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肿瘤标志物检测是目前协助诊断、监测肝细胞癌(HCC)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方法之一。总结了肿瘤标志物对HCC的诊断、预测肿瘤生物学特性及预后等方面的价值,以及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诊断的价值。新的肿瘤标志物不断被发现,有助于提高HCC的早期诊断率和评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肝细胞癌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福昌  郭武华 《山东医药》2012,52(42):87-89
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发病率较高,早期确诊比较困难,致使其预后较差。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许多小肝癌可以被早期发现,这使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但HCC患者的5年生存率仍然在5%左右。生物标志物作为肿瘤诊断的重要依据备受关注。为了提高HCC的早期检出率,有关HCC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也一直在进行中。现将相关指标的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癌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iccancer,PHC)是世界范围内第8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占其91.5%.HCC是肿瘤病因学中的重要类型,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化学致癌物及环境因素等所造成的慢性肝脏损害都可诱发HCC.HCC恶性度高,容易复发及转移,预后差,而且早期诊断较困难,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期.HCC的生物标志物对于HCC的早期诊断、监测肿瘤进展、疗效判定、复发和存活率的判定十分重要.因此,寻找有效的HCC生物标志物是医学工作者多年以来的努力方向,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临床上诊断HCC最常用的指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0%和90%,AFP-L3、AFU、DCP及anti-p53等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新近发现SCCA-IgMIC在HCC患者有表达,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均较高,可能不久以后会成为HCC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持续升高,探索早期诊断的有效方法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生物标志物可用于辅助诊断消化道肿瘤,对高危人群进行无创性肿瘤标志物筛查,可减少影像学检查和胃肠镜检查的人数,并可提高患者对筛查的依从性,为治疗争取时间。该文主要对用于肝细胞癌(HCC)、结直肠癌(CRC)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包括miRNA、血清蛋白标志物、细胞学标志物等作一综述,以期为消化道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癌(HCC)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寻找高效的肿瘤标志物是HCC早期诊断和改善预后的关键。经典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如甲胎蛋白(AFP)因敏感性较低,在诊断HCC上的应用有其局限性。近年来一些研究提出的许多新的血清标志物可以帮助诊断HCC,其中还有一部分可以辅助HCC的分期及预后评估。此外,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也是新的研究方向。该文就HCC血清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肝癌,其高死亡率与当前对HCC的诊断和监测手段不理想密切相关。microRNA(miRNA)在HCC的发生和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异常表达是HCC病理中的常见现象,且miRNA能被细胞释放到循环血中稳定存在。通过讨论miRNA在HCC中作用的研究进展,提出循环miRNA有望成为HCC早期诊断、监测治疗和评估预后的潜在标志物,并分析了现阶段该潜在标志物在临床验证中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的最常见的肿瘤之一.虽经持续不懈地根除或改进多种治疗技术,肝癌患者的预后仍很差.如何监测肝细胞的恶性转化或早期诊断HCC仍是医学难题.HCC发病机制复杂,多种致病因素包括乙型肝炎病毒或丙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持续感染、脂质积聚和黄曲霉素摄入等致使抗癌基因失活或癌基因复活,诱发肝细胞癌变;HCC患者的早期筛查有益于延长生存期.血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和肝癌特异性AFP或A F P-L3作为肿瘤标志虽已常规应用,但他们诊断肝癌仍存在假阳性结果且灵敏度及特异性欠佳.肝癌的有效治疗取决于早期诊断,急需研发比较准确有效标志物用于肝癌患者的早期临床分期,治疗监测与预后判断.近来,积累的资料已显示新的血源性标志物如循环血肿瘤细胞,相关通路关键信号分子、癌胚型特异蛋白、长链非编码RNA和微小RNA对肝癌诊断的潜在价值.本文述评了肝癌特异诊断相关分子标志发现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肝细胞癌(HCC)是2020年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也是全球第六大常见癌症。大多数肝癌患者在就诊时已发展为晚期癌症,尽管HCC发病率很高,但对于晚期患者的治疗方案并不多,所以提高HCC患者的早期发现率非常必要。本文总结HCC中已发现的生物标志物,希望能够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其具有起病隐袭、早期症状不明显、进展迅速等特点,一经发现已发展至中晚期,给患者生命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近年来,随着新型生物标志物的发现和检测技术的构建与应用,HCC的诊断、疗效及预后评估效果有了显著提升,大大提高了HCC患者生存质量。本文就近年来HCC的诊断、疗效及预后标志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重点分析HCC不同标志物的功能作用,为HCC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癌(HCC)具有发病率高、生存率低、治疗效果不良、发病机制复杂等特点。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lncRNA MALAT1在HCC中表达上调,具有促进HCC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作用,并且在HCC的诊断、预后及治疗方面具有临床指导意义。总结了lncRNA MALAT1在HCC中的研究现状,探讨其表达模式、作用机制以及在预测和监测HCC发展中的临床意义,以期深入了解lncRNA MALAT1在介导HCC发展中的作用。lncRNA MALAT1将有望成为HCC诊断和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并在将来应用于临床靶点治疗。  相似文献   

11.
AFP是目前最常用的肝细胞癌(HCC)诊断标志物,但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均不够理想,尤其在HCC的早期阶段肿块较小时容易漏检。就目前出现的一些新的肿瘤标志物在HCC诊断、治疗监测和预后判断方面的临床价值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了HCC肿瘤标志物今后的发展趋势。认为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HCC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筛选和优化肿瘤检测组合、寻找无创且高效的肿瘤标志物及个性化治疗将是今后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2.
梁娅莎  罗凤鸣 《国际呼吸杂志》2013,33(18):1412-1417
肺癌是目前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病死率也居于前列.因此,对肺癌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对于降低肺癌患者的病死率以及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至关重要.传统的肺癌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学检查,现在仍然被临床所采用.但鉴于以上检查手段的敏感性、特异性、适用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局限,近年来有关肺癌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分子标志物的研究愈来愈受到关注.本文就甲状腺转录因子-1的生物作用及其在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肿瘤标志物早期诊断对肝细胞癌(HCC)患者长期生存预后非常重要。阐述了血清异常凝血酶原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IVKA-Ⅱ)在HCC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复发预测中的价值,发现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与AFP联合能明显提高HCC的早期诊断率。认为动态检测PIVKA-Ⅱ水平变化能够较好地协助临床正确评价HCC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和复发,可以作为HCC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预后通常较差,如若能早期诊断,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则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目前,AFP是检测HCC应用最广泛的血清标志物。然而,在一些HCC患者中并未发现AFP的升高。分析了AFP、乙型肝炎核心相关抗原、液体活检技术、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及外泌体在HCC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潜力,通过探讨其研究进展,为HCC早期诊断方法的探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肝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肝癌 (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 ,其死亡率位于第二位。所有HCC几乎都有肝硬化基础 ,确诊时已多属中、晚期 ,缺乏有效治疗 ,预后差。虽HCC非手术疗法有进展 ,但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1 ,2 ] 。晚期HCC切除后复发率高 ,易转移 ,早期诊断极为重要。肝癌血清标志物众多 ,尚无单一标志物能够诊断所有肝癌。敏感而特异如甲胎蛋白AFP L3、异常凝血酶原 (PIVKA Ⅱ )、肝癌特异性GGT等标志物 ,它们间无相关性并起互补作用。肝癌标志物分析有助于肝癌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及术后随访、复发或转移监测[3 ] 。本文就早期诊断有价…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蛋白质组学是前沿研究领域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有关疾病的研究中,是目前HCC研究的重要方法。显著表达的蛋白可以被筛选出来,有望成为HCC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药物作用靶点以及用来预测HCC复发和预后、阐明HCC致病机制。概述了国内外对于HCC蛋白质组学在临床研究中的成果,认为蛋白质组学技术基础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将会为HCC诊疗带来极大益处。  相似文献   

17.
胰腺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腺癌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患者5年生存率小于5%.新近研究报道,早期发现并切除的胰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15%-40%,因此早期诊断胰腺癌能够有效挽救患者生命.目前一些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的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评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这些指标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尚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肿瘤标志物并建立联合诊断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胰腺癌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8.
利用当前血清生物标志物诊断的肝细胞癌(HCC)通常已处于晚期阶段;在目前现有治疗方案下,HCC的5年生存率很低。因此,有必要研发高效、无创、能早期诊断HCC的生物标志物,探索治疗HCC的新策略。很多证据表明微小RNAs(miRNAs)参与HCC发生发展过程,有可能成为检测HCC癌变的敏感生物学标志物和治疗HCC的新靶标。介绍了miRNAs在HCC诊治中的应用,认为以miRNAs为基础的HCC诊治策略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尚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主要标志物,测定血清AFP水平是目前诊断HCC的主要手段.约1/3的HCC患者血清AFP水平正常,即所谓的AFP阴性肝癌,这部分患者的诊断是目前肝癌诊断中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能弥补AFP不足的肝癌标志物,以提高HCC的诊断水平.本文综述了有关AFP阴性肝癌的肿瘤标志物诊断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包括传统肝癌标志物对AFP阴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新肝癌标志物对AFP阴性肝癌的诊断价值,以及对AFP阴性HCC具有潜在诊断价值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肝细胞癌(HCC)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且患者的5年生存率较低,复发率较高。近年来研究发现,部分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HCC中异常表达,且表达水平与患者的预后相关。这些lncRNA可通过调控表观遗传、作为竞争性内源RNA以及参与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等多种机制,促进或抑制HCC的发生发展,可能成为新型HCC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该文就lncRNA在HCC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