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前S2抗原、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检测结果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前S2抗原、HBV血清标志物检出情况与HBV-DNA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进行前S2抗原、HBV血清标志物5项的检测,同时对乙肝患者运用PCR检测HBV—DNA的含量。结果大三阳组前S2抗原(+)检出率和HBV—DNA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小三阳组,且与小三阳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前S2抗原(-)组血清HBV-DNA检出率为89%;前S抗原(+)组与血清HBV—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在前S2抗原、HBV血清标志物与HBV—DNA检测中应联合应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提高检出率,为判断乙肝病毒的复制、传染性以及指导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肝小三阳患者前S1抗原(Pre—SlAg)与HBV DNA含量在反映乙肝病毒复制方面的相关性,了解检测Pre—SlAg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Pre—SlAg和HBV血清标志物,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HBV DNA。结果482例HBsAg(+)、抗HBe(+)、抗HBc(+)小三阳患者中Pre—SlAg阳性率为39.2%(189/482),HBV DNA阳性率为44.4%(214/482)。结论检测Pre—SlAg可了解乙肝小三阳患者是否存在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3.
HBV前S2抗原、前S2抗体与其病毒标志物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S2抗原,抗体与HBV M,HBV-DNA之间关系。方法:对146例乙型肝炎患者用ELISA法检测前S2抗原,前S2抗体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 M);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DNA。结果: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变患者前S2抗原检出率分别为8.33%,77.07%;前S2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75%,9.34%,3.7%,前S2抗原在HBV-DNA,HBeAg阳性病例中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01),前S2抗体阳性病例HBV-DNA,HBeAg均为阴性。结论:前S2抗原的检出意味着病毒有复制或有传染性,前S2抗体的出现标志着病毒被清除,在慢性肝病中检出并不意味病情稳定,同时发现该抗体可以在急性乙型肝炎急性期及血清HBV M全部阴性的患者中检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前S1抗原与乙肝血清标志物(HBV—M)、HBV—DNA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前S1抗原,采用PCR法检测HBV—DNA。[结果]前S1抗原与HBV—DNA阳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t=38.70,P〈0.001)、与HBeAg阳性也具有相关性(t=7.165,P〈0.01);前S1抗原与HBV—DNA检测结果无差异(X^2=0.44,P〉0.5)。[结论]无条件检测HBV—DNA而HBeAg阴性的血清检测前S1抗原能更好地反映病毒复制状态和传染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2抗原作为反映病毒复制的指标对乙肝“小三阳”检测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对353例乙肝小三阳患者血清进行前S2抗原及HBV—DNA联合检测。结果:353例小三阳患者标本中。PreS2抗原检出172例,检出率48.7%;HBV—DNA阳性检出129例,检出率36.5%。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BV标志物、HBV—DNA及前S2均为阴性。结论:PreS2抗原与病毒感染和活动性复制有密切关系,是乙肝小三阳患者两对半与HBV—DNA检测的有效补充,是小三阳患者疗效评估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BV—DNA的检测结果与乙肝两对半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运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25例疑似乙肝患者血清中的HBV—DNA含量,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两对半标志物,并对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BsAg(+)HBeAg(+)HBcAb(+)组(大三阳组)患者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85%(51/60),平均拷贝数为2.24×10^7 copies/mt;HBsAg(+)HBeAb(+)HBcAb(+)组(小三阳组)患者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31%(31/98),平均拷贝数为3.86×10^5copies/ml;HBsAg(+)HBcAb(+)组患者血清中HBVDNA的阳性率为38%(5/13),平均拷贝数为6.93×10^5copies/ml。[结论]大三阳组和小三阳组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458,P〈0.005);大三阳组和HBsAg(+)HBcAb(+)组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954,P〈0.005);HBVDNA病毒含量检测更能准确反映患者HBV感染情况,因此在检测中应该联合使用两种方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指导临床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指导治疗和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前s2抗原作为反映病毒复制的指标对乙肝“小三阳”检测的临床价值及意义。方法:对353例乙肝小三阳患者血清进行前S2抗原及HBV—DNA联合检测。结果:353例小三阳患者标本中,PreS2抗原检出172例,检出率48.7%;HBV—DNA阳性检出129例,检出率36.5%。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BV标志物、HBV—DNA及前S2均为阴性。结论:PreS2抗原与病毒感染和活动性复制有密切关系,是乙肝小三阳患者两对半与HBV—DNA检测的有效补充,是小三阳患者疗效评估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DNA定量与HBV血清学标志物(HBVM)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225例乙肝感染者血清的HBV DNA含量,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其血清学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在不同HBV M模式中,HBV DNA与HBV前S1抗原(preS1Ag)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模式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和抗核心抗原抗体(+)中血清HBV DN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模式。在139例HBV DNA阳性的标本中,HBV DNA与preS1Ag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与HBeAg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preS1Ag阳性组HBV DNA定量值显著高于preS1Ag阴性组。结论HBV DNA或preS1Ag与HBV复制密切相关,preS1Ag较HBeAg更能敏感反应HBV复制,联合检测HBV DNA与HBVM在乙肝的诊断治疗中更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
HBV前S2蛋白检测与HBV—DNA和乙肝二对半模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BV前S2蛋白检测与HBV—DNA和乙肝二对半标志物模式的相关性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应用PCR法和ELISA法对216例HBV—DNA和HBV血清标志物、前S2蛋白同时进行平行检测。[结果]“大三阳”患者前S2蛋白和HBV—DNA阳性率分别为42.9%和86.7%,“小三阳”患者前S2蛋白和HBV—DNA阳性率分别为3.4%和13.6%,血清前S2蛋白和HBV—DNA检出率比较两者存在密切相关性(X^2=38.01,P〈0.005);以HBV—DNA检测为标准,HBeAg的灵敏度为87.7%,前S2蛋白灵敏度为43.4%,HBeAg和前S2蛋白与HBV—DNA的总符合率分别为87.5%和68.9%。[结论]HBV前S2蛋白检测对HBV感染的诊断价值较低,但可作为HBeAg和HBV—DNA的补充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中HBV DNA定量与乙肝标志物(HBV-M)之间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FQ-PCR)和ELISA法分别检测535例门诊病人的血清HBV DNA含量和HBV-M,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BsAg(+)、HBeAg(+)、HBcAb(+)组血清HBV DNA检出率为88.8%(207/233),平均拷贝数为1.0*10^8/ml;HBsAg(+)、HBeAb(+)、HBcAb(+)组血清HBV DNA检出率为31.6%(50/158),平均拷贝数为6.2*106/ml;HBsAg(+)、HBcAb(+)组血清HBV DNA检出率为21.7%(15/69),平均拷贝数为1.8*106/ml;HBeAb(+)、HBcAb(+)组血清HBV DNA检出率为6.2%(1/16),平均拷贝数3.2*103/ml;全阴性组血清HBV DNA检出率为5.0%,平均拷贝数为2.0*103/ml;其他组合,HBV DNA检出率为0.结论 对临床HBV感染、复制及传染性的判断,除乙肝标志物ELISA检测外,加做HBV DNA FQ-PCR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前S1抗原( PreS1)、HBV DNA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的相关性,评价三者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 427例乙型肝炎患者分别使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标本中HBV DNA载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V-M和PreS1水平.结果 HBsAg(+)、HBeAg(+)、HBcAb(+)乙型肝炎患者的PreS1、HBV DNA阳性率及病毒载量,均显著高于其他模式乙型肝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eAg、PreS1和HBV DNA之间具有较高的符合率.结论 PreS1、HBV DNA和HBV-M单独检测均存在缺陷,三者联合检测对乙型肝炎患者的准确诊断、判断病毒复制情况和药物疗效的监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HBsAg、抗HBe、抗HBc阳性患者PreS1-Ag与HBV复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瑾  吴蓉  倪振华  康向东 《检验医学》2009,24(12):904-90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HBV e抗体(抗HBe)、HBV核心抗体(抗HBc)阳性患者HBV前S1抗原(PreS1-Ag)与HBV复制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免疫法(MEIA)、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肝炎标志物、HBV DNA载量和PreS1-Ag,并分析HBV DNA载量和PreS1-Ag的相关性。结果456例HBsAg、抗HBe、抗HBc阳性患者标本中HBV DNA与PreS1-Ag的符合率为88.37%,两者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V DNA载量和PreS1-Ag吸光度之间显著相关(r=0.979 9,P〈0.01)。对176例HBV DNA和PreS1-Ag均阳性的标本进一步进行分段分析,HBV DNA载量在2×10^3 - 7×10^4拷贝/mL之间及对应的PreS1-Ag吸光度在0.105-1.696之间的数据相关程度更为密切(r=0.993 9,P〈0.01)。结论PreS1-Ag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反映HBV复制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孕产妇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对孕产妇乙肝预防控制提供依据,并探讨HBV前S1抗原和乙肝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2 067例孕产妇进行血清HBV前S1抗原(PreS1-Ag)、HBsAg、抗-HBs、HBeAg、抗-HBe和抗-HBc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HBsAg阳性211例,阳性率10.21%。在211例HBsAg阳性血清中,PreS1-Ag阳性138例(65.40%),HBeAg阳性71例(33.65%),经χ2检验,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三阳模式为HB-sAg(+)、HBeAg(+)、抗-HBc(+),HBsAg(+)、HBeAg(+),小三阳模式为HBsAg(+)、抗-HBe(+)、抗-HBc(+)的PreS1-Ag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0.39%、75.00%和64.04%,经χ2检验,3种模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1例HBeAg阳性血清标本,PreS1-Ag检出56例(78.87%);HBeAg阴性140例,PreS1-Ag检出82例(58.57%),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阴性血清中未检出PreS1-Ag。结论 PreS1-Ag检测比HBeAg更敏感,是HBV复制的可靠指标之一,与乙肝相关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更准确反映HBV感染与复制状况,及时对孕产妇采取相关措施,对减少母婴传播乙肝,降低新生儿乙肝传播,提高优生优育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乙型肝炎患者PreS1抗原与HBV-DNA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前S1抗原(PreS1)抗原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的关系。方法对150例乙型肝炎患者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BV-DNA,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PreS1抗原。结果 150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阳性91例,总检出率为60.7%(91/150),PreS1抗原阳性94例,总检出率为62.7%(94/150),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0.5660.05),HBV-DNA与PreS1抗原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 HBV-DNA与PreS1抗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故PreS1抗原可作为判断HBV感染与复制的一项新指标,但二者的检出率并不完全相同,提示它们所表达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各自具有独立的临床意义,故联合检测HBV-DNA与PreS1抗原更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300例HBV前S1抗原与HBV标志物及HBV-DNA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与HBV标志物及HBV-DNA的关系。方法收集300例HBV感染者血清标本,根据HBV标志物不同表现模式进行分组。HBsAg、HBeAg和抗-HBc 3项阳性者92例为第1组;HBsAg、抗-HBe和抗-HBc 3项阳性者125例为第2组;HBsAg和HBeAg 2项阳性者16例为第3组;HBsAg和抗-HBe 2项阳性者30例为第4组;HBsAg和抗-HBc 2项阳性者37例为第5组。前S1抗原及HBV血清标志物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HBV-DNA检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结果第1~5组的前S1抗原阳性率分别为81.5%、38.4%、37.5%、46.7%、54.1%;HBV-DNA阳性率分别为95.7%、36.0%、56.3%、40.0%、62.1%。前S1抗原与HBV-DNA检测结果比较,前S1抗原检测相对灵敏度为82.5%,特异性为86.2%,总符合率为84.0%,其敏感度不如HBV-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5)。结论前S1抗原与HBeAg及HBV-DNA具有高度相关性,可作为HBV存在、复制及其传染性的标志物,前S1抗原、HBV血清标志物及HBV-DNA联合检测,对提高HBV的检出率,防止误诊、漏诊以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戴平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0):1384-1386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Ag)及HBV e抗原(HBeAg)的表达与产妇血清HBV-DNA载量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于该院诊治的乙型肝炎(简称乙肝)产妇13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HBV感染。采用ELISA检测HBeAg、PreS1-Ag;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定量检测HBV-DNA;根据HBV-DNA载量分组,比较各组HBeAg、PreS1-Ag检出率,计算HBeAg、PreS1-Ag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132例乙肝患者中,HBV-DNA载量<10^3 copy/mL有73例,其中PreS1-Ag阳性39例(53.42%),HBeAg阳性5例(6.85%);HBV-DNA载量在10^3~10^5 copy/mL有21例,其中PreS1-Ag阳性11例(52.38%),HBeAg阳性8例(38.10^%);HBV-DNA载量>10^5~10^8 copy/mL有33例,其中PreS1-Ag阳性29例(87.88%),HBeAg阳性21例(63.64%);HBV-DNA载量>10^8 copy/mL有5例,其中PreS1-Ag和HBeAg的检出率均为10^0.00%。以HBV-DNA载量为10^3 copy/mL为切割值,PreS1-Ag和HBeAg的特异度分别为69.39%、72.34%,灵敏度分别为53.01%、86.84%。结论随着HBV-DNA载量的升高,PreS1-Ag和HBeAg的检出率大幅提高,且PreS1-Ag的诊断灵敏度高于HBeAg;而与PreS1-Ag相比,HBeAg的诊断特异度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肝患者血清前S1抗原与HBV5项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268例乙肝患者进行血清前s1抗原的检测。结果前S1抗原在HBeAg阳性标本中检出率为85.88%,在阴性标本中的检出率为39.3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前S1抗原能较好地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在临床检验中,对乙肝患者血清进行前S1抗原与乙肝三系统联合检测,将有助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乙肝患者血清前S1抗原与HBV 5项之间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对268例乙肝患者进行血清前S1抗原的检测.结果 前S1抗原在HBeAg阳性标本中检出率为85.88%,在阴性标本中的检出率为39.3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前S1抗原能较好地反映乙肝病毒的复制情况.在临床检验中,对乙肝患者血清进行前S1抗原与乙肝三系统联合检测,将有助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9.
乙型肝炎病毒前S2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讨前S2抗原抗体系统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92例标本进行HBVM和PreS2-Ag及PreS2-Ab检测,将其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PreS2-Ag在HBsAg阳性组、HBeAg阳性组的检出率分别为64.71%、96.97%,均明显高于其在对应阴性组中的检出率(P<0.01);PreS2Ag与HBsAg、HBeAg的符合率分别为73.91%、85.87%,PreS2-Ag的阳性率低于HBsAg的阳性率但高于HBeAg的阳性率,PreS2-Ag与HBsAg、HBeAg的总体检出率间均关联显著(P<0.01),PreS2-Ag与HBeAg的不一致部分相差显著(P<0.01),表明PreS2-Ag与HBsAg、HBeAg均高度相关,PreS2-Ag优于HBeAg.PreS2-Ab在HBeAb阳性组中的检出率(72.22%)明显高于在HBeAb阴性组中的检出率(23.21%)(P<0.01),PreS2-Ab与HBeAb符合率为75%,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PreS2-Ab与HBeAb总体上具有一定平行关系.结论PreS2-Ag是HBV感染、复制的敏感指标,且优于HBeAg;PreS2-Ag与PreS2-Ab的连续监测对HBV感染与复制的判断和抗病毒疗效及病情预后的动态观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BV)前S1抗原(PreS1Ag)与其他HBV标志物的关系,并探讨其相应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对218例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患者和30例健康者进行HBV血清标志物、HBVPreS1Ag和HBVDNA检测。结果在所检人群中PreS1Ag和HBVDNA的检出率分别为62.5%和63.7%。在乙肝e抗原(HBeAg)阳性组和阴性组中PreS1Ag阳性率为87.2%和59.8%,HBVDNA阳性率为95.7%和57.1%。PreS1Ag和HBVDNA的阳性率相似。结论PreS1Ag是HBV感染、复制的指标,与HBV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为乙肝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