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 microRNA129(简称 miR129)在胃管状腺瘤、胃脉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病理确诊的55例管状腺瘤、76例胃腺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分别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miR129的表达,分析 miR129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癌旁胃黏膜组织中 miR-129的表达阳性率高于胃管状腺瘤组织,胃管状腺瘤组织中 miR-129的表达阳性率高于胃腺癌组织(P <0.05)。miR129在高分化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中、低分化组织(P <0.05);临床分期Ⅰ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Ⅲ期;无淋巴结转移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织(P <0.05);胃管状腺癌中 miR129阳性率高于弥漫型腺癌(P <0.05)。结论miR129在胃腺癌组织内低表达,发挥着抑癌基因的作用;miR129可作为胃腺癌的判断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钙磷脂结合蛋白Ⅱ(Annexin Ⅱ)在卵巢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卵巢腺癌和10例卵巢腺瘤组织中Annexin Ⅱ蛋白的表达,并对样本表达率进行χ2检验.结果 Annexinll蛋白阳性率在卵巢腺瘤组织中为50.00%(5/10),在卵巢腺癌组织中为81.25%(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14,P<0.05);Annexin Ⅱ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腺癌高、中分化组及低分化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3.33%(14/15)和78.95%(1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83,P0.05);Annex-in Ⅱ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腺癌Ⅰ、Ⅱ期及Ⅲ、Ⅳ期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0.00%(6/10)和95.83%(2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26,P<0.05);Annexin Ⅱ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腺癌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为90.00%(27/30),而在无淋巴结转移组为50.0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2,P<0.05).结论 AnnexinⅡ蛋白阳性表达与卵巢浆液性腺癌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初步探讨蛋白酶活化受体PAR-1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包括单纯性增生和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子宫内膜癌组织55例(其中子宫内膜样腺癌50例,浆液性癌5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58例、不典型增生组织22例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AR-1表达情况。结果 PAR-1在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组织中为(-),在不典型增生、高分化和中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5%(1/22)、4.7%(1/21)和11.1%(2/18),在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和浆液性癌的阳性率为72.7%(8/11)和100%(5/5),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17例伴盆腔淋巴结转移子宫内膜癌中,PAR-1阳性率为70.6%(12/17);38例无盆腔淋巴结转移子宫内膜癌组中PAR-1阳性率为13.2%(5/38),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PAR-1在低分化子宫内膜样腺癌和浆液性癌中呈高表达,提示PAR-1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分化程度和肿瘤恶性程度有关,检测PAR-1蛋白表达水平对评价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及临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附睾蛋白4(HE4)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99例肺癌组织中HE4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用RT-PCR法检测2对肺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HF4基因转录情况.结果 肺癌组织中HF4的阳性率为41.4% (41/99),而在正常肺组织中为(-).HE4在肺腺癌中阳性率为57.1%(28/49),显著高于鳞状细胞癌(25.8%,8/31),腺鳞癌(37.5%,3/8),小细胞癌(25.0%,1/4)及大细胞癌(14.3%,1/7) (P <0.05).但其表达与年龄、性别、分化程度,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HE4可表达于肺癌组织,尤其高表达于肺腺癌组织,有望成为一个新型的肺癌分子靶标.HF4与其他病理因素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 TAR DNA结合蛋白(transactive response DNA-binding protein,TARDBP)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分析其表达与胃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17年 1月~ 2018年 1月陕西省人民医院确诊的 49例胃腺癌、 19例癌旁组织及 19例正常胃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 SP)法检测 TARDBP的表达,并探讨 TARDBP表达与胃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TARDBP的着色部位在细胞核,其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 89.80%(44/49),在胃腺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率为 68.42%(13/19),在胃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率为 26.32%(5/19)。TARDBP蛋白在胃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胃正常黏膜组织,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756~ 27.400,均 P< 0.05);TARDBP在胃腺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171,P> 0.05);TARDBP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均无相关性 (χ2=0.000~ 0.762,均 P> 0.05)。结论 TARDBP在胃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可高表达, TARDBP表达失调可能与胃腺癌的发生、进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肿瘤分化程度与相关病理学因素的关系.方法 对163例根治性手术切除的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分析,按照肿瘤分化程度分为分化好和分化差2组,比较2组间N分期、T分期、肿瘤大体类型、脉管癌栓等的病例构成情况以及2组间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个数的差异.结果 ①在分化好组,T分期、N分期低者所占比例大(T1和T2约占55.74%,N1和N2约占75.41%),分化差组则以T分期、N分期高者为主(T3和T4约占59.81%,N2和N3约占57.85%),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375、4.231,P<0.05、P<0.01).②分化好组脉管癌栓发生率为44.26%(27/61),低分化组为63.73%(65/10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为2.418,P<0.05).③2组间肿瘤大体形态类型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值为0.613,P>0.05).④分化好组平均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个数分别为(4.27±2.00)cm,(4.15±5.27)枚;分化差组分别为(5.87±3.26)cm,(8.80±7.65)枚,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90、4.66,P均<0.01).结论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肿瘤分化程度对N分期、T分期、脉管癌栓形成、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等多种病理学因素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ERK1/2及MMP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结肠腺癌标本56例及相应的癌旁结肠黏膜组织,分别应用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K1/2及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癌旁结肠黏膜组织相比,结肠癌组织中ERK1/2和MMP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结肠癌组织中,ERK1/2和MMP2的阳性率分别为80.4%(45/56)和75%(42/56),明显高于癌旁结肠黏膜组织8.9%(5/56)和5.4%(3/56)的阳性率(P0.05);低分化结肠癌组织中,ERK1/2和MMP2阳性率分别为100%(24/24)和91.7%(22/24),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结肠癌组织65.6%(21/32)和62.5%(20/32)的阳性率;Ⅲ、Ⅳ期结肠癌组织中,ERK1/2和MMP2阳性率分别为93.3%(28/30)和90%(27/30),均高于Ⅰ、Ⅱ期的65.4%(17/26)和57.7%(15/26);淋巴结转移无进展生存期(PFS)、5年的结肠癌组织中,ERK1/2和MMP2阳性率均分别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和PFS5年者,差异显著(P0.05)。ERK1/2与MMP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649,P0.05)。结论在结肠癌组织中ERK1/2和MMP2的表达增强,且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其高表达与结肠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胃癌癌组织中Podoplan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127例胃癌患者,取手术切除胃癌组织(127例)及距肿瘤5~10 mm处癌旁组织(50例)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odoplanin、VEGFC表达水平,观察Podoplanin、VEGF-C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Podoplanin、VEGF-C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P 0. 05)。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的胃癌患者癌组织中Podoplanin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临床分期高、分化程度低、存在浆膜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odoplanin表达水平较高(P 0. 05)。不同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的胃癌患者癌组织中VEGF-C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临床分期高、存在浆膜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患者VEGF-C表达阳性率较高(P 0. 05)。结论胃癌癌组织中Podoplanin、VEGF-C表达水平较高,其中Podoplanin高表达可能与肿瘤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浆膜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VEGF-C表达阳性率可能与肿瘤临床分期、浆膜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8):3191-3192
目的研讨细胞角蛋白17(CK17)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的表达情况对肺癌组织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于我院手术治疗的肺癌手术标本100例,通过免疫组化对标本中CK17、TTF-1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比较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K17、TTF-1的表达情况,分析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肺癌患者CK17和TTF-1表达差异,且Spearman秩相关分析TTF-1与CK17的相关性。结果肿瘤组织中CK17阳性率为63.00%,TTF-1阳性率为61.0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2.00%、19.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III-IV分期肺癌患者的CK17、TTF-1阳性率均高于高分化及I-II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TF-1与CK17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CK17和TTF-1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水平与癌细胞的分化及TNM分期相关,对于肿瘤内科诊断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角蛋白A7(Annexin A7)表达蛋白表达与胃癌分化和转移的关系。方法胃癌标本85例,淋巴结转移胃癌标本2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黏膜标本30例,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Annexin A7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组织学类型、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Annexin A7表达在转移性胃癌中低于于胃癌患者,胃癌低于对照组胃炎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组织学类型胃癌中,Annexin A7的阳性率分别是:高分化100%,中分化68.8%,低分化31.4%,乳头/管状腺癌50.0%,印戒细胞癌及黏液腺癌不表达。Annexin A7阳性率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Annexin A7蛋白表达与胃癌的分化和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胃癌分化和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亲环素J(CyPJ)、内质网蛋白质29(ERp29)及CSN5的表达其与预后生存的关系。方法纳入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15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癌组织组)及肿瘤旁的正常胃粘膜组织(癌旁正常组织组)。比较CyPJ、ERp29及CSN5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CyPJ、ERp29及CSN5与胃癌患者各病理参数的相关性,以Kaplan-Meier生存分析CyPJ、ERp29及CSN5表达对胃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胃癌组织组CyPJ、CSN5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ERp29较癌旁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浆膜浸润与胃癌患者CyPJ、ERp29及CSN5表达无相关(P>0.05)。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患者CyPJ、CSN5表达呈正相关,组织分化程度与CyPJ、CSN5表达呈负相关(P<0.05)。ERp29与组织分化程度呈正相关,与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截至随访结束,115例胃癌患者生存79例,死亡36例,死亡率为31.30%;生存分析显示CyPJ及CSN5(表达阴性)、ERp29(表达阳性)者生存期较长,Keplan-meier生存曲线明显不同(P<0.05)。组织中低分化、TNM分期:Ⅲ+Ⅳ期、淋巴结转移、ERp29阴性表达、CyPJ及CSN5阳性表达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yPJ、ERp29及CSN5在胃癌组织中呈异常表达状态;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2.
刘丽华  郝国桢  王士杰  庞凤兰 《临床荟萃》2004,19(23):1338-1340,F00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判断胃腺癌转移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76例胃腺癌组织和 10例正常胃组织中VEGF的表达水平 ,比较VEGF的不同表达率与生存率的关系及其与肿瘤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胃腺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 72 .4 % ,较正常组织显著增高 (P <0 .0 5 ) ,与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程度比较相关显著 (P <0 .0 5 ) ,与分化程度相关不显著 (P >0 .0 5 ) ,VEGF阳性表达者的生存时间较阴性者短 (P <0 .0 5 )。结论 VEGF与血管发生密切相关 ,可作为判断胃腺癌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初步研究进展期胃癌的多层CT增强征象与肿瘤组织分化及p53表达的关系。材料与方法:66例胃癌患者术前均行上腹部多层CT常规及双期增强检查。术后标本经常规HE染色确定组织分化和免疫组化检测p53的表达。比较胃癌的多层CT增强征象与其组织分化及p53在胃癌中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胃癌的强化方式与其组织分化及p53在胃癌中表达有关,73.1%(19/26)均匀强化的胃癌病理为高/中分化腺癌,75%(30/40)分层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的胃癌病理为低分化腺癌,两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CT双期增强的强化率与胃癌组织分化无关(P〉0.05)。p53在分层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的胃癌中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在均匀强化的胃癌中阳性表达(P〈0.05)。p53阳性表达与动脉期强化率、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肿瘤胃壁浸润厚度、门脉期强化率无关(P〉0.05)。结论:胃癌不同的强化方式和双期强化率反映了胃癌的不同组织分化和p53阳性表达,提示胃癌的多层CT增强征象与其组织分化及p53表达有较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晚期胃癌患者组织中人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PVT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水平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分析本院收治的80例经病理确诊的晚期胃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PVT1、Her-2表达水平.[结果] 胃癌组织标本PVT1高表达率、Her-2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较癌旁组织(P<0.05);印戒细胞患者PVT1高表达率(81.25%)、Her-2阳性率(75.00%)明显高于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低分化腺癌(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VT1高表达、Her-2阳性表达与胃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与细胞分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但与患者性别、年龄无相关性(P>0.05).[结论]晚期胃癌患者组织中PVT1、Her-2基因表达水平与胃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细胞分化、临床病理有明显相关性,临床可据此为晚期胃癌患者选择合理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RacGAP1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幽门螺杆菌L型(Hp-L)感染的关系。方法 选取125例胃癌患者,根据有无Hp-L感染分为Hp-L感染阳性组(感染组)和Hp-L感染阴性组(未感染组),另选取胃镜检查为正常胃黏膜,且Hp-L感染阴性的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标本中RacGAP1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各组中RacGAP1 mRNA的表达情况,并对胃癌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结果 RacGAP1主要表达在胃癌组织细胞核中,感染组和未感染组RacGAP1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感染组RacGAP 1阳性率显著高于未感染组(P<0.05)。RacGAP1 mRNA的表达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感染组>未感染组>对照组;RacGAP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瘤体大小、浸润深度、淋巴转移、TNM分期和Hp感染有关;感染组生存率63.6%(49/77),未感染组生存率83.3%(30/36)。未感染组的生存率显著高于感染组(P<0.05)。结论 胃癌组织中RacGAP1表达显著升高,Hp感染可能导致RacGAP1表达的提高,且RacGAP1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河南贲门癌高发区贲门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CD4、CD8、γδT和肿瘤细胞P53的表达变化特征、相关性及贲门癌组织浸润淋巴细胞CD4、CD8和γδT的表达与贲门癌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组织病理学方法分析40例贲门癌的组织病理学诊断并采用免疫组化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分析其浸润淋巴细胞CD4、CD8、γδT的表达状况和肿瘤细胞P53的表达状况。结果:40例贲门癌组织,P53染色阳性率是75.0%,30例P53阳性贲门癌组织中,P53阳性肿瘤细胞数为99±22。CD8和γδT阳性淋巴细胞数在P53阳性组明显高于P53阴性组(P<0.05);而CD4阳性淋巴细胞数在P53阳性组低于P53阴性组(P>0.05);P53阳性肿瘤细胞与CD8阳性淋巴细胞呈正相关(P<0.05)。CD4、CD8、γδT阳性淋巴细胞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分化、不同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贲门癌浸润淋巴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贲门癌患者中P53蛋白可能作为肿瘤抗原引起以CD8+T淋巴细胞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为P53作为贲门癌患者免疫治疗的一个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贲门癌组织浸润T淋巴细胞亚群类型与贲门癌临床特征(中低分化、肿瘤中晚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肺癌组织中PTEN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PTEN基因表达的意义并与肺良性病变组织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PTEN基因的表达率。结果PTEN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0.6%,显著低于肺良性病变组织的93.3%(P<0.01)。小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为31.8%,显著低于鳞癌组织(59.6%)和腺癌组织(46.7%)(P<0.05)。在相同组织学类型的肺癌组织中,PTEN基因的阳性表达率高分化组显著高于低分化组。结论PTEN基因的缺失与肺癌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并可能影响肿瘤的分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HES5蛋白表达水平与肺腺癌患者病情及预后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江苏省中医院心胸外科离体后30 min内立即冻存于液氮中的4组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HES5表达特征;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本院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48例肺腺癌标本(其中距肿瘤边缘>5 cm组织为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HES5蛋白蛋白表达量,分析HES5蛋白表达量与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肿瘤直径、分化程度、肿瘤转移、肿瘤分期相关性;获取由手术时间起至患者死于癌症及癌症相关事件或纳入本研究36个月止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影响肺腺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HES5蛋白在分子量约为18 k Da处有显著表达,HES5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升高,HES5蛋白在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组织中HES5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中HES5阳性表达率(P<0.05)。TNM分期Ⅱ/Ⅲ期、有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3 cm的肺腺癌患者HES5蛋白表达量高于分期I期、无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3 cm的肺腺癌患者HES5蛋白表达量(P<0.05)。3年随访期间存活患者28例(占比48.28%),死亡30例(占比51.72%);肿瘤直径>3 cm、分化程度为低/中分化、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Ⅱ/Ⅲ期、HES5蛋白高表达的肺腺癌患者存活率低于肿瘤直径≤3 cm、分化程度为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I期、HES5蛋白低表达的肺腺癌患者存活率(P<0.05)。COX多因素结果显示,HES5蛋白表达、TNM分期是影响肺腺癌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HES5蛋白在肺腺癌肿瘤组织中呈高表达水平,可负向调控肺腺癌患者肿瘤分级、肿瘤分期、肿瘤转移及病情进展,检测HES5蛋白表达水平可为肺腺癌患者早期诊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鞘氨醇激酶1(SPHK1)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SPHK1与VEGF蛋白在178例胃癌组织及其162份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使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了解SPHK1、VEGF对胃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