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上消化道溃疡合并呕血及便血,是临床上消化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严重危胁着病人的生命与健康,快速止血是治疗的关键。我们自1993年5月至1995年5月对照观察了去甲基肾上腺素与云南白药对于上消化道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69例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确诊为胃溃疡合并出血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出血。其中伴呕血者63例,169倒粪潜血均为(++++),均为发病48小时内入院。排除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癌破溃出血及腹外伤等其它原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上述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9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男58例,年龄17—64岁,女31例,年龄20—61岁,  相似文献   

2.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疾病中的急症,指屈氏韧带以上,包括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1]。我院2008年-2012年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男70例,女30例;年龄19~80岁,中位年龄52岁;胃、十二指肠溃疡40例,肝硬化25例,应激性溃疡或急性胃出血20例,胃癌5例,食管破裂出血8例,过度疲劳2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上消化道出血发病与年龄、性别无明显关系;病因主要为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胃癌及长期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等.结论 发病就诊时间越早预后越好;临床表现为年龄越大其症状越不典型且伴随疾病及并发症越多,出血量大,再出血率,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导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2013年8月至2016年12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消化科住院患者中,确诊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符合条件的167例的患者资料,根据转归分为出血组(N=136例)和再出血组(N=31例),回顾分析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资料,预后等因素的差异及其临床特征。结果 (1)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患者在年龄、肌酐、急性期行胃镜检查(发病72 h内),病前合并多种疾病、接受输血治疗及输血总量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单因素分析表明2组患者再出血组病死率明显高于出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多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慢性肾病及高输血量为上消化道出血再出血的危险因素(P均<0.05)。(4)在两组已行内镜检查患者中,再出血组患有消化性溃疡13/23例(占56.5%);而出血组患有消化性溃疡有28/47例(占59.6%)。结论 (1)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慢性肾病和高输血量为上消化道出血再出血的危险因素。(2)再出血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未再出血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在行内镜检查的患者中发现,两组患者最主要出血原因均为消化性溃疡。  相似文献   

5.
上消化道出血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易诱发失血性休克、肝性脑病等,且有较高的病死率[1]。我院2008-2010年收治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55例,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55例,其中男38例,女17例;发病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53.0±9.8)岁。  相似文献   

6.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国平  郑旭 《海峡药学》2004,16(5):106-108
目的  分析非甾体抗炎药 ( 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 方法  调查我院 1999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 ,根据出血前 1周内有无服用 NSAIDs史 ,分为服药组和未服药组两组 ,比较两组病人临床资料。结果  共有 42 3例患者纳入分析 ,其中服药组 94例 ,未服药组 3 2 9例。服药组年龄高于未服药组年龄 ( P<0 .0 0 1) ;服药组胃溃疡和复合溃疡发病率高于未服药组 ( P<0 .0 0 1) ;但是两组的 Hp菌感染状态、性别差异无显著性 ( P<0 .0 0 5 ) ;在出血方式上无相关性 ( r<0 .4)。结论  应加强对 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认识 ,尽量减少 NSAIDs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对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进行分析,了解其临床特点,有利于进一步掌握其发病规律,进行有效防治.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1年7月至200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60岁以上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51例次.其中男96例,女55例,年龄60~96岁,平均72.4岁.  相似文献   

8.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如未及时治疗或护理不当,可能会因失血过多导致患者死亡。为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质量,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7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资料,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10月我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5例。均符合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男61例,女14例;年龄34~76(45±3.4)岁;其中消化性溃疡53例,急性胃黏膜损伤1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6例,胃癌4例。  相似文献   

9.
许晴晴 《贵州医药》1997,21(3):172-173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之一,目前由药物引起胃粘膜损害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越来越被临床工作者所重视。本文就我院1986年1月~1996年6月期间收治的药源性上消化道出血老年患者124例进行临床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4例,发病前均有明确的服药史,均符合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94例,女30例;年龄60~82岁,平均66.4岁。既往有慢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病史者49例,无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病史者75例。出血前有上腹痛者44例,上腹不适者引例,无任何症状者29例。服药至出血时间最短者10小时,最长者14年。单纯…  相似文献   

10.
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的危重急症之一。为探讨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现将我院2008年2月至2012年7月经胃镜确诊的60例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男47例,女13例,年龄60~85岁,平均(73.6±17.4)岁。全部病例均经胃镜确诊,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基本情况、既往史、服药史、临床症状;与同期溃疡病及黏膜糜烂所致上消化道出血340例进行对比。结果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占上消化道出血的15.4%(80/520),出血多发生在服药1周内,NSAIDs为预防或治疗剂量;两组比较,服药组患者年龄偏大、多有心脑血管病史;出血前消化道症状不明显;血红蛋白水平低;胃溃疡和复合性溃疡、多发黏膜病损的情况在服药组更多见;但两组患者Hp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老年心脑血管病史者更易发生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无腹痛性消化道出血是其临床表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李秋元  陈杰武  李郁声 《河北医药》2011,33(14):2152-2154
目的探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60例的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导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同时将此60例病例资料设置为观察组,另根据1:1比例选择60例非上述原因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作为对照组,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比较2组的的一般资料、胃镜表现及治疗方面的情况。结果从2组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年龄看,年龄小于40岁,观察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年龄大于等于60岁,观察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从发病病史来看,观察组伴有消化道出血病史、消化性溃疡史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胃镜表现:观察组表现为胃溃疡、胃单纯糜烂、胃黏膜萎缩、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十二指肠炎、糜烂性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溃疡、多发性溃疡、复合性溃疡的比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ylori(+)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SAIDs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明确,治疗效果好,对需要NSAIDs治疗的患者应首先从能显效的最小剂量开始,并应告知患者胃肠道不良反应,对于高危人群应考虑给予溃疡的预防措施,提高此病的认识,对需长期服药治疗者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和前列腺素E衍生物预防。  相似文献   

13.
周秀梅 《河北医药》2013,35(6):932-933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上常见急症,表现为呕血、黒便、血便等,并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障碍,治疗不恰当、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1]。因此,明确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时、准确、恰当的护理,对其病情的控制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我院近5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结构,总结临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7至2011年于我科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96例,其中男149例,女47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52.6岁。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2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合并症 ,其病因繁多 ,出血程度和部位各异 ,且临床表现多不典型 ,易导致延误诊治。现将 1994年 3月~ 2 0 0 0年 10月 ,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 2 0 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4年 3月~ 2 0 0 0年 10月 ,我院收治上消化道出血 110 0例 ,其中 6 0岁以上老年患者 2 0 0例 ,占同期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总数的 18.2 %。年龄 6 0~ 88岁 ,平均 70 .2岁 ;男 145例 ,女 5 5例 ,男女之比 2 .6∶ 1。全部病例均经胃镜或手术确诊。1.2 临床表现 :2 0 0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均有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西咪替丁对脑出血急性期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12月内经检查确诊脑出血急性期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西咪替丁600 mg进行治疗,根据病情和意识障碍程度每日静脉滴注1~2次,疗程为1周.比较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为20.37%,治疗组患者上消化出血发病率为4.00%.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间差异统计学意义(χ2=6.36,P=0.01).结论 西咪替丁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6.
黄传亮  许建民 《医药导报》2001,20(9):580-581
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较常见。现对照 5 8例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作一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1年 8月~ 1998年 10月 ,收治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 5 8例 (老年组 ) ,男 47例 ,女 11例 ,年龄 60~ 83岁 ,平均 67岁。以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入院 17例 ,因其他疾病入院者在住院期间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41例。对照组同期有非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 49例 (非老年组 ) ,男 40例 ,女 9例 ,年龄 2 1~ 5 9岁 ,平均 3 9岁。均因消化道出血急诊入院。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综合治疗如下 :采取平卧位 ,保持安静 ,呼吸道通畅 ,密切观察血压…  相似文献   

17.
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组由于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的缺乏而导致患者产生严重凝血障碍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男女均可发病,但绝大部分患者为男性。包括血友病A(甲)、血友病B(乙)和因子XI缺乏症(曾称血友病丙)。前两者为性连锁隐性遗传,后者为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血友病A(hemophilia A)是凝血因子VⅢ缺乏所导致的出血性疾病,约占先天性出血性疾病的85%。我科从2011年10月至2012年2月收治两例血友病A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男性。发病年龄18月至3岁,2例均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8.
黄犁 《贵州医药》2007,31(10):905-905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属临床急症范围,病死率可达8%~13.7%,60岁以上患者出血死亡率高于中青年人,约占30%~50%[1]。现将我院2004~2006年38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4年6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收治上消化道出血病人38例。其中男31例,女7例;年龄  相似文献   

19.
上消化道出血 1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病,是急诊抢救的重要课题。现将我院内科2000年收治的115例上消化道出血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15例上消化道出血,男88例,女27例;年龄18~82岁。其中青年组53例,中年组34例,老年组28例。1.2出血原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7例,胃溃疡18例,复合溃疡4例,吻合口溃疡2例,慢性胃炎糜烂伴出血8例,急性胃粘膜病变1例,胃癌8例(中年组2例,老年组6例),十二指肠球炎伴出血2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例,不明原因26例。经纤维胃镜检查77例,胃肠钡透10例,急诊手术证实2例。溃疡病史2个月至30年。反复出血21例,其中青年组8例,中年组6例,老年组7例。诱因:饮酒后发病18例,服止痛药(布洛芬、消炎痛等)后发病5例,过度疲劳9例。  相似文献   

20.
沈宇桓  褚国勇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3):3557-3558
目的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方法以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14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73例)和中青年组(73例),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病因、临床症状及内镜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结果,老年组十二指肠溃疡14例,胃溃疡24例,复合性溃疡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9例,急性胃黏膜病变7例,胃癌13例。因胃溃疡、复合性溃疡、肿瘤引发出血的患者数老年组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十二指肠溃疡导致出血的患者数老年组明显低于中青年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急性胃黏膜病变等,与中青年患者的发病原因有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