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当前,化学药物是恶性和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每个病人至少需要几个疗程,多则数十个疗程,静脉给药是化疗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反复穿刺及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刺激,对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血管弹性,脆性改变,血管壁变厚,变硬,管壁变细,最后造成静脉穿刺困难,另外药物外渗及刺激周围皮肤,引起局部疼痛,肿胀,皮肤发生色素沉着,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也给治疗带来许多不便,通过对化疗病人化疗期间的观察和护理,避免化疗药物损伤局部血管和组织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当前化学疗法是恶性肿瘤和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每个病人至少需要几个疗程,多则数十个疗程,浅静脉给药仍是化疗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反复穿刺及大剂量化疗药物的刺激,对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血管弹性、脆性改变,血管壁变厚、变硬,管壁变细,血管阻塞,最后造成静脉穿刺困难。另外药物渗出及刺激周围皮肤,引起局部疼痛、肿胀,皮肤发生色素沉着,给病人造成痛苦,也给治疗带来诸多不便。通过对化疗病人化疗期间的观察和护理,避免化疗药物损伤局部血管及局部组织,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血液病患儿需多疗程反复进行化疗及静脉营养支持等治疗,反复穿刺及药物的理化刺激对血管损伤很大。应用血管通道装置如深静脉穿刺置管(Hiekmen)、经周围静脉插入的中心静脉置管(PICC)和植入式静脉输液泵(Port)可将各种药物直接输送到中心静脉处,既可防止刺激性药物对外周静脉的损伤,又为患儿输注液体提供了良好通道,而且大大减轻了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李霞  李博 《护理研究》2007,21(7):1937-1938
氟尿嘧啶为一种临床常用细胞周期特异性药,主要杀灭增殖周期某一时相的细胞。由于氟尿嘧啶为一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当在血中达到一定的浓度后,就依靠在血中维持时间的长短来发挥疗效。所以,持续静脉应用的效果优于间断静脉应用。但由于长期静脉给药和化疗药物的刺激,使周围静脉管壁硬化、脆性增加、管腔狭窄、弹性丧失,反复的静脉穿刺既给病人带来痛苦,又增加护理工作量,影响治疗.为保证药物的静脉输注,  相似文献   

5.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肿瘤患者由于长期化疗药物的刺激,易导致静脉发生损伤,加上因穿刺而造成的机械刺激、不同药物的酸碱度及高渗药物浓度等均对局部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更易导致给药静脉及邻近组织的坏死。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在国外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应用,在我国仅有十几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化疗药物静脉输注与静脉注射对病人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静脉输注与静脉注射对病人的影响,寻求较理想的临床用药方式。[方法]选择对血管具有强烈刺激性的化疗药物丝裂霉素为代表药物,分别采用静脉榆注(实验组)和手工静脉注射(对照组)给药,用药时间均为15min。48h后分别观察静脉穿刺部位皮肤改变程度,有无静脉炎表现及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静脉输注化疗药物能保证恒速衡压,可有效保护血管,减少静脉是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前,反复、多次、大剂量化疗药物静脉冲击已成为临床抗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由于化疗药物为化学及生物碱制剂,加之反复多次穿刺造成的机械刺激以及高浓度药物对局部刺激可导致给药静脉及邻近组织发红、肿胀、疼痛、血管硬化等[1]。尽管化疗药物输注操作技术明显提高,在减少或防止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方面起一定作用,但由于反复不断地静脉给药,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作为肿瘤化疗主要的给药途径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化疗药物为细胞毒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正常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从而引起各种并发症,如常见的局部毒性(静脉炎、药物外渗性损伤)、胃肠道毒性等.为了更好的实施以病人中心的整体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积极预防、发现和处理以上不良反应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肿瘤患者经常需要长期静脉输液及定期化疗。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是反复浅静脉穿刺经静脉给药。这种方法不可避免地造成患者的痛苦及化疗药物特殊不良反应对血管的破坏。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化疗药物对血管的破坏,我科自2003年6月~2005年5月,对76例患者施行了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PICC)。此种穿刺方法简单、易操作、保留时间长、留置管通畅无回血及血栓形成,既能保证患者按时化疗,又可减少化疗导致的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是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的好方法。深受患者的欢迎。现将PICC置管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化疗药物对静脉损伤的防护护理   总被引:26,自引:15,他引:11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而静脉注射化疗药物又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给药途径。大多数患采用反复多次大剂量静脉化疗,长期用药导致血管韧性降低,发生渗漏而损伤静脉;反复穿刺的机械刺激也加重静脉损伤;因血管细,穿刺不成功而致药液外溢而损伤静脉。如何预防或减少静脉损伤,保持静脉的完整性,减少或降低药物外渗,保护好患的血管,确保化疗顺利完成,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化疗药物静脉注射和静脉输注对血管损伤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化疗药物口服种类少,静脉给药是一个重要途径。在临床上,随着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化疗药物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副反应,特别是化疗药物外渗引起静脉炎等,增加了病人痛苦,影响了化疗的顺利进行,并且易产生医疗纠纷。我科从2001年5月开始对化疗药物静脉注射和静脉输注两种给药方法对血管损伤的程度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龙凤  郭素萍 《护理研究》2009,23(9):2506-2507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静脉给药是最常用的给药途径,为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常需反复、数疗程大剂量静脉冲击给药。我院地处苏中地区,病人多来自农村,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深静脉置管化疗难以常规开展。但反复多次外周静脉穿刺造成的机械损伤及高浓度药物对局部血管的强刺激,可导致给药静脉和邻近组织发红、肿胀、疼痛、血管硬化等^[1]。  相似文献   

13.
PICC静脉置管化疗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夏颖  徐洁 《现代护理》2006,12(10):921-921
静脉化疗是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临床常用的化疗方案是大剂量的静脉化疗.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常常承受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痛苦.血管的破坏往往影响患者下1周期的治疗.因此,建立1条好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患者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我们利用PICC(中心静脉导管)静脉置管进行化疗避免了药物对静脉及皮肤的损伤,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针对出现的导管阻塞、皮肤炎性反应、导管脱出、感染等现象采取了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提高了临床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化疗药物渗漏致组织损伤的防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艳萍 《现代护理》2004,10(2):162-163
化学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用药的主要途径是静脉给药,而静脉给药又与我们护士有直接关系。长期以来,临床上片面地把外渗性损伤归结于护理技术操作不当所致,化疗药物属细胞毒类制剂,毒性高于其他药物,故化疗给药不同于一般的静脉注射,发生渗漏是与药物的性质,毒性以及输注量、速度、输注时间、压力有着密切关系的,还与患者的个体状况血管痉挛及其局部解剖特性有关。化疗药物在静脉给药过程中意外渗漏的发生率为0.1%~6%。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异长春花碱化疗患者选择良好的静脉通道,以避免或减少化疗药物产生的局部不良反应。方法 88例需要使用异长春花碱化疗又拒绝行深静脉置管的患者,按血管的情况分为前臂静脉组42例和颈外静脉组46例,分别使用前臂静脉和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静脉留置针输注异长春花碱。比较两组患者行静脉给药过程中局部疼痛情况和组织渗漏性损伤、静脉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颈外静脉组与前臂静脉组比较,局部疼痛、组织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接受NVB化疗的患者通过颈外静脉留置针给药,安全可靠,能有效控制局部疼痛、组织渗漏性损伤及静脉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吴唯勤 《上海护理》2009,9(4):95-96
肿瘤的诊疗技术日新月异,目前更重视综合治疗。而化学治疗是综合治疗中至关重要的方法之一。虽然目前已生产出口服的化学治疗药物,但静脉给药还是化学治疗的重要给药途径。化学治疗药物对静脉刺激的程度较重,一旦外渗,将会造成组织的损伤、溃烂和坏死,甚至畸形,给患者带来了无尽的苦痛和烦恼。  相似文献   

17.
随着输液技术的提高,中心静脉导管已被广泛应用于给药、静脉营养支持治疗、监测中心静脉压等。它可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疼痛,其次是减少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其适应证包括:(1)需要长期输液而外周静脉不易穿刺成功者;(2)机体营养差需长期输入高渗、刺激性及营养药物者;(3)肠外营养;(4)反复化疗周围静脉破坏严重者等。现将中心静脉置管并发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8.
化疗作为恶性肿瘤四大治疗手段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多数化疗药物的使用途径为静脉给药,因此建立一条好的可重复使用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病人多次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可以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从而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安全可靠、保留时间长、并发症少、易于维护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置管(CVC)在肿瘤内科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肿瘤内科2000年7月31日至2013年7月31日住院患者3859例,男性2320例,女性1539例;年龄14~88岁,中位年龄58岁;非小细胞肺癌、食管癌、胃癌、乳腺癌、贲门癌、结直肠癌、恶性淋巴瘤、宫颈癌、卵巢癌、鼻咽癌等51种肿瘤中晚期患者,及15种不同的双重癌患者,均采用经锁骨下穿刺将中心静脉导管置于上腔静脉末端,用于静脉给药。结果经锁骨下穿刺将中心静脉导管置于上腔静脉末端。结果共穿刺3888例,置管成功3859例(99.25%),其中右侧3643例,左侧216例。置入单腔导管3457例、双腔导管402例。(1)满足多种药物给药的特殊需求3791例(98.24%):①13种抗癌药物及5种其他药物以便携式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civ)22~24h1290例(34.43%);②2种抗癌药物civ8h10例(0.26%);③4种抗癌药物按最佳时辰civ12h1369例(37.32%);(蜘种抗癌药物持续滴注4~24h49例(1.27%);⑤17种抗癌药物滴注或推注,为避免静脉的刺激及静脉炎的发生859例(22.21%);⑥5种高渗性或黏稠度高的药物较长时间滴注,为避免外周静脉刺激、反复穿刺及便于改善滴速117例(3.03%);⑦1种抗癌药物固定速率输注37例(0.96%)。(2)肺癌和肺部转移癌553例(14.33%):为保持肺部化疗药物的持续及峰浓度。(3)外周静脉条件差580例(15.03%):难以顺利给药者。(4)支持疗法较长期输液者454例(11.76%)。(5)多程化疗为避免外周静脉反复穿刺或既往有静脉炎史、患者要求70例(1.81%)。(6)抢救给药及快速输液所需4例(0.10%)。(7)外周静脉留置针失败者3例(0.08%)。(8)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失败和PICC并发症不能使用者各2例(0.05%)。(9)神志恍惚、四肢躁动无法外周静脉输液者和供镇痛泵使用者各1例(0.03%)。所有需求均获满足。结论经锁骨下CVC在肿瘤内科用途甚广,其价值不仅可避免化疗药对外周静脉的刺激和用于eiv化疗,而且可满足肿瘤内科治疗的多种特殊需求,为该科不可替代的必备技术。  相似文献   

20.
老年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的健康指导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疗在提高肿瘤的治愈率、延长生存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用药途经为反复浅静脉穿刺输液给药。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破坏是常见的,而且化疗周期长,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大,患者常常承受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痛苦,尤其老年患者血液黏稠、凝血功能差、血管老化、脆性大、静脉不充盈,暴露不清楚,有时只能用手触摸其弹性,确定其位置。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具有安全、方便、不用麻醉、易于掌握,保存时间长(可达1年)、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