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0 毫秒
1.
唐绍宏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3):180-180
目的:探讨小肝癌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的价值。方法: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11例小肝癌患者。结果:术后随访1~2年,患者全部存活,其中有2例亚临床复发,复发患者再经1~2次微波凝固治疗,亚临床复发病灶被彻底清除。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治疗小肝癌,疗效达到了小肝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水平,且损伤小(微创)、安全、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穿刺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完成穿刺抽液、引流造影、囊肿固化、组织活检及肝癌微波凝固治疗等,观察疗效。结果本文183例全部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100%,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病人痛苦小、疗效可靠等优点,可以避免某些外科手术而能达到与手术相媲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穿刺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在实时超声引导下完成穿刺抽液、引流造影、囊肿固化、组织活检及肝癌微波凝固治疗等,观察疗效。结果本文183例全部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100%,治疗效果良好。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病人痛苦小、疗效可靠等优点,可以避免某些外科手术而能达到与手术相媲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高分辨力实时超声诊断仪的问世把超声显像对肝脏病变的诊断水平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特别是小肝癌也叫亚临床肝癌检出率大大提高。我们自 1986年到 1998年 ,用超声显像确诊 2 5例小肝癌 ,结合临床 CT、 AFP、 HBs Ag、二对半、超声介入穿刺、手术切除及病理检查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2 5例 ,男 2 3例 ,女 2例 ;年龄 2 3~ 71岁。发生于右肝 2 1例 ,左肝 4例。所有病人均作 AFP、二对半检查 ,19例作 CT检查 ,所有病例病理诊断均为肝细胞癌。 2 5例中肝炎史 7例 ,单纯 Hbs Ag (+ ) 3例 ,“大三阳” 10例 ;…  相似文献   

5.
复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附9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相成  王学浩 《江苏医药》1996,22(8):529-530
报道90例复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讨论了肝癌复发的机理及影响因素。肝癌术后复发的早期诊断依赖于术后AFP的监测及B超的定期复查.肝切除仍是复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对复发性肝癌的外科治疗,包括水中无水酒精注射和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是提高肝癌术后长期生存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对乳腺肿块经皮穿刺取活组织后进行病理检查、并鉴别肿块的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3例乳腺肿块患者采用飞利浦HD11及百胜Mylab90超声诊断仪、7.5-18mHz高频探头、Bard活检枪对乳腺肿块进行穿刺活检,取组织2-5条,并送病检。结果 103例患者均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100%。病理检查:良性56例、恶性47例。结论高频超声引导下术前穿刺活检,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并且能确定乳腺肿块的病理性质,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直接有力的支持,对指导临床手术和治疗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TRTE)应用在前列腺癌穿刺活检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9例经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高于正常值(0-4.4ng/ml)的患者(PSA为20到100之间者4例;大于100者25例),进行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判定其组织硬度及周围浸润情况,同时行穿刺活检取病理对照。结果:29例患者中按弹性评分5分法:1分者0例;2分者3例;3分者4例;4-5分者22例,穿刺活检后病理为前列腺增生病5例,前列腺癌24例。从以上数据显示TRTE对前列腺癌诊断的阳性率为75.8%,准确率为91.6%。结论:经直肠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前列腺癌穿刺活检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盆腔肿块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6例盆腔肿块分别经腹(14例)及经阴道(22例)用18G组织活检粗针行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术.结果36例盆腔肿块在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共穿刺102针,97针获取组织条,取材成功率95.10%,所获穿刺标本组织条长度平均为10.97mm,35例经穿刺明确病理诊断,其中20例经手术治疗,手术标本病理结果与穿刺标本病理结果一致.36例患者术中及术后无明显不适反应.结论盆腔肿块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术快速、准确、安全、取材成功率高,能满足临床病理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Barrett食管(BE)的临床价值。方法 104例因不同程度的烧心、反酸和胸骨后疼痛等反流症状经内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BE患者,在内镜下行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功率60 W),术后3、6个月复查内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 104例患者共进行147次APC凝固治疗,均获随访。94例复查时未见BE残留及复发;3个月复查发现1例、6个月复查发现9例复发,得到病理检查证实,其中5例肠上皮化生,再次APC治疗消失。术后21例出现不同程度胸骨后疼痛、烧心等不适,经抑酸药物治疗1周左右缓解,未发现出血、穿孔等术中和狭窄等术后并发症。结论 APC治疗BE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并发症少,近期疗效确切。采取60 W凝固治疗功率及术后较长时间服用抑酸药物有助于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61个乳腺肿块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探讨乳腺肿块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 61个乳腺肿块在超声引导下,利用自动活检枪获取组织样本,并送病检,比对穿刺病理和术后病理诊断的结果。结果 61例穿刺成功。穿刺活检病理结果:早期浸润性癌1例,浸润性癌4例,纤维瘤33例,乳腺增生病变18例,炎症4例。与手术取活检病理组织学诊断对比,符合率约98.3%。与国内一些相关研究结果相近。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穿刺活检能确定乳腺肿块的病理性质,对指导临床手术和治疗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氩氦刀冷冻联合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治疗肝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46例肝癌患者先行TACE治疗,再行氩氦刀冷冻治疗.治疗后定期复查血清肿瘤标记物,进行B超检查及CT或MRI扫描.结果 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体积缩小50%以上的有19例(41%),血AFP和CEA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穿刺活检组织变性坏死明显,术后不良反应轻.结论 经穿刺氩氦刀冷冻联合TACE治疗肝癌是一种微创、安全、疗效可靠的方法.对于不适宜行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是一种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在微波消融术后随访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原发性肝癌微波消融治疗术后行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的患者,分析微波消融影响肿瘤灭活程度及复发的因素,探讨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在诊断微波消融术后随访中的作用。结果100例消融术后患者,48例复发,4例死亡。48例复发病灶中,原位复发5例,瘤旁再发43例。39例为常规超声发现,超声造影证实,余9例漏诊,经增强 CT 诊断。结论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是客观评价微波消融疗效的有效方法,对提高肿瘤早期复发检出、增加远期存活率有着积极意义,可成为肝癌微波消融局部治疗随访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陆超 《江西医药》2014,(9):829-830
目的:总结肝脏炎性假瘤(IPL)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5例IPL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3例误诊为肝癌,其中2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IPL,1例位于肝门部肿块经B超声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IPL;1例诊断为肝脏良性占位性病变,但不能除外肝癌,经病理证实为IPL;1例经CT引导下肝穿刺活检病理确诊为IPL。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局部切除3例,右肝后叶切除1例,左半肝切除1例。所有病例术中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恢复顺利,痊愈出院。术后随访6个月-2年,均存活,未发现有复发灶。结论 IPL病因未明,其临床表现和各项检查缺乏特异性,B超和CT对IPL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手术切除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其预后良好,目前尚无复发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报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术对肾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53例肾脏疾病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对肾下极进行穿刺,穿刺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 53例共穿刺60针,取出组织条57条,长度0.4~1.8 cm,均有病理结果.结论 经皮穿刺肾活检对了解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疾病预后有重要意义,超声引导是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超声造影引导下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增强CT或MR能清楚显示而二维超声无法显示的23例患者33个肝脏局灶性病变,在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穿刺组织送病检。结果 33个肝脏局灶性病变均穿刺成功,获取组织66块。最终病理确诊为肝细胞型肝癌(HCC)27个,转移性肝癌(MLC)4个,肝硬化结节2个。结论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活检穿刺,对二维超声无法显示的病灶能实时观察病灶内微循环灌注,穿刺成功率高,能确定肝脏局灶性病变的病理性质,对指导临床手术和治疗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唐静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4):108-10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乳腺肿块中的应用价值及其优势.方法 超声引导下用巴德可调式半自动活检枪用16 g活检针对36例乳腺肿块及触摸不清的乳腺结节进行穿刺活检,根据病灶大小穿刺2~4针取组织送检,以术后病理诊断和随诊结果为标准.结果 引导穿刺成功率100%,全部获得病理结果,乳腺纤维腺病23例,纤维腺瘤8例,浸润性导管癌5例,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术在乳腺占位中操作简单实用安全,取材成功率高,诊断迅速明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AFP)改变与肿瘤复发的关系,并观察肝癌射频消融(RFA)治疗前后AFP变化。方法:选AFP阳性的肝癌病人进行RFA治疗.术后6个月内不同时间段检测AFP改变及影像学变化,对AFP治疗前后阴转阳的病例实施再次RFA治疗或者介入治疗然后观察AFP变化.分析AFP改变与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术后检查所有患者肿瘤血供不同程度减少、液化或肿瘤体积缩小;术后8~20天AFP检测阴性35例、降低6例、无变化8例,术后2、3、6个月AFP阴转阳率分别为2.85%、14.28%、20%,统计学处理P〈0.05、P〈0.01。治疗后AFP再次转阴。结论:AFP阳性肝癌病人RFA治疗后动态随访AFP阴转阳变化,对于了解术后肿瘤复发及评价肝癌RFA治疗效果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8.
微波治疗鼻息肉8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波凝固术治疗鼻息肉的疗效。方法 患者取坐位,用1%的卡因作表面麻醉,采用长春志成公司电脑微波治疗仪WFL-Ⅲ型,调节输出功率为40w,选择合适微波输出探头。直接将探头放置于息肉蒂部凝固组织后将息肉取出。若息肉较大,看不到息肉蒂部,可将微波探头插入息肉内部将息肉组织凝固后,用鼻息肉钳将凝固组织取出,暴露息肉蒂部后用微波探针将息肉蒂部凝固止血。若为中鼻甲息肉样变,可将病变之粘膜凝固为白色即可。术后全身应用足量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以预防感染及息肉复发。结果 全组80例患者在术后30天检查时,凝固组织均已脱落,临床症状消失。结论 微波凝固术治疗鼻息肉简便易行,病人痛苦小,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超声引导下肾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术对肾脏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4例肾脏疾病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皮对肾下极进行穿刺,穿刺取出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34例共穿刺76针,取出组织条76条,长度0.5~2cm,穿刺成功率100%,其中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2例,Ⅱ型狼疮性肾炎3例,Ⅲ型狼疮性肾炎1例,Ⅳ型狼疮性肾炎4例,新月体肾炎1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伴局限性肾小球硬化3例,1例术后出现肾周血肿。结论经皮肾组织穿刺活检术对了解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疾病预后有重要意义,具有安全、准确、并发症少及痛苦轻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肝癌术后复发的影像学早期诊断方法与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以及外院术后在本院复查的78例肝癌术后复发患者,根据患者均术前检查手段分为超声组(26例)、增强CT组(26例)、MRI组(26例)。两组患者术前甲胎蛋白(AFP)复查均显示阴性,三组患者均在术前完成影像学检查,记录三组患者影像学诊断结果,统计检出复发转移灶个数,并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比,统计三组术后复发检出率,对比超声、增强CT和MRI与手术病理检出复发转移灶个数。结果:增强CT组复发转移灶检出率最高(88.46%),显著高于超声组(73.08%)、MRI组(76.92%),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超声组和MRI组复发转移灶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增强CT组(28个)、超声组(25个)、MRI组(28个)复发转移灶检出个数均显著少于手术病理结果(36个、38个、39个),差异显著(P0.05),但增强CT组与病理诊断差异最小(X=4.829,p=0.022),超声组(X=4.289,p=0.024)和MRI组(X=4.154,p=0.025)与病理诊断比较相对较大。结论:增强CT对肝癌术后复发诊断准确性较高,较超声和MRI优势性更明显,可作为肝癌术后复发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