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胃癌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消化道恶性疾病。目前胃癌的诊断多依赖胃镜及组织病理检查,但这种方法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具有创伤小、取材和检测方便、重复性好等特点,在肿瘤的筛查、诊断及预后等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目前对胃癌诊断有临床意义的标志物主要包括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及糖类抗原724(CA724)等~([1])。本文就上述指标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据统计,胃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癌症之一[1],常用的胃癌、癌前状态的诊断方法包括上消化道造影、电子胃镜,筛查方法包括13C呼气试验、肿瘤标志物等检查,随着内镜技术迅速发展,染色胃镜、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共聚焦显微内镜、人工智能电子染色内镜等技术的逐步完善[2],成为胃癌诊断的"金标准",但其创伤较大、费用昂贵的缺点,从另一角度促使血清胃泌素等筛查手段得到国内外研究关注,近年来血清胃泌素等"血清学活检"指标凭借其操作简单、动态监测的  相似文献   

3.
胃癌在我国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消化系统肿瘤的第一位。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肿瘤治疗效果的关键。许多肿瘤标志物在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观察和复发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日益引起学者们的关注。目前使用的胃癌肿瘤标志物单一检测存在着敏感性、准确性不足的问题,所以建立胃癌理想的标志物联合检测模式具有重要意义闭。  相似文献   

4.
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胃癌诊断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血清肿瘤标志物AFP、CEA、CA12-5、CA72-4、CA19-9检测对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5种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并根据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各项标志物检测结果明显下降。结论联合检测肿瘤标志物可提高胃癌诊断敏感性,CA72-4、CA-199和CEA联合检测时提高诊断百分率最明显。  相似文献   

5.
徐汪松  王丹 《安徽医药》2013,17(3):470-471
目的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单项及联合检测在胃癌表达的差异,探讨其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42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及42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根据参考值对比分析单项及联合检测诊断胃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胃癌组血清CEA、CA199、CA12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其阳性检测率高于其他指标,三者联合检测的准确性明显提高。结论血清CEA、CA199、CA125水平能够辅助胃癌诊断,联合检测能够提高阳性检测率,对于胃癌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复发的CT诊断价值。方法:将手术切取的40例胃癌经组织进行常规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结构改变。将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经组织切片确诊的40例胃癌术后患者行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29例诊断为复发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肿瘤局部复发及脏器或网膜、腹壁等转移征象,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0例中CT诊断肿瘤复发(包括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29例,其中,胃壁明显不规则增厚或肿块13例,病变有不同程度强化;经病理证实为局部复发的有9例,4例未见局部复发。结论:CT对胃癌术后复发有较高价值,但对于局部复发存在一定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7.
<正>早期胃癌是指病灶局限且癌组织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大约80%左右的早期胃癌患者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就诊时癌组织已侵入胃壁肌层、浆膜层,或有远处转移,已处于进展期。因此早期胃癌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研究表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可应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预后评估中,近年来研究证实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关系~([1-3]),本研究通过对血清Hcy及胃癌相关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探讨其在早期胃癌诊断及与进展期胃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为本病的早期诊断与临床分期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探讨胃癌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预防学是肿瘤研究的前沿,胃癌是目前我国最高发恶性肿瘤,死亡率高居恶性肿瘤榜首,随着胃癌研究进展,有针对性地全面实施胃癌预防已成为可能。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胃癌的发生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某些化学致癌物质、饮食习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微量元素等有关。如亚硝胺类化合物,在熏鱼、腌肉、香肠等食品中含量多,是引起胃癌的因素;如喜吃烫食、进食快、饮烈性酒损伤胃粘膜而诱发胃癌;再如进食蔬菜水果多的人,因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维生素而降低胃癌的发病等。关于胃癌预防,主要包括三级预防。  相似文献   

9.
李琦  郭雷  李恩有 《安徽医药》2019,23(6):1061-1064
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呈现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诊断方法一直备受关注。由于呼出气诊断癌症具有无创、依从性高、易于操作、临床应用前景广等优点,目前已经成为癌症诊断的热门研究方向。现将胃癌呼出气诊断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介绍目前应用于胃癌呼出气研究的分析技术,并主要阐述呼出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呼出气冷凝液中与胃癌相关的肿瘤标志物,以期为呼出气早期筛查和诊断胃癌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1.引言 胃癌是世界第四常见类型肿瘤和第二大肿瘤死因。胃癌的发病率在日本、韩国、中国及南美和东欧地区最高.而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发病率则颇低。总的来说,胃癌的全球发病数在过去数十年间有所下降,但其患者被诊出时仍通常已至进行性疾病时期。对尚处较早阶段的胃癌患者,50%以上首先接受手术治疗。然即使是施行了治愈性切除术的个体,他们中的60%也会在日后局部或伴远位转移地复发。胃癌管理确已取得不小进步、包括诊断、组织学分类、分子生物学和治疗等方面的改善.但它预后依然很差。因此,姑息性化疗在胃癌综合管理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肺癌是当前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在癌症死亡率中位居首位~([1])。肺癌的5年生存率与肿瘤分期直接相关,故对早期肺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关键,直接影响生存期的长短。文献~([2,3])报道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肿瘤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广泛,常被用于胃癌、肺癌、肝癌等肿瘤的诊断中,但目前临床对于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的效果仍存在一定争议。为进一步了解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我院对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80例肺癌和80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均进行了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并将单独与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12.
微小RNA(miRNA)与胃癌具有密切关系。根据miRNA对胃癌促进和抑制的不同作用,可将miRNA分为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由于miRNA在胃癌和健康人群中表达具有差异,因此可成为新型的肿瘤标志物进行胃癌辅助诊断和预测治疗反应及预后。掌握miRNA与胃癌耐药的关系,有利于研发新的治疗方式。本文将从miRNA与胃癌的发生发展、诊断、预后、耐药、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Hedgehog信号通路的发现始于对果蝇胚胎发育的研究,其对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和组织发育起关键作用。众多研究表明该通路与多种肿瘤有关,包括基底细胞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胃癌和肺癌等。抑制该通路的异常激活有可能成为肿瘤预防、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4.
多肿瘤标志物C12检测系统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诊断芯片C12系统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总结134例消化道恶性肿瘤(胃癌58例,结直肠癌42例,原发性肝癌34例)初治患者应用肿瘤标志物C12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寻找出与胃癌、结直肠癌、原发性肝癌相关性最强的肿瘤标志物及肿瘤标志物最佳联合检测组合.结果 C12系统对本组胃癌、结直肠癌、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总体诊断率为36.20%、42.86%、91.18%,胃癌、结直肠癌、原发性肝癌相关性最强的肿瘤标志物是CEA、CEA、AFP,阳性率分别为25.86%、40.48%、73.53%.胃癌和结直肠癌的最佳联合检测是CA19-9 CEA CA125,原发性肝癌的最佳联合检测是AFP Ferritin CA19-9 CA125.结论 C12检测系统对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对胃癌和结直肠癌的诊断价值有限,必须尽快开发出新的高效的蛋白芯片检测系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低张阴性造影剂对胃癌的螺旋CT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行低张阴性造影剂(开水或豆浆)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并进行图像重建,观察肿瘤发生部位、周围浸润及转移等。结果:低张阴性造影剂胃充盈显示良好,对肿瘤显示清晰,螺旋CT平扫+增强可提高胃癌检出率,其CT表现为胃壁软组织肿块,胃壁增厚及胃腔狭窄,癌性溃疡,肿瘤浸润周围组织与转移等,对胃癌能明确诊断。结论:低张阴性造影剂螺旋CT扫描不但能对胃癌作出正确诊断,而且能观察有否周围浸润及远处转移等情况,有助于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胃癌     
为了进一步探讨有关胃癌的流行病学、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的诊治进展,山西医药杂志社、山西抗癌协会腹部肿瘤专业委员会特别邀请山西抗癌协会腹部肿瘤专业委员会的部分委员进行了胃癌专题讨论,现整理成文向读者作一全面介绍。1中国胃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胃癌是中国常见...  相似文献   

17.
王石林  顾国利 《天津医药》2007,35(5):383-384
遗传性非息肉病性大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因其遗传病因特殊和临床病理特点突出成为大肠癌研究的一个热点。依据是否伴发大肠外肿瘤,HNPCC分为两种临床亚型。目前认为胃癌是HNPCC最常见大肠外肿瘤之一。现将我院2001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并手术的胃癌与大肠癌患者的家系调查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了解胃癌与大肠癌家族遗传背景及差异情况,提高诊断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8.
<正>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世界范围内,胃癌发病率在所有肿瘤中位居第四位,死亡率居消化道肿瘤之首。我们国家是胃癌高发地区,2008年全国肿瘤登记地区胃癌的发病率为26.58/10万[1]。目前,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技术取得很大进展,但是由于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确诊时大多患者属中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也仅为20%~30%[2]。因此,在胃癌的预防和治疗中,早期诊断和准确预后  相似文献   

19.
吴江涛 《河北医药》2013,(21):3272-3273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及病死率高[1]。疾病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因此寻找敏感的实验室检测指标是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CEA较早被发现在许多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异常升高,和肿瘤转移复发等行为密切相关。 CA199参与钙非依赖性细胞间黏附作用,参与肿瘤的侵袭过程[2]。本组研究的目的是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胃癌患者血清 CEA 和 CA199,探讨CA199与CEA在胃癌诊断和临床病理分期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讨论胃远端部分切除后残胃病例的特点并进行分析。方法以88例胃部良性肿瘤行远端胃次全切除后的残胃患者的胃镜及黏膜活检病理组织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影响残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的病理类型、TNM分期、有无转移及治疗方式,Cox分析显示肿瘤的病理类型、TNM分期、有无转移及治疗方式为影响残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早期诊断对于残胃癌的预后十分重要,应加强胃部切除术后的患者的随诊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