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基于微视频的课堂教学方法在推拿手法学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方法以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2014级针灸推拿学专业的2个班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在2个班的推拿手法学课堂中施于普通的传统教学方法 (对照组)和基于微视频的教学方法 (试验组),对2个班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并对开展微视频教学方法的班级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含理论知识笔试和实践技能操作考核)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学生对基于微视频的课堂教学方法总体满意程度评分为92分。结论在推拿手法学课程教学中应用基于微视频的课堂教学方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并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和技能操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验微格教学法在推拿手法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开设推拿手法学的班级,分为(微格教学法)试验组和(传统教学法)对照组分别教学,观察、分析2组学生成绩分布。结果试验组学生的测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格教学法在推拿手法技能训练中具有科学、实用、高效的优势,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高校专业类学生社团对学生掌握专业实践技能的作用。[方法]以广西中医药大学大学生针灸协会与大学生手法协会为例,观察此两个学生社团对本校中医类3个专业班级学生的针灸、推拿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成绩的影响。[结果]上述两个学生社团对中医类3个专业班级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成绩无显著影响(P0.05),但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测评成绩(P0.05)。[结论]高校专业类学生社团对学生掌握专业实践技能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推拿学》教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推拿学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推拿手法操作及常见疾病的推拿治疗已成为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文章从认真备课,注重各种教学方法,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功法训练四方面谈了体会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在针灸治疗学课程中实施分段式教学改革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出茂名卫生学校2013级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两个班学生划分为实验班和对照班,每班各50位学生。其中,对照班采取以往常规教学方法,实验班采取分段式教学方法,观察两个班级学生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动手操作成绩达标人数,对比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班50位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动手操作成绩达标人数分别为48人、49人均分别高于对照班的40人、39人,实验班取得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班,两个班级效果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分段式教学改革方法,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学生成绩,教学效果显著,学院应推广分段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腹肌协同训练对腰痛运动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部运动损伤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结合腰背肌训练,试验组采用推拿手法结合腰腹肌协同性训练。结果:治疗后经统计学比较发现,两组患者VAS、JOA评分均有改善,组内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差异,两组JOA评分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显效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手法结合腰腹肌协同训练治疗腰部运动损伤疗效确切,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推拿手法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为提升推拿手法学的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广西中医药大学2013级2个班分别开展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学(实验组)和传统课堂教学(对照组),课程结束后对比2个班级的理论知识和手法技能成绩,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手法演示考核成绩、人体模特考核成绩和手法力学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学生对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总体满意程度评分为95分。结论基于MO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推拿手法学课程教学,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经筋推拿手法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筋推拿手法治疗,两组均每次治疗20 min,每天1次,6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休息一天。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AS、ODI及JOA评分;并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后进行随访,对两组进行远期疗效及复发率、愈显率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VAS、ODI均有明显减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JOA均有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近期及远期总有效率、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筋推拿手法能纠正骶髂关节紊乱,缓解疼痛,改善骶髂关节功能,且复发率低,疗效可靠,较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力学中心式教学法在《推拿手法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拿学是一门技能性、操作性很强的临床学科,《推拿手法学》课程一直是推拿学教学中的基础和重点。在传统的“以手法姿势形态为主”的继承性教学方法下。学生往往过分注重手法动作形态,却忽略了力的训练,使掌握的手法看起来标准,实际上力度不够或力量不均匀,甚至出现不正确的肌肉收缩运动而使手法产生错误的力,影响了防治疾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激发学生训练推拿手法动力的方法,以提高《推拿手法学》教学质量。方法:围绕《推拿手法学》以手法训练为主的课程特点,通过多感官教学法、师带徒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的综合运用,缓解学生手法练习导致的身体和心理疲劳,激发学生训练推拿手法的动力。结果与结论: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推拿手法训练的能动性,开阔了学生视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练习易筋经九鬼拔刀式结合李墨林按摩疗法与单纯按摩治疗慢性颈痛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颈痛患者随机分为推拿练功组和单纯推拿组,每组30例,推拿组采取李墨林按摩手法治疗,推拿练功组在相同手法基础上结合练习易筋经九鬼拔刀式,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区别(P0.05)。结论:传统推拿疗法结合指导患者习练易筋经九鬼拔刀式在治疗慢性颈痛方面较单纯手法有显著优势,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推拿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存在课堂理论教学和临床搛作技能相脱节,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注重推拿手法基本功训练和推拿临床应用能力的培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使学生在掌握推拿学基本理论的同时,更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对进一步深化推拿学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采用“六步融合”混合式教学方法,探索《针灸推拿养生学》课程的考试改革,以期为《针灸学》等核心课程提供可参考的改革模式,提升中医学教育教学质量。方法 以2021~2022学年第1学期选择《针灸推拿养生学》课程的4个班级同学为研究对象,并均分成常规组和试验组。常规组运用单纯的混合式教学方法授课,试验组采用“六步融合”的教学方法授课,观察两组学生出勤率、参与讨论率、作业完成度、满意度、中期测试成绩、期末测试成绩、总评成绩的差异变化。结果 从课前学情角度分析,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学院占比、兴趣、学习方式及愿意自主学习时间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六步融合”教学的试验组总成绩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从学生学习参与度角度分析,试验组的出勤率、章节学习次数、线上讨论、自主学习汇报、课堂互动积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从学生学习气氛角度分析,试验组的学生活跃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从学生平时成绩角度分析,试验组的章节测试成绩、作业成绩、中期测试成绩、实践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1);从教学方法的满意度角度分析...  相似文献   

14.
推拿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长期以来一直是靠教师口传心授这种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方法存在许多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弊端:推拿手法靠教师讲要点,学生自己内心领会,学生很难把握手法要点[1];在传统教学中推拿手法的教学是以个人技能练习为主,不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规范性的推拿手法;推拿手法操作考试以评判者的个人感受和观察来评分,缺乏客观量化的参考标准,影响考试成绩的客观性、准确性和公正性,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准确反馈。2010-09-2012-09,我们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应用推拿手法测试仪进行推拿手法教学及考核,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评价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进行了本项研究.方法对使用和不使用"中国按摩推拿学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的两个班级学生在理论成绩与操作成绩上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有助于学生掌握手法的要点,同时对理论学习也有促进作用.结论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可以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激发学生训练推拿手法动力的方法,以提高<推拿手法学>教学质量.方法:围绕<推拿手法学>以手法训练为主的课程特点,通过多感官教学法、师带徒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实践教学法的综合运用,缓解学生手法练习导致的身体和心理疲劳,激发学生训练推拿手法的动力.结果与结论: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推拿手法训练的能动性,开阔了学生视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推拿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其主要依靠医生的双手,在病人身体上施以各种不同手法,来达到恢复或改善人体的生机、促使病情康复的目的。所以学好推拿的关键在于基本推拿手法是否熟练。近些年,很多学者已就如何提高推拿手法教学质量而进行了很多尝试,虽取得的一些成果,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推拿手法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笔者采用镜鉴法教学收到良好成效。所谓镜鉴法是指学生在进行推拿手法练习时,在其前方立一平面镜,以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随时纠正自己的不当手法与姿势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教学方法是笔者通过多年教学经验,自行摸索出来的一种简便易行,且收效甚佳的教学方法。现将具体方法总结论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颈部本体觉角度探讨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为手法治疗颈性眩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符合颈椎病诊断标准的颈性眩晕患者121例。旋颈试验阴性,经颅多普勒检查证实无明显血管因素的颈性眩晕患者70例,设为观察组;旋颈试验阳性,经颅多普勒检查证实椎基底动脉痉挛或供血不足的颈性眩晕患者51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相同的推拿治疗,每天治疗1次,5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头颅三轴向空间偏移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头颅三轴向空间偏移度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尚不能认为两组患者经手法治疗1个疗程后的疗效有所差异。结论:推拿手法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头颅的空间偏移回复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颈椎病治疗中手法推拿与牵引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120例患者中随机分成推拿组与牵引组.结果:经两个疗程治疗后,推拿组疗效明显优于牵引组(P<0.01).结论:手法治疗在掌握"顺则通,松则通,动则通"的原则下,具有解除肌肉痉挛、活血化瘀、整复错位的独到功效.  相似文献   

20.
凌波 《四川中医》2013,(12):132-134
目的:观察、比较神经松动手法与传统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神经松动手法组和推拿手法组,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两组治疗疗效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差值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松动手法治疗组和推拿手法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疗效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