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上海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区、县老年护理医院也相继建立,以满足老年病人医疗护理需求的不断增加。为了解老年护理医院院内感染的情况和相关易感因素,为进一步做好院内感染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我们对本院2004年10月-2005年9月期间出院病人的院内感染发生情况和相关因素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2.
老年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婉芬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2):1766-1767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人口老龄化越来越明显,老年人各器官逐渐发生退行性改变和功能衰退。老年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机会较其他年龄组的病人大。从医院感染资料分析老人占医院感染46.1%,其中呼吸道感染占首位。为57.35%。为了加强对老年住院病人的医院感染的监控和护理,笔者通过68例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情况分析,了解临床及病原菌分布,有利于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情况,以利于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保证老年病人的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2月问内科住院病人中94例老年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发病时间、基础疾病、临床表现、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治疗与转归及发生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分析.结果 :老年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要致病菌,占66.7%;平均发病时间10天;基础疾病中心血管疾病33例,脑血管疾病2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9例,糖尿病7例,恶性肿瘤6例,老年性痴呆1例;本组死亡7例,死亡率为7.4%.结论 免疫功能低下、基础疾病严重、使用广谱抗生素、医院环境等因素是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临床医护人员应采取治疗预防措施与护理预防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控制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尤其在老年人中,其感染率更高。为了解老年病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从而加强感染的控制,特对我院内科病房近三年中44例老年病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及探讨老年鼻饲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10年4月—2011年10月期间108例老年长期鼻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8例老年鼻饲患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79例,感染率为73.15%,经分析认为老年患者的生理病理状况、肠内营养留置胃管、误吸、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院内交叉感染为引起院内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病室管理、加强口腔卫生、规范鼻饲操作、规范吸痰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营养支持是减少老年鼻饲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医院内肺部感染的调查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医院老年患者肺部感染情况,提出控制医院感染对策。方法选择住院和出院患者的病历,按设计表格调查。结果老年人院内肺部感染较多,与年龄、病种、住院天数、原发病的严重性、免疫缺陷及医护人员的医疗操作有关,分离出的微生物感染菌株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结论应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呼吸道感染预防措施,控制老年人医院内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7.
某医院老年患者院内感染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对策。方法 调查某医院老年住院患者560例,对60例发生院内感染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某医院院内感染感染发生率为10.71%,阻塞性肺疾病院内感染率最高为12.83%,其次为恶性肿瘤10.58%,糖尿病9.26%,脑血管疾病为6.67%,心血管疾病5.13%。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51.67%);泌尿道其次(21.67%)。吸氧、静脉留置针、雾化等侵入性操作的院内感染发生率分别为95.00%。、81.67%和43.33%。病原菌培养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0.94%)。结论 吸氧、静脉留置针、雾化等侵入性操作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不同基础疾病发生院内感染率不同,严格规范各类侵入性操作,并加强基础性疾病的治疗和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和分析老年护理病房重症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和相关情况,并探讨老年重症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综合防治手段。方法 选择1999~2002年期间老年护理病房院内重症感染病例82例,并取同期入院的未发生院内感染的82例出院患者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老年护理病房院内重症感染发生率为6.40%。感染与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状态、病房环境因素、长期使用广谱抗菌素、住院时间长等因素密切相关。82例中,感染控制49例,占59.76%,导致病情恶化死亡33例,占40.24%;合理应用抗菌素、基础疾病控制稳定者54例,其中41例感染控制,占75.93%。结论 高龄、基础疾病状态差、病房环境因素不良、住院时间长、长期使用广谱抗菌素是老年护理病房重症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效控制危险因素,合理选择使用抗菌素是控制院内感染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呼吸重症患者院内感染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院内感染的100例老年呼吸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80.0%,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呼吸重症患者院内感染采用全面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高于常规护理,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某院医院感染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医院感染现状,有效预防、控制院内感染,降低院内感染率。方法对某院2004--2005年院内感染病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09%,老年科、血液科感染率最高,院内感染发生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结论通过缩短住院天数,减少侵入性操作等手段,制定有效的综合措施,降低院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预防老年患者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减少医院感染。方法调查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实施强化护理管理后的1 994例老年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采用传统护理管理的1 473例老年住院患者临床资料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43例,感染率2.16%,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感染19例、泌尿系统感染9例、切口感染7例、胃肠道感染4例、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与其他感染各2例;对照组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0例,感染率4.07%,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感染28例、泌尿系统感染11例、切口感染6例、胃肠道感染5例、皮肤及软组织感染4例、其他感染6例;观察组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99,P<0.01)。结论强化护理管理,可提高临床服务质量,有效预防控制医院感染,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郭秀利  冯宁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187-3188
目的了解老年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院内感染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60岁住院患者出院病历,将院内感染相关数据整理后录入EXCE软件,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同市第四人民医院2008-2011年老龄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为22.75%;肺部疾患者是医院感染高发人群;感染高发部位为呼吸道;大肠埃希菌是医院感染主要致病菌。结论加强老年住院患者基础疾病的治疗,缩短住院时间,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医疗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加强营养,适时给以心理支持,有利于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13.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人院前已开始或者人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目前医院内感染已成为全球性现代医学界突出的问题。院内感染的发生是直接威胁到患者手术效果及患者预后恢复的重要负面因素^[1]。恶性肿瘤患者多数需要接受手术、放疗和化疗等治疗,其免疫力低下,尤其是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更需要进行全方位的严格感染控制。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院服务功能的扩大。健康教育已成为医院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院肿瘤科自2008年5月-2010年5月间对收治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全程健康教育,减少了老年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平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7):1379-1380,1382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为控制老年患者医院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2002-2004年住院病例中〉60岁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间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835例,平均感染发生率8.40%,感染例次1292例,平均感染例次率12.99%;感染的主要部位是呼吸道,其次是泌尿道;医院感染多发生在住院后3-4周,占25.51%;医院感染老年患者原发疾病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最高,占36.17%,其次是慢性支气管炎、脑血管意外、糖尿病;大多老年患者入院后使用过各种侵入性诊疗;抗生素使用率达89.82%,三联及以上应用占59.20%。[结论]高龄、侵入性诊疗、不合理抗生素使用、免疫功能低下及某些原发疾病是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5.
院内感染是医院人群的重要健康问题,因其发病率逐年上升,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老年患者由于多种原因已成为院内感染中的高发人群,其中并发呼吸道感染为最高。现将江苏省老年医院1994~1997年内科收冶的患者中合并院内感染的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1资料与方法本文资料来自江苏省老年医院1994~1997年之间的出院登记表、院内感染病例登记表、临床记录、护理记录、化验室细菌培养报告以及其它检查报告。4年间共收治病人3325人,其中≥65岁老年患者1398人。院内感染诊断依据为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感染…  相似文献   

16.
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调查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为了解老年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37例>60岁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调查。结果院内下呼吸道感染中>60岁老年患者占85.25%,死亡率为25.74%;病原体培养结果以G-杆菌为主(57.81%),常见病原体为铜绿假单胞菌(35.93%)和真菌(21.88%)。结论老年患者原发病重、住院时间长、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诊疗操作和创伤手术多以及抗菌药物的应用不合理,是造成医院感染和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住院老年死亡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病原菌,为降低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我市某三甲医院2010—2012年60岁以上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病原菌检测及分析。结果103例老年住院死亡病倒中发生医院感染46例,感染发生率为44.66%。查出感染的病原菌有6种,真菌发生率最高,占感染发生率的39.13%,真菌感染患者的55.60%为二重或多重感染。结论住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主要病原菌为真菌感染,提示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住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以降低医院感染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并提出护理对策,以减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率的发生。方法对医院2008年1~6月年龄≥65岁住院老年患者149例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率与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住院时间延长相关,住院时间60 d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高于住院时间30 d(P0.05);感染部位以呼吸道(63.6%)和泌尿道(13.6%)为主;病原菌以铜绿假单胞菌(31.8%),鲍氏不动杆菌(18.1%)、大肠埃希菌(15.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1.4%)为主。结论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发生中加强护理质量监控和培训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老年关爱病房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调查2006年1月-2010年12月老年关爱病房192例>75岁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医院感染291例次,以呼吸道感染为首占55.0%,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占27.5%、消化道感染占5.8%、皮肤感染占5.2%;医院感染与老年患者长期卧床、免疫力低下、住院时间长、基础疾病多、广泛应用抗菌药物、应用激素、侵入性操作等密切相关.结论 老年关爱病房医院感染发生率高,危险因素多,护理工作必须采取积极的对策进行防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本医院院内感染的情况,探究影响院内感染发生的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6年1月1日—2018年12月30日期间本医院29个主要科室的全年出院病例,对发生院内感染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描述感染病例在发生时间、患者年龄、感染部位等方面的分布。结果 2016年度的院内感染率为0.63%,2017年度为0.58%,2018年度为0.54%,3年的院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6—2018年,以重症监护科感染率最高,分别为:2016年6.95%、2017年6.48%、2018年11.67%;夏、冬季是院内感染的高发季节;院内感染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病原菌检测显示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 本院院内感染率在国内处于较低水平,院内感染的发生集中在夏、冬两季;高龄、基础疾病严重是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因此应加强对重症监护科等科室的管理以及对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的预防,进一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