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佳萍  张群英  李晓燕 《新中医》2015,47(6):154-155
目的:观察清热活血、通腑导滞法治疗亚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亚急性盆腔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化瘀散结灌肠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给予大黄牡丹汤加味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CA125、血清雌酮、血清催乳素、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86.67%,对照组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血清CA125、雌酮、催乳素及NK细胞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催乳素、NK细胞活性降低(P<0.05),血清CA125及雌酮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A125、催乳素、NK细胞活性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清热活血、通腑导滞法治疗亚急性盆腔炎疗效确切,可降低患者血清CA125、血清催乳素、NK细胞活性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群英 《护理研究》2005,19(18):1636-1636
[目的]观察氨溴索雾化吸入辅佐治疗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疗效。[方法]将106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在统一抗感染、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采用糜蛋白酶雾化吸入,实验组53例采用糜蛋白酶、氨溴索、山莨菪碱三联雾化吸入,每天2次,连用3 d~5 d。[结果]实验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常规组缩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氨溴索雾化吸入辅佐治疗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大鼠海马区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量、星形胶质细胞及神经元形态的影响,探讨白藜芦醇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只:正常对照组(Control)、假手术组(Sham)、缺血再灌注组(I/R)和白藜芦醇治疗组(Res)。Res组大鼠连续7 d腹腔注射白藜芦醇(每日30 mg/kg,由2%DMSO溶解),Sham组和I/R组注射同等量2%DMSO;7 d后Res组和I/R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ACO)模型,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Sham组仅分离暴露一侧颈内动脉,不插入线栓;24 h后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学评分;脑组织TTC染色;尼氏染色;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区GSK-3β和星型胶质细胞(GFAP)数量及形态变化;Western Blot分别检测Wnt信号通路相关因子GSK-3β、p-GSK-3β、β-catenin蛋白水平表达量。结果:再灌注24 h后,尼氏染色显示与I/R组相比Res组海马区仅有少量的神经元破碎和消失,形态尚完整(P0.05),同时行为学评分和梗死面积也低于I/R组(P0.05)。免疫组化显示,与I/R组相比Res组GSK-3β的表达量明显降低,伴随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状态和数量减少(P0.05)。Western Blot显示,与免疫组化表达趋势结果一致Res组GSK-3β的的表达量明显低于I/R组,而p-GSK-3β、β-catenin的表达量均增高(P0.05)。结论:白藜芦醇可能是通过调节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进而有效的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 患者男,44 岁.因口腔异物1 月余,来我科就诊.患者发现牙龈赘生物,并逐渐增大,触之易出血,20 多天.曾看过多家医院,按"息肉""囊肿"等治疗,未见好转.曾有过不洁性交史及口交史.皮肤科检查:下唇系带边缘见一灰白色绿豆大,菜花状赘生物.用5% 冰醋酸涂抹,下唇黏膜、舌尖部出现10 多个粟粒至芝麻大灰白色赘生物,表面粗糙.进一步检查,在阴茎冠状沟及肛周,也查见散在的芝麻至绿豆大表面粗糙疣状赘生物10 多粒,醋酸白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室电风暴三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3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室电风暴,均为中老年患者,发作心室电风暴前后均证实存在严重的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例1,2发生在阿托品静脉推注后,其中例1单纯使用胺碘酮及电击复律/除颤,效果不佳,死亡;例2在上述基础上联用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患者获救;例3在临时起搏器的支持下,电击除颤/复律、胺碘酮及美托洛尔联用,最终获救。提示:β受体阻断剂联合应用胺碘酮对终止急性心肌缺血/梗死合并心室电风暴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张群英  王冉  张彦 《护理研究》2006,20(6):503-504
外周静脉输注是儿科临床中最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也是患儿最害怕的一种护理操作.害怕原因主要是穿刺时引起的疼痛.而疼痛属于一种不愉快的感觉,是在实际上或潜在造成组织损伤引发的情感经历[1],因此,疼痛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因素.为减轻患儿的疼痛,我科护理人员运用循证理论查证了当前一些先进的、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其进行生理、心理两方面的护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育龄妇女681例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降低育龄妇女的死亡率,作者对1995~2001年长兴县15~49岁的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氯普鲁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输尿管镜手术时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的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80例择期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或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以2.5%氯普鲁卡因1.6ml行蛛网膜下腔阻滞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满意后开始镇静,分别予右美托咪定1.0g/kg及咪达唑仑0.1mg/kg,观察两组麻醉前(T0)、开始镇静时(T1)、输注镇静药后5min(T2)、输尿管镜置入后5min(T3)、手术结束时(T4)生命体征变化。记录两组镇静起效时间、效果和持续时间,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T2、T3时,2组患者血压、心率及M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均较T1时降低(P〈0.05),D组SpO2无显著变化。D组镇静起效时间短于M组(P〈0.05),镇静深度D组集中于Ⅲ级,而M组多分布于Ⅱ级及Ⅵ级,D组满意率高于M组且镇静持续时间长于M组(P〈0.05)。D组不良反应主要为术中心动过缓和术后头晕,而M组多见呼吸抑制和术后头晕,不良发生率D组(25%)低于M组(48%),(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较咪达唑仑更适用于腰麻下输尿管镜手术中镇静。  相似文献   
9.
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调查分析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1年来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和护理交班报告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发生暴力行为的精神病患者以新入院青年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居多,前夜是暴力行为的高发期,精神症状是暴力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及早正确有效的治疗及敏锐的观察,加强高发期的护理,改善病房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激能力是预防暴力行为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连续记录的豚鼠离体工作心脏100min,50min内各项指标(AF、CF、LVP、dp/dtmax、ASP和HR等)值较稳定和可靠。其后有自然衰竭趋势,-dp/dtmax最先减慢,提示心脏的自然衰竭与心室舒张功能受损有关。0.1-100nMN T和0.001—10nM有负性肌力和降低心泵的作用,且呈剂量依赖关系。NT和NF抑制AF的ID_(50),分别为15.2nM和1.03nM;+dp/dtmax的ID_(50),分别为52.4nM和3.3nM;-dp/dtmax的ID_(50),分别为56.3nM和1.6nM,两者相差15倍以上,差异显著,提示NT对心脏的抑制作用比NF弱得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