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3厂家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中抑菌剂的抑菌效力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欣  谭舜  郑丹  黎菊凤  马仁强 《中国药房》2012,(13):1213-1215
目的:考察3厂家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中抑菌剂的抑菌效力。方法:采用菌落计数法,以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为对照,测定3厂家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抑菌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及黑曲霉作用不同时间(0、7、14、28d)后的活菌数,以菌落的对数下降值为指标,评价抑菌效力。结果:3厂家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中上述各菌第7天的菌落对数下降值均在5.00~5.94范围内,第14、28天均在5.68~5.94范围内。结论:3厂家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抑菌剂的抑菌效力均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眼用制剂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美国FDA对抑菌剂的最高用量有一定要求,但在最高用量下的最低有效剂量未见明确的筛选方案,通过比较国内外三个药典中抑菌剂效力测定方法,找出阿昔洛韦滴眼液中苯扎溴铵的最低有效浓度。方法:配制不同抑菌剂浓度的阿昔洛韦滴眼液,并加入规定量的5株试验菌株,在0 h,6 h,24 h,7 d,14 d,28 d时间点测定各菌株存活量。结果:通过分析不同抑菌剂浓度下的细菌存活曲线,确定苯扎溴铵最低有效浓度为0.06%。结论:通过苯扎溴铵的合理性探讨,初步提出滴眼剂抑菌剂用量合理化筛选程序。  相似文献   

3.
目的添加适宜药用辅料缓解滴眼液的刺激性。方法加入聚维酮K30、减少抑菌剂用量。结果处方量27%的聚维酮K30、0.10%的抑菌剂可达到较理想效果。结论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的刺激性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4.
王立云  陈正伟  牛萌萌  姬俊 《中国药事》2022,36(11):1253-1259
目的:对2020年国家药品抽检品种养阴清肺口服液的抑菌效力及其抑菌剂使用情况进行分析, 评价其抑菌体系对微生物污染的控制能力。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 2020年版四部通则1121抑菌效力检查法,对抽样自16个省、市、自治区的31批次养阴清肺口服液的抑菌效果进行考察,评价产品抑菌体系是否满足要求;并构建方法对样品中添加的抑菌剂含量进行检测, 分析添加的抑菌剂种类和用量情况是否合理。结果:抽样自16个省、市、自治区的31批次养阴清肺口服液均达到《中国药典》中口服制剂的抑菌效力判断标准;抑菌剂种类及浓度均在《中国药典》要求范围内,31批次均使用山梨酸,浓度在0.061%~0.069%之间。结论:国家药品抽检品种养阴清肺口服液是按法定处方工艺进行生产的,未存在违规添加抑菌剂的情况,添加的抑菌剂种类和用量合理,在保质期内的防腐体系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 评价国产珍珠明目滴眼液抑菌剂效力是否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要求。方法: 结合2014年度国家药品抽验计划,参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附录《抑菌剂效力检查法指导原则》,并增加6h和24h两个检测点,对国内7家企业各1批产品进行抑菌剂效力检查。结果:细菌计数,企业e的产品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力为7 d菌数下降值为0.6lg,14 d菌数下降值为1.0lg;其他6个厂家的产品7 d细菌数下降值均大于1.0 lg,14 d菌数下降值均大于3.0 lg,14 ~28 d菌数未增加。真菌计数,7家企业的产品与初始值比较均未增加。结论: 尽管国产珍珠明目滴眼液使用的抑菌剂相同,含量基本一致,但是其抑菌效力存在差异,其中1家企业生产的产品抑菌剂效力不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Ⅰ类产品的判断标准,其他6个厂家的产品符合规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国内不同企业生产的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的质量现状。方法 采用法定标准结合探索性研究对111批抽验样品进行综合评价,包括杂质分析、抑菌剂、辅料相容性、包装材料、抑菌效力和处方合规性方面,综合评价国内产品质量及现行质量标准对产品质量的可控性。结果 法定检验结果显示,111批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合格率为100%。但现行法定标准中的有关物质方法重现性、杂质分离和检出能力差,且抑菌剂测定方法未涵盖本品使用的全部抑菌剂种类。探索性研究结果显示,本品的杂质水平主要与处方工艺有关,不同企业的杂质检出情况差异明显。国内厂家的处方和辅料与原研差异较大,光降解杂质含量与处方中有机物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不同企业包装材料的遮光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一家厂家的抑菌效力测定结果达《中国药典》2020年版抑菌效力判断B标准,未达A标准。111批次抽样抑菌剂、EDTA和乙醇含量均与处方量一致。结论 目前国产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总体质量较好;现行标准需要进一步提高;本品处方工艺差别对质量影响很大,且与原研差异大,建议尽快开展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调查国产乳酸环丙沙星滴眼液抑菌剂的使用情况,对本品抑菌剂使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方法参考ChP2015四部通则1105,采用菌数计数法,通过方法适用性试验确定各时间各浓度点的存活菌数。参照ChP2015四部通则1121,评价各企业样品的抑菌效力是否满足控制要求。结合抑菌效力结果及各企业处方,讨论抑菌剂使用的合理浓度。结果 3个企业提供的处方中,2家企业使用苯扎溴铵,1家企业使用羟苯乙酯。抑菌剂含量均达标80.0%~120.0%的要求。使用苯扎溴铵为抑菌剂两企业抑菌效力均能达到A级,但存在添加过量的问题,使用羟苯乙酯作为抑菌剂的企业抑菌效力仅能达到B级,存在安全隐患。结论国产乳酸环丙沙星滴眼液中的抑菌剂存在处方不合理问题,有较大的优化空间,抑菌剂的使用应满足最低有效原则。  相似文献   

8.
季铵盐类抑菌剂是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阳离子抑菌剂,主要包括苯扎氯铵、苯扎溴铵、聚季铵盐-1、苄索氯铵和西曲溴铵等,被广泛作为药物制剂中的抑菌剂或药品生产及医疗环境控制的消毒剂使用。本文对常用的季铵盐类抑菌剂在药物制剂中的使用剂量、应用范围、抑菌性能和安全性等进行综述,以期对该类抑菌剂的性质有更全面的了解,为药物制剂中合理选用季铵盐类抑菌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童颖  杨园  叶小敏  李文博 《中国药师》2022,(9):1684-1689
摘要:目的:建立同时测定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中常见11种抑菌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硫柳汞钠、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羟苯丁酯、盐酸氯己定、度米芬、苯扎氯铵、苯扎溴铵)的方法,用于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抑菌剂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UPLC-DAD)法,以Waters Xselect CSH C18(150 mm×3.0 mm, 2.5μm)为色谱柱,甲醇-乙酸铵缓冲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2 nm。以保留时间与DAD光谱图作为定性依据对8家企业的119批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中的11种抑菌剂进行定性筛查,并对检出抑菌剂定量。结果:11种抑菌剂在各自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大于0.99,平均回收率范围为98.8%~101.0%,RSD为0.3%~1.2%(n=9)。119批样品中检出抑菌剂种类均与处方标注一致,抑菌剂含量以处方量的±20%为限度计,样品合格率为84.0%,企业合格率为87.5%。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专属性强,可作为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中抑菌剂质量控制的方法,为滴眼液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建议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的质量标准中增订抑菌剂的含量检查项。  相似文献   

10.
HPLC同时测定萘敏维滴眼液中的9种抑菌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萘敏维滴眼液中常用的9种抑菌剂,以筛查该滴眼液中所含抑菌剂的种类与含量是否与处方标注内容一致.方法 以保留时间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光谱图作为定性依据,采用HPLC-DAD法同时对19家生产企业的192批萘敏维滴眼液中的9种抑菌剂(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羟苯丁酯、苯扎溴铵、苯扎氯铵、度米芬、三氯叔丁醇、硫柳汞)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定性结果表明:181批样品所含抑菌剂的种类与处方标注的一致,11批样品的不一致;定量结果表明:抑菌剂含量在处方量的50% ~ 120%.结论 所用方法适用于萘敏维滴眼液中抑菌剂的质量控制.建议在萘敏维滴眼液的质量标准中设置抑菌剂的含量检查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滴眼液中5种抑菌剂。方法:采用Waters SunFire C18色谱柱(4.6 mm×250 mm, 5μm),以1%三乙胺溶液(用磷酸调pH至3.0)-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测定波长为214 nm和262 nm。结果:5种抑菌剂可完全分离,线性关系均良好,r均大于0.999,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RSD值均小于1%,回收率为98%~105%,RSD为1.2%~4.2%。对19批次滴眼液的考察,大多数标示了抑菌剂种类和浓度的滴眼液,测定结果与标示量一致。结论:本方法能同时测定常用5种抑菌剂的含量,可为滴眼液中抑菌剂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同时对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中常用的7种抑菌剂的定性分析、4种抑菌剂的定量测定方法,以筛查该滴眼液中所含抑菌剂的种类与含量是否与处方标注内容一致。方法:样品来自15家生产企业的85批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以保留时间和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光谱图作为定性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DAD法同时对各样品中的7种抑菌剂(山梨酸、硫柳汞、羟苯甲酯、羟苯乙酯、羟苯丙酯、羟苯丁酯、苯扎溴铵)进行定性分析;采用HPLC法同时定量测定样品中的羟苯乙酯与苯扎溴铵,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定量测定样品中的硫柳汞和醋酸苯汞。结果:定性分析结果表明,85批样品所含抑菌剂的种类均与处方标注的一致;定量测定结果表明,抑菌剂含量以处方量的±20%为限度计,样品不合格率为15.2%,企业不合格率为53.8%。结论:所建立的方法适用于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中抑菌剂的质量控制。建议在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的质量标准中设置抑菌剂的含量检查项。  相似文献   

13.
王永玲  王清理 《中国药师》2004,7(11):908-909
目的: 考察氧氟沙星滴眼液多剂量包装中抑菌剂的应用价值.方法: 同等条件下各生产一批含抑菌剂和不含抑菌剂的氧氟沙星滴眼液.熔封、室温、密光保存五个半月后,将眼药瓶开口放置一周,对开口前后进行无菌检查对照.结果: 不含抑菌剂与含抑菌剂的氧氟沙星滴眼液无菌检查结果相同.结论: 氧氟沙星滴眼液多剂量包装中可不加抑菌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苯甲酸复配中药抽提液、苯甲酸抑菌剂及单纯中药抽提液的抑菌效果及其刺激性。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和动物试验对3种抑菌剂进行抑菌效果测定和刺激性试验。结果:苯甲酸复配中药抽提液和苯甲酸抑菌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白色假丝酵母的抑菌圈直径比单纯中药抽提液显著增加,苯甲酸复配中药抽提液对实验动物的刺激性低于苯甲酸抑菌剂。结论:苯甲酸复配中药提取液抑菌效果显著强于纯中药抑菌剂,其刺激性低于苯甲酸抑菌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人干扰素α1b喷雾剂制剂处方中抑菌剂及其最低有效抑菌浓度,确定抑菌剂的合理添加剂量。方法:应用生物学活性检测方法进行人干扰素α1b喷雾剂制剂处方中抑菌剂的筛选,确定抑菌剂,然后按照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通则1121抑菌效力检查法测定抑菌效力确定抑菌剂的最低有效抑菌浓度。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为试验菌株,进行菌落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设计抑菌剂剂量筛选试验,对不同浓度的抑菌剂分别对4种试验菌的抑菌效果进行考察,筛选出抑菌剂的合理添加量。结果:筛选出人干扰素α1b喷雾剂制剂处方中的抑菌剂为苯扎溴铵;苯扎溴铵浓度为0.05~0.1 mg·mL-1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和黑曲霉的抑菌效力均符合A级。结论:确定了人干扰素α1b喷雾剂制剂处方中抑菌剂苯扎溴铵的最低有效抑菌浓度为0.05 mg·mL-1。  相似文献   

16.
  莉等 《中国药事》2014,(5):479-484
目的研究7个生产企业的65批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的现行质量标准以及苯扎溴铵、苯扎氯铵、羟苯乙酯、三氯叔丁醇4种抑菌剂的添加状况和包装材料的相容性,为提高其质量标准提供参考。方法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的现行6个质量标准及常用的苯扎溴铵、苯扎氯铵、羟苯乙酯、三氯叔丁醇4种抑菌剂的测定方法进行研究,建立HPLC法对抑茵剂苯扎溴铵、苯扎氯铵、羟苯乙酯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不同包装材料相容性进行考察。结果现行6个质量标准不统一,有的未对抑菌剂进行控制,包装材料对抑茵剂三氯叔丁醇存在吸附作用,有些抑茵剂与其包装材料搭配存在缺陷。结论现行质量标准有待统一,应加强对抑茵剂的控制,建议改进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中抑菌剂的含量,并评价抑菌剂使用的合理性。方法采用HPLC方法,以外标法测定羟苯乙酯含量。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抑菌剂效力检查法;采用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共5种试验菌株进行抑菌剂效力测定。结果羟苯乙酯在6.63~132.6μg/m 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Y=4 216.2X+0.320 8,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2%。不同批次的供试品的抑菌效力因抑菌剂含量不同而效果不一。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中羟苯乙酯含量的测定。目前抑菌剂的使用存在随意性,需加强研究和监管。  相似文献   

18.
薛萍  刘晓瑜  梅雪艳 《中国药师》2013,16(3):400-402
摘 要 目的:评价托吡卡胺滴眼液的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 按照法定方法结合探索性研究进行样品检验,统计分析检验结果并对托吡卡胺滴眼液的质量现状进行评价。结果:法定方法检验显示119批样品79批合格,不合格样品40批,均为可见异物不合格;探索性研究显示,部分生产企业的渗透压测定结果明显低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限度范围,对抑菌剂的控制不够严格,不能完全符合《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对滴眼液中抑菌剂含量所规定的限度范围。结论:托吡卡胺滴眼液按法定方法检验,总体合格率较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通过探索性研究建议生产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质量标准,进一步控制渗透压及抑菌剂,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别从三个方面考察药包材与盐酸羟苄唑滴眼液之间的相容性,为今后类似药物相容性研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模拟厂家处方,配制样品,灌装至低密度聚乙烯滴眼剂瓶中.(1)于不同时间测定盐酸羟苄唑滴眼液的pH值;(2)采用GC-MS方法考察滴眼液瓶身与样品是否含邻苯二甲酸酯类塑化剂成分;(3)考察低密度聚乙烯瓶对抑菌剂三氯叔丁醇的吸附情况.结果:(1)盐酸羟苄唑滴眼液pH值的未发生变化;(2)在盐酸羟苄唑滴眼液未检测到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3)瓶身对三氯叔丁醇有吸附.结论:低密度聚乙烯不会被盐酸羟苄唑滴眼液溶解,没有塑化剂析出,但此材料对抑菌剂三氯叔丁醇有吸附;因此,可以考虑将低密度聚乙烯作为盐酸羟苄唑类药物的包装材料,但要进行处理,以防止对抑菌剂三氯叔丁醇的吸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托国家药典委员会药品标准制修订研究课题(2020S03),对中国药典已收载添加抑菌剂的单剂量液体疫苗去除抑菌剂的可行性开展了研究,根据研究结果评估去聊抑菌剂的风险效益,为《中国药典》修订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