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曾新桃  吴硕东  田雨 《陕西肿瘤医学》2009,17(10):1940-1941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海绵状血管瘤(肝血管瘤)切除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采用超声刀为主要切肝器械,并结合pringle法阻断第一肝门,完成腹腔镜肝血管瘤切除7例。包括局部切除4例,左外叶切除3例。结果: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75—225min,(156±47.9)min,术中出血200~1200ml,(460.0±302.5)ml,术后住院时间3-10d,(6.6±3.0)d,除一例出现广泛皮下气肿外,其余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均证实为肝海绵状血管瘤。结论:腹腔镜下肝海绵状血管瘤切除对于经选择的病例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规则性肝切除与肝肿瘤剥除术治疗肝血管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1例在腹腔镜下行规则性肝切除术为A组,29例腹腔镜下行肝肿瘤剥除术为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153.96±37.13)min、(440.08±110.03)ml、(9.03±2.01)d,B组分别为(92.06±27.44)min、(327.21±130.51)ml、(7.17±3.14)d,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P<0.05).两组术后多数出现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一过性升高,同时A组出现1例胆漏,均未见切口感染、脂肪液化及死亡等情况发生,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13.97±3.09)个月,A、B组复发率分别为6.5%、3.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肝血管瘤倾向于选择腹腔镜下肝肿瘤剥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预后好的优点,但具体选择何种术式仍需根据肿瘤实际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腹腔镜下经肝门板半肝血流阻断方法在左半肝切除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我院2010年9月至2011年4月采用腹腔镜下经肝门板半肝血流阻断方法行左半肝切除5例患者,分析其术中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及肝功能情况.结果 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100~450 ml,平均(256.0±126.5)ml;手术时间180~255 min,平均(215.0±29.4)min;术后住院时间5~12 d,平均(7.2±2.8)d;术后出现胆漏1例,经腹腔引流后痊愈;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术后第1 d,ALT、AST及TBIL水平有所升高,ALB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术后第4 d,所有肝功能监测主要指标已恢复到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经肝门板半肝血流阻断法在半肝切除中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根据精准肝切除理念行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方法与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遵循精准肝切除理念行腹腔镜下精准肝切除术.手术主要方式是根据术前影像资料精确定位病变范围,根据病变范围行选择性的入肝血流阻断或行遵循肝脏内部解剖结构的规则性肝切除.[结果]63例患者中,61例完全腹腔镜下完成,2例中转开腹,中转开腹率3.17%.腹腔镜平均手术时间(210±90)min,平均出血量(400±90)ml.术后出现腹水6例,右膈下积液2例,右侧胸腔积液7例,胆瘘1例,经相应处理均顺利康复,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3)d.[结论]腹腔镜行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并行基于肝段、叶的腹腔镜规则性肝切除术治疗肝癌是安全可行的,符合当代精准肝切除的理念,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刮吸解剖法在肝海绵状血管瘤剥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刮吸解剖法在肝海绵状血管瘤剥除术中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3年 1月~2 0 0 1年 9月用刮吸解剖法剥除 1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病例手术过程顺利。瘤体均完整切除 ,解剖清晰 ,无手术死亡 ,术中平均失血量 370 ml(2 80~ 80 0 ml) ,术后并发症少 ,效果满意。结论 对于包膜完整或伴随有肝硬化的肝血管瘤的患者 ,刮吸解剖法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剥除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术在治疗肝肿瘤中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完全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治疗的肝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等.采取右半肝人肝血流完全阻断,断肝方式为超声刀联合双极电凝.其中2例原发性肝癌,1例肝血管瘤.结果 3例患者均成功施行手术.手术时间分别为385 min、320 min和265m in,出血量分别为500 mL、400 mL和230 mL,其中1例输浓缩红细胞1.0u.3例患者术后均无胆漏发生.1例患者术后出现右侧胸腔积液,1例患者术后出现双侧胸腔积液,均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1d、11d、12 d.3例患者术后恢复均顺利.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随访分别为26个月和17个月,均未发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完全腹腔镜解剖性右半肝切除治疗合适的肝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15例第Ⅷ肝段切除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使用彭氏多功能手术解剖器(PMOD),采取选择性肝血流阻断,对15例第Ⅷ段肝癌进行肝段或联合肝段切除.结果 1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手术死亡.其中13例行第Ⅷ肝段切除,2例行联合第Ⅶ、第Ⅷ肝段切除.术中肝血流阻断1-2次,时间12~25 min,平均(17.3±5.2)min,切肝时间(阻断肝血流至肝脏肿块切除时间)10-23 min,平均(18.3±4.7)min.出血量约(50-700)ml,平均(186±78)ml,2例患者需输血.术后有2例合并胸腔积液,1例胆漏并发膈下感染.结论 使用PMOD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下,安全快捷地行第Ⅷ肝段的切除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随着腹腔镜技术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日渐广泛,腹腔镜肝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逐步得到了认可,该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与开腹肝肿瘤切除术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37例接受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与74例接受传统开腹肝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计量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统计值为Z,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检验;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后胃肠道恢复时间、手术后引流管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住院费用等临床资料.腹腔镜组:男性20例,女性17例,年龄18~76岁(中位年龄55岁);开腹组:男性42例,女性32例,年龄26~74岁(中位年龄54岁).切肝方式为超声刀+单极电凝,结合腹腔镜下切割缝合器.腹腔镜组的手术方式包括:局部切除13例;行肝段或肝叶解剖性切除24例.开腹组的手术方式包括:局部切除33例;行肝段或肝叶解剖性切除41例.结果:手术平均用时:腹腔镜组为149 min(40~204 min),开腹组为142 min(45~190 min).术中出血量:腹腔镜组为220 mL(30~570 mL),开腹组为360 mL(90~970 mL).平均住院时间:腹腔镜组为4.9 d(3.0~6.0 d),开腹组为6.8 d(5.0~9.0 d).手术后胃肠道恢复平均时间:腹腔镜组为1.1 d,开腹组为2.3 d.手术后引流管拔管时间:腹腔镜组为3.1 d,开腹组为5.8 d.平均住院费用:腹腔镜组为38760元,开腹组为39145元.手术后并发症:腹腔镜组为8.1%(3/37),开腹组为9.5%(7/74).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可安全用于局部、肝段及半肝切除术,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一期切除治疗直肠癌合并肝转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3例直肠癌合并同时性肝转移患者在行腹腔镜直肠癌切除的同时,行肝转移瘤切除,并与同期18例开腹一期切除直肠癌及肝转移瘤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全部患者术后均定期全身化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行直肠癌切除和肝转移瘤切除,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两组患者均无手术死亡.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350±45)min和(342±38)min(P>0.05),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75±96)ml和(590±85)ml(P<0.01),住院时间分别为(12±1.5)d和(16±2.5)d(P<0.05).腹腔镜组有1例患者手术中输血200 ml,而开腹手术组平均术中输血(500±100)ml(P<0.01).腹腔镜组患者的1、3、5生存率分别为82.6%、43.5%和8.6%,开腹手术组分别为77.8%、38.9%和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一期切除直肠癌合并同时性肝转移癌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患者的生存期与开腹一期切除相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包膜外钝性剥离法切除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经验.方法:分析总结1990年1月至1998年1月在肝门阻断下采用包膜外钝性剥离法切除59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低于其他术式.结论:包膜外钝性剥离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且创伤小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