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住院冠心病病人的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贾云  邵璇 《护理研究》2005,19(9):1714-1716
[目的]探讨住院冠心病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艾森克成人个性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80例住院冠心病病人进行测试。[结果]61%的冠心病病人同时伴有焦虑抑郁症状,36%的冠心病病人存在焦虑症状:冠心病病人的HAMD和HAMA总分受性别、文化程度、病程以及住院次数等因素的影响,SCL-90总分及其因子分明显高于常模,个性中神经质分值与SCL-90总分以及部分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冠心病病人存在较为严重的情绪障碍,焦虑抑郁情绪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及时有效地实施负性情绪干预对冠心病病人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住院老年病人抑郁状态的调查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王艳云  申宁 《护理研究》2002,16(3):136-138
为探讨住院老年病人抑郁状态的程度,了解引起抑郁的主要诱因,随机抽取100例住院老年病人,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与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抑郁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50%的老年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态,自评健康状况差或自理能力低的病人,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自评健康状况较好或自理能力较高者,提示抑郁状态主要来自病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估价过低。  相似文献   

3.
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病人围术期临床护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病人围术期相应临床护理对病人的影响。[方法]将在某院妇产科进行治疗的74例妇产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病人分为普通护理组和特别护理组,每组37例,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对病人进行护理前后的心理评估。[结果]特别护理组焦虑自评量表得分(44.35±4.42)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41.22±3.67)分、症状自评量表得分(110.45±11.33)分,普通护理组病人焦虑自评量表得分(47.65±4.12)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45.22±3.14)分、症状自评量表得分(127.45±11.3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别护理组住院时间、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普通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特别护理较普通护理效果好,可减轻病人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并降低病人对自己症状的评估程度,增加对医生治疗的认可程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住院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心理状况,以期为本病的治疗进行心理干预。方法:对44名住院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结果:44例住院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表现为躯体化及人际关系因子上,而抑郁、焦虑因子并不明显。结论:44例住院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心理障碍并不明显,这提示我们临床工作者在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应用药物进行治疗的同时,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将有利于病人的康复,但对一部分患者不必过分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在康复中的作用,以免增加病人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农村二胎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农村24名二胎孕产妇和64名一胎孕产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国内常模进行对比分析;采用自拟调查问卷对两组产妇产前、产后最担心的问题进行测查分析。结果两组产妇产前、产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焦虑、抑郁、恐怖、强迫因子分均高于常模,二胎组均高于一胎组(P〈0.01~0.05)。一胎组最担心的问题如:分娩过程本身、产后哺乳、产妇身体恢复情况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二胎组(P〈0.01),且多与生育的生理性因素密切相关;二胎组最担心孩子性别、家庭经济负担等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胎组(P〈0.01),且多与社会性问题密切相关。结论农村孕产妇存在诸多的心理问题,二胎孕产妇更为突出,其原因主要为产科以外的社会问题,应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对病人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97例接受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病人进行心理测评,同时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在心理干预前后对病人进行心理测评,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病人术前SCL-90中躯体化、恐惧、抑郁、焦虑和偏执等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经心理干预后,SDS、SAS测评结果显示,干预后病人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术病人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症状,实施有效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病人的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喉癌术后患者的心理特征,比较不同术式喉癌患者心理状态差异。方法:2002-01/2004-01在辽宁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喉癌患者136例。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全喉切除组(n=52)和部分喉切除组(n=84),选择到头颈外科病房探视患者的正常人136例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法:①症状自评量表测定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水平,采用5级评分,各项得分越高,精神症状越多(总分≥160分),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差。②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估患者的抑郁及焦虑状况,均为4级评分(1-4),界定值50分,得分越高,表明抑郁及焦虑程度越重。主要观察不同术式患者症状自评量表,Zung抑郁自评量表,Zung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样本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所有调查对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各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全喉切除与部分喉切除患者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总分≥160分者分别为35例(67.3%),40例(47.6%)。除焦虑因子外,全喉切除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其他因子分均高于部分喉切除组(t=2.120-3.778.P〈0.001~0.05),两组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其他所有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042-8.388,P〈0.001-0.05)。②各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全喉切除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得分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得分≥50分者,分别为30例(57.7%),40例(76.9%),部分喉切除组两量表得分≥50分者分别为51例(60.7%),41例(48.8%)。全部喉切除组患者Zung抑郁自量表标准分均值明显高于部分喉切除组(t=2.816,P〈0.01),全喉切除组与部分喉切除组Zung焦虑自评量表、Zung抑郁自量表标准分均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159-6.462, P〈0.01)。结论:喉癌术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抑郁情绪较部分喉切除术后患者严重,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外科治疗方面应尽量行部分喉切除术,术后应及时对不同术式患者有区别地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孕产妇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关系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孕产妇焦虑、抑郁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采取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4年10月-2005年3月住院的孕产妇150例,分别于入院后和出院前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领悟支持量表(PSSS)进行填表调查,对孕产妇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本调查发放量表150份,回收146份,有效回收率97.33%。孕产妇焦虑、抑郁发生率为4.79%。影响焦虑和抑郁的因素中与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生育情况无关(均p>0.05),与社会支持有关系5例,占17.24%。结论 孕产妇焦虑、抑郁发生与社会支持有一定的关系,社会支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有利于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护理人员要全面收集并评估孕产妇的个人、家庭及社会方面的信息,创造机会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作用,从而为孕产妇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充分提高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地震灾害对灾区孕产妇心理状态的影响,制定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减轻地震灾害对孕产妇的影响。方珐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地震灾区孕产妇心理状态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地震灾区孕产妇的心理健康状况受到严重的影响,焦虑、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地震灾区(P〈0.01);直系亲属有遇难者及有外伤的孕产妇焦虑及抑郁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灾区孕产妇焦虑及抑郁指数明显高于大专以下文化者(P〈0.01)。结论地震灾害给孕产妇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孕产妇的焦虑、抑郁症状,使孕产妇处于最佳身心状态,促进正常分娩及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住院空巢老人的焦虑抑郁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老年抑郁量表(GDS)对住院空巢老人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15名住院空巢老人中,95名(82.7%)存在焦虑症状,32名(28.3%)存在抑郁症状。通过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影响住院空巢老人焦虑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有躯体疾病、经济压力和宗教信仰;影响老人抑郁症状发生的主要因素有躯体疾病、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子女探视间隔时间以及既往职业等。结论:住院空巢老人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护理工作者应根据住院空巢老人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改善其心理状况,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肝炎肝硬化病人抑郁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肝炎肝硬化病人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问卷表对120例住院肝硬化病人进行调查。结果:65%肝硬化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状况;在分组比较中,中年和化程度在大专以上抑郁发生率偏高,肝硬化病人抑郁发生与性别无相关性。结论:肝炎肝硬化病人易发生抑郁状态,临床护理人员应给予足够重视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维护病人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2.
胃癌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胃癌患者的心理状况,同时对其开展心理护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55例胃癌患者发放自行设计的心理状况调查表,以及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问卷,同时对其开展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结果:在对组病人进行心理护理后,病人的焦虑、抑郁因子有了极显著性改变(P〈0.01)。躯体化和精神病性两因子有了显著性变化(P〈0.05)。说明心理护理有效地改善了病人的焦虑、抑郁症状。减轻了躯体化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  相似文献   

13.
背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越来越高,逐渐成为其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目的:调查湖北省部分城市及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设计: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横断面调查。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对象:于2003-03/06依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所选用的调查点,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湖北省城市(武汉市、黄石市)和乡村(郧县、仙桃市、孝感市)16~18岁青少年l498人进行调查。城市组605人,农村组893人。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年龄、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类型、社会风气、学校类型及风气、人际关系;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调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作为观察指标,采用5级评分法,凡某一因子分≥3,或总分≥160分则判定为有心理卫生问题。采用父母教育方式问卷调查家庭教育方式,内容包括积极的教育方式(情感温暖、理解)和消极的教育方式(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拒绝、否认,过度保护);采用家庭环境量表调查家庭环境情况,选用其中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四个分量表(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作为指标。使用匿名问卷法,由统一培训的专职调查人员按统一指导语讲解填写要求,以指导学生填表。表格由班主任收集后上交调查组。观察城乡青少年症状自评量表得分情况,以及其与家庭一般情况、父母教育方式、家庭环境质量的相关关系,并以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为因变量进行相关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湖北省部分城市及农村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及其性别,地区差异。②青少年症状自评男表评分及与全国常模分值比较。③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家庭一般情况,父母教育方式的相关分析。结果:①湖北省1498名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总发生率为18.13%。男少年为18.20%,女少年为18.04%.男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明显高于城市为[23.74%(212/893),16.69%(101/605),P〈0.05];在心理卫生问题中,以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和抑郁较多见。②与全国常模分值比较:湖北省青少年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家庭环境质量各因子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水平。③单因素分析:青少年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年龄、性别、父母文化、父母期望、学校风气等有明显的相关性(P均〉0.01);与积极的教育方式(情感温暖、理解)呈负相关,(P均〉0.01);与消极的教育方式(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及拒绝、否认等)呈正相关;与矛盾性呈明显的正相关,与亲密性、知识性、娱乐性呈明显的负相关,(P均〉0,01)。④多因素分析:学生心理卫生状况与年龄、性别、父母文化、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人际关系以及学校风气、父母教育方式、家庭环境质量均有密切的关系。结论:湖北省部分城市及农村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较高,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心理健康水平较差。除与家庭诸因素中年龄、性别、父母文化、父母期望、学校风气等有明显的相关性外,家庭环境质量、父母教育方式是影响其心理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自制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193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其中患者配偶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子女(P〈0.01),女性家属躯体化、抑郁因子分显著高于男性家属(P〈0.01),高中以下文化程度家属人际关系、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大专以上文化者(P〈0.01),农村患者家属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因子分显著高于城市患者家属(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不同家庭因素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状况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的心理状态及社会支持情况。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80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进行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情况调查。结果:80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SAS、SDS总标准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文化程度高与乙型肝炎病毒“大三阳”孕产妇SAS、SDS得分高于文化程度低和“小三阳”孕产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获得的家庭支持比正常妊娠无合并症孕产妇要高(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但有较好的家庭支持,提示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影响化疗患者心理健康相关因素调查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实施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自拟调查问卷,对在我院接受化疗的30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组)和30例其他疾病住院患者(对照组)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两组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者占16.67%,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前三位排序为躯体不适、强迫和抑郁;化疗组在接受化疗过程中出现的副作用与总分、总症状指数、阳性项目数、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0.05);探视次数与总分、总症状指数、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强迫症状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病程长短及患病时的自理状况与躯体化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整体化护理及健康教育干预,能显著提高化疗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的副作用、探视次数、病程长短及自理状况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深入开展整体化护理,有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李黎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169-171
背景:每年都有大学新生由于不适应新生活而采取极端行为的案例报道,新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其对大学生活的适应,也关系到大学校园的稳定、和谐。目的:调查大学新生在入学初期的心理健康水平,筛选出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设计:横断面调查。单位:浙江省绍兴文理学院教育系。对象:于2003-11选择绍兴文理学院2003级新生4417名为观察对象。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调查大学生的心理卫生状况,症状自评量表含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进行5级评定:1没有、2较轻、3中等、4较重、5严重,得分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判定大学生是否有心理卫生问题。焦虑自评量表采用4级记分制,主要记录评定项目所定义的症状出现的频次,标准分以50分为临界点,得分越高表明焦虑状态越严重。抑郁自评量表主要的统计指标是抑郁严重度指数,指数范围是0.25~1.00。评分指数在0.50以下者为无抑郁;0.50~0.59为轻度抑郁;0.60~0.69的为中度抑郁;0.70以上的为重度抑郁。于新生进校3个月后进行集体测试。主要观察指标:症状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得分情况。结果:共发放问卷4417份,回收4387份,有效率99.32%。①大学新生在强迫、恐怖、精神病性3个因子上的得分超过常模(t=2.88~4.82,P〈0.01)。共检出一般心理问题的学生333名,占7.59%;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49名,占1.12%。②男女生在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上的得分呈现显著的性别差异(总均分t=5.56,P〈0.01)。③症状自评量表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得分分别与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32和0.361。结论:①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欠佳。②女生较男生有较多的心理问题。③症状自评量表抑郁因子和焦虑因子得分分别与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相互印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海拔环境下驻训军人的心理健康变化特点。方法:于2003—05/07以由低海拔地区进入高海拔地区进行训练的某部队作为观察群体,随机抽取50名男性军人为观察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含90个项目可概括为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攻击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按严重程度分为1-5级评分,1从无.2轻度,3中度,4相当重,5严重)评定心理健康状况。在60d的时间内,以不同海拔高度、进入高原地区不同时间、不同军事作业阶段为变量条件,对心理健康进行连续的团体测评。根据现场条件,尽可能控制测试环境,使各次测评的条件基本一致。结果:50名军人均完成测试,但各海拨、各时间和各作业阶段上均有0~3份不等的废卷。①不同海拔之间,症状自评量表强迫、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6个因子得分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因子得分、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均显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从平原进入2620m的海拔高度时,症状自评量表各个因子分均明显升高,但随着海拔从2620m在升到3780m时,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不但没升高,反而下降。此后,随着海拔升到4308m,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又急剧上升。②进入高海拔环境不同时间之间,症状自评量表除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4个因子和阳性项目数外,其余因子得分和总均分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进入高海拔环境后1周时,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有明显升高,第2周略有下降,之后一直波动在这个水平上,到第6周出现明显下降。③不同军事作业阶段之间,症状自评量表强迫、敌对2个因子得分显示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因子得分、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从低海拔地区进入高海拔地区的机动阶段,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明显上升,途中机动到高原驻训阶段,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均维持在较高水平;从高海拔地区向低海拔地区机动过程中,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明显下降;回到低海拔驻地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又有所回升。结论:高海拔环境对军人心理健康产生明显影响,海拔高度、进入高海拔环境的时间和军事作业阶段是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了解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需求,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5例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进行测评,将测评结果与国内常模进行比较。结果45例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除强迫、敌对、精神病性和偏执4个因子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6个因子如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惧症状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老年糖尿病病人心理问题较多,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院神经内科95%的脑梗塞病人因各种原因导致生活自理能力或劳动能力不同程度丧失,这些病人需要长期住院进行康复治疗。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不同程度的丧失以及长期住院,给病人和家属带来了很大的精神与经济负担。本文作者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50名神经内科住院脑梗塞病人心理状况进行评定和分析,评估其抑郁和焦虑程度,旨在更有针对性的落实护理措施,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