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Yang XY  Wu XM  Wang S  Wang Q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21):1476-1480
目的 评价酒石酸美托洛尔对接受非心脏手术的冠心病及高危冈素患者围术期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 102例择期非心脏手术患者,有明确冠心病或高危因素,随机分为2组,A组为对照组(n=51),B组为酒石酸美托洛尔组(n=51),从术前2 h一直到术后30 d,口服或静注洒石酸美托洛尔,根据血压、心率来调整剂量;记录围术期心率变化、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水平、围术期不稳定心绞痛、心肌梗死、死亡以及脑卒中例数.结果 酒石酸美托洛尔组术中、术后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各有1例心肌梗死发生,对照组有1例死亡,2例脑梗死,对照组发生伴有ST段压低的不稳定心绞痛5(9.8%)例,酒石酸美托洛尔组1(2.0%)例,术后至少1件心血管事件对照组有15例,酒石酸美托洛尔组13例(P>0.05).结论 酒石酸美托洛尔可能降低冠心病及高危因素患者非心脏手术后严重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术前使用美托洛尔对非心脏手术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美托洛尔)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手术前3天开始口服美托洛尔(50mg/d),手术期间不停药.记录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缺血、及术后窦性心动过速的例数,并统计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RPP)>12000的例数(nRPP).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美托洛尔组围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心肌缺血在术后差异有显著性,nRPP在术中差异有显著性,而期间心动过速的例数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 术前使用美托洛尔能够稳定非心脏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减少心肌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应用美托洛尔控制心率对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心脏并发症的影响。方法: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 为冠心病并行开胸非心脏手术的患者65例,围手术期使用美托洛尔控制心率,根据心率的控制情况分为控制心率达标组(A 组)(55-80次/min, n =48),控制心率未达标组(B组)(80-130次/min, n =17),分别于术前24 h内及术后72 h内行Holter持续监测,记录各个时间段平均心率、早搏次数、异位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发生情况,以及术后72 h内心脏并发症,对两组数据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组和B组术后相比,前者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后者(P〈0.05);A组术后无心梗,B组术后1例发生急 性心梗死亡,2例术后发生急性心梗,后经抢救治愈。结论:围手术期使用美托洛尔有效控制心率可以减少冠心病非心脏手术 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预防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在焦虑患者冠脉介入诊疗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80例择期行冠脉诊疗且明显焦虑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做常规术前准备,观察组除常规术前准备外,术前另加服美托洛尔,对比2组术中最大心率、最高平均动脉压、需要使用安定的比例、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比例及手术时间。结果 2组患者术中最大心率、最高平均动脉压、使用安定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减少(P〈0.05),出现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比例降低(P〈0.05)。结论焦虑患者在冠脉介入诊疗前使用美托洛尔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发生,增加手术安全性及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术前使用美托洛尔对非心脏手术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美托洛尔)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手术前3天开始口服美托洛尔(50mg/d),手术期间不停药。记录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缺血、及术后窦性心动过速的例数,并统计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RPP)〉12000的例数(nRP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美托洛尔组围手术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心肌缺血在术后差异有显著性,nRPP在术中差异有显著性,而期间心动过速的例数差异没有显著性。结论术前使用美托洛尔能够稳定非心脏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减少心肌耗氧量,从而减少心肌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术前护理干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情绪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社会支持干预,比较两组入院时(干预前)及手术前(干预后)焦虑值、血压、心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人院时焦虑值、血压及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组经进行术前护理干预后焦虑值、血压及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前存在焦虑心理,术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7.
向南坡 《中国医药导刊》2012,(9):1581-1582,1578
目的:研究分析血小板活性物质及血液黏度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价值.。方法:将2010年3月~2011年12月于本院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并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26例患者为观察组,同期未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26例患者为对照组,将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12和24 h的血小板活性物质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及比较。结果:术前两组的血小板活性物质及血液黏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6、12和24 h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术后24h与术前无显著性差异,而观察组则显著高于术前。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患者的血小板活性物质及血液黏度指标均较高,应给予相应的干预,以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抑郁障碍及其干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冠心病患者的抑郁障碍情况及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113例接受冠脉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进行抑郁障碍调查评分.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手术前后对干预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 术前两组患者抑郁的发生率、SDS评分无显著差异,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抑郁障碍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SDS评分37.32±5.34 vs 41.25±5.21,P<0.01),手术前后对照组抑郁发生率无明显变化.结论 冠脉介入术后抑郁障碍发生率为35.7%,与冠脉介入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轻接受冠脉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抑郁障碍.  相似文献   

9.
钮炜西  华宁  齐帜 《广东医学》2007,28(4):557-559
目的 探讨心理支持干预疗法对心脏介入手术治疗患者情绪障碍和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 将122例接受心脏介入性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干预组(62例).对照组接受一般治疗,干预组应用支持性心理治疗,采用SAS,SDS自评量表和临床自行设计问卷对122例患者进行调查,测定心率、血压和心肌缺血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焦虑发生率显著降低,术前、术中、术后1 d心率、收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待手术期心肌缺血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支持干预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心脏介入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心理并减少心肌缺血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足量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耐受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的9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 实验组在常规冠心病二级预防的药物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 在4周内逐渐加量至最大耐受剂量, 对照组采用常规冠心病二级药物治疗, 对所有患者进行门诊随访半年, 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心绞痛发作频率、心功能及心电图改善情况.对比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足量应用美托洛尔缓释片能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王超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20,34(1):90-92,95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单应用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围手术期生理和心理的影响。方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13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术前访视单,比较两组患者访视前后的焦虑状况、心率及平均动脉压。结果:术前访视后观察组状态焦虑量表(SAI)评分低于访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术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SAI评分低于术前访视后,也低于对照组术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访视后观察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低于访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访视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与术前访视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低于术前访视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访视后、术中以及术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访视单的应用可有效缓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术前焦虑状态,并对稳定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姜鲜  章卓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4):434-436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注射液在非心脏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临床意义。方法120例ASA~级择期行非心脏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M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在降低血压、减慢心率、防治心肌缺血方面和术后随访病死率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的基本情况无显著差异,与C组相比,M组可迅速降低心室率,缓解心肌缺血和降低术后病死率,降压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非心脏手术中应用美托洛尔注射液是比较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内直接注射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安全性及其对近期临床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将3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17例)和对照组(15例),美托洛尔组分别在第1次球囊扩张前和放置支架前向冠状动脉内注射美托洛尔5 mg,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的0.9%氯化钠溶液。观察两组心率、血压、心肌酶、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同时观察住院期间及发病后30 d心绞痛、再梗死、心力衰竭,血运重建、死亡的发生情况。结果在两组基线资料可比的情况下,冠状动脉内注射美托洛尔对AMI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均无影响。在注射美托洛尔过程中未发生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心动过缓、心力衰竭及低血压。住院期间美托洛尔组和对照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3.94±5.76和53.33±5.88,心肌酶肌酸激酶峰值分别为(2354.24±693.66)和(1981.87±412.92)U/L,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两组住院期间及术后30 d死亡、再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值均>0.05)。结论在AMI患者的冠状动脉内直接注射8受体阻滞剂是安全的,但无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灵宝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法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行胺碘酮治疗,治疗组行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对两组的血压、心率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血压、心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效果较好,值得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心律不齐80例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行单药胺碘酮治疗,观察组45例行胺碘酮与美托洛尔联合治疗,对比两组血压、心率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冠心病心律不齐效果显著,可改善血压与心率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郭志英  李玉锋 《四川医学》2018,39(8):857-860
目的观察益气泄浊法联合水化治疗对冠心病患者介入诊疗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将行介入检查或治疗的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益气泄浊中药配方颗粒并联合水化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水化治疗。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h、72h、7d测定血肌酐,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术后观察组CIN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观察组在各时间点Cr值均较对照组低,而eGFR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组内手术前后比较,观察组术后24h Cr较术前升高,72h时较术前无差异,7d时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对照组术后24h、72hCr均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7d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益气泄浊中药联合水化治疗能更好的预防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桡动脉入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冠心病合并CTO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行桡动脉入路PCI术,对照组行股动脉入路PCI术。比较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水平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为94.12%,与对照组的97.0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卧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两组间LVEF、LVED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LVEF水平明显高于术前,LVEDD水平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2/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47%(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严重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CTO老年患者行桡动脉入路PCI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缩短术后卧床时间,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对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90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和美托洛尔对照组,治疗组给稳心颗粒9 g,每日3次,温水冲服;美托洛尔起始量12.5 mg,每日2次,并根据血压和心率调整剂量。对照组仅给美托洛尔起始量12.5 mg,每日2次,并根据血压和心率调整剂量。两组都观察4周,同时检测心电图和24 h心电图,监测血压和肝肾功能等。结果心悸症状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69.05%,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对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优于单纯应用美托洛尔,二者有协同作用,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心理干预对降低PCI患者术前焦虑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患者的术前心理状况 ,探讨心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 将 5 0例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分别于入院后、手术当日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患者入院当日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焦虑程度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手术当日晨干预组焦虑低于对照组 ,且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患者术前存在明显焦虑 ,心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患者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丙泊酚在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术中对患者的镇静作用。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丙泊酚组和对照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调查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焦虑程度,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血压、心率、呼吸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介入术前处于较高的焦虑水平;术后丙泊酚镇静组焦虑水平较对照组低;丙泊酚组术中血压、心率较术前无明显改变,对照组术中血压、心率较术前升高。结论丙泊酚用于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术的镇静治疗具有有效、安全的特点,使患者获得更佳的舒适程度,可减轻应激反应,更易于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