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以及神经影像技术的进步,术前病变的解剖定位更加准确,使手术治疗颅内病变时采用小切口小骨窗人路成为可能.我科自2000年以来,采用经眉弓切口眶上小骨窗人路治疗20例前颅窝病变,结合相应的护理措施,术后均无不良反应.除1例脑脊液鼻漏术后需卧床外,其余19例术后一日即可下床活动.取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中,男性7例,女性13例,年龄12~54岁,平均36.3岁.病变直径2~5 cm.其中垂体瘤12例;脑膜瘤3例;颅咽管瘤2例;其他3例(右额极包虫性炎性肉芽肿、右额眶部骨纤维结构不良致视神经管狭窄和脑脊液鼻漏各1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伤性鼻额眶筛复合性骨折的早期手术治疗的经验和效果。方法:2001.7~2006.1收治的6例外伤性鼻额眶筛复合性骨折的患者,早期经双冠状切口进路清除坏死组织和游离碎骨片,矫正鼻额眶筛畸形,其中同时修复颅底以修补脑脊液漏2例,联合犬齿窝入路上颌骨复位术和鼻内镜经鼻进行视神经眶内段减压术行视神经管减压各1例。结果:6例患者术后颅面外观满意,随访22个月~5年,未见面容畸形和瘢痕挛缩。有1例术后1月出现CSF鼻漏,经保守治疗1月后治愈,随访3年无复发。结论:早期手术治疗外伤性鼻额眶筛复合性骨折有利于鼻额眶畸形整复、颅神经功能恢复和防止脑脊液漏引起的颅内感染。  相似文献   

3.
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眶上锁孔入路切除鞍区颅咽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1例位于鞍上,肿瘤上下径为3.0-6.5cm的颅咽管瘤患者(部分囊性变者13例,完全实性者8例),作眉弓内弧形小切口,在眶上铣开一为2.5cm×3cm的半圆形小骨瓣,术中根据肿瘤位置,从Ⅰ、Ⅱ、Ⅲ间隙和终板入路切除肿瘤。术中除注意保护视神经、垂体柄、下丘脑之外,还应防止损伤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发出的到下丘脑和前穿质部位穿通动脉的损伤。结果 术中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术后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崩症及电解质紊乱,经药物治疗后好转,13例患者视力改善。结论 眶上锁孔入路切口小,能提供鞍上区足够的手术空间,足以显露鞍区病变及其邻近结构,且减少了脑牵拉和手术创伤,有利于颅咽管瘤的全切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处理鞍区病灶手术入路途径。  相似文献   

4.
球后肿瘤手术及入路选择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球后肿瘤手术入路进行选择 ,改良额眶入路。方法 :对 8例经额颞眶顶外侧入路治疗球后肿瘤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8例球后肿瘤均经该入路直视下肿瘤全切 ,视力 :3例恢复正常 ,3例好转 ,2例未恢复。结论 :颅眶区解剖复杂 ,手术宜在显微直视下进行 ;球后大多数肿瘤可首选额颞眶外侧入路。  相似文献   

5.
颅鼻眶部解剖结构复杂,骨纤维结构异常、骨化纤维瘤、骨瘤等骨性病变全切困难且易复发.我科1998年1月~2006年8月共收治颅鼻眶部骨性病变89例,根据病变累及的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经颅手术入路,术中应用影像导航及鼻内镜辅助,避免了面部切口,经术后护理观察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回顾分析了34例垂体巨腺瘤(直径≥4cm)经颅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经翼点入路(23例),冠状切口入路(7例),右额马蹄形切口入路(3例)或联合切口入路(1例),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其中腺瘤全切除28例,大部分切除6例,无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均行术后放射治疗(放射剂量30-50GY/3-5周)。复发2例,占5.9%。结果表明,经颅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垂体巨腺瘤较为安全,可明显改善视觉功能,术后并发症少,也是提高全切率,降低死亡率和复发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额颞瓣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月 ,采用额颞瓣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 8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男 5例 ,女 3例 ;年龄 3 6~ 71岁 ;均有高血压病史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5~ 10分 ;其中伴颞叶钩回疝者5例 ;发病时间≤ 2 4小时。术前 CT扫描示 :右基底节区血肿 5例 ,左基底节区血肿 3例 ;血肿量 3 0~ 5 0 ml,中线结构移位 0 .5~ 1.0 cm ,均有双侧脑室及三、四脑室出血。1.2 手术方法 :均采用低位额颞瓣入路(去骨瓣减压 6例 ,漂浮骨瓣减压 2例 ) ,经额叶行直径 2 cm环形皮质造瘘 ,进入侧脑室额角 ,直视下清除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球后肿瘤经颅眶入路切除的优势和不足。方法5例眶内球后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合近年文献报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眶内球后肿瘤病人均选用全麻下经颅眶入路肿瘤切除手术。术中手术野暴露充分,解剖标志辨认清楚、明确,手术操作方便。术后3~4周查患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恢复2例,无变化2例,视力下降1例。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明显恢复3例。术后疼痛症状缓解5例。随访其中1例病人1年,4例病人2~3年,未见肿瘤复发。结论我们认为经颅眶入路切除球后肿瘤是安全和有效的,该入路有术野暴露充分和方便眶顶重建的优点,可以作为球后肿瘤切除方式的首选。  相似文献   

9.
颅眶交界区过去曾被认为是手术禁区 ,此区域肿瘤的全切除率很低 ,术中血管神经、眼外肌极易受损 ,是神经外科领域的一个难题。近年来 ,我们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 ,对颅眶沟通肿瘤进行手术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其中男 5例 ,女 7例 ;年龄 11~5 7岁 ,平均 32 .3岁。脑膜瘤 5例 ,海绵状血管瘤 2例 ,转移瘤2例 ,神经鞘瘤 2例 ,软骨肉瘤 1例。眼球突出 12例 ,视力下降 11例 ,眼球活动障碍 7例 ,眼球疼痛 5例 ,复视 5例。CT与MRI表现均为颅眶交界区占位病变。行手术治疗 ,全切除肿瘤 9例 ,次全…  相似文献   

10.
冠状切口额下入路手术后神经痛的发生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冠状切口经额下入路术后神经痛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132例择期行冠状切口经额下入路的神经外科患者,排除切口局部疼痛后记录神经痛的发生时间、程度和性质;所有拟诊为术后神经痛的患者首先应用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口服及脱水治疗,对经药物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仍高于7分的患者行类固醇激素神经阻滞疗法。比较药物和神经阻滞对不同类型神经痛的治疗效果。结果眶上神经痛和颞浅神经痛均出现于冠状切口经额下入路术后第3~4天,第4~7天逐渐加重达到高峰,均为中、重度疼痛,呈持续性伴阵发性加重,向同侧额部、顶部、颞部或眶周放散,眶上切迹或颞浅动脉处压痛明显。本组患者术后发生眶上神经痛13例(9.8%),除1例药物治疗有效外,其余12例经神经阻滞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北京市<0.01);颞浅神经痛4例(3%),3例经药物治疗、1例经神经阻滞治疗后痊愈。结论冠状切口经额下入路术后出现头痛时应注意鉴别眶上神经和颞浅神经痛,颞浅神经痛对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物反应良好,而大多数眶上神经痛需要神经阻滞治疗。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资料【例 1】 男 ,4 7岁。因左侧脑疝、左额颞部硬膜下血肿行去骨瓣开颅减压、血肿清除术后颅骨缺损 4个月入院。查体 :左额颞部见 7cm× 5cm骨窗 ,脑搏动明显。应用自体颅骨行颅骨修补成形术 ,手术顺利。术后3周出现颅骨植片浮动 ,平卧时颅骨植片自骨窗膨出 ,站立时复位 ,自感切口周围不适 ,伴头晕、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给予弹力绷带绑扎头部 ,固定浮动颅骨植片 ,半卧位休息 1个月 ,植片浮动消失 ,症状减轻。【例 2】 男 ,37岁。因右颞顶部脑内血肿、硬膜下血肿行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后颅骨缺损 6个月入院。查体 :…  相似文献   

12.
额颞大骨瓣开颅切口在颅脑外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自 1998年 1月~ 1999年 11月应用额颞大骨瓣开颅切口处理额颞广泛脑挫裂伤并颅内血肿 5 3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7例 ,女 16例 ;年龄 15~ 6 3岁 ,平均 34 2岁。单纯广泛脑挫裂伤 6例 ,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2 5例 ,合并硬脑膜外血肿 4例 ,硬脑膜下血肿 18例 ,均为额颞部病变。合并原发脑干损伤 8例。GCS评分 ,3~ 8例 2 6例 ,9~ 12分 12例 ,13~ 15分 5例。术前发生小脑幕切迹疝2 3例。1 2 手术方法 采用改良的翼点入路 ,始于耳屏前 1cm颧弓上缘 ,于耳廓上方向后上方延伸至顶结节 ,然后向前达前额部…  相似文献   

13.
经眉锁孔入路切除鞍区肿瘤的手术配合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显微手术的深入开展 ,显微手术技术显著提高及显微器械的改善 ,近年来手术已向微创时代迈进[1,2 ] 。锁孔入路 ,骨瓣面积小 ,为常规 1/ 6~ 1/8,开关颅时间短 ,大大节省了手术时间 ,同时减少了切口脑组织的暴露时间 ,降低了感染机会。因切口小 ,时间短 ,病人恢复快 ,术前不需剃光头 ,尤其是年轻女性更易接受。现将我院收治的 5例经眉锁孔入路切除鞍区肿瘤手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 5例 ,男 3例 ,女 2例 ,年龄 30~ 70岁 ,平均年龄 4 5岁。垂体瘤 1例 ,颅咽管瘤 2例 ,脑膜瘤 2例 ;肿瘤 (2cm× 1cm× 0 .5cm)~ (5cm×4…  相似文献   

14.
颅鼻眶部解剖结构复杂,骨纤维结构异常、骨化纤维瘤、骨瘤等骨性病变全部切除困难且易复发.我科自1998年1月-2007年8月共收治颅鼻眶骨性病变病人98例,根据病变累及的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经颅手术入路,术中应用影像导航及鼻内镜辅助,避免了面部切口,经术后护理观察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采用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2008年11月,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13例,男8例,女5例;年龄63~87岁,平均76岁。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12例,全麻1例;微创小切口以大粗隆顶点为标记,1/3在大转子近端,2/3在远端,行后外侧弧形切口长8~10cm。均选用双极人工股骨头。采用骨水泥固定3例,无骨水泥固定10例。结果术后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13例平均随访6个月。Harris评分优8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84.6%。结论小切口后外侧入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近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颅鼻眶部解剖结构复杂,骨纤维结构异常、骨化纤维瘤、骨瘤等骨性病变全部切。除困难且易复发。我科自1998年1月-2007年8月共收治颅鼻眶骨性病变病人98例,根据病变累及的不同区域选择不同的经颅手术入路,术中应用影像导航及鼻内镜辅助,避免了面部切口,经术后护理观察疗效较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孟林  海燕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2):1313-1313
颅脑损伤术后远隔部位出血的发生较少 ,我科自 2 0 0 2年连续收治 3例病人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女性 ,3 5岁 ,车祸后头部摔伤 ,浅昏迷 ,GCS评分 10分 ,左瞳 3 0mm ,右瞳3 0mm ,对光反射灵敏 ,四肢活动可 ,双侧Babinskis( -) ,颅脑CT示 :左额颞硬膜下血肿 ,左侧裂池密度增高 ,中线右偏约 1 0cm。急诊行左额颞硬膜下血肿清除术 ,清除血肿约 3 5mL ,术中脑组织压力渐增高 ,高出骨窗约 2 0cm ,扩大骨窗弃去骨瓣 ,头皮分层缝合。术毕查看瞳孔 ,右瞳散大 ,直径约 6 0mm ,对光反射消失 ,急诊复查CT :右颞顶硬膜外血肿 ,量约 80mL ,…  相似文献   

18.
眶额入路缘于经眶额蝶联合入路[1],常用于切除大型,巨大型垂体腺瘤。作者等采用其入路的经眶额部分用于临床,在颅眶贯通伤,前颅底肿瘤以及颅眶交通型肿瘤的手术中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病历例1,男,23岁,因自建筑工地上坠落被建筑用跳板竹签自左上眼睑刺入颅内,伤后竹签未拔出。手术采用全麻气管插管,按文献[1]方法钻孔,将1孔稍偏中线,右移0.5~1cm,避免打开额窦,将眶额骨及部分眶顶板一同形成成形骨瓣,台下拔出竹签,见竹签自眶顶板刺入颅内,眶顶板呈粉碎性骨折,大量竹屑位于眶顶板内外,清除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前入路腹腔镜技术在肾上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2 0 0 1年 10月~ 2 0 0 2年 8月共行前入路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 9例。其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5例 ,嗜铬细胞瘤 3例 ,皮质醇增多症 1例。结果  9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 80~ 2 3 0min ,平均 (12 8± 5 8 6)min。 5 0~ 2 10ml,平均出血 (96± 43 )ml。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输血 ,无明显并发症。术后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结论 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具有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而前入路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具有视野清晰、解剖关系明显操作空间大的优点 ,可用于大多数肾上腺良性肿瘤的治疗 ,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眶距增宽症是由Devid Greig于1924年提出并命名的[1],是指两眼之间骨性距离过大,按Tessier分类法,轻度增宽为30~34 mm,中度增宽为34~40 mm,重度增宽为40 mm以上[2].其临床表现为双眶间距明显过宽,可伴有颅面裂、鼻梁扁平、溢泪、皮下组织增生、脑脊膜膨出以及颅面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传统的手术方法是采用颅内外联合路径,从冠状切口入路,前额开窗,前额眶上骨桥制备,眼眶截断向中央靠拢及植骨.我科2008年4月至2012年12月应用眶内侧壁截骨内移结合眶外侧壁植入Medpor填充治疗眶距增宽症5例,此术式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不易复发,临床效果显著,本文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