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临床医学》2021,41(4)
目的 比较小儿腹股沟嵌顿斜疝患儿应用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与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洛阳市妇幼保健院接受诊治处理的小儿腹股沟嵌顿斜疝患儿130例作为研究样本,应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儿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5例。参照组患儿予以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组患儿采取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在院治疗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术后不良反应(感染、阴囊血肿)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与参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操作时间、在院治疗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等手术指标均呈现明显的缩短趋势(P 0. 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P 0. 05);参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分别为20. 00%(13/65)、7. 69%(5/65),观察组分别为4. 62%(3/65)、0,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参照组(P 0. 05)。结论 经脐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嵌顿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更为理想,有助于降低术后复发率,改善术中出血状况,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在院治疗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对疾病康复进程的加快具有积极意义,有助于患儿获得良好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和传统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160例,其中85例行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作为观察组,75例接受传统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及术后各项指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相比较传统手术,患儿的疝囊采用腹腔镜高位结扎手术治疗后,其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仅1例出现术后阴囊胀气,2d后完全吸收。无阴囊水肿、尿潴留、切口下积血积液等并发症。随访1年,未见复发。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方面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及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式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的7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式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儿采取改良式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指标、并发症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未出现阴囊血肿,对照组患儿阴囊血肿发生率为10.53%(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切口感染、阴囊气肿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阴囊血肿。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5):2841-2842
探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选择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腹腔镜单孔手术组(B组)和腹腔镜双孔手术组(A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腹腔镜双孔组和腹腔镜单孔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切口感染率和复发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治疗效果确切,可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1084-1085
将收治的86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和切口大小以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感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小儿腹股沟疝患儿采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促进患儿的康复,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此外,还能够减少患儿术后并发症、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对我院在2010年2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6例儿童腹股沟斜疝患儿使用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6例儿童腹股沟斜疝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手术时间35±5min,术后住院时间为2±1d,术后没有出现阴囊血肿或者其他的并发症,没有出现切口感染以及复发现象。儿童腹股沟斜疝行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常规切口、小切口与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20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切口组(32例)、小切口组(46例)与腹腔镜组(42例),分别采用常规切口、小切口、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对比术后患儿的恢复和复发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患儿切口最小,小切口组次之,常规切口组最大(P<0.01);腹腔镜组和小切口组术后下床活动的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常规切口组(P均<0.05);常规切口组术后阴囊肿胀发生率(34.4%)明显高于小切口组(6.5%)和腹腔镜组(2.4%,P均<0.05),术后复发率(31.2%)明显高于小切口组(6.5%)和腹腔镜组(4.8%,P均<0.05).结论 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能够缩小手术切口、缩短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同时有效控制术后阴囊水肿和腹股沟疝的复发.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46例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4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总结临床疗效。结果 46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约为15~40分钟,平均20分钟。术后2~3天出院。仅1例术后阴囊积气。术后随访2周至28个月,无复发及阴囊水肿、切口下积血积液及感染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安全性高,创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孔一针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改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11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的单一针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研究组患者给予单一针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改进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其单侧、双侧斜疝手术完成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患者无损伤血管、血肿及误扎输精管等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无疝复发。结论改进后的单孔一针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能更好地避免副损伤,使得操作更便捷,缩短了手术时间,更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788-1790
目的研究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和开放式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疝的疗效。方法将20 15年5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腹股沟疝患儿63例纳入到本次研究,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上述小儿腹股沟疝患儿分为2组,分别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行开放式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就两组患儿手术操作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术后出院时间、愈合时间、疼痛评分、住院费用和疝囊残留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疝囊残留积液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手术操作时间、出院时间、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长度和出血量相似,P0.05。结论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和开放式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均有一定效果,但相对来说,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效果更佳,可简化操作,创伤小,减少并发症,加速患儿术后恢复,减轻患儿痛苦,缩短愈合和住院时间,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李理 《临床医学》2022,(4):67-69
目的 比较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与开放式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焦作市人民医院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开放组与腹腔镜组,每组150例.开放组使用开放式小切口手术,腹腔镜组使用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围术期变化、疼痛评分、并发症、复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单孔腹腔镜与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对腹股沟斜疝患儿机体微环境、切口美观满意度及经济学效益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91例,依据治疗术式的不同分为腔镜组46例和传统组45例.传统组予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腔镜组予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切口...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超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冰  郭焕菊  徐春梅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2):2054-205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06年1月~2009年12月间收治的5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行腹腔镜下疝囊超高位结扎术的病情观察及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术后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预后良好。随访时间最长3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加强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超高位结扎术的临床观察及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观音针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自制缝合针———观音针和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方法,并评价其治疗小儿斜疝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观音针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斜疝33例(其中行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复发者3例),观察其疗效。结果:全部患儿手术成功,手术时间8~30 min,平均13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8 h,皮肤无须缝线。随访1周~2年,平均8个月,无1例出现手术并发症和斜疝复发。结论:观音针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损伤轻、恢复快、操作简便、切口微小美观,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治疗小儿复发性斜疝更具有突出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5):905-906
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47例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外环横形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身体(P0.05)。采用外环横形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张保远 《临床医学》2014,(12):117-118
目的探讨微小切口经腹腔内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小儿腹股沟斜疝11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经腹股沟疝囊高位结扎手术45例,观察组行微小切口经腹腔内疝囊高位结扎手术6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住院时间、术后瘢痕率、阴囊肿胀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显著短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372、11.5088,P均〈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瘢痕率、阴囊肿胀率及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小切口经腹腔内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探讨微型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医疗效果及其优缺点。方法对40例小儿疝气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研究手段,分别对其应用微型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以及传统外科手术手段治疗疾病,探讨微型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医疗效果及其优缺点。结果实验组应用微型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微型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缩短了患儿手术及住院时间,并无一例阴囊血肿或者其他并发症发生,手术切口无感染,且患儿愈后无一例复发。结论与传统治疗小儿疝气手段相比,微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不仅能有效治疗小儿疝气,而且具有微创、手术过程中患儿疼痛度低、切口小且不需缝合等优点,因此患儿一般恢复较快,有效缩短了住院时间,且术后一般无瘢痕。此外,微创手术还具有简捷、术后不易复发等特点,受到了广大医患的欢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腹股沟疝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50例,给予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研究组52例,给予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比较2组术后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基本一致(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时具有较好的效果,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切口经外环入路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手术技巧及要点把握。方法采用耻骨结节下顺皮纹小切口经外环入路行小儿腹股沟斜疝囊高位结扎术128例,术后对患儿进行追踪、随访。结果 128例患儿手术均成功、顺利,治愈率100%,手术操作时间平均9~52min,术中出血少,术后均恢复良好。3~6h后即可进食,手术当天即可下床活动。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6d。术后复发1例,阴囊血肿3例,鞘膜积液1例,无切口感染、长期疼痛,无明显手术疤痕,也无睾丸萎缩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耻骨结节下顺皮纹小切口经外环入路行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是腹股沟斜疝患儿的理想的微创手术方式,但只有进一步提高手术技巧,精准把握其手术要点,才能有效提高治愈率,进一步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微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3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微型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微型腹腔镜配合自行改进的针形器械缝扎内环口周边腹膜行疝囊高位结扎32例,总结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3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均经微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无复发。结论: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疗效确实,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