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6,(12):2503-2506
湿邪与诸多皮肤病关系密切。文章从湿邪与皮肤病的关系、湿邪所致皮肤病的发病机理和湿邪所致皮肤病的用药三方面系统阐述王莒生教授临床上治疗湿邪所致皮肤病时遣方用药的经验,以期对皮肤病的治疗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湿邪和针对湿邪的治疗方法,是中医皮肤病学教学和临床的重点和难点。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取类比象"的方法来指导学生理解和学习。文章从如何运用取类比象的方法理解湿邪的概念、性质、特点;湿邪导致的皮肤病的皮损和疾病特点;除湿方法以及典型方剂举隅等几个方面,系统阐述了取类比象在皮肤病湿邪与除湿治法教学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皮肤病因于湿邪为患者甚多。在临床实践中从湿治疗皮肤病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湿邪(外湿与内湿)是导致诸多皮肤病发生、发展和预后转归的重要因素之一。黄莺教授在30年的临床实践中,对"湿邪"与皮肤病的关系及其治疗中的理、法、方、药等各个环节形成了一套相对系统完善的学术经验和体系,主张从外邪、脏腑、气血津液等多角度去分析湿邪的情况,并采取对应的治法与方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湿邪的来源、特点及其所致皮肤病的特点着手,探讨祛湿法在皮肤病中的应用。表现有典型的湿邪病症的皮肤病,从病因病机上辨别湿邪的来源,采用散寒除湿、祛风燥湿、清热利湿、健脾除湿的方法辨证治疗,能够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合肤痒颗粒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较难根治的一类皮肤病,中医理论认为风邪、湿邪、热邪、血虚、虫淫等为致病的主要原因.笔者用雷公藤合肤痒颗粒对150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与脾有密切关系。在生理上,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皮肤要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必赖于脾气的敷布及气血的濡养。在病理上,脾主湿而恶湿,而湿为长夏之主气;夏季也是皮肤病的多发季节,故皮肤病的发生常与湿邪侵犯或湿邪内生密切相关。皮肤病从脾进行辨证论治,能够更好的提高治疗皮肤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皮肤科疾病范围广泛,病因复杂,辨治方法较多而疗效不一。本人从多年临床中体会到其发病原因大致包括二个方面,一是脏腑功能失调,湿热内蕴,泛溢肌肤。二是风热湿毒直接侵及肌肤而发病。在治疗方面,本人提出从“湿”辨治是根据其病因和临床表现大多都与湿邪致病有关、治疗上注重湿邪去辨证用药确可提高疗效而论的。根据湿邪致病的特点将皮肤病与湿邪有关系和临床分类,治疗方法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湿邪致病是中医临床的一类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其致病的广泛性、潜隐性、迁延性、兼挟性使湿病几乎存在于各系统的疾病中,既有外感病,又有内伤病。现代医学所论述的病毒性感染、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等疾病,在某些情况下也是湿邪为患所致。本文以温病学中对湿邪论治为本,探讨湿邪与慢性盆腔炎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湿邪所致慢性盆腔炎的辨治原则。  相似文献   

10.
中医所谓的"湿",为"六淫"邪气之一,其性质重浊粘腻,致病多阻滞气血运行,障碍脾的运化,在皮肤病的病因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下面根据自己的临床体会,谈谈有关湿邪所致皮肤病的辨证论治问题。一、脾虚湿盛、蕴湿不化:临床多表现病程久,缠绵不愈,反复发作,食后脘腹胀满,大便常不成形,脉沉细或缓,舌质淡,舌体胖有齿痕,苔白滑。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肾脏疾病终末期的临床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兼症颇多,但以湿邪为其根本,其余诸邪皆由湿邪发展而来。现代临床工作者已经对湿证的病因、病机及治疗经验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通过已往资料的查阅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荆防败毒散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经验。方法:以医案形式阐述证属外感风寒湿邪所致过敏性皮肤病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经验。结论:荆防败毒散加减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在新疆中医同道研究西北燥证基础上,论述西北多燥证及西北燥证的相关研究。探讨燥邪与湿邪的相互转化,初步探讨新疆地区皮肤病发病机理与西北燥证、湿邪关系。  相似文献   

14.
当今社会皮肤病患者越来越多,皮肤疾患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笔者通过总结和分析云南省中医医院皮肤科专科医院叶建州教授临床经验从湿邪论治几类皮肤病。  相似文献   

15.
从湿邪论治慢性乙型肝炎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其病势缠绵,病程漫长,与肝硬化、肝癌关系密切。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慢性乙肝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彻底明了,国内外也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和特效药物。笔者在多年临床及科研工作中认识到,湿邪是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病因,从湿邪论治慢性乙型肝炎显得尤为重要。1湿邪是慢性乙肝的主要病因乙型肝炎大多起病缓慢,初起症状多隐伏不显,随病情发展,多表现为疲乏、嗜睡、食欲不振、恶心欲呕、腹胀、肢困、黄疸、便溏、腹泻、苔腻等湿邪困阻症状。《温病条辨》指出:“湿为阴邪,其来有渐,且其性氤氲黏…  相似文献   

16.
刘爱民 《河南中医》1998,18(3):160-161
除湿六法治疗顽固性皮肤病体会刘爱民河南省中医院(450002)主题词皮肤病/中药疗法化湿祛风健脾温阳清肺湿邪是皮肤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湿性缠绵,许多顽固难愈的皮肤病多与湿的存在有关。审证察因,并施以有效的除湿之法,常能起沉疴,愈顽疾。今将笔者...  相似文献   

17.
桂枝加黄芪汤本为仲景治疗黄汗之方,其功能为调和营卫,通阳除湿。笔者临证时发现部分皮肤病的病机也为营卫失调,兼有湿邪,应用临床,每获佳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皮肤病从脾胃学说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脾胃学说的角度对皮肤病的发病、治则、治法作了分析和论述,指出脾胃学说在皮肤病治疗中的重要指导意义,并提出皮肤病虽多为湿邪为患,但临证不宜一味祛湿,而应时时顾护中州,护胃健脾.  相似文献   

19.
荆防败毒散在皮肤科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荆防败毒散为《医宗金鉴》中治疗疮疡初起之方,其功能为疏风解表,除湿消疮。笔者临证时发现部分皮肤病的病机也是风邪袭表,兼有湿邪,用此方试用临床,每获佳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马铖  张史昭 《新中医》2018,50(1):173-174
正湿有表里之分,一般而言,以病因而分,六淫中之湿邪而致病者,称为外湿;因脏腑功能失调,水湿停聚而致病者,称内湿。诊治"湿"在肾系疾病中有着重要意义。张史昭教授为浙江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教学、科研和临床30余年。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笔者临床强调湿邪在慢性肾脏病进展过程中的作用,而对于湿邪的治疗尤其重视对气机的宣畅。现就从湿阻气机论治慢性肾脏病作一探讨。1湿阻气机与慢性肾脏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