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从军 《癌症进展》2015,(4):415-418
目的:探讨131I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术后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清甲)和转移灶(清灶)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100例进行131I清甲及清灶治疗的DTC患者。所有患者治疗前3~4周均停服L-T4,并予以131I(2.96~5.55)×103 MBq清甲治疗;治疗后口服L-T4替代治疗,6个月后复查,根据颈部超声、全身显像及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水平评价131I治疗的效果。结果所有的患者均接受1~3次的131I治疗,共140个疗程,平均每次治疗剂量为4.03×103 MBq,1次131I治疗成功率为67%,2次131I治疗成功率为92%,经131I治疗后患者的Tg转阴率为53.3%;治疗后5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白细胞下降,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无明显改变。结论 DTC患者术后尽早进行规范化的131I治疗,具有治疗次数少、清甲成功率高且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对预防甲状腺癌的复发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 要: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使用131I去除残余功能性甲状腺组织(清甲)已被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对于131I清甲投用剂量仍然存在一定争议。本文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使用131I清甲投用的剂量问题,对比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结果,总结并讨论131I在清甲中使用高低剂量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卢彦祺  牟兴宇  李猛 《肿瘤学杂志》2016,22(11):902-906
摘 要:[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使用固定剂量(100mCi)131I进行清甲治疗是否会在短期(6个月)对其唾液腺功能造成损伤。[方法] 通过对40例接受131I清甲治疗的DTC患者给予100mCi 131I,99mTcO4-唾液腺动态显像对比治疗前后的唾液腺摄取指数及排泌分数,分析131I清甲治疗前后患者唾液腺(腮腺、颌下腺)摄取及排泌功能的变化。[结果] DTC患者治疗前腮腺功能参数分别为:摄取指数:左(22.9±2.6)、右(24.5±2.7),排泌分数:左(58.3±6.2)、右(60.7±7.1);DTC患者治疗后腮腺功能参数分别为:摄取指数:左(22.1±2.4)、右(23.9±2.3),排泌分数:左(57.0±7.6)、右(58.1±7.1)。DTC患者治疗前颌下腺功能参数分别为:摄取指数:左(23.5±2.2)、右(23.6±2.8),排泌分数:左(56.2±7.4)、右(62.0±7.3);DTC患者治疗后颌下腺功能参数分别为:摄取指数:左(22.9±2.0)、右(22.7±1.8),排泌分数:左(55.1±6.7)、右(60.8±6.4)。[结论] 使用固定剂量(100mCi)131I对DTC患者进行清甲治疗,短期(6个月)未对患者唾液腺功能造成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31I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剩余甲状腺组织的去除治疗剂量及去除治疗效果.[方法]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55例,根据131I全身显像及99mTcO4-甲状腺扫描的情况,具有一叶或一叶以上的残留甲状腺组织,给予3.7GBq~4.44GBq;具有一叶以下的残留甲状腺组织,给予2.96GBq~3.7GBq;伴有甲状腺外转移(如肺、骨、颈部淋巴结等)则常规给予3.7GBq后3个月,再行大剂量131I治疗转移灶.[结果]大部分患者1次大剂量131I就可以达到去除治疗的效果.对于一叶或一叶以上的剩余甲状腺较多的或者伴有甲状腺外转移的患者,则1次131I去除治疗的效果稍差,需接受第2次去除治疗.采用131I 2.96GBq~3.7GBq平均剂量为3.7GBq作为去除剂量,完全去除率为85.5%.[结论]剩余甲状腺量、有无甲状腺外的转移、剩余甲状腺吸131I率是影响去除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131I去除治疗后定期监测血HTG变化是判断DTC患者有无复发或转移及评价131I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放射性131I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15例手术后首次行131I治疗的DT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131I全身显影结果将其分为清甲成功组与清甲未成功组,前者完全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后者未完全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影响因素分析先采用x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然后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15例DTC患者,其中51例患者在术后经首次131I治疗即成功清除残余甲状腺组织,治疗成功率为44.3%.清甲成功组与清甲未成功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病理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方式、131I首次治疗剂量、131I首次治疗前促甲状腺激素(TSH)以及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131I首次治疗剂量、131I首次治疗前TSH以及Tg水平等指标是影响DTC患者术后放射性131I治疗效果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手术方式是非独立相关因素(P>0.05).结论 131I首次治疗剂量、131I首次治疗前TSH以及Tg水平是影响DTC患者术后放射性131I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99Tc^m—MIBI显像结果的意义。方法:300例DTC术后患者中随机选取69例行^99Tc^m-MIBI显像。2名有经验核医学医师盲法阅片。将^99Tc^mMIBI显像结果与治疗后^131I显像结果比较。另对经高分辨CT或治疗后^131 I显像诊断肺转移和无肺转移患者行半定量分析,比较靶本底比值(T/B)。结果:排除1例死于血管肉瘤者,余按照手术方式及^131 I治疗情况分为3组(A组:44例甲状腺癌术后拟^131I治疗组;B组:22例有再次^131I治疗指征组;C组:2例甲状腺大部切除组)。A组^99 Tc^m-MIBI显示残余甲状腺34.1%(15/44),转移灶30.0%(6/20)。B组^9^Tc ^m-MIBI显示复发及转移灶63.6%(7/11)。C组^99Tc^mMI—BI显示残余甲状腺100.0%(2/2),并为唯一一种发现颈部转移显像方法。5例患者同时存在多种性质转移灶:MI—BI+I-,MIBI-I+及MIBI+I+。肺转移与无肺转移患者T/B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99Tc^m -MIBI可发现分化好及失分化病灶,联合^131 I显像为DTC术后患者选择治疗方式提供重要信息,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首次不同剂量131 I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清甲)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4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31I清甲剂量>100 mCi)和对照组(131I清甲剂量≤100 mCi)各42例.观察组空腹一次性口服131 I 100~120 mCi,对照组空腹一次性口服131 I 30~40 mCi.清甲半年后行131 I甲状腺显像检查,对两组清甲成功率进行评价,并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旁腺素(PTH)和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以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乳头状癌与滤泡状癌清甲成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内乳头状癌与滤泡状癌清甲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清甲前血清TSH浓度≥30 mIU/mL与血清TSH浓度﹤30 mIU/m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甲前血清Tg值﹤30 ng/mL与血清Tg值≥30 ng/m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甲6个月后,观察组TSH和PT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胃肠道反应及泪腺功能紊乱发生率均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唾液腺功能紊乱及颈部疼痛发生率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首次应用131 I与剂量无太大关系,且低剂量的不良反应少于高剂量,低剂量131 I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首次131I治疗时间选择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7年2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首次接受131I治疗的DTC患者329例。根据2013年国内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指南,131I治疗剂量为30~200 mCi,131I治疗后6个月行疗效评估,疗效分为临床治愈、好转、稳定、进展。根据2015版ATA指南将131I治疗前患者分为中危、高危;按手术与131I治疗时间间隔分为四组:A组(<1个月)、B组(1~3个月)、C组(>3~6个月)、D组(>6~12个月)。分析四组不同时间间隔的DTC患者疗效是否有差异。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数据。结果:各组中年龄及性别构成比等无显著性差异。中危DTC患者中不同时间间隔的四组疗效无差异(P=0.937)。高危DTC患者中不同时间间隔的四组疗效有差异(P=0.017),D组的疗效差于其他各组,其余各组间疗效无差异。结论:中危DTC患者手术后12个月内行首次131I治疗时间间隔对疗效影响不大。高危DTC患者中时间间隔>6~12个月组的疗效较其他组差,建议高危DTC患者宜在手术后6个月内进行首次131I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术后99 Tcm-MIBI显像结果的意义。方法:300例DTC术后患者中随机选取69例行99 Tcm-MIBI显像。2名有经验核医学医师盲法阅片。将99 Tcm-MIBI显像结果与治疗后131I显像结果比较。另对经高分辨CT或治疗后131I显像诊断肺转移和无肺转移患者行半定量分析,比较靶本底比值(T/B)。结果:排除1例死于血管肉瘤者,余按照手术方式及131I治疗情况分为3组(A组:44例甲状腺癌术后拟131I治疗组;B组:22例有再次131I治疗指征组;C组:2例甲状腺大部切除组)。A组99 Tcm-MIBI显示残余甲状腺34.1%(15/44),转移灶30.0%(6/20)。B组99 Tcm-MIBI显示复发及转移灶63.6%(7/11)。C组99 Tcm-MI-BI显示残余甲状腺100.0%(2/2),并为唯一一种发现颈部转移显像方法。5例患者同时存在多种性质转移灶:MI-BI+I-,MIBI-I+及MIBI+I+。肺转移与无肺转移患者T/B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99 Tcm-MIBI可发现分化好及失分化病灶,联合131I显像为DTC术后患者选择治疗方式提供重要信息,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31Ⅰ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剩余甲状腺组织的去除治疗剂量及去除治疗效果。[方法]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55例,根据^131Ⅰ全身显像及^99mTcO4甲状腺扫描的情况,具有一叶或一叶以上的残留甲状腺组织.给予3.7GBq~4.44GBq;具有一叶以下的残留甲状腺组织,给予2.96GBq~3.7GBq;伴有甲状腺外转移(如肺、骨、颈部淋巴结等)则常规给予3.7GBq后3个月,再行大剂量^131Ⅰ治疗转移灶。[结果]大部分患者1次大剂量^131Ⅰ就可以达到去除治疗的效果。对于一叶或一叶以上的剩余甲状腺较多的或者伴有甲状腺外转移的患者,则1次^131Ⅰ去除治疗的效果稍差,需接受第2次去除治疗。采用^131Ⅰ2.96GBq~3.7GBq平均剂量为3.7GBq作为去除剂量,完全去除率为85.5%。[结论]剩余甲状腺量、有无甲状腺外的转移、剩余甲状腺吸^131Ⅰ率是影响去除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131Ⅰ去除治疗后定期监测血HTG变化是判断DTC患者有无复发或转移及评价^131Ⅰ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 DTC)术后99Tcm-MIBI显像结果的意义.方法:300例DTC术后患者中随机选取69例行99Tcm-MIBI显像.2名有经验核医学医师盲法阅片.将99Tcm-MIBI显像结果与治疗后131 I显像结果比较.另对经高分辨CT或治疗后131I显像诊断肺转移和无肺转移患者行半定量分析,比较靶本底比值(T/B).结果:排除1例死于血管肉瘤者,余按照手术方式及131I治疗情况分为3组(A组:44例甲状腺癌术后拟131I治疗组;B组:22例有再次131I治疗指征组;C组:2例甲状腺大部切除组).A组99Tcm-MIBI显示残余甲状腺34.1% (15/44),转移灶30.0%(6/20).B组99Tcm-MIBI显示复发及转移灶63.6%(7/11).C组99Tcm-MIBI显示残余甲状腺100.0%(2/2),并为唯一一种发现颈部转移显像方法.5例患者同时存在多种性质转移灶:MIBI+I-,MIBI-I+及MIBI+I+.肺转移与无肺转移患者T/B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99Tcm-MIBI可发现分化好及失分化病灶,联合131I显像为DTC术后患者选择治疗方式提供重要信息,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清甲疗效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清甲治疗患者128例临床资料,总结包括年龄、性别、病理分型、手术切除方式、肿瘤转移、肿瘤转移部位、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及131I治疗时间等临床特征对疗效的影响。结果:对不同性别、年龄、病理分型及肿瘤转移有无进行分组比较,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131I治疗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行甲状腺全切、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血清TSH水平20~40mIU/L及131I治疗时间≤6个月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131I清甲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其他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除方式、血清TSH水平及131I治疗时间是影响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效果独立因素。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清甲疗效与手术切除方式、血清TSH水平及131I治疗时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剂量碘-131对非远处转移性高危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全切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非远处转移性高危DT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DTC全切术,并按照碘-131治疗剂量的不同分成低剂量组(100~150 mCi)和高剂量组(150~200 mCi),前者为45例,后者为41例,治疗3个月,随访1年。比较两组相关临床治疗指标(清甲成功率、无病生存率、住院隔离时间)、甲状腺癌特异性生命质量量表(THYCA-QoL)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 治疗及随访结束后,两组的清甲成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低剂量组的无病生存率(95.56%)高于高剂量组(80.49%),且住院隔离时间短于高剂量组(P<0.05);两组生理功能和活动、心理功能、症状或对生活影响评分均高于同组治疗前,且低剂量组THYCA-QoL评分均高于高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89%)低于高剂量组(29.27%)(P<0.05)。结论 低剂量和高剂量碘-131对于非远处转移性高危DTC全切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但前者更有利于缩短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计算机体层摄影(SPECT/CT)融合显像和甲状腺常规显像对131I清除甲状腺组织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 25例DTC患者清除甲状腺组织治疗,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8.48岁。治疗前常规行甲状腺显像,治疗后行131I全身显像,对甲状腺结节结果不明确的患者行SPECT/CT融合显像,评价两者对结节的诊断。结果 25例清除甲状腺患者中经常规甲状腺显像11例(44 %)131I全身平面显像(WBS)诊断被更改或重新分类,导致3例患者诊断下调重新定为低危险组,3例上调重新定为高危险组;25例清除甲状腺患者中经SPECT/CT显像17例(68 %)WBS诊断被更改或重新分类,导致2例患者诊断下调重新定为低危险组,12例上调重新定为高危险组。结论 131I清除甲状腺治疗后SPECT/CT显像较WBS对结节中淋巴结的诊断更准确,并改变患者的分期及治疗策略;甲状腺常规显像对WBS中结节判定有一定的补充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腺叶切除不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erentiated thyroid carinomm,DTC)患者术后I"清甲"治疗(radioiodine lobar ablation,RAILA)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分析 2005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四川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收治的腺叶切除不全DTC患者60例,其中男18 例,女42 例,年龄19~75 岁。I治疗首次"清甲"剂量(2.22~3.70)GBq,"I治疗后第3~5天行叫I全身显像("Lwl-hodyscm,"I-WES)。统计学分析采用方差分析、文检验和 KrusklWli 秩和检验。结果∶本组患者低危组临床治愈 12/12 例(1000%),中危组临床治愈 24/38 例(63.16%),高危组临床治愈1/10例(10.0%)。甲状腺吸"I率<20.0%者、20.0%~25.0%者和>25.0%者分别有2 例,20 例和17例,临床治愈者分别为 14例(6.9%)14例(70.0%)和9例(52.9%),不同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SH≤10.0mlU/L者、10.0~30.0mIU/L者和≥30.0mlU/L者分别有26例、15 例和19 例,临床治愈者分别为15例(57.7%)、10例(66.7%)和12 例(63.2%),不同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叶切除不全 DTC患者术后"r清甲"和转移灶治疗或许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中-高危腺叶切除不全 DTC患者建议再手术后行'I治疗。  相似文献   

16.
王荣福 《肿瘤学杂志》2012,18(10):742-745
术后应用碘131 (131I)治疗适用于所有直径>1cm的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安全应首先考虑,大多数情况下,术后131I治疗标准固定剂量为1~3GBq.术后应用131I治疗有如下几点的作用:①降低局部病灶的复发;②降低死亡率;③通过131I的全身扫描发现以前未知的转移灶等;④提高甲状腺球蛋白的敏感性.对于甲状腺癌转移灶的治疗,其结果与肿瘤的体积和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剂量放射性131I对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对经甲状腺次全切术后并经过病理确诊为DTC的31例患者[男6例,女25例,平均年龄(35±12.44)岁],给予大剂量放射性131I[(4.66±0.72) GBq]治疗,统计分析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肝功能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结果:收集31例接受大剂量131I治疗的DTC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均在正常范围以内;治疗后1个月,ALT、AST、TBIL检测结果显示异常的分别为3例(9.7%)、2例(6.5%)和0例;治疗后3个月,ALT、AST、TBIL检测结果显示异常的分别为1例(3.2%)、2例(6.5%)和0例。ALT及AST各项指标比较分析中, t检验的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个月TBIL与3个月TBIL的t检验中,P<0.05,即TBIL均数治疗后3个月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总体在正常值以内,且无一例出现异常结果。结论:大剂量放射性131I治疗DTC并不会在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造成明显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8.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131I治疗效果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131I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对136例术后病理结果为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分别给予口服131I治疗,次数1-3次不等,并于治疗后1周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治疗后4-6个月后评估治疗效果。结果:经1次131I治疗后,完全清除残留甲状腺58例(41.91%),2次131I治疗后,完全清除残留甲状腺87例(63.97%),3次131I治疗后,完全清除残留甲状腺达到123例(90.44%),不完全清除12例,无效1例。对甲状腺癌转移灶,经3次131I治疗后,淋巴结转移有效率最高,达90.44%,骨骼转移有效率为55.56%,有效率最低。结论:对DTC术后患者行131I治疗,大部分患者(90.44%)3次即可完全清除残留甲状腺组织;甲状腺癌转移灶经3次131I治疗后,可取得55.56%-90.44%不等有效率。  相似文献   

19.
摘 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131I清甲治疗后随访中甲状腺球蛋白(Tg)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变化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80例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术或次全切术加淋巴结清扫术后实施131I清甲治疗前1d和治疗后7d及治疗后半年Tg和TgAb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术前Tg阳性组37例患者治疗前1d和治疗后7d的 Tg和TgAb水平明显高于131I清甲治疗半年后和对照组的Tg和TgAb水平,而治疗后半年的Tg和TgA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g阴性组43例患者治疗前1d和治疗后7d 的Tg和TgAb水平明显高于131I清甲治疗半年后和对照组的Tg和TgAb水平,而清甲治疗后半年的Tg和TgA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治疗后有30例患者Tg水平转阴,转阴率81.08%。Tg水平和TgAb水平间无明显相关性(r=-0.068,P>0.05)。术前阳性组缓解率(81.08%)低于阴性组(90.7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5,P=0.735)。[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Tg水平和TgAb水平随着治疗后时间的延长下降趋势越明显。131I清甲治疗后加强对Tg和TgAb水平的监测对判断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维甲酸诱导分化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治疗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放射性碘治疗过程中应用维甲酸(RA)治疗的作用。方法20例患者在^131I治疗期间由于全身^131I扫描显示肺或骨转移灶不摄取碘或摄碘能力不够不足以达到治疗目的,在下一次治疗前1.5个月服用RA。将RA治疗后^131I摄取较前增加的病例归为治疗有效组,而RA治疗后无^131I摄取或同前相比^131I摄取无变化的病例归为治疗无效组。应用配对t检验来比较RA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的变化。结果20例患者共计25例次在^131I治疗期间服用RA,其中11例次(44%)治疗有效。治疗有效组的中位Tg值(382-1000ng/ml)较治疗无效组(176.35~616.25ng/ml)增高明显,但治疗前后Tg值进行统计学比较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RA治疗能恢复DTC细胞的摄碘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