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巨细胞病毒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HCMV感染对细胞周期有很大的影响,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细胞感染HCMV,皆可导致细胞周期的改变。在G0期及G1期感染HCMV可导致细胞周期进展到了G1/S限制点,在S期细胞感染HCMV可导致细胞周期受阻。细胞将不能进行有丝分裂,HCMV影响细胞周期主要是其极早期蛋白IE1-72及IE-86的作用,以IE2-86为主。其机制包括:使CyclinE的转录活性增加;把Cdk2从细胞浆转移到细胞核;细胞核中CKIs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2.
HCMV感染对细胞周期有很大的影响,处于不同细胞周期的细胞感染HCMV,皆可导致细胞周期的改变,在G0期及G1期感染HCMV可导致细胞周期进展到了G1/S限制点,在S期细胞感染HCMV可导致细胞周期受阻,细胞将不能进行有丝分裂.HCMV影响细胞周期主要是其极早期蛋白IE1-72及IE2-86的作用,以IE2-86为主,其机制包括使CyclinE的转录活性增加;把Cdk2从细胞浆转移到细胞核;细胞核中CKIs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香叶氧基香豆素衍生物(AUR)对恶性淋巴瘤细胞毒性、细胞凋亡和侵袭的作用.方法 使用不同浓度AUR处理恶性淋巴瘤细胞JeKo-1、SNK6、SU-DHL-4,使用Glomax发光系统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检测AUR对淋巴瘤细胞株活力的影响;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JeKo-1的细胞周期进程变化和凋亡率变化;分别使用伤口愈合实验和有基质胶涂层的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率和侵袭率变化.结果 50~100μmo]/L AUR对JeKo-1、SNK6、SU-DHL-4细胞活性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4 h时IC50浓度分别约为58、67和113μmol/L,其中JeKo-1细胞对AUR敏感性较强.50μmol/L AUR抑制JeKo-1细胞G0/G1向G2/M期的细胞周期的进展,促进JeKo-1细胞的凋亡和caspase-3/7的活力.AUR对JeKo-1细胞的迁移率影响较小,然而AUR可抑制细胞的侵袭率和MMP-2,MMP-9,VEGF-A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 香叶氧基香豆素衍生物增加恶性淋巴瘤细胞凋亡率,抑制G0/G1向G2/M期的细胞周期进展和细胞侵袭率.  相似文献   

4.
TGF-β信号途径在发育和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与肿瘤发生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在 TGF-β信号转导通路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 ,都会导致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 Sm ad蛋白异常表达使 TGF-β诱导凋亡的能力提高。 TGF-β在 G1 期中发挥它调节细胞周期的作用。 TGF-β和肿瘤的转移有密切关系。 TGF-β/Sm ads途径能够诱导生长抑制和凋亡反应 ,这一途径细胞间的组分失活将会导致肿瘤的发生。在肿瘤发生的始动阶段肿瘤细胞中 TGF-β受体的瞬时下调或 Sm ad蛋白的功能失活 ,导致细胞对 TGF-β诱导的生长抑制和凋亡信号失调。结果细胞生长失去控制 ,诱发细胞突变 ,促进肿瘤的恶化。后期 TGF-β/Sm ads信号恢复 ,TGF-β信号增强促进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研究 TGF-β信号转导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 ,对肿瘤转移的防治 ,肿瘤治疗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小B细胞恶性淋巴瘤病理鉴别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小B细胞恶性淋巴瘤主要包括 :( 1)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B CLL/SLL) ;( 2 )淋巴浆细胞性淋巴瘤 (LPL) ;( 3 )套细胞淋巴瘤 (MCL) ;( 4 )滤泡性淋巴瘤 (FL) ;( 5 )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MZL)。其中MZL包括三种类型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型 (MALT) ;淋巴结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脾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SMZL)。WHO恶性淋巴瘤新分类将这几种淋巴瘤都归于各自具有临床表现、形态学、免疫表型、遗传学特点的独立疾病[1] 。各种不同类型小B细胞恶性淋巴瘤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常会遇到困…  相似文献   

6.
周期素D_1刺激CDK4介导的Rb的磷酸化作用,导致细胞转化。肿瘤抑制基因p16则通过抑制周期素D_1/CDK4活性参与并调节细胞从G_0期进入G_1期。p16基因的失活将使细胞异常增生。由此推论,Rb阳性的肿瘤可能过度表达周期素D_1使Rb失活,Rb阴性的肿瘤不依赖于周期素D_1过度表达,呈现高水平p16。为了分析人类肿瘤中与Rb状态相  相似文献   

7.
抑癌基因PTEN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综述PTEN作为一个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其定位、基因结构、生物学功能、作用机制、表达调控机制、失活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PTEN通过PIP3途径、FAK途径、MAPK途径等发挥其脂质磷酸酶和蛋白磷酸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生长、调节细胞迁移与黏附;参与胚胎的发育及维护免疫系统的稳定。PTEN的失活与肿瘤的发生紧密联系。PTEN蛋白的表达受p53、Egr-1、PPARγ1等多种因子调控。  相似文献   

8.
研究表明,在肿瘤发生至转移的演进过程中存在大量遗传学改变,这种细胞本身的DNA发生变化构成了肿瘤转移的分子基础。在肿瘤转移过程中除存在原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失活、细胞间的粘附异常以及金属蛋白酶和其抑制剂表达失调外,染色体1p、1q、3p、6q、11p和11q发生杂合性缺失(LOH)与恶性肿瘤转移的关系十分密切,这种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 (MALT)淋巴瘤中细胞凋亡特点及其与bcl 2、p5 3基因蛋白表达的关系。 方法 :应用TdT酶介导生物素化dUTP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技术 ,显示肿瘤凋亡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显示bcl 2、p5 3基因蛋白表达。结果 :低度恶性 ,低高混合恶性 ,以及高度恶性组肿瘤细胞凋亡率平均分别为 (0 2 5± 0 12 ) %、(0 46± 0 2 4) %及 (1 32± 0 35 ) % ;而三组bcl 2阳性率分别为 83%、61 6 %及 43 7%。高度恶性组与低度恶性组bcl 2阳性率及凋亡发生率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bcl 2表达与凋亡率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5 ) ;86例肿瘤组织中 ,p5 3阳性者 2 7例 (30 % ) ,其中低度恶性组 3例 ,混合恶性组 3例 ,高度恶性组 2 1例。高度恶性组 p5 3阳性率高于其余两组。p5 3表达与bcl 2表达著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在胃MALT淋巴瘤中 ,随着组织学分级的提高 ,凋亡细胞显著增多 ,凋亡在肿瘤发生发展转化中起重要作用。p5 3和bcl 2均为重要的凋亡调控基因 ,在胃MALT淋巴瘤从低度恶性到高度恶性的转化中 ,p5 3和bcl 2基因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褪黑素抑制胃癌细胞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褪黑素处理人胃癌细胞系AGS和MGC803,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及结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褪黑素对细胞周期、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分析与细胞周期、细胞增殖相关蛋白CDC25A、p21表达及磷酸化水平来确定褪黑素对胃癌细胞作用的分子机制。结果:褪黑素作用后,AGS和MGC803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细胞增殖相关蛋白CDC25A、p21表达及磷酸化下调;G0/G1期细胞上升,S期和G2/M期细胞下降,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在G1/S期,抑制胃癌细胞增殖。结论:褪黑素通过下调CDC25A、p21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引起AGS和MGC803胃癌细胞周期阻滞在G1/S期,抑制胃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1.
EBV潜伏基因产物在恶性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EBV潜伏基因产物在恶性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565例NHL、64例HL人体标本进行LMP-1、EBNA2对比检测并选择101例NHL进行PCR检测。结果:EBV-PCR检出率(19.8%)高于LMP-1(14.9%),PCR阴性病例LMP-1全部为阴性,EBNA2在全部病例均为阴性,在NHL,LMP-1阳性细胞主要是免疫母细胞样细胞、R-S样细胞和R-S细胞,LMP-1阳性的R-S样细胞我数表达活化分子CD30。肠道原发恶性淋巴瘤EBV检出率较高(23.1%)。T淋巴瘤EBV检出率(23.8%)高于B淋瘤(10.2%)。结论:EBV潜伏基因产物表达情况能够反映出宿主细胞的分化程度和(或)宿主的免疫监视作用。EVB在R-S样细胞形成可能起作用。EBV感染与肠道恶性淋巴瘤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恶性抑制的遗传学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细胞杂交进行的,发现某些特定染色体及染色体的特定区段起着抑制恶性的作用。细胞的恶变与细胞的分化是一对矛盾,有许多证据说明杂交细胞中的恶性抑制是由于恶性细胞中分化的遗传缺陷得到了互补。抗癌基因的发现是恶性抑制研究的重大突破,认识到细胞的恶变不仅需要激活细胞癌基因,同时还需要抗癌基因失活;目前已在视网膜母细胞瘤、Wilm氏瘤、小细胞肺癌及乳腺癌中发现了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Rb基因)失活或表达水平降低,本文主要介绍在这些领域中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肿瘤中定位于染色体9p21座位上的肿瘤抑制基因CDKN2/p16 MTS1因频发纯合子缺失而失活。最近研究发现,在一些恶性肿瘤中(非小细胞肺癌,胶质瘤和头颈鳞状细胞癌)p16基因的5′CpG岛的从头甲基化是该基因常见的一种异常。这种异常甲基化与正常p16或VHL mRNA表达丢失密切相关,使用去甲基试剂5′-脱氧氮胞苷处理有异常甲基化的细胞株后可恢复每一个基因的反应活性,提示异常甲基化可能是p16基因失活的一种交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p57kip2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其与cyclin D1在食管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食管癌组织及15例正常食管上皮组织中p57kip2、cyclin D1的表达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对这些组织的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分布进行分析。结果免疫组化:p57kip2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4.0%)低于正常组织(80%)(P<0.01),与食管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cyclin D1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64.0%)高于正常组织(13.33%)(P<0.01),与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与食管癌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p57kip2和cyclin D1之间表达负相关(r=-0.429,P<0.01)。流式细胞术:与正常组织相比,癌组织中DNA含量增高,异倍体细胞增加;G0/G1期细胞减少,而S期和G2/M期细胞增多,增殖指数(PI)高于正常组织。结论p57kip2蛋白低表达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有关;p57kip2与cyclin D1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估食管癌恶性程度指标。  相似文献   

15.
胃癌中p16基因失活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16基因是一个多种肿瘤抑制基因 ,已证明与肺癌、乳腺癌、白血病等多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相关。胃癌是人类高发性肿瘤之一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胃癌中 p16基因纯合缺失、点突变异常 ,以及启动子区域 Cp G岛异常甲基化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 ,p16基因失活是胃癌中的一个较常见事件 ,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而启动子区域 Cp G岛异常甲基化则是 p16基因在胃癌中失活的最主要机制。由于 p16基因作用机制为直接抑制细胞周期 ,且基因较小 ,容易进行基因操作或蛋白修饰 ,因此 ,进一步明确 p16基因失活与胃癌的关系以及 p16基因的失活机制 ,对胃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TGF—β/Smads信号转导途径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GF—β信号途径在发育和生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与肿瘤发生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在TGF—β信号转导通路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会导致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Smad蛋白异常表达使TGF—β诱导凋亡的能力提高。TGF—β在G1期中发挥它调节细胞周期的作用。TGF—β和肿瘤的转移有密切关系。TGF—β/Smads途径能够诱导生长抑制和凋亡反应,这一途径细胞间的组分失活将会导致肿瘤的发生。在肿瘤发生的始动阶段肿瘤细胞中TGF—β受体的瞬时下调或Smad蛋白的功能失活,导致细胞对TGF—β诱导的生长抑制和凋亡信号失调。结果 细胞生长失去控制,诱发细胞突变,促进肿瘤的恶化。后期TGF—β/Smads信号恢复,TGF—β信号增强促进肿瘤细胞的浸润和转移。研究TGF—β信号转导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对肿瘤转移的防治,肿瘤治疗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p16基因与细胞衰老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16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在细胞周期的G1期调控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p16基因是细胞衰老的关键效应物,是遗传控制程序中的主要环节,它通过p16-cyclinD/CDK-RB途径调控细胞周期,影响细胞寿命和端粒(细胞的生物钟)长度,而非激活端粒酶起作用。本文就p16基因的结构、功能与细胞衰老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IL—2信号转导中JAK/STAT途径的负调节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L-2是一个多效的刺激因子,通过与IL-2R的相互作用,引发多条IL-2信号转导途径,其中Jak/Stat途径代表了一条极为快速的、从膜到核的信号转导系统。Jak/Stat途径的活化,对介导IL-2诱导的细胞生长、增殖、抗凋亡有重要作用,但Jak/Stat的下调、失活机制在相当程度仍不清楚。本文主要对近几年来发现的一些负调节机制,尤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的去磷酸化作用以及CIS、PIAS家族蛋白的负调节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B细胞淋巴瘤是发生于淋巴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以往研究显示,B淋巴瘤的发生与EB病毒有关[1],也与抑癌基因p53失活,原癌基因c-myc激活及细胞周期调节失控有关[2-4].随着研究的深入,又有学者认为,B淋巴瘤的发生是由于B细胞生长分化发生障碍所致.那么,B细胞为什么不能正常生长?文献和我们已有的研究表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与对B细胞起调控作用的T细胞表面分子如CD4蛋白表达异常有关.因此,有必要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我们通过对CD4基因蛋白表达的研究,探讨CD4蛋白的表达在B淋巴瘤发病中所起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cyclin)G1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及p53、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并分析其作为预测喉鳞状细胞癌预后指标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81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yclin G1、p53的表达情况,用CD34标记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MVD.同时测它们在20例癌旁正常喉黏膜中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喉黏膜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cyclin G1、p53表达及MVD均明显增加.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yclin G1、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7%(50/81)和65.4%(53/81),在p53蛋白表达阳性和阴性的喉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中,cyclin G1蛋白阳性率分别为71.7%(38/53)和42.9%(12/28),cyclin G1表达与p53有相关性(Kappa值为0.281,P=0.011).cyclin G1蛋白阳性组平均MVD为(51.23±16.46),阴性者(30.74±12.29),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cyclin G1高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颈淋巴结转移以及5年生存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2、0.013和0.032).结论 cyclin G1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中存在高表达,并与p53、MVD关系密切,cyclin G1异常表达可能在喉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能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