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评价。方法 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均由专科医生指导,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治疗前停用降糖药及调脂药2周。随机分为阿卡波糖组(A组)和瑞格列奈+阿卡波糖组(B组),进行对照试验.疗程12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治疗后的FPG、2hPG、HbA—TG、TC、LDL—C均显著下降(P〈0.01)。BMI亦明显下降(P〈0.05);HDL—C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组间比较,B组治疗后FPG、2hPG、HbA1c、TG、TC、LDL下降幅度均较A组明显(P〈0.05),两组间BMI下降幅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胃肠道不良反应例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无严重低血糖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瑞格列奈和阿卡波糖联合应用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种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联用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岛素联用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胰岛素联用二甲双胍作为治疗组; 22例单用磺脲类药物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6个月的症状改善程度、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包括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体重指数(BMI)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后6个月的FPG、2hPG、HbA1c、TG、TC、HDL-C、LDL-C、BMI的变化有较明显的改善,但症状改善程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胰岛素联用二甲双胍治疗初发的2型糖尿病有较良好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3):2941-2942
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应随机数字为偶数者为观察组,奇数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疗程共12w。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都取得了明显疗效,血糖血脂控制较好,其中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PG、2h PG、TC、TG水平相较于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血糖血脂降低更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不良反应较为轻微。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胰岛素泵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分别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格列美脲治疗2 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80例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停用原来治疗方案,改用胰岛素泵治疗,1周后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4组.A组胰岛素泵联合格列美脲,B组胰岛素泵联合吡格列酮, C组胰岛素泵联合二甲双胍, D组胰岛素泵联合阿卡波糖,共治疗4周.对比分析4组空腹血糖(FPG)、早餐后2 h血糖 (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4组 FBG、2hPG 、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 〈0.01);四组之间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01); B 、C、D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但均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1).[结论]胰岛素泵分别联合格列美脲、吡格列酮、二甲双胍、阿卡波糖治疗能较好地控制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但分别联合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吡格列酮时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并控制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86例肥胖2型兼血糖控制不佳的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进行糖尿病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时间均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 FPG)、餐后2 h血糖(2 h 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体重指数(BMI)以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PG、2 h FPG 、HbA1c、BMI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3.73、6.57、13.17、59.53,P均<0.05),而HOMA-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0,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HDL-C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2.26、7.75、4.73、4.03,P均<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降低血糖血脂,并控制患者体重,是针对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给予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76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单用二甲双胍,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阿卡波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脂代谢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PG、2 h PG、HbAl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C、TG、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可促进糖脂代谢改善,增强治疗效果,且该用药方案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和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58例服用格列吡嗪或格列齐特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加用吡格列酮;B组28例,加用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12周,观察两组临床特征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比较,B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糖负荷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TC、TG、LDL-C较治疗前降低,而HDL-C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吡格列酮能降低FPG、2hPG、HbA1C和调节血脂水平,联合二甲双胍降糖作用更明显,并能减轻体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复方降糖胶囊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50例,A组在饮食、运动治疗基础上口服二甲双胍片并做好常规护理,B组在A组治疗护理基础上加用口服复方降糖胶囊,C组在B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后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低于治疗前(P<0.05),B组、C组治疗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低于治疗前(P<0.05);B组治疗后FPG、P2 hPG、HbA1c、HOMA-IR、ISI、TG、TC、LDL低于A组(P<0.05);B组治疗后BMI、FPG、P2 hPG、HbA1c、HO-MA-IR、ISI、TG、TC、LDL低于A组、B组(P<0.05)。结论:复方降糖胶囊能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可患者血糖、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护理干预是提高疗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格列齐特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片对新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及PAI-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新发T2DM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采用适度运动+控制饮食的方法,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片,治疗组口服格列齐特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片,疗程均为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血脂相关指标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2组FPG、2hPG及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治疗后FPG、2hPG及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治疗组PAI-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于新发T2DM患者,格列齐特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片能显著增强降糖疗效,降低PAI-1水平,其作用优于单用二甲双胍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缓释片与盐酸罗格列酮联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门诊或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52例,随机分两组,联合组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盐酸罗格列酮,对照组单独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观察两组空腹血糖(FPG)及饭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C(HbA1 c)、体质指数、血脂等指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并比较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FPG、2 hPG、HbA1 c及三酰甘油(TG)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联合组FPG、2 hPG、HbA1 c改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缓释片+盐酸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  相似文献   

11.
倪敏  袁群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9):835-837
目的观察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口服降糖药(OAD)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31例既往使用OAD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改用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体质指数(BMI)、C-肽(空腹及餐后2h)、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治疗后FPG、2hPG、HbA1c、体重、BMI、TC、TG、LDL-C均有明显下降(P均<0.01)。C-肽(空腹及餐后2h)未发现明显变化(P>0.05)。低血糖发生率为3.23%。结论艾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能有效地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减轻体重,且发生低血糖的风险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早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加用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病程3年以内、单用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以上、血糖控制不良的T2DM患者24例,加用西格列汀100 mg/d,持续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加用西格列汀治疗12周后,FPG、2hPG、HbA1c较前显著下降(P<0.01),体质量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单用二甲双胍控制不良的早期T2DM患者加用西格列汀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病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病人54例,分成三组,分别给予单用瑞格列奈、二甲双胍及瑞格列奈联用二甲双胍进行口服.治疗前后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不变,治疗12周后观察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了解其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FPG,2hPG、HbA1C均有明显下降,且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用药组(P<0.05).[结论]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有协同控制血糖的作用,且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蔡卫霞 《临床医学》2013,(11):36-37
目的 分析诺和龙对糖尿病(DM)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血脂[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三酰甘油(T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方法 分析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44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0例与治疗组74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组给予二甲双胍联用诺和龙.比较两组FPG、2 h PG、TC、TG、HbA1c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FPG、2 h PG、TC、TG、HbA1c水平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FPG、2 h PG、TC、TG、Hb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诺和龙治疗糖尿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122例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二甲双胍组和阿卡波糖组,二甲双胍组58例口服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组59例口服阿卡波糖片,疗程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BP)、空腹血糖(FPG)、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 两组FPG、HbAlc均有明显下降,但在降低BP、HOMA-IR、Hs-CRP、UAER方面二甲双胍组优于阿卡波糖组.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二甲双胍较阿卡波糖可更有效地降低UAER.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单用二甲双胍缓释片的对照组(30例)和二甲双胍缓释片与罗格列酮联合治疗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及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FPG、2 hPG、HbA1 c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缓释片能有效降低血糖,安全可靠,且优于单一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维格列汀或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给予维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结果:治疗前两组2 h PG、FPG、HOMA-IR、HOMA-β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FPG、2 h PG、HOMA-IR低于对照组,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比较,二甲双胍联合维格列汀治疗T2DM效果更佳,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改善其胰岛功能,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9):1987-1988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6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给予伏格列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糖指标(FBG、2h PG、Hb A1c)和血脂指标(TG、TC、HDL-C、LDL-C)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伏格列波糖联合二甲双胍较单纯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提高对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情况的改善,且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自拟方益气养阴调糖饮治疗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T2DM)临床有效率。方法:纳入利辛县中医院糖尿病科就诊的T2DM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药组,每组均30人,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片进行常规降糖治疗。中药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益气养阴调糖饮进行治疗,总共观察24周。观察两组受试者干预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血糖指标(FPG、2hPG、HbA1c)、血脂水平(TC、TG、LDL-C、HDL-C)以及2组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60.00%,中药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生化指标包括:血清FPG、2hPG、HbA1c、TC、TG、LDL-C、HDL-C值均明显改善(P<0.05),且中药组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降糖干预的基础上予以服用益气养阴调糖饮能够改善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精神疲倦、口咽干燥、自汗盗汗、手足心热、失眠多梦等气阴两虚型中医症状,调节血糖、血脂相关指标,具有进一步临床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高明 《临床医学》2020,40(2):108-110
目的比较格列齐特Ⅱ与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4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应用格列齐特Ⅱ治疗)与观察组(应用二甲双胍治疗),每组4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2个月后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GB)、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血脂水平[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两组患者FGB、2 h PG、Hb A1c、TG、TC、HDL、LDL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格列齐特Ⅱ与二甲双胍均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对改善血脂水平也有一定疗效,不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