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β-榄香烯(β-E)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B16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培养B16细胞,建立体外恶性黑色素瘤模型,应用MTT法检测β-E对B16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应用Transwell方法检测β-E对B16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应用q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β-E对B16细胞MMP2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体外恶性黑色素瘤模型,β-E显著抑制B16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抑制B16细胞中MMP2 mRNA和蛋白表达,DDP也显著下调上述指标,且以上指标中与DDP组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β-E显著抑制B16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降低MMP2表达,提示β-E可能在抑制B16细胞增殖和侵袭能力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研究XAV939对人肝癌Hep G2细胞血管生成拟态形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0.5和1μmol/L XAV939分别处理Hep G2细胞48 h);体外成管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形成血管拟态的能力,RT-PCR检测ZEB1及MMP-7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ZEB1和MMP-7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形成管状结构数目分别为9.67±0.70,5.67±0.64(0.5μmol/L)和2.27±0.81(1μmol/L),体外形成管道结构的数目减少(P0.01);实验组ZEB1及MMP-7 mRNA表达和ZEB1、MMP-7及β-catenin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 XAV939能有效抑制人肝癌Hep G2细胞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蛇毒金属蛋白酶抑制剂BJ46a对血管生成拟态形成的影响.方法:将BJ46a基因转染B16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的B16/pcDNA3.1HisC-BJ46a细胞株,通过C57BL/6小鼠实验性肺转移模型,模拟肿瘤细胞降解局部细胞外基质、进而侵袭转移过程,应用光镜和超薄切片透射电镜技术观察BJ46a基因转染对血管生成拟态形成的影响.结果:小鼠黑色素瘤内存在血管生成拟态,稳定转染的B16/pcDNA3.1HisC-BJ46a细胞株抑制其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结论:BJ46a通过抑制血管生成拟态形成,从而抑制肿瘤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纤黏连蛋白重组多肽CH50对黑色素瘤B16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探讨CH50多肽抑制肿瘤生长、侵袭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小鼠腿部皮下注射B16细胞建立肿瘤动物模型。采用明胶电泳法检测B16细胞和黑色素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和激活;以CH50多肽体外处理B16细胞或体内表达CH50,观察CH50下调MMPs表达以及对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结果B16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主要表达MMP-2,而在肿瘤微环境中则同时表达MMP-2和MMP-9。肿瘤组织中MMPs的表达明显高于体外培养B16细胞。CH50多肽对体外培养B16细胞的MMPs表达和激活无明显抑制作用,但处理后的B16细胞进入体内后表达MMPs的能力受到明显抑制。体内转染表达的CH50多肽亦可明显抑制肿瘤表达MMPs、并抑制肿瘤侵袭能力。结论纤黏连蛋白重组多肽CH50可以抑制肿瘤微环境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和激活,从而抑制黑色素瘤生长及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口虾蛄提取物(extract of Oratosquilla,EOS)对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株CNE-2的迁移及体外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0 mg/L 、125 mg/L、250 mg/L、500 mg/L)EOS处理CNE-2细胞24 h后,创伤修复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通过Matrigel三维细胞培养观察CNE-2细胞形成类血管网状结构的能力及其特点;体外管道形成抑制实验检测不同浓度EOS对CNE-2细胞管道形成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浓度EOS对CNE-2细胞fascin 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EOS可以显著降低CNE-2细胞的迁移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NE-2细胞在Matrigel上培养能形成类似血管的网状样结构;EOS能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CNE-2细胞体外管道形成的数量(P<0.01);EOS能抑制CNE-2细胞中fascin 1和VEGF蛋白的表达(P<0.01),且其管状结构数量与2种蛋白变化趋势呈正相关(P<0.05)。结论:CNE-2细胞具有血管生成拟态的能力;EOS能够抑制CNE-2细胞的迁移和体外血管生成拟态的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fascin 1和VEGF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鹿血晶对巨噬细胞杀伤黑色素瘤细胞的影响。方法:细胞增殖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巨噬细胞吞噬情况。qRT-PCR法检测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ELISA检测上清炎症因子浓度。蛋白印迹法检测mTOR信号通路下游4EBP和S6磷酸化水平。结果:鹿血晶刺激后Raw264.7细胞培养上清抑制B16F10细胞活力,促进B16F10细胞凋亡。鹿血晶促进Raw264.7细胞吞噬B16F10细胞,增强Raw264.7细胞活力,并上调炎症因子iNOS、TNF-α、IL-6、IL-1β的mRNA表达,促进上述炎症因子分泌,上调4EBP和S6蛋白磷酸化水平。结论:鹿血晶通过活化mTOR信号通路提高巨噬细胞对黑色素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查光动力疗法对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和B16-F10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光动力治疗对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和B16-F10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实时定量PCR和ELISA检测黑色素瘤细胞自分泌炎症因子白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介素-8(interleukin-8,IL-8)、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RNA及上清分泌蛋白水平变化及其对PDT抑制黑色素瘤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划痕愈合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结果显示,在0 J、2.4 J和4.8 J剂量光动力治疗黑色素瘤细胞12 h与24 h后,黑色素瘤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实时定量PCR和ELISA检测结果显示,光动力治疗对在2种细胞系中的IL-1、IL-8、IL-6和TNF-α水平影响不是非常一致;但是均能抑制TGF-β的表达(P0.05),而且回补TGF-β(10 ng/ml)能显著逆转光动力治疗对2种细胞株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结论光动力治疗可显著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系A375和B16-F10的侵袭与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了黑色素瘤自分泌TGF-β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隐丹参酮(CTS)对U2OS骨肉瘤细胞株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调控作用以及对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的U2OS骨肉瘤细胞分为CTS处理组和对照组,处理组给予(20、40、80、160)μmol/L CTS,对照组给予等体积培养液。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U2OS细胞VEGF mRNA的变化,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技术检测VEGF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CTS对细胞生长的影响,体外成管实验观察血管形成情况。结果 CTS可明显抑制U2OS细胞内VEGF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且该抑制效应具有剂量依赖性。CCK-8法实验结果显示CTS能抑制U2OS细胞的生长。体外成管实验结果证明CTS对新生血管的形成有抑制作用。结论 CTS可下调U2OS骨肉瘤细胞VEGF的水平,并能抑制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pIRES2-EGFP/MAGE-A3真核质粒在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稳定表达的肿瘤细胞模型。方法:将喉癌来源的黑色素瘤抗原A3(Melanoma-associated antigen A3,MAGE-A3)构建成真核质粒pIRES2-EGFP/MAGE-A3,脂质体法将pIRES2-EGFP/MAGE-A3转染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G418筛选阳性克隆,荧光显微镜检测阳性克隆中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EGFP)的表达,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查MAGE-A3在B16细胞中的转录。结果:pIRES2-EGFP/MAGE-A3真核质粒转染B16细胞后筛选得到阳性克隆,可见融合蛋白表达产生明亮的绿色荧光,qRT-PCR可检测到MAGE-A3 mRNA的转录。结论:pIRES2-EGFP/MAGE-A3真核质粒通过脂质体法能有效转染,并在B16稳定表达,成功建立了MAGE-A3肿瘤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基因表达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EMT及转移的影响。方法构建RI真核表达质粒p IRES2-EGFP-RI,稳定转染B16-F10细胞。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RI的表达;HE染色及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FITC标记的鬼笔环肽染色,激光共聚焦观察细胞骨架;黏附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法检测细胞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EMT及转移相关蛋白的表达;分别将各组B16-F10细胞眼眶静脉注射到c57/BL小鼠,建立肺转移动物模型,注射3周后处死小鼠。取肺称重,在解剖镜下计数肺转移结节数;肺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肿瘤细胞转移;免疫组化检测肺转移瘤组织中转移及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RI表达上调后,细胞由间质型向上皮型转换,细胞骨架重排;B16-F10-RI细胞组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与对照组相比,B16-F10-RI细胞中MMP2、MMP9、snail、slug、vimentin、twist和N-cadherin的表达明显降低,而E-cadherin,nm23-H1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1或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小鼠肺的转移结节明显减少,同时EMT及转移相关蛋白在瘤组织中表达与体外细胞一致。结论上调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能够显著抑制B16-F10细胞EMT及侵袭、转移,RI可望作为治疗黑色素瘤的靶蛋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中药苦碟子对恶性B16黑色素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和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的变化,探讨中药苦碟子抑制B16黑色素瘤细胞生长的可能机制。方法通过细胞培养和MTT实验,检测苦碟子对B16黑色素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情况,Western blot测定凋亡蛋白Bcl-2/Bax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cl-2/Bax蛋白在不同浓度苦碟子处理的黑色素瘤细胞中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不同浓度梯度中药苦碟子诱导细胞凋亡,其细胞结构的特征性变化。结果随着苦碟子药物浓度的增加,黑色素瘤细胞活细胞数目逐渐减少,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0.05),凋亡抑制蛋白Bcl-2表达水平呈现下降趋势,而促凋亡蛋白Bax呈现上升趋势(<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Bcl-2表达逐渐减少,Bax表达逐渐增加;电镜下凋亡小体数目不断增加,核固缩逐渐明显,细胞间隙增大,线粒体数目减少。结论中药苦碟子有浓度依赖性抑制黑色素瘤细胞生长,促进细胞凋亡,凋亡蛋白Bcl-2/Bax变化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人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在体内、外拟态血管的形成能力;探讨angiopoietin-2(Ang2)和laminin5γ2(LN-5γ2)在肿瘤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三维培养技术、抗体阻断技术等观察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细胞株RD细胞及小鼠黑色素瘤细胞株B16细胞在体外培养时拟态血管的形成能力并检测CD31、Ang2及LN-5γ2在VM形成过程中的表达改变。收集13例人横纹肌肉瘤石蜡包埋组织连续切片,观察拟态血管的存在,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31、Ang2与LN-5γ2的表达。结果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细胞RD三维培养后能够降解基质,形成空腔、裂隙样结构,在此过程中,LN-5怛逐渐开始表达,而Ang2与CD31的表达出现不均衡增强,在血管腔样结构的管壁上Ang2、CD31与LN-512均表达阳性。应用anti—Ang2及anti—LN-5γ2均能够抑制瘤细胞网环样结构的形成;anti—Ang2能降低LN-5γ2的表达强度。13例横纹肌肉瘤中VM形成率达69.2%。结论人横纹肌肉瘤在体内外都能够形成拟态血管。Ang2可能通过上调LN-5γ2的表达促进瘤细胞拟态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雌激素调控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6表达和对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用17β-雌二醇(17β-E2)作用MCF-7细胞后,采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分析claudin-6表达与17β-E2的浓度和时间效应关系;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17β-E2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细胞划痕法检测17β-E2对MCF-7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 RT-PCR结果显示,17β-E2能够诱导MCF-7细胞表达claudin-6,其诱导表达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其最佳浓度和时间分别为5 nmol/L和24 h;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17β-E2组claudin-6主要表达于细胞膜;CCK-8结果显示,5 nmol/L 17β-E2作用24 h可明显抑制MCF-7细胞的生长(P<0.05);细胞划痕实验显示,5 nmol/L 17β-E2作用24 h具有抑制MCF-7细胞迁移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7β-E2可以调控claudin-6表达,并具有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推测17β-E2调控claudin-6表达可能在影响MCF-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wist转录因子通过ERK通路对体外鼻咽癌CNE2细胞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利用Lipofectamine 2000将Twist基因干扰序列转染入体外培养的鼻咽癌CNE2细胞,提取细胞条件培养基(conditionedmedium,CM),用CM作用体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后,CCK-8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小管形成实验检验HUVECs体外血管生成能力,real-time PCR检测Twist mRNA在CNE2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CNE2细胞中ERK、p-ERK、p38、p-p38、JNK、p-JNK和VEGF的表达。另外,使用ERK、p38和JNK通路抑制剂作用CNE2细胞后,再检测通路抑制剂对体外HUVECs小管形成的影响。结果:CNE2细胞转染Twist干扰序列后可显著抑制Twist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从沉默Twist基因的CNE2细胞提取的CM促进体外HUVECs活力、侵袭和小管形成的能力均明显被削弱;抑制CNE2细胞中Twist的表达可上调p-ERK并下调VEGF的表达(P 0.01),而对p-p38和p-JNK的表达无明显影响;ERK通路抑制剂PD98059可部分削弱Twist干扰序列对体外HUVECs小管形成的抑制作用。结论:沉默Twist基因可显著抑制体外鼻咽癌细胞的促血管生成作用,该作用可能部分通过上调ERK信号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不同微环境对肿瘤细胞侵袭能力和微循环模式的影响,并阐述其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恶性黑色素瘤单细胞悬液B16分别接种至C57小鼠腹腔和后肢肌肉组织中,于接种肿瘤后第18天后处死动物,取腹腔内肿瘤组织和小鼠后肢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sP法)CK18染色对后肢组和腹腔组肿瘤细胞恶性侵袭表型进行比较,并比较在不同微环境生长下肿瘤细胞缺氧诱导因子(HIF).1仅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RealtimePCR方法从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比较腹腔组和后肢组肿瘤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差别;并对肿瘤组织内不同微循环模式进行计数。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与腹腔组相比,后肢组肿瘤细胞CKl8、HIF-1仅表达明显增高(t=8.142,t=3.645,P均〈0.05),同时也表达更高的肿瘤侵袭相关蛋白,肿瘤细胞表达MMP-2和MMP-9均明显高于腹腔组(t=4.916,t=7.782,P均〈0.05),RealtimePCR检测结果也显示后肢组MMP-2和MMP-9mRNA表达也明显高于腹腔组(t=36.814,t=26.025,P均〈0.05)。在后肢组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拟态是肿瘤细胞获得营养的主要方式,而腹腔组肿瘤细胞获得营养供应方式主要通过内皮依赖性血管。结论不同生长微环境影响黑色素瘤细胞的恶性表型转化,致使肿瘤细胞分泌更多肿瘤侵袭转移相关蛋白,促进肿瘤细胞向周围组织浸润,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增高促进了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重组纤黏连蛋白(FN)多肽CH50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体内转移的影响,以探讨CH50多肽抑制肿瘤转移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黑色素瘤B16细胞,用荧光染料CFSE标记,接种脾脏后24h取脾、肝、肺做冰冻切片,观察肿瘤细胞在3种组织中的侵袭情况。从脾脏接种B16细胞,建立体内肿瘤转移动物模型,采用基于流体动力学的体内基因转染方法于小鼠体内表达CH50多肽,RT-PCR检测CH50 mRNA在肝组织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CH50多肽的表达。通过比较原位肿瘤结节及转移结节在数量、大小、分布上的差异及检测原位肿瘤组织中MMP-2、MMP-9表达差异,观察CH50多肽的治疗效果。结果注射24h后即可在脾脏形成荧光结节。pCH510质粒通过尾静脉注射后,可在肝组织中检测到CH50 mRNA及CH50多肽的表达。从脾脏接种B16细胞后第14天可在脾脏形成原发肿瘤,至第35天肝脏表面已形成转移瘤结节,成功建立了体内器官间(脾转肝)肿瘤转移动物模型。体内转染表达CH50多肽能抑制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抑制原位肿瘤结节中MMP-2、MMP-9的表达。结论CH50多肽可以通过对MMP-2、MMP-9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来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成瘤能力和体内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以5-氨基乙酰丙酸为光敏剂的光动力疗法(AlA-PDT)对黑色素瘤细胞A375迁移、侵袭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采用不同光照强度的ALA-PDT处理,采用CCK8检测不同光照强度对A375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法实验检测A37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分子,如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cadherin)、Snail、TGF-β、Smad2和Smad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LA-PDT处理组A37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分子E-cadherin表达量显著增加(P0.01),而Snail、Smad2、Smad3和TGF-β的表达量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 ALA-PDT不但可以抑制黑色素瘤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而且还可以抑制黑色素瘤的上皮间充质转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蛇毒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ystatin(sv-cystatin)在黑色素瘤细胞侵袭与转移中的作用。方法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sv-cystatin,采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导人小鼠黑色素瘤B16FI细胞。G418筛选抗性克隆,Western blotting法和RT-PCR鉴定sv—cystatin在黑色素瘤细胞中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肿瘤细胞体外生长和黏附能力的变化,体外侵袭、运动实验和小鼠实验性肺转移模型分析sv-cystatin表达对黑色素瘤细胞体内、外侵袭力的影响。结果sv-cystatin基因稳定转染后B16F1细胞体外侵袭与运动能力明显降低,其穿膜的细胞数显著低于B16F1/pcDNA3.1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细胞组(P〈0.01);sv—cystatin的表达可抑制C57BL/6小鼠肺转移瘤灶的形成;其体外增殖及黏附能力未见明显改变。结论sv—cystatin基因转染可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的体内、外侵袭与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卵巢癌血管生成拟态这一独特的肿瘤营养供应模式及其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临床和随访资料完整的卵巢癌患者经手术切除的石蜡标本共84例,分析卵巢癌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CD31/PAS双重染色法将84例卵巢癌组织分为有血管生成拟态组和无血管生成拟态组,分析血管生成拟态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转移和预后之间的关系;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组卵巢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E-cadherin、β-catenin和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84例卵巢癌患者中有36例存在血管生成拟态,84例卵巢癌的FIGO分期、组织学类型、病理学分级和转移情况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密切相关(X2值分别为10.30、20.01、8.16、9.75,P值均小于0.05).VEGF、MMP-2、MMP-9、E-cadherin和β-catenin在血管生成拟态组卵巢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在无血管生成拟态组组织中呈低表达状态.生存分析发现有血管生成拟态的患者生存时间比无血管生成拟态患者短(P=0.04).结论 卵巢癌细胞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能力与其恶性度有关,恶性度越高形成血管生成拟态的能力越强,血管生成拟态是卵巢癌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VEGF、MMP-2、MMP-9与卵巢癌血管生成拟态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携带促血管生成素2-小干扰RNA(Ang2-siRNA)慢病毒载体,观察其对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中Ang2基因表达的干扰作用.方法 将经XbaⅠ酶切电泳鉴定的带有加强绿色荧光蛋白的转移质粒(pNL-EGFP)载体与pSilencer 1.0-U6启动子-促血管生成素2-小干扰RNA(pSilencer 1.0-U6-Ang2-siRNA)重组质粒连接,产生加强绿色荧光蛋白的转移质粒-U6启动子-促血管生成素2-Ⅰ(pNL-EGFP-U6-Ang2-Ⅰ)、加强绿色荧光蛋白的转移质粒-U6启动子-促血管生成素2-Ⅱ(pNL-EGFP-U6-Ang2-Ⅱ)慢病毒转移质粒,电泳筛选阳性克隆,测序鉴定.用连接成功的慢病毒转移质粒、水疱性口炎病毒G蛋白(pVSVG)包膜质粒和pHelper包装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产生pNL-EGFP-U6-Ang2-Ⅰ、pNL-EGFP-U6-Ang2-Ⅱ慢病毒.收集病毒上清,测定病毒滴度.将收集的病毒上清感染恶性黑色素瘤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测定抑制Ang2基因表达的效率.结果 酶切电泳与测序鉴定证实成功构建了Ang2-SiRNA慢病毒载体,293T细胞测定病毒原液滴度为8.0×103/ml.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Ang2-siRNA慢病毒载体感染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抑制了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中Ang2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 成功构建了Ang2-SiRNA慢病毒载体,体外研究显示Ang2-SiRNA慢病毒载体能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细胞中Ang2 mRNA的表达,为下一步进行裸鼠恶性黑色素瘤移植瘤生长的干预实验奠定基础,为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