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楚雄州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该州乙肝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楚雄州2004 - 2016年乙肝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3年间,楚雄州共报告乙肝13 422例,死亡6例,年均发病率38.36/10万,年均死亡率0.02/10万,病死率0.04%。13年来楚雄州乙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 = 93.467,P<0.001)。发病率居前4位的县市为双柏县(45.87/10万)、武定县(45.17/10万)、元谋县(44.59/10万)、姚安县(43.40/10万)。农民(占67.75%)发病数最多。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比为1.94∶1,年龄主要集中在20~60岁的成年人,共10 278例,占77.00%。发病最少的是15岁以下儿童,共296例,占2.20%。结论 双柏县、武定县、元谋县、姚安县为楚雄州乙肝防控的重点地区。在巩固儿童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成效时,应加强成人健康人群和高危重点人群(特别是农民)乙肝疫情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11 - 2016年抚州市肺结核的流行趋势与流行病学特征,为肺结核疫情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1 - 2016年抚州市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 - 2016年抚州市共报告肺结核14 473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0.74/10万,涂阳率为62.41%,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趋势χ2 = 27.06,P<0.05)。报告发病率居前三位的县(区)依次为黎川县(101.24/10万)、广昌县(83.37/10万)和南丰县(71.82/10万)。病例主要分布在35~69岁年龄段,占63.86%,65岁及以上老年人肺结核年均报告发病率最高(177.90/10万)。病例中,发病数男女性别比为2.62∶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χ2 = 2 448.43,P<0.05),以农民为主(占75.08%)。结论 抚州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涂阳率居高不下,老年人肺结核发病率仍然较高,农民依然为肺结核的高发人群。应重点针对高发地区和高危人群制定有效措施,以控制肺结核流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珠海市肺结核报告发病的流行特征。方法 对2011—2020年珠海市肺结核发病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趋势性χ2检验进行时间变化趋势分析。结果 2011—2020年,珠海市累计报告新发肺结核病例12 457例,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3.82/10万,发病率从2011年的86.27/10万降至2020年的55.00/10万(趋势χ2 = 138.074,P<0.001)。男性平均报告发病率为95.56/10万(8 488/8 882 300),女性平均报告发病率为49.65/10万(3 969/7 993 400),男女间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 202.068,P<0.001);在25~34年龄段出现发病高峰,占全部发病例数的25.30%(3 151/12 457);家政、家务及待业人群发病最多,占全部发病例数的45.03%(5 609/12 457)。结论 近年来,珠海市肺结核发病呈下降趋势,今后仍需加强男性、青壮年、家务及待业人群的结核病防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烟台市2013 - 2019年18岁以下学生、托幼儿童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开展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收集2013 - 2019年烟台市18岁以下学生、托幼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 - 2019年烟台市累计报告18岁以下儿童法定传染病18种17 695例,年报告发病率208.88/10万 - 417.53/10万,呈波动上升趋势(χ2趋势 = 537.139,P<0.001)。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13种3 884例,发病呈上升趋势(χ2趋势 = 259.621,P<0.001);丙类传染病累计报告5种13 811例,发病呈上升趋势(χ2趋势 = 312.310,P<0.001)。乙类传染病年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为猩红热(52.47/10万)、痢疾(7.81/10万)、肺结核(4.28/10万);丙类传染病年发病率居前3位的病种分别为手足口病(159.69/10万)、其它感染性腹泻病(41.93/10万)、流行性腮腺炎(22.70/10万)。肠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分别为144.223和547.287,均P<0.001);分别占报告病例的67.47%和31.69%。手足口病、猩红热、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随年级升高呈下降趋势(χ2趋势分别为15 105.173,2 885.682,7.756,556.594,120.648,均P<0.05)。结论 烟台市托幼机构、中小学儿童法定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丙类传染病是重点防控传染病,尤其加强托幼机构和小学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1 - 2016年抚州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抚州市HFRS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 - 2016年抚州市HFRS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 - 2016年,抚州市共报告HFRS 299例,年均发病率为1.25/10万,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趋势χ2 = 14.454,P<0.001)。年均发病率居前3位的县(区)依次为南丰县(2.74/10万)、崇仁县(2.64/10万)和金溪县(2.23/10万);临川区(趋势χ2 = 7.410,P = 0.006)、乐安县(趋势χ2 = 8.223,P = 0.004)和金溪县(趋势χ2 = 23.662,P<0.001)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HFRS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呈单峰分布,主要集中在11月 - 次年2月。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2.15∶1,以30~69岁年龄人群为主(占79.26%),农民最多(占63.21%)。结论 抚州市HFRS总体呈上升趋势,具有明显季节性,呈“单峰”分布,发病以30岁以上男性农民为主。建议加强重点地区HFRS疫情监测、开展灭鼠工作、推广疫苗接种等综合性措施,以控制抚州市HFRS流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楚雄州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该州手足口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8 - 2017年楚雄州手足口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逆转录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10年间,楚雄州共报告手足口病21 047例,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77.20/10万,年均死亡率0.01/10万,病死率0.01%,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 = 5 423.437,P<0.001)。发病率居前5位县市:姚安县(109.31/10万)、禄丰县(98.08/10万)、元谋县(92.29/10万)、楚雄市(82.04/10万)、武定县(79.61/10万)。发病集中在5 - 7月,占43.27%。散居儿童(占66.52%)发病最多,其次是幼托儿童(占25.90%),年龄集中在0~5岁(占82.55%)。发病数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为1.34∶1。城镇病例(占50.19%)略高于农村病例(占49.81%)。2008 - 2017年共检测3 685例病例标本,阳性2 188例,阳性率59.38%;EV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分别为27.61%、45.34%和27.06%。结论 姚安县、禄丰县、元谋县、楚雄市、武定县为楚雄州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地区,散居儿童及幼托儿童为防控的重点人群。CoxA16和EV71是楚雄州10年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研究青岛市2008 - 2017年学生肺结核发病的流行特征分析,了解其发病特点,为制定其防控措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2008 - 2017年学生肺结核疫情资料进行发病特点及变化趋势的分析。结果  2008 - 2017年青岛市共报告学生肺结核病例2 203例,年均发病率为12.12/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趋势χ2 =35.79,P<0.05)。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呈现2个发病高峰,即3 - 5月份和8 - 10月份。大学及以上人群发病比例最高,占总数的58.17%。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66∶1。结论 青岛市2008 - 2017年学生肺结核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高校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主动发现是其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苗瑞芬  王荣  许可  杨晨 《现代预防医学》2022,(12):2149-2153
目的 了解2016—2020年南京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其与非老年人群的不同,为制定有针对性的老年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子系统“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登记的南京市肺结核病例数据信息,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肺结核疫情登记及治疗转归情况并与非老年人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6—2020年南京市共报告60岁及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4 078例,占同期全人群报告病例数的35.43%,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57/10万,高于非老年人群 (χ2 = 552.545,P<0.001)。老年人群肺结核报告发病率随年份呈下降趋势,平均每年下降7.50% (APC = -7.50,95%CI: -10.09~-4.82,P = 0.003)。老年肺结核患者中男性数多于女性,男女性别之比为3.01∶1,年平均报告发病率男性为88/10万,女性为28/10万。老年肺结核发病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χ2趋势 = 247.809,P<0.001)。10.30%的老年肺结核患者为复治患者,高于非老年患者(χ2 = 141.578,P<0.001)。病原学阳性比例在老年肺结核患者中为55.20%,高于非老年患者(χ2 = 158.501,P<0.001),64.72%的老年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进行了耐药检测,耐药率为12.29%。因症就诊是老年肺结核患者最主要的发现方式(50.57%),其次为转诊(32.17%)和追踪(9.24%)。老年患者就诊延误率为64.47%,高于非老年患者(χ2 = 104.446,P<0.001),成功治疗率为87.54%,低于非老年患者(χ2 = 267.191,P<0.001)。结论 南京市老年人群肺结核疫情严峻,患者发现方式单一,就诊延误现象严重,治疗转归相对较差,应加强这一人群的主动筛查力度,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2008 - 2017年连云港市学生肺结核流行特征,为制定学校肺结核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连云港市2008 - 2017年学生肺结核资料信息汇总整理,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 - 2017年连云港市学生肺结核年发病率由16.37/10万下降至11.21/10万,下降31.52%(Z = 4.392,P<0.001)。学生肺结核累计发病率最高为第二季度(50.98/10万,382例),各季度累计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2.097,P<0.001)。全市各县区均有学生肺结核分布,学生肺结核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83∶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6~19岁(53.83%)和≥20岁(35.76%)年龄段。学生肺结核发病率与当地居民平均收入呈负相关(rs = - 0.900,P = 0.037)。结论 应做好校园卫生管理,加强学生肺结核主动筛查和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防控学生肺结核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07 - 2016年西安市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符合西安市实际情况的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2007 - 2016年西安市肺结核疫情信息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2007 - 2016年西安市累计报告肺结核患者55 334例,年平均发病率69.59/10万,发病率总体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趋势χ2 = 48.32 P<0.05)。雁塔区(108.69/10万)和未央区(105.77/10万)的年平均发病率据全市前两位。3月份、9月份、12月份为发病的高峰月,分别占总发病的9.50%、8.87%、9.53%。男女发病比为1.97∶1;20~60岁年龄段占总发病的71.05%,其中以20~3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占总发病的31.77%;农民,学生,家务待业为高发的人群,分别占总发病的39.08%、12.31%和11.47%。结论 西安市肺结核发病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表明防控措施已见成效,但仍需增加结核病经费投入和政策研究,并加强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防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楚雄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楚雄州)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楚雄州2006-2016年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1年间,楚雄州共报告乙类传染病22种45 541例,死亡408例,年均发病率152.45/10万,年均死亡率1.37/10万,病死率0.90%。发病居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56.86/10万)、乙肝(37.37/10万)、痢疾(15.68/10万)、梅毒(14.27/10万)和丙肝(6.64/10万)。发病率居前3位的县市为元谋县(231.67/10万)、武定县(175.82/10万)、双柏县(172.27/10万)。农民(占69.79%)和学生(占5.53%)发病数最多。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42.04%)、呼吸道传染病(占38.95%)、肠道传染病(占17.45%)构成比较大。结论 肺结核、乙肝、痢疾、梅毒等仍是楚雄州重点防控的乙类传染病;元谋县、武定县、双柏县为防控的重点地区,农民、学生为防控的重点人群。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的防控仍是楚雄州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2.
周兴亮 《职业与健康》2012,28(7):844-845,847
目的分析云南省南华县肺结核患者发病情况,探索其流行特征,为制定南华县结核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南华县2005—2010年间的可疑结核病患者2 551例进行描述分析和单因素分析。结果 2005—2010年共筛查发现肺结核病患者1 270例,平均发病率为88.05/10万,其中2005年发病率最低,为72.12/10万;2009年发病率最高为108.47/10万;2年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5,P0.01)。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45~65岁之间,占66.3%;男女发病无差异;职业分布主要为民工,占91.4%;地区分布主要在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地。结论南华县结核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应加强直接督导短程化疗(DOTS)策略的落实,对高发病率地区开展普查,尽可能发现涂阳病例,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是控制结核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分析西藏自治区结核病流行特征,为控制结核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描述结核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对 2011-2013年西藏自治区结核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西藏自治区2011-2013年结核病例报告数和报告发病率分别为4 046例、134.9/10万,4 096例、136.5/10万,4 273例、142.4/10万。在涂阳肺结核患者中,无论新发涂阳病例还是复治涂阳病例均呈减少的趋势,并且治疗成功率均呈增高趋势。结核病发病以15~64岁年龄段最多,占全部病例的86.97%;发病者男性高于女性;各年龄段男女性别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86.45,P<0.01);且以农牧民为主,占总患者的69.9%。结核病报告发病率分布前三位的地区依次为林芝、昌都、日喀则。结论 西藏结核病流行疫情加重,病例发现率不断提高,应继续加强结核病防控工作效果;同时应对农牧区普及结核病防治知识,落实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从而有效提高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总体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德州市2005-2016年布病流行特征及其分布特征,为制定布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德州市2005-2016年布鲁氏菌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6年共发病906例,年均发病率为2.537 4/10万,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5726,P<0.001);春夏季高发,4-5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共计247例,占27.26%;以庆云县疫点为起始点,有沿公路交通线扩散趋势,另外育肥羊只屠宰的经济模式加速了扩散速度,陵城区近三年疫情高发;农民、男性发病较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布病疫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报告发病率由0.1836/10万上升到4.3216/10万。结论 德州市布病疫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且波及范围逐渐扩大,应强化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近年长沙市肺结核疫情的流行特征,为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方法,对2009—2018年长沙市肺结核发病的人群分布、时间分布、地区分布等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长沙市2009—2018年年平均报告发病率69.97/10万,年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χ^2趋势=2050.39,P<0.01)。男、女性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60.93,P<0.01);年龄多集中在20-70岁;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全年每个月份均有发病,1月份发病数最多。各县(区)均有肺结核病例报告,发病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30.43,P<0.01)。结论长沙市肺结核发病呈下降趋势,需加大对农民的健康宣教力度,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掌握2005—2020年灌云县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分布特征,为该县制定甲肝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描述分析2005—2020年灌云县甲肝的流行病学特征,并运用ARIMA模型预测该县2021—2022年甲肝发病趋势。 2005—2020年共报告224例甲肝病例,年均发病率为1.34/10万,发病率6.98/10万~0.10/10万,不同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103,P<0.001)。无暴发疫情发生。男性发病率1.77/10万,高于女性的0.87/10万(χ2=25.317,P<0.001)。20~39岁年龄组发病率最低(0.65/10万),40岁以后随年龄增加而升高,60~79岁达高峰(2.57/10万),各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748,P<0.001)。发病人群以农民(工)多发,占63.84%(143/224),其次为学生(27例)、离退人员(11例)和商服餐饮人员(10例)。每年每月均有甲肝病例报告,呈现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高峰。城镇发病率2.35/10万,高于农村的1.13/10万(χ2=28.419,P<0.001)。通过ARIMA模型,预测该县2021—2022年甲肝发病率为0.33/10万,较2020年呈下降趋势,流行强度仍然较低。 2005—2020年灌云县甲肝疫情呈总体下降趋势,甲肝防控取得明显成效。今后应进一步做好适龄儿童预防接种、加强重点人群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