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化瘀灵对恶性肿瘤高粘滞血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有关恶性肿瘤血液流变学方面的研究发展迅速。诸多资料表明,恶性肿瘤患者常伴有高粘滞血症。各种化疗药物在实验室对肿瘤细胞有很好的杀伤力,但进入人体后,由于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影响化疗药物送入瘤细胞发挥作用。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活血化瘀可以改善肿瘤患者的血液高粘滞状态。鉴此,我们从1995-08~1997-12对120例血瘀型消化道实体瘤患者随机分组,观察活血化瘀药物能否改善高粘滞血症及提高化疗疗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0例血瘀型消化道实体瘤患者按“不平衡指…  相似文献   

2.
血液生物平衡治疗仪治疗高粘滞血症8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光量子血液疗法治疗高粘滞血症已取得了较好疗效[1]。XSZ-Ⅱ型血液生物平衡治疗仪是在原血液高氧量子治疗仪(专利号65189)的基础上改进的一种新型光量子治疗仪。该治疗仪是根据血液流变学、激光量子医学、高压氧医学、磁疗学等原理,利用患者自身血液,经复合激光、自控高压氧和恒量磁化等技术处理,最后回输到患者体内的一种循环式医疗仪器。为验证其治疗高粘滞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我科于1999年9月~2000年12月应用该治疗仪治疗高粘滞血症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心血管专科门诊和住院患者。…  相似文献   

3.
血府逐瘀汤治疗高粘滞血症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高粘滞血症不仅在老年人中多见,且青壮年单纯性血液粘度增高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以往使用阿斯匹林、抵克力得等降低血粘度的效果也很好,但有近10%的病例发生胃肠道不良反应,增加了病人在医疗保健方面的经济负担,影响临床治疗。笔者从1999年9月至2002年12月从高粘滞血症中筛选出68例使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粘滞血症1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爱玲 《山西中医》1997,13(6):25-25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粘滞血症100例临汾地区人民医院(041000)高爱玲关键词高粘滞血症中西医结合疗法蝮蛇抗栓酶自1993年3月~1996年12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高粘滞血症10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高粘滞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98例高粘滞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8例,对治疗组在传统治疗(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20ml/d,2周1个疗程。分别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治疗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全血述原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治疗前后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更好的改善高粘滞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辨证论治高粘滞血症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86例高粘滞血症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论治,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全部观察患者均经血液流变学检查,证明血液粘度较正常人为高,结合临床表现符合高粘滞血症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男性52例,女性34例;年龄40~80岁,平均51.0岁;临床合并症有脑梗塞21例,高血脂症20例,高血压病16例,糖尿病12  相似文献   

7.
高粘滞血症是一个或数个粘滞因素升高所致临床征象,主要依靠血液流变学检查、诊断.笔者近几年采用中药治疗高粘滞血症64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粘滞血症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粘滞血症又称血液高粘滞综合征(Blood Hyper-visicosity Syndrome简称BHS),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和微循环不良。现代医学认为高粘滞血症系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之一[1],防治高粘滞血症已成为目前医学界十分关注的课题。本文特综述近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高粘滞血症的临床进展情况。 1 病因病机 于氏等[1]认为本病系痰浊瘀血交阻,血行不畅所致。然痰浊瘀血的产生,原因种种,但脏腑功能失调是其基本原因,而食谱异常、吸烟、嗜酒、情绪激动等则是其促发因素。高氏[2]认为BHS的发生多因年老久病,精血不足,气虚血瘀,痰…  相似文献   

9.
高粘滞血症是指由一个或数个血液粘滞因素异常增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它与心脑血管病尤其是老年医学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研究本症对于防治心脑血管病有着重大意义。近几年来我们采用自拟化瘀降粘汤,对30例高粘滞血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蝮蛇抗栓酶及复方丹参治疗高粘滞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蝮蛇抗栓酶及复方丹参治疗高粘滞综合征厦门市思明区医院(361003)叶藜藜应用蝮蛇抗栓酶及复方丹参治疗高粘滞综合征96例,观察其对高粘滞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1临床资料本组96例来源于我院1992年8月至1994年4月住院病例,其中蝮蛇...  相似文献   

11.
刘芳 《光明中医》2012,27(7):1358-1360
高粘滞血症是一种常见而多发的代谢性疾病,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流变学发生障碍.多发于中老年人,临床以倦怠疲乏、胸闷不适、头晕、头胀多梦、失眠健忘、记忆力减退、心悸怔忡、肢体麻木、拘急不舒、舌质暗紫、舌苔腻等为主要表现.尽管高粘滞血症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但基于中医观点,以痰、瘀为其主要病机.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疾病的主要因素,因而有效地控制高粘滞血症,对防治中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高粘滞血症中医的辨证论治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于万贵齐齐哈尔市运输公司卫生所李洪瑞齐齐哈尔市龙沙区正阳医院燕吉增主题词高粘滞血症,中医辨证,中药治疗高粘滞血症中医的辨证分型全国尚无统一的标准,笔者根据临床辨证分型略述如下:l高粘滞皿症(俗称血稠)的诊断标...  相似文献   

13.
高粘滞血症临床十分常见 ,可能是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形成的主要病理基础和潜在的危险因素〔1〕,自 1996年至 1998年 ,我们采用降粘健脑丸治疗高粘滞血症 90例 ,另设对照组 10 0例 ,观察其血脂、血液流变学及血压的变化情况 ,探讨肝肾亏虚、肝阳上亢、气滞血瘀等中医证型与高粘滞血症、高血压、冠心病的内在联系。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按《血栓病与中风防治》一书中对高粘滞血症的标准〔2〕,选择 30岁以上 ,总胆固醇 (TC) >6.0mmol/L ,甘油三酯 (TG) >1.70mmol/L ,血液流变学提示血粘滞度高的住院和门诊病人 190人 …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脑梗塞高粘滞血证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多数脑梗塞患者存在血液高粘滞状态 ,血液高粘滞状态会使血流阻力明显增大 ,血流速度减慢 ,使脑动脉灌流量减少 ,脑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因此 ,降低血液粘度 ,对改善缺血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工作中 ,笔者发现针刺能有效降低血液粘度。 1999年 9月~ 2 0 0 0年 3月治疗了脑梗塞高粘血患者 4 0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按脑梗塞及高粘滞血症诊断标准 ,选择确诊为脑梗塞伴有高粘滞血患者 4 0例。其中 ,男 2 4例 ,女 16例 ;年龄 5 2~ 78岁 ,平均 (5 8.34± 6 .2 8)岁 ;脑梗塞病程 0 .5~ 5年 ,脑梗塞伴高粘滞血症病程 …  相似文献   

15.
益龙血脉通胶囊治疗高粘滞血症临床观察静文英,王海,王援朝,苏和,白音夫,孙雷1994年1月~1995年10月,我们应用本院自制的益龙血脉通胶囊治疗108例高粘血症患者,并与用维脑路通片治疗的53例作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变化及临床疗效,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高粘滞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98例高粘滞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8例,对治疗组在传统治疗(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20 ml/d,2周1个疗程.分别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治疗组血浆粘度、全血粘度、全血述原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红细胞聚集指数治疗前后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具有更好的改善高粘滞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P<0.01讨论蝮蛇抗栓酶的抗凝、去纤、溶栓、解聚、降粘、改善微循环作用已得到共识,因而广泛应用于治疗高粘滞血症的患者。本结果提示,各种疾病,凡患高粘滞血症者,如果中医辨证属于阴证(包括气滞、气虚、阳虚、血瘀、痰浊等证),血流变的改善确切;如果中医辨证属于阳证(包括阴虚、阳亢、湿热等证),血流变的改善不确切。因而可供临床上使用精制蝮蛇抗栓酶治疗高粘滞血症选择病例时参考。但如果用本药治疗阳证患者,要适当配合对证的中药或其它药物,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浅谈高粘血症病因病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锋  许曙光  李成 《陕西中医》2007,28(7):933-935
高粘血症是指血液的状态,其特点是“浓、粘、聚”,“浓”就是血液浓度大,“粘”就是指血液粘滞,流动缓慢,“聚”是指血小板、红细胞易于聚集。  相似文献   

19.
蝮蛇抗栓酶治疗高粘滞血症血液流变学的中医辨证观察李成平,陈文发我们对70例不同病种高粘滞血症的患者,用中医辨证方法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以了解证型与疗效之间的关系,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70例来源于1993年8月~1994年3月,住院及部分...  相似文献   

20.
刺络放血治疗高粘滞血症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观察了32例心脑血管疾病并有高粘滞血症的患者。应用大椎、委中放血拔罐方法,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应用此法可改善心脑血管疾病的血液高粘滞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