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的观察头部亚低温治疗方法对新生儿患儿的临床护理情况,探讨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监测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2012年收治缺氧缺血性脑病50例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头部亚低温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心率72h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亚低温治疗方法对患有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患儿具有脑保护功能,对维持新生儿体温以及直肠温度,监测患儿生命特征有十分重要的护理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水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行为神经评分(NBNA)的变化。方法50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亚低温治疗组,各25例,分别在入院时和入院后3、14 d采集静脉血,收集血清应用ELISA法检测MMP-9的水平;同时比较两组患儿同时间点的NBNA评分。结果入院时两组MMP-9比较及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 d后常规组MMP-9继续升高而亚低温组无明显变化,亚低温组NBNA无明显变化而常规组继续降低;14 d后两组MMP-9均下降,但亚低温组明显低于常规组,两组NBNA评分均增加,而亚低温组明显高于常规组;血清MMP-9水平与NBN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1=-0.825, r2=-0.846, r3=-0.857, P<0.05)。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可通过抑制MMP-9的水平而有效降低缺氧缺血后脑损伤的程度,进而改善患儿行为神经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用药安全性。方法 5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观察对比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3%和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儿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可有效缓解或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其NBNA评分,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和价值。方法选择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新生儿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使用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高压氧辅助治疗,评估和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前,两组的NB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45,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NBNA评分为(38.85±2.4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3.8651,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5.42%,明显高于对照组(x2=9.8824,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 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头部亚低温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意识障碍、肌张力及惊厥等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唾液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联合头部亚低温可明显改善患儿神经系统症状,减少后遗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该科6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脑活素、胞二磷胆碱、纳洛酮等常规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在病情平稳后,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通过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评分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患儿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确实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董凯 《首都医药》2015,(3):312-313
目的对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4年1月收治的HIE患者1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结果 2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儿NBNA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NBN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治疗中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具有确切疗效,可大幅改善患儿行为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探讨临床应用丹参川穹嗪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对照组按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标准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丹参川穹嗪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两组在治疗10d后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后的NBNA评分均有所提高,但是治疗组的NBNA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治疗组的有效率也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穹嗪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HIE有良好的疗效,治疗有效率提高,可以明显改善病情和预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头部亚低温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神经行为测定(NBNA)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确诊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高压氧组(n=28)和联合组(n=32),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常规治疗以及高压氧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患儿治疗前、治疗后3~7 d、12~14 d、26~28 d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并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8 d进行脑部CT检查评估患儿脑部神经发育情况.比较各个阶段两组患儿的NBNA测定评分结果,以及28 d后患儿脑部神经系统评估结果.结果: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7 d的NBNA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患儿在12~14 d、26~28 d的NBNA测定结果明显高于高压氧组(P<0.05);联合组的CT检查评估结果优于高压氧组(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联合头部亚低温可有效改善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新生儿HI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3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7例,观察组73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治疗。对两组患儿血气分析、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NBNA评分以及临床症状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经过10d治疗,观察组患儿SaO2、PaO2、PaC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临床症状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实施高压氧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且可有效加速患儿恢复,可以在临床工作中作为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亚低温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分组的方法将患儿分为参考组(n=50)和实践组(n=50).参考组进行亚低温治疗,连续治疗3 d后,根据患儿肛温情况确定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亚低温治疗期间的护理需求,评价预见性护理干预的预后效果,以促进新生儿治疗预后。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者,采取亚低温治疗,根据治疗期间护理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采取1∶1比例法。对照组(n=40)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n=40)患儿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亚低温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的护理效果,包括新生儿行为神经评估量表(NBNA)、肌张力恢复时间、原始放射障碍恢复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组间肌张力、原始放射以及意识障碍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组间NBNA评分以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组间上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心律失常等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亚低温治疗的效果显著,但是患儿心率失常等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配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新生儿治疗的安全性,有助于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3.
邱菡 《北方药学》2014,(4):103-103
目的:对小牛血清去蛋白与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本院接诊的6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患儿采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分别于治疗5天、10天后,比较两组患儿NBNA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的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儿NBNA评分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节苷脂和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方面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采用促红素联合脑苷肌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新生儿科10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0)治疗药物为脑苷肌肽,观察组(n=50)治疗药物为促红素联合脑苷肌肽,分析治疗效果、治疗前后NBNA评分、体征改善时间以及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以及NBNA评分较高,体征改善时间以及治疗后实验室检查指标较低,P 0.05。结论促红素联合脑苷肌肽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较好,神经行为以及体征明显改善,降低实验室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硫酸镁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6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均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疗常规治疗,但治疗组加用硫酸镁,根据神经系统症状消失时间、影像学检查、NBNA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NBN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硫酸镁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与分析纳络酮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70例,其中男38例,女32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除接受常规治疗以外,还加用纳洛酮进行治疗(每次0.08 mg/kg,平均(8 h/次)每8小时一次,持续应用3~5 d),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显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89,P<0.05),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83,P<0.05);在纳洛酮的早期治疗中可有效减少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纳络酮具有半衰期短、代谢速度快,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其在治疗轻、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神经系统及一般临床症状;在治疗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时,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纳络酮治疗,以降低死亡率,有效提高NBNA评分.因此纳络酮可用于治疗不同程度的患儿,是十分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头部亚低温综合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除常规治疗外,采用冷水帽包绕患儿头部,使鼻咽部温度下降并保持在预定的范围34.5℃左右,同时进行早期干预等治疗。对照组32例,进行常规治疗。结果亚低温组预后良好率为76.6%,后遗症率23.3%。对照组预后良好率为56.2%,后遗症率为43.8%。预后良好率比较P〈0.05,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通过早期干预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能提高治愈率、降低后遗症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亚低温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本院治疗的88例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4例.给予对照组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用药治疗基础上采取亚低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新生儿行为神经学(NBNA)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93.18%比6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5、10d观察组NBNA评分为(34.12±4.55)、(36.54±3.1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节苷脂与亚低温联合治疗HIE效果确切,可促进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提升HIE治疗效果,临床普及价值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3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随机分组,观察组采取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对照组应用常规综合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0%,高于对照组的80.56%(P0.05);同时,观察组出生后12d的NBNA评分也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神经节苷酯钠联合新生儿抚触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达法为依据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注射液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