷的一种有效形式;面向医师的药物咨询则是医师与药师有效沟通的一种方式,是药师参与临床治疗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3.
<正>0引言急性跟腱断裂在临床上较为多发和常见,属于急性肌腱损伤疾病,一般发病时间是患者进行体育运动时,临床上用于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法分2种,一种是保守治疗,利用足部矫形器给予患者功能锻炼以促进肌腱愈合~([1]);一种是手术治疗,根据术式可分为开放性手术治疗以及经皮微创手术治疗,通过缝合法促进肌腱愈合。临床在治疗急性跟腱断裂患者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治疗方法以显著促进患者临床疗效提  相似文献   

4.
谢敏 《中外医疗》2011,30(8):91-91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的临床特点与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对150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根据损伤部位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术后观察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结果本组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精神差,口唇苍白或发绀,胸廓对称,左侧呼吸运动减弱;经过手术治疗后,临床治愈140例,死亡10例,死亡率为6.7%。结论闭合性腹部损伤是一种危重性疾病,应及时诊治,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李苗  王群松  贾竑晓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1):3901-3904
疲劳感与抑郁症的关系十分复杂,其是抑郁症的一种常见症状;是一种普遍的抑郁症前驱症状,尤其是抑郁症首次发作时;也是抑郁症的一种残留症状,并且比其他抑郁症状更易趋于慢性化,与患者工作和社会功能缺损高度相关。因此,关注抑郁症患者的疲劳感症状对临床治疗抑郁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降低复发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抑郁症相关疲劳感的定义、临床表现、不良后果、产生机制、诊治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广大医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常用手术治疗。但术后创伤大,恢复慢。快速康复理念的核心是通过患者、医生及护士间相互配合,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减少手术等操作对患者造成的影响和损害,注重患者治疗后身体康复的一种护理模式,医护一体化是该理念的重要基础[1-2]。有文献报道,保证医疗安全的关键在于医生、护士及患者之间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3]。基于此,本研究将其应用于肠癌手术患者,观察其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康莱特注射液是一种抗肿瘤中药制剂,系从薏苡仁中分离提取的一种抗癌活性化合物,为双向广谱抗癌药,能抑杀癌细胞,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1],临床已广泛应用于中晚期肿瘤患者。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至6月,在我科接受康莱特静脉滴注发生静脉炎的患者58例,其中男41例,女17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采取雷尼替丁联合阿莫西林治疗的56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采取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的76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果胶铋是临床上一种治疗消化道溃疡的新型药物,具有杀灭幽门螺杆菌和保护胃黏膜的作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消化道溃疡临床效果明显,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可靠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正>精神分裂症(SP)是一种较常见的精神疾病,存在一定程度的认知功能损害[1]。目前临床治疗SP需长期接受药物治疗,但不良反应较多[2]。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一种物理治疗方法,通过给予患者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使患者丧失意识,控制精神分裂症状。有研究认为,MECT可造成患者治疗后短时记忆功能损害[3]。本研究应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SP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并评估对短时记忆损伤及认知功能的影响。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浙江省义乌市精神卫生中心  相似文献   

10.
<正>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上一种起病急、症状明显、可引致严重后果的一种重症心脏疾患。最近,笔者利用血磁疗法治愈了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患者,徐××,男,66岁,农民8d前突感脊背部疼痛呈撕裂样,立即卧床休息,5min后缓解。半天后,症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5):4-6+10
目的 探讨九味镇心颗粒联合米氮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2017年7月~2018年12月于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就诊的11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抑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予米氮平治疗,观察组予九味镇心颗粒联合米氮平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目(HAMD)进行抑郁临床疗效评价。8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HAMD评分、消化不良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8周疗程结束后,临床疗效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1%vs 76.8%,P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6.5±4.7)分vs (27.3±4.2)分,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降低(10.9±2.4分vs 15.8±3.1分),消化不良症状程度积分和频次积分降低[(1.14±0.41)分vs (1.92±0.60)分,(1.02±0.39)分vs (1.83±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21.4%vs 28.6%,P0.05)。结论 九味镇心颗粒联合米氮平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合并抑郁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抑郁治疗有效率高,能够明显改善消化不良症状,且药物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Wilson病(WD)患者自我效能与生存质量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WHOQOL-BREF)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研究所附属医院215例WD患者和相匹配的190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了解WD患者自我效能与生存质量状况及其相关性。结果WD组患者自我效能得分低于对照组[(2.344±0.4978)分 vs (2.611±0.49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07,P<0.05);WD组患者生存质量总分低于对照组[(76.46±13.20)分vs (91.26±16.9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35,P<0.05),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WD 患者自我效能得分与生存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呈正相关( P均<0.05)。结论 WD患者一般自我效能及生存质量低于健康人群,其自我效能与生存质量呈正相关,即一般自我效能感越好其生存质量越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项目对双相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与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以在精神科住院的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双相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处于急性发作期。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其中干预组45例,对照组42例。干预组在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双相障碍自我管理项目干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两组分别在入组前、第3个月末、第6个月末进行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17项版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服药态度问卷(DAI-30)、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的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在入组前YMRS、HAMD-17、DAI-30、SDSS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YMRS第6个月末干预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DAI-30总分在第3个月末、第6个月末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DSS总分在第3个月末、第6个月末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药物治疗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双相障碍自我管理项目能够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感水平对化疗期间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负性自动思维的影响.方法 对106例明确诊断的化疗期间恶性肿瘤患者,分别进行一般自我效能感最表(GSES)、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负性自动思维问卷(ATQ)测评,依GSES评分从最高分开始向下取27%作为高分组,从最低分开始向上取27%作为低分组,每组各29例.再比较WHOQOL-BREF、ATQ得分情况,并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106例恶性肿瘤患者GSES评分为(22.32±8.61)分,自信心偏低者占55.66%,高分组GSES评分为(28.64±7.64)分,低分组为(21.37±5.78)分,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4.18,P<0.01).自我效能感高分组ATQ评分为(63.71±7.94)分,低分组为(86.57±9.87)分,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9.72,P<O.01).自我效能感高分组WHOQOL-BREF总分及各领域评分显著高于低分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相关分析显示,GSES评分与ATQ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化疗期间恶性肿瘤患者自我效能感水平普遍较低;患者自我效能感越低,则生活质量较低、负性自动思维越强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家庭关怀度、自我效能等社会心理因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用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家庭关怀度问卷(APGAR)、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35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根据APGAR得分,将患者分为家庭关怀度差组和家庭关怀度好组,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根据GSES得分,将患者分为高自我效能组和低自我效能组,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最后以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考察多因素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家庭关怀度差组和家庭关怀度好组在DSQL量表的总分及各维度分上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2组总分分别为[(78.41±21.96)分,(54.29±17.45)分],生理功能维度分分别为[(32.57±9.48)分,(23.49±7.55)分],心理/精神维度分分别为[(24.62±5.47)分,(17.56±4.89)分],社会关系维度分分别为[(12.39±4.12)分,(8.48±3.23)分],治疗维度分分别为[(8.83±2.89)分,(4.76±1.78)分];高自我效能组和低自我效能组在DSQL量表的总分及各维度分上差异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对生存质量影响的多元分析显示,进入回归方程的有4个因素,按标准回归系数实值大小依次为家庭关怀度总分、病程、自我效能感总分和年龄.结论 家庭关怀度、自我效能感等社会心理因素是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应有针对性地关注这些社会心理因素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心境稳定剂单药或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双相躁狂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s)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 synthase kinase 3, GSK3)活性的影响。方法 纳入双相I型躁狂发作患者36例,给予碳酸锂或丙戊酸钠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8周。分别于基线、4周和8周末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20 mL,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PBMCs的GSK3α和GSK3β丝氨酸磷酸化水平(pSer-GSK3α,pSer-GSK3β)以及总GSK3水平(total-GSK3α和total-GSK3β)。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oung Mania Ratings Scale,YMRS)和临床症状严重度量表(Clinical Global Impression-Scale,CGI-S)等评估症状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各组患者的YMRS、CGI-S等评分均明显降低(P<0.001),与此同时,治疗后PBMCs的pSer-GSK3α、pSer-GSK3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不同心境稳定剂组间比较,pSer-GSK3β/total-GSK3β相对比值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20),锂盐组变化明显(P=0.024);相关分析显示,pSer9-GSK3β/total-GSK3β比值与4周末YMRS减分绝对值呈负相关(r=-0.413,P=0.043)。剔除反复躁狂发作(≥3次)患者,这一趋势更加显著(r=-0.543,P=0.020)。其中锂盐组呈现了相似的变化(r=-0.432,P=0.083),而丙戊酸钠组无。结论 心境稳定剂单药或联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降低双相躁狂患者PBMCs的GSK3活性,碳酸锂单药或联合治疗相比丙戊酸钠,可以更显著降低双相躁狂患者的GSK3活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经验性回避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时间阶段连续病例整群抽样法,选取2018年2—12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的22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AAQ-Ⅱ)、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调查。 结果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经验性回避得分为(26.26±7.44)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性别、文化程度、Harris髋关节评分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经验性回避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经验性回避与一般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总分、Harris髋关节评分、性别依次进入回归方程(F=37.115,P<0.001)。 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经验性回避水平较高,且受性别、Harris髋关节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临床工作者应采取针对性干预,实施自我效能感干预,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从而降低患者的经验性回避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McMaster模式家庭干预对中晚期肝癌患者自我效能、心理及生活状态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干预方式不同,所有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接受McMaster模式家庭干预。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患者积极度测量量表(PAM)、癌症交流和态度自我效能量表(CASE-cancer)、健康行为自我评价量表(SRAHP)评价两组患者接受不同家庭干预后的自我效能、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1)观察组患者接受干预后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患者积极度测量量表(PAM)、癌症交流和态度自我效能量表(CASE-cancer)、健康行为自我评价量表(SRAHP)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评分中,躯体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以及精神病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建立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cMaster模式家庭干预应用于中晚期肝癌患者中,可以有效提升其自我效能,优化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永妹  王建女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0):1724-1727
  目的  探讨生活与社交技能训练对老年双相障碍缓解期患者情感症状、总体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月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老年双相障碍缓解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生活与社交技能训练+常规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各53例。治疗8周,研究组43例、对照组52例患者完成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17项版(HAMD-17)、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MRS)、功能检测简版(FAS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检测(WCST)评估2组患者情感症状、总体功能及认知功能。  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HAMD-17[(3.233±1.280)分]、YMRS[(2.411±0.502)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4.193±1.317)分、(3.119±0.61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77、6.118,均P<0.05)。在总体功能方面,治疗后研究组FAST总分、自主生活评分、认知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认知功能方面,治疗8周后研究组正确应答数目、完成分类数目均较对照组高,研究组错误应答数目以及持续错误数目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生活与社交技能训练可改善老年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的残留情感症状,促进总体功能、认知功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浆孤啡肽(OFQ)水平与双相障碍的关系,为双相障碍的发病机制、诊断等寻找新的生物学指标.方法 筛选47例双相障碍患者(抑郁组21例、躁狂组26例)和31名正常人,应用放射免疫(mA)法分别测定其血浆OFQ浓度,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浆OFQ水平,病例组OFQ含量与各量表总分的相关性.结果 (1)抑郁组OFQ水平高于对照组(t=5.28,P<0.01);躁狂组OFQ水平低于对照组(t=-2.47,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抑郁组OFQ含量与HAMD、MADRS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607,P<0.01;r=0.541,P<0.05);躁狂组OFQ含量与BRMS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750,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