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预防、严重性、母婴预后、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2013年1月—2015年1月15例临床确诊为胎盘早剥病例的原因、体征、分娩方式等。结果Ⅰ度胎盘早剥5例采取阴道分娩,Ⅱ度胎盘早剥6例采取择期剖宫产分娩终止妊娠,Ⅲ度胎盘早剥4例采取急诊剖宫产分娩终止妊娠。结论早期发现胎盘早剥、及时终止妊娠、采取恰当方式分娩可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2.
常莉萍   《中国医学工程》2011,(8):117-118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及处理,提高对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方法,对32例胎盘早剥发病诱因,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0.58%。妊娠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是主要发病诱因。临床以阴道出血及腹痛为主。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轻型胎盘早剥与重型胎盘早剥死胎,死产,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子宫切除率有显著差异。结论胎盘早剥严重危及母儿生命,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结合B超及胎心监护,有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要注意重型胎盘早剥对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3.
宋引兰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8):1021-1022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以便积极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胎盘旱剥患者的发病原因、症状、体征、分娩方式、母婴结局及误诊原因。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49%,发病诱因以妊娠高血压疾病为首位占59.4%,创伤占28.1%.以腹痛及阴道出血、胎心率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93.7%的患者以剖宫产结束分娩,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病死率为43.7%.胎盘早剥误诊率为25%,原因为胎盘位于子宫后壁,症状不典型。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婴生命威胁大,早期诊断、积极处理非常重要,确诊后须立即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4.
吴熊军 《海南医学》2012,23(23):79-80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产前诊断和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34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胎盘早剥的病因、症状、分娩方式、母婴预后.结果 胎盘早剥的发生率为0.64%.主要病因为妊娠高血压疾病35.3%及脐带缠绕和妊娠合并贫血各占11.8%.常见的临床表现有持续性腰腹痛占38.2%;阴道出血23.5%;血性羊水占5.9%;胎儿窘迫占26.5%;胎心消失占17.6%等.结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影响胎盘早剥的高风险因素,根据临床表现及超声检查,及时发现胎盘早剥,是改善母婴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胎盘早剥发生诱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母婴结局,分析早期识别胎盘早剥的临床线索及处理要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244例胎盘早剥病例资料。结果 胎盘早剥88%发生于妊娠晚期,68%发生于妊娠32周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胎、机械因素是重型胎盘早剥最主要的高危因素。与轻型胎盘早剥比较,重型胎盘早剥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腰背痛和/或持续腹痛、以陈旧不凝血为特征的阴道流血、胎心率异常甚至死胎、中重度贫血、子宫底异常表现。B超对重型胎盘早剥的阳性识别率达87.3%,明显高于轻型胎盘早剥(49.1%)。轻型胎盘早剥出生前漏诊50.9%、重型胎盘早剥出生前漏诊9.9%,差异明显。胎盘早剥剖宫产率73.9%,其中重型胎盘早剥剖宫产85.9%。子宫卒中32.2%,其中重型胎盘早剥子宫卒中60.7%。结论 凡妊娠中晚期出现腰背痛和/或持续腹痛、以陈旧不凝血为特征的阴道流血,即应疑诊胎盘早剥。密切观察评价病情进展,出现重型胎盘早剥表现,必须积极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6.
徐静 《中国现代医生》2013,(18):142-143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以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胎盘早剥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病诱因主要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等,胎盘早剥临床表现以胎心监护异常、B超异常以及阴道流血最为常见,并发症包括子宫胎盘卒中、失血性休克、DIC以及产后出血等。结论妊娠期发生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需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同时结合胎心监护以及B超检查进行早期诊断,确诊后应及时终止妊娠,以提高母婴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积极处理的重要性,寻找胎盘早剥的防治措施。[方法]将32例重型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症状、体征、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进行分析。[结果]重型胎盘早剥的发生率0.26%,发病诱因以妊高征为首位,占40.63%。以持续性腹痛及阴道出血为典型的临床表现,剖宫产31例占96.87%,阴道分娩1例,次全子宫切除术1例,围产儿死亡25例。[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婴生命威胁大,早期诊断极为重要,确诊后应立即终止妊娠。对于重型胎盘早剥无论胎儿存活与否均以剖宫产结束分娩为主。  相似文献   

8.
吴春秀 《吉林医学》2013,(25):5218-5219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母婴的结局。方法:回顾分析40例胎盘早剥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母婴结局。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0例,胎膜早破7例,机械性因素3例,米索及缩宫素引产2例,不明原因18例。临床表现有阴道出血、持续下腹痛、阵发性下腹痛、血性羊水、胎心异常或消失。产前诊断率75%,B超检出率47.5%,围产儿轻度窒息12.5%,重度窒息10%,死亡率5%,孕产妇并发产后出血40%,子宫卒中17.5%,死亡率0。结论:胎盘早剥的诊断需结合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及B超等全面考虑,一旦确诊胎盘早剥应尽早终止妊娠以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9.
黄伟玲 《海南医学》2008,19(11):63-64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及其处理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症状、体征、分娩方式和母婴结局.结果 胎盘早剥发病诱因以妊高征为首位,18例占40.0%,其次为原因不明8例,占17.8%.围产儿死亡率占35.6%.腹痛及阴道出血为典型的临床表现.结论 胎盘早剥对母婴生命威胁大,早期诊断极为重要,确诊后应立即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产前诊断和处理终止时间、方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30例。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为0.23%。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蛋白尿、外伤、双胎、不明原因、胎膜早破为其重要诱因。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持续性下腹痛、阵发性腹痛、血性羊水、胎心率异常或消失。产前诊断率为46.66%,B超检出率为50%。围产儿死亡率为6.67%,孕产妇死亡率为0。患者易并发产后出血(46.67%)、DIC(6.67%)、子宫胎盘卒中(6.67%)。结论:胎盘早剥的产前诊断需结合诱因、临床表现以及B超等辅助检查全面考虑,确诊后应采取积极措施改善母婴围产期结局。  相似文献   

11.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的特点,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的生命.本文旨在分析胎盘早剥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预防方法及对母婴的预后,为治疗胎盘早剥降低母婴的病死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与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30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临床病情观察、护理的经验。结果30例胎盘早剥患者中11例发生子宫胎盘卒中,9例发生产后出血,5例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2例合并肾功能衰竭,因发现、处理及时,均痊愈出院。结论强化孕期健康教育及高危妊娠管理,积极预防及治疗胎盘早剥的相关因素,及时诊断及终止妊娠、加强护理,可降低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胎盘早剥合并子宫卒中的治疗原则与监护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五年来诊治的胎盘早剥并发子宫卒中28例,结合临床讨论治疗原则与相关措施.结果 28例胎盘早剥并发子宫卒中均及时终止妊娠并行剖宫产术取出胎儿与胎盘后,经过及时恰当的处理,22例保全子宫,4例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而行子宫次全切除术,2例子宫卒中面积大,经积极处理无效而行全子宫切除.结论 胎盘早剥合并子官卒中,严重危及母婴生命,应及时终止妊娠,但子宫卒中不是子宫切除的手术指征,只要处理及时恰当,多能保留子宫,降低母婴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母婴并发症,探讨妊娠晚期胎盘早剥的预防、误诊原因、早期诊断及正确处理,以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方法:对78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型组46例,行剖宫产分娩45例(97.8%);轻型组32例,剖宫分娩18例(56.3%)。分析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母儿预后。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胎盘早剥的首要高危因素,占48.7%(38/78)。两组年龄、孕周、胎次、产后出血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时出血率、DIC、子宫次全切除、新生儿窒息、死胎率和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剖宫产率、子宫-胎盘卒中率比较,重型组均大于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应注意病史及临床表现,动态观察病情变化。早期诊断、及时处理、适时终止妊娠,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5.
孟庆勇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12):1595-1596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5例胎盘早剥患者分为轻型组(21例)和重型组(34例),对2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轻型组孕周大于重型组(P<0.05),重型组胎心监护异常率、B超检出率、B-Lynch缝扎术率和产后出血率均高于轻型组(P<0.05~P<0.01).结论:胎盘早剥临床表现复杂,及早发现胎盘早剥,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能够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发生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对母婴预后的影响及早期诊断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56例胎盘早剥患者的诱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母儿预后情况等临床资料.结果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导致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占30.36%,与其他诱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胎盘早剥患者中发生子宫胎盘卒中者15.6%,DIC 6.3%,产后出血40.6%,新生儿窒息15.6%,围产儿死亡3.1%,与轻型胎盘早剥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胎1例,B超对轻型胎盘早剥误诊、漏诊率72.2%,重型则为30.0%.结论 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是妊高征,它对母婴危害极大,特别是重型胎盘早剥;B超应作为诊断胎盘早剥的常规检查,同时要密切结合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尽早诊断,尽快处理,以降低孕产妇的并发症,减少死胎死产机率.  相似文献   

17.
林小磊  曾昭珊 《吉林医学》2010,31(13):1797-1798
目的:对2007年及2008年两年本院所出现21例胎盘早剥病例进行分析,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诊断及防治。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08年12月妊娠晚期并发胎盘早剥组与同期妊娠晚期分娩组的诱因、分娩方式、母婴结局;结果:妊娠晚期并发胎盘早剥组,妊娠期高血压、先兆早产、性生活后诱发胎盘早剥、剖宫产、子宫卒中、围产儿窒息、产后出血明显高于妊娠晚期无并发胎盘早剥分娩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早剥严重危及母婴生命安全,一旦确诊应尽快终止妊娠,积极防治并发症,尽量减少孕妇及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李丹 《中国医药导报》2008,5(23):166-167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病因、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防治。方法:对我院6年以来住院分娩的胎盘早剥的4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盘早剥的42例患者中,合并妊娠高血压病(17例,40.48%)是胎盘早剥的首发病因;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和腹痛;剖宫产32例,阴道分娩10例;合并子宫胎盘卒中9例,子宫次全切除3例。结论:应该重视胎盘早剥的诱因及临床表现,积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时处理胎盘早剥以提高母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胎盘早剥1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爱桃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1):116-117,130
目的探讨发生胎盘早剥的诱因、临床表现、对母婴预后的影响及早期诊断要点。方法我院2001年1月~2009年6月共收治分娩孕妇23728例,其中合并胎盘早剥112例,总结分析胎盘早剥发病的诱因、B超阳性诊断率及预后情况。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导致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占50.0%,与其他诱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胎盘早剥患者中发生子宫胎盘卒中者13.3%,DIC 10.0%,产后出血53.3%,新生儿窒息433%,围产儿死亡6.7%,与轻型胎盘早剥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盘早剥的主要诱因是妊高征,它对母婴危害极大,特别是重型胎盘早剥,应尽早诊断,尽快处理,以降低孕产妇的并发症,减少死胎、死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78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积极处理的重要性.方法:将78例胎盘早剥的发病诱因、症状、体征、分娩方式、母婴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胎盘早剥发生率0.52%.发病诱因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为首位,占37.18%;其次为外伤、腹部受压及房事,占23.08%;胎膜早破占20.51%,为第三位.围产儿病死率25.64%.腰腹痛及阴道流血为典型的临床表现,而I度胎盘早剥较隐匿,开始易误诊为早产或先兆流产.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婴生命威胁大,有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早期诊断极为重要,确诊后应立即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