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采用16排CT检查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1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16排CT扫描检查,观察急性胰腺炎在CT图像中的病变显示。结果通过扫描结果得知,所有患者中有70例患者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59例患者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51例患者为合并假性囊肿。结论 16排CT检查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中,可有效判断各类并发症,为后期治疗提供准确依据,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急性胰腺炎是急诊科常见的急腹症。病死率为6%~23%,若病情发展为重症坏死性胰腺炎,其病死率更高达20%~50%,亦系猝死的病因之一。由于其症状、体征无特异性,病程早期B超及CT影像等检查不能准确反映病情,故临床误诊率较高。早期诊断对患者的生存,预后有很大影响。2000年1月至2003年6月来我院急诊的急性胰腺炎误诊7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性胰腺炎是急诊科常见的急腹症。病死率为6%-23%,若病情发展为重症坏死性胰腺炎,其病死率更高达20%-50%,亦系猝死的病因之一。由于其症状、体征无特异性,病程早期B超及CT影像等检查不能准确反映病情,故临床误诊率较高。早期诊断对患者的生存,预后有很大影响。2000年1月至2003年6月来我院急诊的急性胰腺炎误诊72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肝脏CT值测定方法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内诊治的102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行腹部CT检查,依据患者的检查结果将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进行分级,同时对其肝脏CT值进行测定,以利于临床采取综合有效的治疗措施。结果 102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中有91例肝脏CT值测定偏低,其中24例为Ⅰ级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并且肝脏CT值测定偏低;45例为Ⅱ级患者并且肝脏CT值测定偏低;17例为Ⅲ级患者并且肝脏CT值测定偏低;5例为Ⅳ级患者并且肝脏CT值测定偏低。结论经临床统计观察可发现,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的CT分级与其肝脏CT值测定呈显出一定的低度负相关关系,并且肝脏CT值测定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有积极的临床诊断价值,值得在治疗该类患者前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5.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种危重病型 ,传统的X线检查方法虽可间接反映其某些征象 ,但诊断价值远不如CT和MRI,因此目前CT已成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影像学诊断的主要手段[1 ] 。 1 997年以来 ,我院经CT检查确诊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1 0例 ,并经手术病理证实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CT诊断为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病人 1 0例 ,男 7例 ,女 3例 ;年龄 35~ 83岁 ,平均 53岁。临床主要表现为中上腹部持续性、放射到背部的疼痛 ,疼痛持续时间 4h~ 2d ,伴有发热、恶心、呕吐、低血压等。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增…  相似文献   

6.
胰腺炎是普外科的一种常见急腹症,其特点是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特别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需要及时手术治疗,而术后观察与护理对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院1993年1月至2003年6月共收治25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除1例自动出院外,均治愈出院,现将术后观察及护理要点总结如下。1 一般性护理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病人手术后并未完全脱离危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应用CT检查和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截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期间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应用CT检查,就CT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CT检查,8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有77例患者成功诊断为急性胰腺炎(42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35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2例漏诊,1例误诊,CT诊断符合率为96.25%.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CT扫描图像显示胰腺肿大,肾周筋膜增厚,胰腺轮廓清晰或模糊,渗出者明显,胰管扩张,胰周出现少量积液;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CT扫描图像显示胰腺明显弥漫性肿大,解剖结构模糊,胰腺实质内出现小斑点,胰周出现积液,胰腺内出现点状、片状坏死.结论:CT检查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急性胰腺炎诊出率高,为临床疾病的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参考,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在早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轻症急性胰腺炎31例(轻症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22例(坏死组)。两组均行胰腺CT灌注成像扫描,统计对比两组CT灌注参数[血流速度(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3周后所有患者行常规增强CT扫描,统计CT灌注成像诊断坏死性胰腺炎特异度、敏感度、准确度。结果坏死组MTT、PS与轻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坏死组BF、BV低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灌注成像诊断早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分别为90.91%(20/22)、90.32%(28/31)、90.57%(48/53)。结论 CT灌注成像可用于早期急性胰腺炎病情评估,其诊断早期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9.
王桂华  房立芹 《中外医疗》2009,28(18):186-186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病情凶险,变化快,尤其是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常累及多个器官功能改变,死亡率高速30%~50%。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我科共收治急性胰腺炎32例,其中2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要求转上级医院,其余30例经内科合理用药并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治方法。方法 通过对30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抢救治疗体会,并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及时诊断和最佳抢救治疗措施。结果 30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治愈28(98.3%)例。死亡2例(6.7%),效果良好。结论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应尽早明确诊断,对初期临床表现较轻者应同时行B超和CT扫描检查,其确诊率可以达到100%。抢救治疗的首选是尽早行剖腹探查。清除胰腺坏死组织,充分引流.其相关疾病的处理,应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全身情况而定,不可固定一种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合理治疗策略。方法通过对36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抢救治疗体会,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及时诊断和最佳抢救治疗措施。结果36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治愈33(91.7%)例,死亡3例(8.3%),效果良好。结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应尽早明确诊断,对初期临床表现较轻者应同时行B超和CT扫捕检查,其确诊率可以达到100%。抢救治疗的首选是尽早行剖腹探查,清除胰腺坏死组织,充分引流。其相关疾病的处理,应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全身情况而定,不可固定一种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2.
邵琳  首阳  宋建春  朱洪明 《当代医学》2010,16(34):79-8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CT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本院2009年6月~2010年5月诊治并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26例急性胰腺炎,观察急性胰腺炎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在CT图像上,23例水肿型胰腺炎,其中2例CT检查胰腺形态、大小正常,15例胰腺弥漫性肿大,3例胰头肿大,3例胰体、尾肿大;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3例,主要CT表现胰腺增大,密度不均,可见出血坏死病灶,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性强化,并发胰周积液、肾旁间隙积液及肾旁筋膜增厚,假性囊肿和脓肿形成。结论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早发现肾前筋膜增厚征象对早期急性胰腺炎诊断的确立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宋平 《当代医学》2014,(34):64-65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96例,均接受彩超和CT检查,分析患者临床检查结果。结果彩超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准确率为100%,其中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0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86例,且超声表现较为典型;CT检查准确率为9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B超是一种有效、方便的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方法,实用、安全、成本低,因而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安忙喜 《基层医学论坛》2013,(31):4167-4168
目的探讨螺旋CT对急性胰腺炎(AV)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AP患者120例,对其临床资料及螺旋CT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估螺旋CT在AP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本组120例患者中,CT检查提示为急性胰腺炎者118例,准确率为98.33%,其中急性坏死性胰腺炎28例,急性单纯水肿性胰腺炎90例。结论急性胰腺炎作为急腹症的重要原因之一,病情变化较大,螺旋CT对其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及准确度,且操作简便,可以有效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为进一步临床治疗提供了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CT诊断价值。方法以共同诊断的形式进行本次研究,研究对象则选择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收入诊治的39例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均采用CT扫描检查和病理学分析进行疾病诊断。研究CT组的疾病检出率及坏死部位检查情况。结果通过分析可知,CT扫描检查针对疾病的检出率达到97.44%,其数据与病理学证实数据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数据分析结果为P=0.310.05。且分析可知其检查对胰腺坏死部位的诊断具有94.87%的准确率,可见其准确率较高。结论对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采用CT诊断具备诊断准确率较高、检查方式简单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积极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7例,对患者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CT检查诊断。结果:57例患者经CT检查,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为14例(24.56%),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患者为43例(75.43%)。所有患者经CT检查诊断后进行对症治疗,治愈有效率为96.49%。结论:运用CT检查技术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诊断,能及时发现和确诊病症,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是一种发病急,变化快,病情危重,预后差的急腹症。我科自1992年4月至1994年4月手术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16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CT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CT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CT表现特征及病变范围。结果:急性水肿性胰腺炎22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共64例。结论:早期CT检查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重要手段,能诊断急性胰腺炎并发现各种并发症,为临床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及作出预后判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常规检查应用。  相似文献   

19.
我院于1996~2004年共收治急性胰腺炎患者共64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64例,男41例,女23例;年龄23~61岁,平均45岁,通过CT及血清淀粉酶等检查诊为急性水肿性胰腺炎48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16例。48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患者经非手术治疗均治愈;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者12例手术治疗,其中1例因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本组治愈率为98.4%。护理与体会病情观察及护理:①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变化:休克是急性胰腺炎常见的致死原因,要密切观察病情的进展情况,当BP≥100次/分钟,收缩压≤80mmHg,脉压差≤20mmHg时,提示血容量不足和休克,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CT表现,探讨其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 CT增强扫描是确诊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急性胰腺炎的CT增强扫描的表现,重点明确了有无小点片状低密度无强化坏死灶,了解胰腺坏死程度和渗出范围及是否合并其它脏器改变.结论 CT增强检查对急性胰腺炎的坏死区诊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是检出胰腺炎坏死灶的指标性标准,从而可以作为水肿型和坏死型胰腺炎鉴别的客观指标,对临床及时准确地为患者治疗及预后提供真实而客观的依据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