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斑的护理。方法对本院20例外阴白斑患者施行聚焦超声治疗。目的所有病例经过聚焦超声治疗及正确的护理后痊愈。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对聚焦超声治疗外阴白斑很重要,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外阴白斑属于外阴营养不良症,表现为外阴皮肤发白,伴有退行性变,患者自觉局部搔痒,该病与非典型增生及外阴癌有一定关系。我院妇产科于1977年8至1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外阴白斑18例,初获疗效。兹报导如下:一、发病原因:至目前为止,病因尚不明确,有人认为该病与营养不良、外阴发育不良、外阴炎、雌激素水平减低、慢性刺激、搔伤等有关。我科治疗的18例外阴白斑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外阴白斑软膏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介绍该制剂处方、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选择200例外阴增生性白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考查其临床疗效。结果外阴白斑软膏治疗外阴白斑总有效率达97%。结论该制剂治疗外阴白斑疗效确切,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阴白斑霜治疗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来本院就诊自愿接受随访的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患者136例,采用外阴白斑霜局部外用给药的方法治疗本病。结果总有效率为97.06%。轻症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治愈率明显高于重症外阴鳞状上皮增生(P〈0.01);单纯型外阴鳞状上皮增生高于混合型外阴鳞状上皮增生(P〈0.01)。结论外阴白斑霜治疗妇科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疗效显著,方便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海扶刀(CZF)主要用于宫颈糜烂、外阴白斑、尖锐湿疣的治疗。现将其治疗外阴白斑手术的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白斑消乳膏并观察其临床治疗外阴白斑病的效果。方法将己烯雌酚、维生素E等制成乳膏,并对53例女性外阴白斑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可控,临床治疗外阴白斑总有效率96.22%。结论该制剂配方合理,工艺科学,性质稳定,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李丽君 《江西医药》2021,56(7):1037-1039
目的 评价康妇凝胶联合中药妇舒灵洗剂治疗外阴白斑的疗效.方法 将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外阴白斑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妇舒灵坐浴+康妇凝胶外涂,对照组给予中药妇舒灵坐浴,4周后复诊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两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随访发现,观察组三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妇凝胶和中药妇舒灵有协同作用,对于外阴白斑的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我科于1993年2月收治1例先天性尿道下裂男性假两性畸形病儿,采用松解延伸阴茎,阴囊单蒂皮瓣尿道成形,一次手术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 1 病例摘要 冯××,6岁,出生后外阴形状酷似女性,蹲姿排尿。2岁前家长按女孩喂养。2岁后,其性格顽皮,喜与男孩在一起玩耍。1993年2月来本院要求治疗。 查体见:患儿服饰和性格为男童特征,胸腹及四肢体检无异常。外阴似女性外阴,阴茎长2.5cm,直径1.0cm,似肥大“阴蒂”,阴茎包皮游离缘与龟头粘连,阴茎两侧各有一条系带,使包皮似两片“小阴唇”状,阴囊中线向会阴凹陷,  相似文献   

9.
黄酮外用酊剂治疗外阴白斑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黄酮外用酊剂治疗外阴白斑的药效学.方法:将黄酮提取物配成0.2%(含25%乙醇)的酊剂.通过体外抑毒实验,小鼠抗炎、止痛、止痒实验,大鼠肉芽肿实验,及初步临床治疗116名外阴白斑患者,探讨了黄酮酊剂与治疗外阴白斑有关的药理机制和初步临床疗效.结果:该药具有明显止痛、止痒、促进损伤组织愈合、抗慢性肉芽肿、抗急性炎性渗出和抗病毒的功效.结论:黄酮酊剂治疗外阴白斑药效确实,见效快,使用方便,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进一步使用.  相似文献   

10.
李丽君 《江西医药》2021,56(7):1037-1039
目的 评价康妇凝胶联合中药妇舒灵洗剂治疗外阴白斑的疗效.方法 将2018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外阴白斑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给予中药妇舒灵坐浴+康妇凝胶外涂,对照组给予中药妇舒灵坐浴,4周后复诊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达9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0%,两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随访发现,观察组三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妇凝胶和中药妇舒灵有协同作用,对于外阴白斑的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女阴白色病损(Wbite lesins of thevulva)是妇女常见的外阴病,它以女阴皮肤,粘膜的搔痒、脱色、萎缩或增生为主要病变,或间有皲裂及溃疡。过去统称为“外阴白斑”,由于病因未明,迄今尚无特效疗法。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外阴病小组与卫生部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菌苗室协作,利用该所菌苗室制的厌氧棒状菌菌苗治疗女阴白色病损85例,经过一年多的临床观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女阴白色病变为妇科常见病。近年来国内外作者对此诊断命名及其癌变潜能作了认真探讨。本文根据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提出浅见。材料和方法自1972年2月~1980年1月我院附属医院妇科拟诊“女阴白斑”病例共330例,初诊时送病理活检。同时,临床送检女阴鳞癌伴白斑病例的外阴根治术术后标本4例,作对照观察。  相似文献   

13.
5-Fu治疗外阴白色病变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阴白色病变为女性外阴皮肤粘膜发生组织改变及颜色变白的疾病。既往被称为外阴白斑,现根据国际外阴疾病研究机构(ISSVD)的意见,统称为外阴营养不良。我院妇科门诊于1995年6月—1998年1月用5-Fu局部治疗本病30例,治疗前行多点活检排除癌变,观...  相似文献   

14.
外阴白色病变(白斑)为妇科常见疾病之一,病变较难治疗,病人亦感烦脑。近年来,我院妇科使用昆明植物研究所新近研究的竹红菌药物治疗112例外阴白色病变病人中,观察其治疗有效率98.21%,其中治愈率28.57%,显效29.46%,好转40.18%。本文对已治愈和显效的病例中取13例病人在原有病变区内重取材切片观察,并就对此药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机理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复方黄水联合红外线治疗早期外阴白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早期外阴白斑患者,采用随机数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红外线照射外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复方黄水湿敷外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症状积分及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外阴瘙痒、白斑面积、皮肤弹性、其他症状积分分别为(3.6±1.2)、(6.1±1.3)、(8.8±1.6)、(4.2±1.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6.2±1.3)、(10.5±2.1)、(10.5±1.9)、(8.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黄水联合红外线治疗早期外阴白斑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外阴瘙痒、病变区域的面积、皮肤的弹性等症状。  相似文献   

16.
外阴白斑膏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制备妇科疑难病用药外阴白斑膏并进行临床应用.方法:用麻油和凡士林作基质调配外阴白斑膏,用薄层色谱法控制药品质量,临床对3种证型外阴白斑膏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所制外阴白斑膏质量基本可控,使用方便,临床总有效率为94.39%,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外阴白斑膏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双子宫一侧子宫内翻为少见病例,我院遇到一例,现报告如下: 刘××,22岁,住院号85—165。外阴坠胀,伴不规则的阴道流血五月余,于85年2月22日入院。患者84年9月6日在我科第一胎足月顺产一男婴,胎盘完整自出,产后流血较多,未发现产伤,肌注催产素10单位后子宫收缩良好,次日出院。  相似文献   

18.
外阴白斑又名外阴白色病变及慢性外阴营养不良,系由各种因素影响所致的外阴部皮肤及黏膜的不等程度变白、粗糙、萎缩,以外阴奇痒为主要症状,且有2%的癌变率[1]。手术治疗后复发率高,故现多以药物治疗。我院于1998年起应用自制的外阴白斑洗剂、油膏、丸剂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随访观察并记录下的62例病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共62例,最小16岁,最大72岁。硬化苔藓型19例(30.6%),外阴皮炎型17例(27.4%),2例(3.2%)病理检查发现不典型增生,其余24例为混合型(38.7%)。1.2用药及剂量(1)洗剂苦参30g、白鲜皮15g、野菊花15g、…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鞍山铁路医院站前中医门诊部的老中医徐创基,以其研制的中药“易白散”治疗妇女外阴白斑,收到良好效果。他撰写的“中药易白散治疗外阴白斑500例分型及疗效观察”的论文1994年10月在全国第二届农村医学学术会议上交流,许多同道对此极为关注。  相似文献   

20.
女阴白色病损,亦称外阴白色病损,临床常见。过去把各种有瘙痒症状兼有皮肤粘膜变白的外阴病变统称为外阴白斑,并认为它是有一定恶性潜能的疾病,癌变率约10~15%,故多从“防癌”观点而行外阴切除术,近年许多医院对活检及切除标本复查证实,本病癌变率并不高,仅0.5~2.0%,需要手术切除的病例亦不多,但真正女阴白斑病危害仍较大。一、概述外阴白斑的名称于1855年 Breisky 及1909年 Berkely 提出,1977年国际外阴疾病研究会把外阴白斑病名取消改为外阴营养障碍(不良)或外阴白色病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