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血清紫色反应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据Nixon氏报告,96%未经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与Ehrlich氏试剂一起温育后所呈现的紫色反应较正常人或非恶性肿瘤患者明显加深,并认为此反应可能是血中色氨酸或粘蛋白部份有关物质与Ehrli ch试剂反应的结果。芦妙如氏曾检测250例肿瘤患者血清紫色反应,认为该反应对肿瘤早期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
 血清酚试验是我们在检验工作中探索出来的新方法。在用于鉴别诊断肺癌和肺部疾病方面与当前用于肺癌诊断的生化方法(如血清酸性糖蛋白(α—AGP)测定、血清唾液酸测定、极谱分析恶性肿瘤的检测以及血清欧立许醛显色反应。  相似文献   

3.
寻找和研究适合于一般临床检验工作的诊断方法用以诊断恶性肿瘤,是一项急待解决的课题。浙江省中医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室陈仁惇等和北京日坛医院检验科,应用血清与欧立许氏试剂的显色反应诊断恶性肿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做了一次重复试验,结果不完全相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寻找和研究适合于一般临床检验工作的诊断方法用以诊断恶性肿瘤,是一项急待解决的课题。浙江省中医研究所基础医学研究室陈仁惇等和北京日坛医院检验科,应用血清与欧立许氏试剂的显色反应诊断恶性肿瘤,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做了一次重复试验,结果不完全相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用酚试剂显色法检测了15种肿瘤患者185例和216例健康人血清ASP含量。结果表明,在恶性肿瘤方面肾癌、肺癌和肝癌100%高于健康人,二者间统计学差别非常显著(P<0.01),并随治疗好转而降低或降至正常,而鼻咽癌、食管癌及贲门癌均无显著差别(P>0.05)。在良性肿瘤如肠息肉、子宫肌瘤和甲状腺瘤患者中ASP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血清ASP测定,对某些恶性肿瘤的诊断和疗效观察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脑肿瘤患者血清肿瘤相关物质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和分析脑肿瘤患者血清中肿瘤相关物质(TSGF)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留取脑肿瘤患者血清标本,使血清中TSGF与显色剂显色反应,测其吸光度,查标准曲线,求出TSGF含量,并设健康组作对照。结果 88例脑肿瘤患者血清TSGF、含量(72.3±10.1)高于健康对照组(50.4±8.5),P<0.05。其中恶性脑肿瘤患者血清。TSGF含量(82.3±8.7)显著高于良性脑肿瘤患者TSGF含量(58.7±8.4),P<0.01。48例恶性脑肿瘤患者术后血清TSGF含量(58.9±9.3)显著低于术前(P<0.05)。且TSGF含量变化与恶性肿瘤术后早期复发存在密切关系。结论 TSGF作为肿瘤标志物,在脑肿瘤的良恶性鉴别、恶性度评估、预后预测和脑部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对预示恶性脑肿瘤术后早期复发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急诊恶性肿瘤患者早期感染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急诊恶性肿瘤早期感染患者67例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于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恶性肿瘤未感染患者60例为对照组。均于入院后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降钙素原含量,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含量。比较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含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阳性率及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含量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高于 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单项诊断,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恶性肿瘤患者早期感染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含量升高,C-反应蛋白联合降钙素原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高,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 Ehrlich 苯甲醛试剂与癌和非癌患者的血浆保温后得到不同深度的兰紫色反应,未经治疗的进行性癌比其他疾病患者的血浆产生的颜色要深。操作方法:用2毫升血浆加4毫升水和1毫升Ehrlieh 试剂,混匀,在56℃水浴中保温7小时,然后离心,取上清液,在分光光度计上用640微米波长,以水做空白比  相似文献   

9.
陈声波  吴浩源 《实用癌症杂志》1991,6(3):159-160,190
肿瘤病人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已引起临床上的注意。我科近几年观察了345例恶性肿瘤病人,现根据其病种、病期及病理、治疗情况的不同来探讨血清铁蛋白在恶性肿瘤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与结果血清铁蛋白放射免疫分析法,按上海化学试剂一厂提供的血清铁蛋白试剂操作方法进行。几种常见恶性肿瘤均经病理、细胞学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检测恶性肿瘤患者及比较其化疗前后血清TSGF水平,探讨TSGF 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及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用TSGF试剂盒,以生化比色定量法测定血清TSGF值.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清TSGF水平较正常对照明显增高,且与恶性肿瘤诊断和化疗疗效密切相关.结论 TSGF值可作为诊断恶性肿瘤的重要标记物,并可评定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丙酮酸激酶 (pyruvatekinase ,PK)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 :应用速率法测定恶性肿瘤病人血清PK活性。结果 :恶性肿瘤病人血清PK活性升离 ,与参考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血清PK与恶性肿瘤有密切关系 ,检测该酶活性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血清DNA-P(DNA聚合酶)RIA作为一种新的广谱的恶性肿瘤标志物,对诊断恶性肿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测定205例恶性肿瘤病人血清,其阳性率占72.19%(148例);大量研究证明SF(血清铁蛋白)RIA对恶性肿瘤也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同时也测定了这205例恶性肿瘤病人的SF,其阳性率占54.63%(112例)。联合测定DNA-P和SF,其阳性率可提高到82.93%,其中肝癌阳性率95.35%,肺癌阳性率94. 87%,显著提高了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3.
75例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对比分析顾广羽,边海蓉上海市胸科医院(上海200030)近年来随着肿瘤标记物的研究和迅速发展,为癌肿的诊断提供了依据。本文对75例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血清中脂结合唾液酸(以下称LSA)、紫色反应、α1──抗胰蛋白酶(以下称...  相似文献   

14.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清叶酸水平与妇科肿瘤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浆胱氨酸和血清叶酸水平与妇科肿瘤病人的关系。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仪测定77名妇科肿瘤患者血浆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同时应用96孔板微生物法测定肿瘤患者血清叶酸水平,其中子宫恶性肿瘤18,卵巢恶性肿瘤11例,子宫良性肿瘤26例,卵巢良性肿瘤14例,子宫内膜及宫颈癌前病变8例。并同时测定20名正常人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血清叶酸水平作为对照。结果:卵巢和子宫的恶性与良性肿瘤者  相似文献   

15.
人血清a酸性糖蛋白(AGP)是血清类粘蛋白的主要成分.几年前已有报告肿瘤病人血清类粘蛋白增高.最近发现.很多短期培养的肿瘤组织及其细胞系可以合成与AGP类似的或与其有交叉抗原反应的糖蛋白.从恶性肿瘤病人血浆和腹水中分离的AGP,可以抑制刺激分裂原激发的淋巴细胞增生反应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从恶性肿瘤局部分离的AGP可以明显影响宿主淋巴细胞对肿瘤组织的反应.AGP可能是一种与肿瘤有关的血清成分。作者用放射免疫试验(RIA),检测正常人、非肿瘤病人和不同类型肿瘤病人血浆AGP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血清中透明质酸酶在卵巢恶性肿瘤诊断、术后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like方法检测了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术前血清、术后随访血清中透明质酸酶的活性.结果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血清透明质酸酶活性高于良性肿瘤;随访血透明质酸酶活性复发组较未复发组升高.结论透明质酸酶活性检测对卵巢恶性肿瘤的诊断及监测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恶性肿瘤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bg)水平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并研究其在肿瘤化疗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Sysmex CA-7000全自动血栓止血测定仪测定4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Fbg水平及其化疗后的Fbg水平,并以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恶性肿瘤患者血浆Fb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但不同类型肿瘤患者Fbg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缓解的患者血浆Fbg含量较前明显降低(P<0.01),未缓解者治疗前后Fb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浆Fbg水平在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及疗效判断方面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方法:应用速率法测定恶性病人血清PK活性。结果:恶性肿瘤病人血清PK活性升高,与参考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0)。结论:血清PK与恶性有密切关系,检测该酶活性对恶性肿瘤的诊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乃哲  谷口直元 《癌症》1990,9(5):419-421
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作为一个肿瘤标志酶在肝癌早期诊断上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国内广泛采用的血清γ—GT测定方法是显色反应法。酶学动力学方法虽在微量、快速、灵敏度等方面较前者有所提高,但还不够理想。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  相似文献   

20.
血清EGF的测定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笑萍  郁金声 《癌症》1998,17(4):309-310
血清EGF的测定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意义袁笑萍郁金声章宏关键词恶性肿瘤表皮生长因子放射免疫分析法中图号R73043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表皮生长因子(EGF)与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本文观察了158例不同恶性肿瘤患者血清EGF浓度,发现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