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皮切吸和胶原酶溶解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0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 (PLD)和胶原酶髓核溶解术 (CNL)是近年来开展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简便而效果显著的介入治疗技术[1,2 ] 。我院自1998年 4月~ 2 0 0 0年 2月采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和胶原酶髓核溶解术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2 10例 ,疗效显著。材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210例患者 ,男性 142例 ,女性 6 8例 ,年龄为 18~ 84岁 ,平均年龄 4 3岁 ,平均病程 1个月~ 2 0年。全部经CT或MRI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并拍摄腰椎组织正侧位X线片。临床体征检查符合Mc culloch[3 ] 制定的标准。患者常见的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使用胶原酶直接注射突出组织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资料与方法对76例临床确诊为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经棘突间人路直接穿刺椎间盘脱出组织并注射600U胶原酶。随访时间为半年。3年,回顾性分析随访的MRI和临床资料。结果76例患者,治愈59例,治愈率为77.6%(59/76),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89.5%(68/76)。其中32例进行了MRI随访(术前、术后7d、1个月、3—24个月)。3例(3/32)MRI复查发现椎间盘变窄,17例(17/76)出现一过性下腰部疼痛,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棘突间入路直接穿刺脱出的椎间盘组织行胶原酶髓核溶解术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两种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行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或人工髓核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分别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与人工髓核置换术,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行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的12例平均随访17.5个月(6-30个月),临床评价:优9例,良2例,可1例;行人工髓核置换术的28例平均随访12个月(4-18个月),临床评价:优19例,良5例,可2例,另有2例术后1个月出现假体移位并症状复发,经再次手术取出。结论腰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与人工髓核置换术均可恢复椎间隙高度,且近期疗效满意,但后者手术易操作,创伤小,费用低,更易为术者和患者所接受。  相似文献   

4.
几种特殊椎间盘突出胶原酶溶解术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近年来 ,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胶原酶溶解术的报道较多 ,现将我院从 1 997年以来采用胶原酶溶解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2 0例中有突出合并钙化手术后症状复发、多发性突出、高位突出、老年突出等 88例特殊类型病例的溶解治疗效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病例资料本组 88例中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钙化 2 3例 ,外科手术后复发 8例 ,Th1 2~L3高位突出 4例 ,2个以上的多发性突出 1 9例 ,外侧型突出 3例 ,60岁以上的老年性突出 31例。男 63例 ,女 2 5例 ,年龄 31~ 76岁。二、治疗方法经患侧椎间孔穿刺 ,置穿刺针于病变椎间隙后上方 ,正位在椎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T导引下联合注射胶原酶于腰椎间盘突出物表面和突出物内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和疗效。方法 对155例经CT检查证实、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在CT导引下分别于椎间盘突出物表面和突出物内注射胶原酶。L3-4、L4-5采用经椎间孔进针法,L5-S1多采用经小关节内缘、穿黄韧带、达硬膜外进针法。结果 穿刺成功率为100%,经术后3个月至3年的随访,146例疗效优良,优良率为94.2%。随访期间34例进行CT复查,其中32例可见原腰椎间盘突出物变小或消失,疗效均为优、良。2例无变化,疗效为差。2例并发椎间盘炎,经抗炎治疗治愈。结论 CT导引联合注射胶原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刘健民  陈新华 《人民军医》2008,51(6):341-341
近年来,我们共收治椎管狭窄和椎间盘突出症221例,采用开窗术治疗,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221例中,男146例,女75例;年龄35~72岁。核磁诊断:L4~5椎间盘突出127例,占57.5%;L5~S1椎间盘突出78例,占35.3%;L4~5,L5~S1双侧椎间盘突出16例,占7.2%。腰椎间盘突出伴侧隐窝狭窄132例,占59.7%;单纯腰椎间盘突出89例,占40.3%。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及椎管狭窄症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1987年来,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用例急慢性腰腿痛息者,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男26例,女4例,年龄22~58岁。全部病例均经CT或核磁共振(MRI)确诊。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19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根管狭窄症6例,5例为椎管狭窄症(2例为L。椎间盘突出后钙化至继发性测隐窝狭窄1例为L4侧隐窝狭窄,1例为L5小关节突增生,2例为黄韧带增厚所致),病程1周~2年。L4~5,椎间盘病变者12例,L5、S1椎间盘病变者16例,2例为L3~4。突出病变。全部病例主诉均为腰痛伴腿痛,27例有相应神经支配的肌肉疼痛、皮肤麻木和跟…  相似文献   

8.
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方法很多,我们应用超短波、蜡疗、推拿按摩、强的松龙硬膜外阻滞结合腰雄间断重磅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臣临床资料本组7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经CT证实。其中男45例,女29例,年龄24~65岁,平均为(42.80士102)岁。急性损伤16例,慢性损伤58例。病程l~6个月36例,l年以内28例,l年以上Ic例。本组病例为综合治疗组。另选腰椎盘突出患者54例仅作腰椎牵引为对照组,男35例,女19例。急性损伤18例,慢性损伤36例。年龄23~64岁,平均为(41.98Ill.02)岁。病程l~6个月37例,1年以内11…  相似文献   

9.
目的:介绍我院所用直套管,非髂骨钻孔法行L5S1椎间盘切割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材料和方法:本组43例,男30例,女13例,年龄为22~61岁。介绍该方法的操作要点及分析影响L5S1椎间盘穿刺成功的因素.结果:本组穿刺成功率为97.6%,有效率为85.7%。无明显并发症,术后CT图像上的椎间盘改变与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不成比例。分年龄组的随访中,≥50岁年龄组患者的有效率较低,仅为33.3%。结论:经皮穿刺L5S1椎间盘切割术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L2S1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我院自 2 0 0 2年 1月以来 ,应用美国SofamorDanek公司METRX腰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5 0例 ,共 6 2个间隙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5 0例中 ,男 34例 ,女 16例 ;年龄2 0~ 5 5岁 ,平均 37 2岁。病程 3天~ 5年 ,平均 2年 2个月。L4、5间隙 17例 ,L5、S1间隙 2 6例 ,L4、5合并L5、S1间隙突出 7例。均经CT检查确诊 ,部分进行过MRI检查。部分病人接受过非手术治疗 ,其中2例接受过骶管封闭治疗。1 2 手术方法 俯卧位 ,加垫腹部悬空 ,浅硬膜外麻醉。棘突旁 1cm处插入导针 ,透视下确定导针位置正确后 ,切开…  相似文献   

11.
翁树秋  肖正龙 《人民军医》1999,42(3):137-138
1990年6月~1997年6月,我们手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24例,女12例,60~65岁23例,66~69岁8例,70~76岁5例。病程0.5~18年,平均4年9个月。反复出现腰痛伴有下肢放射痛、麻木、乏力31例,伴间隙性跛行25例,伴大小便障碍8例,伴不完全瘫4例。脊髓造影或CT检查显示椎间盘突出合并椎管狭窄22例,侧隐窝狭窄26例,椎体后缘增生9例,有钙化或骨化5例。1.2 手术方法 均采用腰椎后路正中纵向切口(即从L3~S1纵向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腰背筋膜,暴露椎板,视腰椎间盘突出的位置和椎管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与单纯臭氧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疗效.方法 在DSA导向下,正侧位透视后准确定位,采用9号穿刺针经皮穿刺向椎间盘内单纯注射臭氧或先后注射臭氧及胶原酶治疗76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结果 治疗后1、3和6个月进行随访.1个月后随访,臭氧联合胶原晦注射治疗组(A组,38例...  相似文献   

13.
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附12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涛  陈惠恩 《放射学实践》2003,18(7):499-501
目的:探讨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CT确诊的121例,259个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按年龄、合并突出的椎间盘、突出的间隙、程度和类型分别分组。结果:①以L4-5合并L5-S1突出最常见,85例(70.25%),其次为L3-4和L4-5,14例(11.57%)。②轻、中度突出为主,194(74.90%);而重度和极重度突出主要见于L4-5和L5-S1,63/65(96.92%)。③特殊类型腰椎间盘突出在上部腰椎间隙较多见,本组L2-3和L3-4占45.83%(11/24)。结论:多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应密切结合临床设定检查方案。  相似文献   

14.
腰椎椎间盘突出症X线诊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评估腰椎间盘突出症X线诊断价值。方法 对 6 0例腰椎间盘突出摄取腰椎正侧位片并进行X线分析。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X线征象 :(1)生理曲度改变和椎间隙狭窄。 (2 )椎体唇样骨质增生。 (3)游离骨块。结论 X线平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仍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15.
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4年12月至1996年8月,我院主要采用盘外注射(230例)部分患者采用盘内注射(20例)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随访200例,优良率达91%。介绍了注射胶原酶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认为:胶原酶化学溶解术疗效好、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髓核突出大小10mm,髓核突出伴钙化,伴侧隐窝狭窄,手术治疗复发的椎间盘突出症等,不是盘外注射胶原酶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相似文献   

16.
牵引振颤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西轩  王春山 《人民军医》1999,42(9):508-509
1993年以来,我们采用牵引、振颤、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0例,取得满意的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男108例,女132例;年龄14~70岁,平均42岁。病程2d~18年。L3,4突出4例,L4,5124例,L5S183例,L3,4和L4,5双突5例,L4,5和L5S1双突20例,L3,4、L4,5及L5S1三突4例;其中伴腰椎管狭窄35例,腰椎间盘突出术后6例。本组均经CT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臀、骶部软组织损伤,伴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或感觉异常。1.2 治疗方法 治疗期间,患者须卧硬板床并腰围固定保护。牵引时,病人俯卧于牵引床上,腹部垫一薄枕,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结果:本组1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其CT表现为突出于椎间盘边缘的局限性软组织影,以中央型和旁中央型突出多见。其中中央型突出53例(27%),旁中央型突出125例(占63%),外侧型突出20例(占10%),L.3—4椎问盘突出16例(占8%),14—5椎间盘突出109例(占55%),L5一S1椎间盘突出73例(占37%),L4—5及L5—S1椎间盘同时突出40例(占20%)。结论:CT能清晰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的方向和程度,同时也能显示神经根及硬膜囊,因此CT扫描对诊断腰椎间盘突出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青壮年。作者报告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46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6例,年龄60~68岁,平均64.2岁。本组病例均经CT/MRI及手术证实诊断。椎间盘突出部位最多发生在L_(4.5)及L_5S_1,与术前腰椎X线平片椎间隙狭窄平面基本一致。椎管/神经根管狭窄41例(89.1%),黄韧带增厚(>5mm)26例(56.5%),小关节肥大、内聚18例(39.1%)。对重症患者经短期非手术治疗无效后应尽早手术。术后1~7年,平均2年7个月,随访35例,优25例,良7例,优良率为91.4%,再手术率为2.8%(1/35)。作者认为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均有腰椎退行性改变,绝大部多数合并椎管/侧隐窝狭窄,重视扩大椎管/神经根管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表现及病理基础,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116例139个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均因下腰背及下肢疼痛而行常规L3-S1椎间盘轴位CT平扫,扫描层厚5mm,层距4—5mm。结果:腰椎间盘突出好发于L4-5、L5—S1两个椎间盘,133个(占95.7%),两个椎间盘并发突出以L4-5和L5-S1常见,占91.3%(21/24)。伴黄韧带肥厚13例,侧隐窝狭窄16例,骨性椎管狭窄8例,椎间盘真空征20例。结论:CT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方法。主张凡CT能明确诊断者可不必行脊髓造影检查,为避免漏诊、误诊,检查前应密切结合临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联合注射臭氧(O3)及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对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盘内注射以及椎体后路突出物内注射臭氧(O3)及胶原酶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评价分为3级:显效,有效及无效。结果术后60例患者随访3个月~6个月,显效23例,有效3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93%以上。结论CT引导下提高了操作准确性,联合注射臭氧(O3)及胶原酶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