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手术室中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9~12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前的648例外科手术患者和70名外科手术医生及手术室全体护士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1~4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后的702例外科手术患者和70名外科手术医生及手术室全体护士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和手术医生对手术配合的满意度,观察患者术中并发症(压疮、低体温、角膜炎等)发生情况,分析手术室护士护理操作考核成绩。结果: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手术医生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护士护理操作考核优秀率明显提高,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和手术医生的满意度,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室护士考核优秀率。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在基层医院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具体实施方法。主要包括确定管理小组,组织全员培训、塑造良好形象;紧密结合病房护士,实施术前访视;注重患者家属需求;在术中注重安全、舒适的“人性化”护理;做好术后随访,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实施后患者满意度由原来的84%提高到96.5%。认为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不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而且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手术室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术室骨组专科护士的培训方法,提高专科护士的手术配合质量。方法手术室设置骨科组专科护士,在骨科专科组护士指导下进行系统学习、专业培训和定期考核。结果骨科专科化培训后手术器械准备、手术配合质量、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器械设备仪器完好率、健康教育、患者满意度、手术医师满意度、麻醉医师满意度均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骨科组专科护士进行专业培训,使骨科组护士掌握骨科专科理论、护理知识,做到熟练的手术配合,提高了患者、医生之间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分层级培训在手术室护理专科组长选拔中的效果.方法 将手术室护士分N0~N4 5个层级,对手术室护士从围术期病人管理能力、专科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安全管理、应急与协调能力等7个模块进行逐层深入的培训,在经过N3、N4培训的护士中择优选拔专科护理组长.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了解医、护、患对专科护理组长的工作满意度.结果 经过层级培训选拔出6名专科护理组长,医、护、患总体对专科护理组长工作满意度为96.5%.结论 层级培训有助于手术室专科护理组长的成长,专科组长协助护士长进行二级管理并带领专科组提供及时、高效、专业、优质的服务,提高了医、护、患对手术室专科护理组长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多专科手术室属地管理的综合医院实施院内手术专科护士培训,增强专业人才共享、促进护理技术同质化、提高护理质量和满意度。方法:2014年1月建立院内手术专科学组,在本院各专科手术室选拔经过培训且取得手术专科护士资质的教师和临床医疗护理专家对手术室工作1年以上的非手术专科护士57名进行为期2年的手术专科理论、操作和临床实践培训,在全院建立标准统一的手术室护理流程和规范,实行教师、学员双向考核制对培训方法和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院内专科学组培训后,各专科手术室护士理论操作水平、临床实践能力、医患满意度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5),护理质量评分提高且各专科手术室间质量差距缩小。结论:手术室专科护士院内培训模式有利于促进手术室护理行为规范化、标准化、同质化,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有利于提高手术室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和专科护理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泌尿科护士在手术室及泌尿专科检查室的培训体会,按照泌尿外科专科护士培训的模式结合自身科室的特点制定个体化的培训计划,在手术室护士长及专科检查室医生指导下进行系统的学习,阶段性的考核。经过规范化培训后,护士的专科理论、围手术期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力、重症及专科疑难患者系统化的管理、护理带教能力、护理满意度、专业成就感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认为对于泌尿外科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可提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健康教育能力、护理带教水平、患者满意度;有利于医护配合更加具有默契性和准确性,更好地体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提升泌尿外科专科护理特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培训手册结合专科技术操作视频在手术室各层级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常见的180项手术种类整理编写成《手术室护士手术配合工作手册》,并将本科室常用的53项专科技术操作录制成视频,对科室护士分层级进行培训,比较培训前后手术室护士理论和操作成绩、医师满意度、护士自我满意度。结果:实施以手册结合视频培训模式后,护士在基础理论、专科操作、医师满意度、护士自身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应用手术配合手册与专科技术操作视频新模式进行手术室各层级护士的培训,可以增强手术室护士的培训意识和效果,提高手术室护士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术室笔记文化对专科护士执业能力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2年前未接受手术室笔记文化培训的55名新护士作为对照组,将2012年后开始接受手术室笔记文化培训的55名新护士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士各项指标和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及手术患者对专科护士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物品准备完全率、职业认同感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全科手术配合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室笔记文化能有效提高手术室护士专科能力与综合能力,提升外科医生、麻醉医生及手术患者对专科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张秀华  刘丽  王惠琴  邵丽 《全科护理》2013,(34):3231-3232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开展人性化的术前宣教,实施护工礼仪培训,术晨择期手术集中式管理,设计制作棉肩垫和棉垫,专人术前输入抗生素,加强隐私保护,积极预防手术压疮等精细化管理,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结果]精细化优质护理服务增强了护士整体服务意识,提高了手术病人的满意度,提高了外科医生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增强了科室凝聚力,提升了护理质量,保证了病人安全.[结论]精细化管理应用在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中,激发了护士积极主动地为病人提供连贯、全程不间断的优质服务的热情,提高围术期病人的安全性和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开展手术室优质护理为手术患者及手术医生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方法从手术全期护理、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护士专科业务技术、医护合作、服务态度等方面展开并进行实施,根据护理部每月向手术患者、手术医生发放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和6项护理质量考评打出分值,≥95分评选为优质护理明星和团队。结果手术室通过开展优质护理,强化了护士的服务意识,提高了护士的沟通交流能力及专科护理水平,使手术患者的平均满意度从91.15%提高到98.47%,手术医生的平均满意度从86.75%提高到95.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密切了护患关系、医护关系,使工作环境更加和谐,同时又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手术室耳鼻咽喉科护士系统化、规范化专科培训方法,有效提高手术配合质量.方法 在护士长指导下,由耳鼻咽喉科组长负责,对不同工作年限的护士进行系统化、规范化的专科理论、工作程序、专科技术操作和综合素质培训.结果 经过系统规范化培训,手术室耳鼻咽喉科护士的医生满意度、围术期配合及专科理论知识都有了明显提高(P:<0.05).结论 手术室耳鼻咽喉科护士培训能提高专科手术整体配合水平,加快专科护理队伍的建设,从而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4月的589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2012年5月的604例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包括优化工作流程,转变手术室护理理念,加强手术室护士的业务学习,完善护理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医、护、患沟通,建立激励机制,重视手术患者的评估和术后回访等。通过实施优质护理前、后患者和医生对护士满意度评价优质护理的实施效果。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3.4%上升到95.3%,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1.2%上升到98.5%。与常规手术组比较,优质护理组患者的心理学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患者治疗心态及患者手术后的疼痛程度都得到了较为良好的改善。结论手术室开展优质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高品质的护理,为手术医生提供专科化、个性化的配合,最终达到患者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从而提升了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何健珊  危早梅  罗超容  黄祝疆 《全科护理》2021,19(16):2297-2298,2301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在手术室管理中的递进作用.方法:研究对象选取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麻醉科手术室2016年1月—2020年12月的4名专科护士,专科护士给予相关理论和技能培训,比较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前后的护理实践能力评分、手术配合度、病人满意度.结果: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前的专业护理实践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低于设置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前后临床医生对无菌操作满意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后临床医生对术前物品准备、器械传递、术中配合及特殊器械维护的满意情况均优于设置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前病人的满意度低于设置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设置专科护士有助于提高工作质量,还有利于提高医护人员手术配合的默契度及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最终有益于手术顺利地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循序渐进法与专科强化法在手术室新上岗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手术室新上岗护士39名作为专科强化组,采用专科强化法培训;将2010年10~2012年10月手术室新上岗护士35名作为循序渐进组,采用传统循序渐进法培训。比较两组新上岗护士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医生满意度。结果:专科强化组在培训后1、3、6、9、12个月时的平均理论成绩良好,其中培训后第1、6个月的平均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循序渐进组,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专科强化组在培训后的1、3、6、9、12个月时的平均手术操作成绩良好,培训后的第3、6、9、12个月时的平均手术操作成绩均在90分以上,其中培训后第3、9、12个月的平均手术操作成绩均高于循序渐进组,其中培训后第9个月较为明显,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专科强化组在培训后1、3、6、9、12个月时的医生满意度评分良好,其中培训后第9、12个月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循序渐进组,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专科强化培训法与传统的循序渐进的培训方式培训效果相当,但专科强化培训方式能够及时解决专科人员紧缺,满足专科人员需求,对于缓解手术室人员紧张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颜小挺  吴海英  杨朝晖  王晓础  杨美滋   《护理与康复》2016,15(12):1177-1178
目的观察图片结合手机视频教学在手术室轮转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手术室轮转的护士30名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培训;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的轮转护士30名为观察组,采用图片结合手机视频的带教模式模式培训。培训1月后比较两组轮转护士的理论和操作成绩及手术医生对轮转护士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理论和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医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图片结合手机视频可以提高手术室轮转护士的综合业务素质,提高手术医生对轮转护士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张宁 《全科护理》2014,(15):1429-1430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在手术室优质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手术病人648例,通过术前访视与术后随访并进开展,并规范访视内容,让病人与手术室护士拉近距离,消除不良心理刺激,使其顺利渡过手术期。[结果]通过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工作的逐步健全和完善,提升了病人满意度,减少了护理缺陷,加强了手术管理,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在我院手术室的顺利开展。[结论]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工作的有效落实,使优质护理服务得到了全面地实施,达到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三定”(即定员管理、定向培养、定能分级)管理为核心的新型护理能级管理模式在手术室的实施,以加快专科护士培养进程,提升护士职业发展空间,深化护理内涵质量,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 根据手术室专科建设规范,按照定员管理原则合理配置护理人员。对规范化培训护士、准专科护士、专科护士三个阶段进行手术室专科护理人才的定向培养,并根据定能分级实现对护士能力的分层次使用及绩效分配。结果 手术室实施“三定”管理后,护士的工作能力得以提升,医生的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三定”管理方案在手术室切实可行,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护理队伍的内涵建设和护理专科化发展,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新能力,可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手术室预防妇科围手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实践能力。方法请相关专科医护人员对手术室妇科专业的护士进行专科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训。结果通过培训,手术室护士术中使用防护措施操作正确率、护理理论知识掌握、医生对护士预防的满意度、正确评估率、患者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医护合作培训可以提高手术室护士预防妇科围手术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9.
探讨通过开展术前访视和术后随访工作有效相结合的方式,在提高手术室优质护理、优雅服务工作中的实施效果,通过将原有的单纯术前访视改进为术前访视与术后随访并进开展,并完善访视表的设计,构建规范访视内容,加强薄弱环节相关信息的评估和宣教,将重点放在与患者沟通交流、心理疏导方面,患者与手术室护士拉近距离,消除不良心理刺激,从而增进了护患关系,使其平稳顺利渡过手术期,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标准化、系统化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临床实践能力,提高优质服务水平,提高患者满意率.方法 实施"一务主线、两个结合、三种考核"的标准化技能培训方式.一条主线:即以临床应用为主线,实施基础护理培训和专科护理培训;两个结合:即采用基础护理培训和专科护理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三种考核:即在临床实践中进行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和就手术患者对手术护士满意度进行测评,比较培训前后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理论、操作考核得分与满意率调查均较培训前有显著提高(P<0.01).结论 通过标准化技能培训提高了手术室护士操作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提升了护理服务水平,增强了患者满意率.标准化技能培训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