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测定法观察大鼠胸主动脉环经缺氧-再给氧、机械去内皮后,血管内皮分泌内皮细胞舒张因子(EDRF)的能力,EDRF前体L-精氨酸(L-Arg)及拮抗剂NG-甲基-L-精氨酸(L-NMMA)对大鼠胸主动脉内皮EDRF合成和分泌的影响。发现缺氧-再给氧及去内皮的血管环对乙酰胆碱(Ach)的舒张反应明显减弱或丧失,而对硝酸甘油的舒张反应仍保存。L-Arg可加强正常内皮环和缺氧-再给氧环对Ach的舒张反应;L-NMMA则使该作用消失。L-NMMA和去内皮均使血管环丧失对Ach的舒张反应。提示缺氧-再给氧和去内皮分别可使大鼠胸主动脉内皮分泌EDRF机制受损或丧失,提供外源性L-Arg有促使正常内皮和受损内皮合成和释放EDRF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文观察了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离体主动脉舒张反应,一氧化氮(NO)生成及左旋精氨酸(L-Arg)转运的影响。方法:离体大鼠主动脉环测定张力,主动脉薄片孵育测定NO生成和L-精氨酸(L-Arg)转运。结果:bFGF呈剂量依赖性地诱导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增加血管低亲和L-Arg的最大转运速度(与对照组比较增加45%,P<0.01),显著增加NO的产生(比对照组增加43%)。结论:bFGF可增加L-Arg转运,对内皮衍生舒张因子/一氧化氮(EDRF/NO)系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缺氧复氧对肾性高压(renal hypertension , RH) 组及假手术(control , C) 组大鼠血管舒缩反应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采用Goldblatt 方法复制RH 大鼠模型,并应用离体血管灌流方法观察血管舒缩反应的变化。结果:缺氧可引起对照组大鼠有内皮主动脉环产生一快速、短暂的额外收缩,随后舒张。复氧可使其先舒张、后收缩。RH 组大鼠胸主动脉缺氧性收缩及复氧性舒张减弱,而随后的收缩增强。N- 硝基- L- 精氨酸甲基酯(N- nitro - L- arginine - methylester , L- NAME) 可减弱缺氧收缩及复氧舒张、增强复氧收缩。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可提高复氧舒张,减弱复氧收缩,RH 组减弱明显。结论:RH 组大鼠胸主动脉缺氧复氧舒缩反应变化与内皮分泌内皮源性舒张因子(endothelium - derived relaxing factor , EDRF) 机制受损及自由基生成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4.
在大鼠异丙肾上腺素(ISO)心肌坏死模型上发现心肌环─磷酸鸟苷(_cGMP)含量明显减少,冠脉流量降低,冠血管对乙酰胆碱(Ach)扩血管反应(内皮依赖性)减弱,而对硝普钠(NPS)的扩血管反应(非内皮依赖性)无明显改变。用内皮衍生松驰因子(EDRF)前体L-精氨酸二肽(L-Arg-Arg-OH)治疗可明显减轻ISO心肌损伤,增加心肌_cGMP含量,增加冠脉灌流量,改善冠血管对Ach的舒张反应。实验结果表明,ISO心肌坏死时冠脉内皮EDRP生成减少,应用L-精氨酸二肽具有防治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和方法:在甘油致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模型上,观察外源内皮素(ET)以及心房钠尿肽(ANP)、硝苯吡碇(Nif)和NO前体L-精氨酸(L-Arg)的作用。结果:甘油致大鼠ARF后24h,肾功能明显受损,血清尿素氮(SUN),肌酐(Scr),丙二醛(MDA),肾皮质钙含量及血浆内皮素(PE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外源性ET可加重ARF大鼠肾损伤,使SUN、Scr、MDA、PET及肾皮质钙含量显著增加,而ANP、Nif和L-Arg则使ARF大鼠SUN、Scr、MDA、PET及肾皮质钙含量明显降低,肾组织cGMP含量增加,减轻肾小管损伤。结论:ET对ARF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ANP、Nif和L-Arg可通过不同途径拮抗ET的生物学效应,从而对ARF的防治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内皮源性舒血管因子(endothelium-derivedrelaxingfactor,EDRF)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在甘油致大鼠ARF模型上,分别观察了NO前体L-arginine(L-Arg)和NO合成酶抑制剂N-nitro-L-arginine(L-NNA)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ARF大鼠NO合成减少,L-Arg能明显降低ARF大鼠血清中的BUN和Scr,尿中NAG和肾皮质中的钙含量,而提高血清NO水平,增加肾组织cGMP含量,改善肾功能;L-NNA则使ARF恶化。提示:EDRF在甘油所致ARF大鼠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NO样舒血管因子(NO-LRF)在腹膜炎败血症中的作用及其病理生理意义,本工作在大鼠腹膜炎败血症模型上,发现早、晚期败血症大鼠的离体主动脉环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降低;血管组织cGMP含量增加,表明败血症动物L-Arg/NO途经增强,用NO合成前体L-精氨酸(L-Arg)或NO合成抑制剂NG-nitro-L-arginine(L-NNA)、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灌流,分别增加或降低败血症动物主动脉的上述变化,但上述药物的作用不依赖于血管内皮的存在,提示败血症动物主要为非内皮源性NO-LRF增强。整体实验发现:L-Arg可明显改善而L-NNA却恶化休克过程,提示NO-LRF可能参与败血症休克时机体的适应性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8.
左旋硝基精氨酸诱导大鼠持续性高血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为了探索EDRF合成拮抗剂-左旋硝基精氨酸能否中诱导大鼠产生持续性高血压,本实验动态测定Wistar大鼠应用L-NNA后血压、心率、心脏重量,主动脉环反应性变化,组织及血浆生化改变。结果表明,应用L-NNA的各组血压均逐渐明显升高;心率在第七天开始减慢,至28天时减慢最显著,此时心脏绝对重量也明显增加;主动脉环对NE、ET收缩反应明显增强,对Ach舒张后应明显减低,组织cGMP明显减低,组织及血交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双标本微量生物测定法观察自发高血压大鼠(SHR)及其常压对照(WKY)大鼠肠系膜动脉Ach内皮依赖性舒张(EDR)的变化,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发现:SHR的AchEDR显著弱于WKY者;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美蓝(5×10-5mol/L)可明显减弱SHR与WkY的AChEDR,此时SHR的舒张仍明显弱于WKY。灌流消炎痛(5×10-5mol/L)后,卒中易感型自发高血压大鼠(SHRsp)的AchEDR增强,WKY的舒张反应几乎不变。此时SHRsp与WKY的肠系膜动脉的AchEDR的差异消失。以上结果支持高血压的内脏血管EDR减弱的结论,并且可以认为乙酰胆碱(Ach)激发的血管内皮舒张因子(EDRF)通过cGMP环节的功能发生变化。以及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收缩因子(EDCF)增多是这一减弱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L—精氨酸二肽对大鼠异丙肾上腺素心肌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鼠异丙肾上腺素心肌坏死模型上发现心肌环-磷酸岛苷含量明显减少,冠脉流量降低,冠血管对乙酰胆碱扩血管反应减弱,而对硝普钠的扩血管反应(非内皮依赖性)无明显改变。用内皮衍生松驰因子前体L-精氨酸二肽治疗可明显减轻ISO心肌损伤,增加心肌cGMP含量,增加冠脉灌流量,改善冠血管对Ach的舒张反应。实验结果表明,ISO心肌坏死时冠脉内皮EDRF生成减少,应用L-精氨酸二肽具有防治意义。  相似文献   

11.
NO—样舒血管因子在大鼠腹膜炎败血症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NO样舒血管因子(NO-LRF)在腹膜炎败血症中的作用及其病理生理意义,本工作在大鼠腹膜炎败血症模型上,发现早、晚期败血症大鼠的离体主动脉环对去甲肾上腺素的反应降低;血管组织cGMP含量增加,表明败血症动物L-Arg/NO途经增强,用NO合成前体L-精氨酸(L-Arg)或NO合成抑制剂NG-nitro-L-arginine(L-NNA)、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抑制剂亚甲蓝灌流,分别增加或降低败血  相似文献   

12.
L-精氨酸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内皮素释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L-精氨酸(L-Arg)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血浆内皮素-1(ET-1)释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40只分为:对照组,缺氧组,缺氧+N^ω-硝基-L-精氨酸甲脂(L-NAME)组和缺氧L-Arg组。结果:缺氧组的肺动脉平均压(mP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缺氧组+L-Arg组的mPAP显著低于缺氧组(P〈0.05)及缺氧+L-NAME组(P〈0.01),缺  相似文献   

13.
一氧化氮(NO)是由内皮细胞内的一氧化氮合成酶(NOS)作用于L-精氨酸(L-Arg),在分子氧参与下合成的内源性舒张因子,它能调节肺血管阻力。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长期缺氧,NO合成分泌减少,肺血管收缩,导致肺动脉高压,吸入NO可选择性作用于肺血管,使之扩张而降低肺动脉压力,对COPD患者预后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内皮舒张因子对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FeCl3损伤血管内皮导致的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模型上发现血栓段血管组织环磷鸟苷(cGMP)含量减少,其内皮依赖性的乙酰胆碱(Ach)扩血管作用减弱,而对非内皮依赖性的硝普钠扩血管反应无明显改变,病理形态观察可见动脉血栓形成和血管内皮严重损伤。用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NNA处理后的动物明显地促进血栓形成,该作用可被一氧化氮前体L-精氨酸(L-Arg)所拮抗,用L-Arg处理后的动物显著减轻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5.
L—精氨酸对高脂血症大鼠内皮素分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精氨酸对高脂血症大鼠内皮素分沁的影响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芜湖市241001)王安才王春雷俞国华杨尚印在大鼠高脂血症实验中,L-精氨酸(L-arginine,L-Arg)于逆转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减少的同时,对血管内皮分泌内皮...  相似文献   

16.
L—精氨酸对猪冠状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ox-LDL)诱导猪冠状动脉内皮功能障碍,观察L-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正常及内皮功能障碍的冠脉的影响。结果显示ox-LDL可使猪冠脉舒张功能下降而L-arg可部分阻止这一作用。用逆转录PCR技术检测了冠脉血管灌流后结构型一氧化氮合成酶(constitutivenitriecoxidesynthase,cNOS)mRNA表达,结果表明ox-LDL可抑制血管cNOSmRNA表达而L-arg可拮抗这一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甘油致大鼠ARF模型上,分别观察了NO前体L-Arg及NO合成酶抑制剂L-NNA对ARF大鼠肾功能及内源性ET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ARF大鼠ET分泌增多,NO合成减少。L-NNA明显增加ARF大鼠PET水平,肾小管ET免疫反应阳性颗粒明显增多。肾功能更加恶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血管钙超载对L-精氨酸/NO途径的影响。方法:维生素D3(VitD3)注射引起大鼠血管钙超载,检测血管NO生成、cGMP含量、L-瓜氨酸转化及L-精氨酸转运的变化,并与口服L-精氨酸治疗组大鼠比较。结果:大鼠血管钙含量(944±188)vs对照(107±18)μmol/g干重,(P<001),血管NO生成减少,组织cGMP含量降低,但L-瓜氨酸转化增高,L-精氨酸(L-Arg)高和低亲和性转运的最大速率(Vmax)分别降低505%和458%(P<001)。口服L-Arg治疗的大鼠血管NO生成和cGMP含量都较钙超载大鼠明显增高(P<001),L-Arg高、低亲和性转运的Vmax增加。结论:血管钙超载对L-Arg/NO途径损伤的主要环节在L-Arg的跨膜转运,补充NO前体L-Arg可能减轻钙超载引起的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19.
本文应用双标本微量生物测定法观察大鼠(SHR)及其常压对照(WKY)大鼠肠系膜动脉Ach内皮依赖性舒张(EDR)的变化,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发现:SHR的Ach EDR显著弱于WKY者;岛甙不化酶抑制剂美蓝(5×10^-5mol/L)可明显减弱SHR与WKY的Ach EDR,此时SHR的舒张仍明显弱于WKY。灌流消炎痛(5×10^-5mol/L)后,座中易感型自发高血压大鼠(SHRsp)增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一氧化氮(NO)的前体L-精氨酸(L-Arg)和NO合成酶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围产期窒息新生大鼠血浆内皮素(ET)的影响,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窒息新生大鼠及窒息前应有L-Arg或L-NAME预处理的新生鼠血浆ET的水平。结果显示:窒息组血浆E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L-Arg组血浆ET水平较窒息组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