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鼻病毒感染状况及中成药辨证方案治疗进行研究。方法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鼻病毒检测及中成药辨证治疗观察。结果收集病例1090例,鼻病毒感染率为7.82%,年龄<6岁儿童感染率为9.12%,较学龄期儿童易感,南京和济南较沈阳鼻病毒感染率高,鼻病毒阳性者未显示出中医辨证证型特征。结论鼻病毒感染与小儿急性上感的年龄、季节、地域均有相关性,中成药辨证治疗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非化脓性扁桃体咽炎的病毒病株,观察单纯使用中药的疗效。方法 对120例患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咽试子病毒检测,并以100名同龄儿童做正常对照。对70例用小儿咽扁冲剂治疗,50例用小儿咽扁冲剂加奥得清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病毒检出率为35.8%,其中腺病毒12.5%,呼吸道合胞病毒为6.67%,甲3型流感病毒为16.67%,未查出副流感病毒。正常对照组病毒检出率为2%,系甲3型流感病毒。小儿咽扁冲剂的总有效率为90%。小儿咽扁冲剂加奥得清组的总有效率为90.2%。结论 小儿非化脓性扁桃体咽炎的病毒病原为腺病毒、流感病毒。两组治疗非化脓性扁桃体咽炎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粤北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学的发病和流行特点。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的8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法对其鼻咽分泌物进行7种病毒检测。结果:所有患儿中有333例检出至少1种病毒,总检出率41.6%。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最多,为176例,占52.8%,其余依次是腺病毒(ADV)58例(17.4%);流感病毒Ⅲ(PIVⅢ)35例(10.5%),流感病毒A(IFA)30例(9.0%),流感病毒B(IFB)16例(4.8%),副流感病毒Ⅰ(PIVⅠ)10例(3.0%),副流感病毒Ⅱ(PIVⅡ)8例(2.4%)。RSV季节性较明显,主要集中在春季与冬季。肺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炎和哮喘患儿病毒阳性率分别为34.8%、47.2%和46.7%。结论:粤北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好发于春夏季节,RSV和ADV是该地区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最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非化脓性扁桃体咽炎的病毒病体,观察单纯使用中药的疗效。方法:对120例患儿用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咽试子病毒检测,以并100名同龄儿童做正常对照对70例用小儿咽扁冲剂治疗,50例用小儿咽扁冲剂加奥得清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病毒检出率为35.8%,其中腺病毒12.5%,呼吸道合胞病毒为6.67%,甲3型流型病毒为16.67%,未查出副流感病毒,正常对照组病毒检出率为2%,系甲3型流感病毒,小儿咽扁冲剂的总有效率为90%,小儿咽扁冲剂加奥得清组的总有效率为90.2%,结论:小非化脓性扁桃体咽炎的病毒病原为腺病毒,流感病毒、两组治疗非化脓性扁桃体咽炎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西安地区婴幼儿呼吸道病毒感染率的季节性变化及不同年龄段的检出情况.方法:采用生物微矩阵分析系统对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患有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进行流感病毒、合胞病毒、腺病毒进行IgG检测.结果:流感病毒阳性率占总检出率的51.94%,合胞病毒阳性率为27.69%,腺病毒为18.06%,秋冬两季流感病毒的发病率较其它季节高.结论: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首要病毒为流感病毒,其次为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高发与冬、春季.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某地区小儿呼吸道病毒感染有关问题,为临床早期诊断,确定治疗方案,做好院内交叉感染的预防提效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8月在云浮市妇幼保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4010例参与研究,利用美国DHI公司(Diagnostic Hybrids Inc,USA)提供的试剂盒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流感病毒(IA)、流感病毒(IB)、副流感病毒一型(PF1)、副流感病毒二型(PF2)、副流感病毒三型(PF3)、和腺病毒(AD)抗原7项荧光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4010例患儿中有896株为阳性,检出率为23.08%;7种病毒高发期大多集中在1、3、5、6月份。结论:导致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主要是呼吸道病毒,症状轻微时仅仅出现呼吸道症状,严重时会出现病毒性肺炎,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导致小儿出现医院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快速检测呼吸道病毒的多病原,有助于指导疾病诊断以及临床隔离。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辨证使用中成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寒束表证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方案的61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辨证使用中成药午时茶颗粒,对照组给予护彤和利巴韦林,疗程均为3天,观察两组用药前后的症状、体征变化,利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试验组在总疗效上与对照组相当(P>0.05),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临床证候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使用中成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中药抗呼吸道病毒感染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莹 《山西中医》2007,23(4):71-72
呼吸道病毒是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主要的致病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某些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以及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风疹、麻疹等病毒.据统计,90%以上急性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尤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辨证为感冒、咳嗽、风湿肺热等,其基本病机为外邪由口鼻皮毛入侵肺卫,卫表不和,肺失宣肃,甚至邪热传里,热盛壅肺.西医则认为以病毒感染多见,其次为细菌感染,少部分为支原体感染[1].现已明确许多中药对机体有抗病毒及免疫功能调节作用,本文就抗呼吸道病毒感染的中药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主要是以病毒感染引起,少数由细菌和支原体引起[1]。常见病毒有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病毒感染后多继发细菌感染,以溶血性链球菌为主。临床上患儿以反复的高热、咽痛为主要表现,且可合并肺炎、心肌炎、急性肾炎、风湿热等。笔者采用  相似文献   

10.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续) 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原治疗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社区获得性感染,大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病毒所致,病程有自限性,不需使用抗菌药物,予以对症治疗即可痊愈.  相似文献   

11.
中药在抗呼吸道病毒感染中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莹 《光明中医》2008,23(9):1395-1396
呼吸道病毒是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侵入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主要的致病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某些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以及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风疹、麻疹等病毒。据统计,90%以上急性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尤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中医辨证为感冒、咳嗽、风湿肺热等,其基本病机为外邪由口鼻皮毛入侵肺卫,卫表不和,肺失宣肃,甚至邪热传里,热壅肺气。西医则认为以病毒感染多见,其次为细菌感染,少部分为支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中成药辨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将3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组据中成药辨证治疗。观察比较治疗组、对照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主要临床症状持续时间、治愈时间、治疗费用、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儿的有效率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症状咳嗽、发热持续时间、临床治愈时间、治疗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成药辨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疾病.人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其次为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和鼻病毒等,少数由肺炎支原体和细菌感染引起,此病仅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以1~6个月的婴儿发病率最高,临床常表现为发作性喘憋,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通气、控制喘憋是提高毛支疗效的关键。2003年4月-2005年5月,笔者采用普米克令舒与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毛支患儿67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汗法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据统计,90~95%是由病毒所致。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腮腺炎病毒、鼻病毒等十余种都是能引起呼吸道发病的病毒。其中尤以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和流感病毒是婴幼儿和成人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在抗菌素普遍应用的今天,大多数呼吸道疾病得到了及时控制,而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却相对增多。目前,一方面是尚没有能抵御这些病毒的疫苗,而抗菌素对此又无效。因此研究抗病毒药物的重要性,显然已超过细菌等其它微生物了。近年来国内在中医药研究防治呼吸道病毒方面,有不少临床应手有效的报道,但都立论于“毒”和“抗病毒”,其着力点都放在辨病用药,基本是辛凉苦寒解毒,尤以板兰根、大青叶、贯众等能抑制多种病毒为代表,却忽略了中医辨证施治这一优势。由于病毒种类多,有的又是一种数型,若仅仅囿于清热解毒治疗,常见上呼吸道感染咳嗽迁延日久,反复不愈。本文仅就运用《伤寒论》汗法,治疗小儿常见的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RSV)和腺病毒感染的机理讨论如下,供交流指正。  相似文献   

15.
感冒、外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都是一个病。本病发病率较高,小儿感冒占门诊数60%以上。美国报道每年发生1亿例次(包括成人)。预防感冒的传播,越来越被重视,已列入一项科研进行研究。据国内外材料所知,非细菌感染的上下呼吸道疾患占90%以上。病毒所致感冒常见有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及其它肠道病毒等。目前尚无一种满意的抗病毒药物治疗。许多抗病毒药在体外能有效地  相似文献   

16.
呼吸道病毒感染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急性呼吸道感染的90%~95%由病毒所引起。近年来,大多数呼吸道细菌性疾病采用抗生素治疗后得到控制,而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则有逐年增加之势。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毒以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为主。但成人以甲、乙型流感病毒最为常见,在婴幼儿则主要是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副流感病毒。对于病毒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西医治疗,目前仍以对症处理为主,尚无理想的抗病毒药物。有关中医药治疗该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多年来取得了不少成果。现将近10年来有关资料述评如下。1 病因病机认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病毒口服液在呼吸系统病毒性感染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70例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90例,A组给予服用抗病毒口服液治疗,B组接受三氮唑核苷雾化治疗,C组联合抗病毒口服液和三氮唑核苷雾化治疗,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及流感病毒等病原体,治疗1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C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A组、B组的75.56%、76.67%(P0.05);治疗后,C组病毒核酸浓度下降幅度显著优于A组、B组(P0.05)。结论:抗病毒口服液对呼吸系统病毒性感染有良好疗效,与三氮唑核苷联合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辨证应用蓝芩口服液、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肠泰口服液等中成药治疗小儿风热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收治的11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感冒患儿,按照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分为中药组和西药组各55例,并对其辨证分型,分别服中成药(蓝芩口服液等)及抗病毒类西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西药的退热起效时间要优于中成药(P0.05),但中成药的体温恢复时间、治疗后临床症候积分及治疗总有效率都显著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应用蓝芩口服液等中成药治疗小儿风热感冒,虽起效时间较西药慢,但整体疗效较西药更为显著,该结果为中成药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独特优势提供了佐证,也为其他证型感冒的中成药治疗研究与评价提供了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病毒性肺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两季,可散发流行或在密集人群中暴发流行。最常见的可引起肺炎的呼吸道病毒有腺病毒、人偏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1])。近期在武汉爆发的新冠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一种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起的病毒性肺炎,短短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岗梅根和岗梅茎水提物对多种呼吸道病毒的抑制作用,为岗梅药材扩大药用部位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接种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R14型、腺病毒3型和副流感病毒3型于MDCK、A549、HEL和LLC-MK2细胞,采用鸡红血球凝集法观察岗梅根、茎水提物对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的抑制作用,采用细胞病变抑制法(CPE)观察岗梅根、茎水提物对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R14型、腺病毒3型和副流感病毒3型的抑制作用。结果:在无毒浓度下,岗梅根水提物能抑制甲1型流感病毒FM1株、腺病毒3型、合胞病毒RSV和副流感3型病毒,而岗梅茎水提物仅能抑制腺病毒3型及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结论:岗梅根、茎水提物均有一定的体外抗呼吸道病毒作用,岗梅根水提物体外对呼吸道病毒的抑制作用略优于岗梅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