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细胞焦亡是不同于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特征的另外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方式,由Gasdermin蛋白介导发生。炎症小体激活后,活化的Caspase?1/4/5/11剪切激活GSDMD,释放的GSDMD N端片段重新折叠,并寡聚在细胞膜上形成直径10~15 nm的孔洞,促进了炎性物质的释放,并最终引起细胞溶胀死亡。除此之外,其他蛋白酶也能通过非炎症小体激活机制剪切激活Gasdermin家族蛋白介导细胞焦亡的发生。细胞焦亡近年来被广泛报道参与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细胞焦亡的特征、分子机制、和疾病的关系以及靶向GSDMD的治疗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焦亡是一种促炎性程序性死亡,不同于凋亡或坏死,是细胞死亡的另一种形式,以胱天蛋白酶切割Gasdermin D介导膜孔形成为特征,最终膜破裂和细胞内容物泄漏,大量炎症介质释放。随着对细胞焦亡调节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探讨,细胞焦亡在炎症、感染、免疫、肿瘤等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细胞焦亡广泛参与消化系统各个脏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如肝炎肝硬化、炎症性肠病、消化道肿瘤等,进一步阐述细胞焦亡各环节关键物质在胃肠道常见疾病中的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细胞焦亡是一种依赖于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1/4/5/11且由GSDMD介导并伴有炎性介质释放的程序性细胞死亡。NLRP3炎性小体调控细胞焦亡并促使炎性因子的活化与释放。NLRP3炎性小体调控的细胞焦亡参与多种肾脏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就NLRP3-caspase-1介导的细胞焦亡在肾脏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优化阿司匹林海藻酸钙胃漂浮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方法:以处方参数为输入、药物释放度和漂浮率为输出建立模型,同时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和响应曲面法预测了药物的体外释放,优化了处方,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预测和优化性能。结果: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的准确性更好,两种方法的优化结果相似。优化后,大约90%(体积分数)的微球可以在体外人工胃液中漂浮4 h以上,阿司匹林60 min内释放42.12%,120 min内释放60.97%,240 min内释放78.56%,药物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和响应曲面法成功制备了体外释放良好的阿司匹林胃漂浮微球。  相似文献   

5.
正假性痛风又称焦磷酸钙沉积病(calcium pyrophosphate deposition,CPPD),患者焦磷酸钙晶体沉积在关节纤维软骨、透明软骨及其滑膜表面,释放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前列腺素~([1]),引发以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晶体关节炎~([2])。CPPD改变了软骨的机械特性,可能导致或加速关节结构损伤~([3])。在欧美成年人中发病率为4%~7%,类似于痛风高尿酸血症,大部分为无症状CPPD,发作的病例中仅25%左右为CPPD类型~([2])。CPPD诊断金标准是在受累关节滑液中找到焦磷酸钙晶体~([4])。  相似文献   

6.
细胞焦亡是半胱氨酸蛋白酶介导的以线粒体参与、炎性小体组装、质膜穿孔、炎性释放为特征的细胞程序性死亡。作为介导机体炎症反应的重要机制,细胞焦亡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RIRI)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本文就近年来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细胞焦亡在RIRI中的作用机制和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RIRI的早期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细胞焦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细胞焦亡导致细胞内容物与炎性因子的释放参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又一热点。本文旨在阐述细胞焦亡与代谢性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拓宽对该类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为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一种程序性的死亡方式,活化的天冬半胱氨酸酶-1(caspase-1)可以诱导焦亡的发生,并促进炎症因子IL-1β和IL-18等的释放,且焦亡广泛参与各种慢性疾病的进展,如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2型糖尿病等.有研究表明,自噬的缺陷会刺激细胞焦亡,且会加快A...  相似文献   

9.
心肌细胞焦亡参与诸多疾病及因素所致心肌损伤的发生发展,其分为经典焦亡途径、非经典焦亡途径和Caspase-3介导的焦亡途径。焦亡以细胞肿胀裂解、胞质外流、炎症因子释放为特征,可促进炎症反应,进一步造成心肌损伤。心肌缺血再灌注、慢性心力衰竭、脓毒症心肌病、多柔比星心脏毒性均会造成心肌损伤,心肌细胞焦亡参与其发生发展。中医药以多靶点优势干预心肌细胞焦亡,保护心功能,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细胞焦亡是调节性细胞死亡(regulated cell death,RCD)的一种形式,其特征是由GSDMD蛋白介导,释放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参与机体免疫炎性反应。目前认为细胞焦亡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e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RIRI)发病机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旨在对细胞焦亡在RIRI中的关键作用进行综述,并探讨了细胞焦亡调节RIRI过程的分子机制。此外,本文还分析了以细胞焦亡为靶点的多种分子药物治疗RIRI的可能性,为临床治疗RIRI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由多种病理因素(如感染、恶性肿瘤等)触发并由caspase家族蛋白介导的炎症性细胞死亡,其特点是胞膜快速破裂及胞内促炎物质的释放。细胞焦亡的三种路径分别为依赖于caspase-1的经典路径、依赖于caspase-4/5/11非经典路径以及依赖于caspase-3的特殊路径。此外,GSDMD和GSDME也在焦亡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细胞焦亡与多种恶性肿瘤关系密切,表现为既可抑制也可促进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文章就细胞焦亡的路径、细胞焦亡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2.
脓毒症早期即可出现心肌损伤, 临床表现为心脏收缩及舒张功能障碍伴有射血分数降低。细胞焦亡(Pyroptosis)是炎性小体复合物经过一系列反应激活Gasdermin家族蛋白, 细胞膜完整性遭到破坏, 释放细胞内容物和促炎性物质, 诱发炎性反应的死亡形式。细胞焦亡可能调控脓毒症心肌损伤的发生发展, 本文主要对细胞焦亡的概述以及细胞焦亡与脓毒症心肌损伤发病机制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细胞焦亡是以炎性细胞因子释放为特征的一种新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其镜下形态特征、诱发机制以及作用过程与其他细胞程序性死亡(如凋亡、自噬等)有显著不同。目前研究证实细胞焦亡参与了代谢性疾病、肿瘤、免疫相关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炎性反应等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通过对细胞焦亡发生机制及其与相关疾病发病关系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为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4.
细胞焦亡是一种程序性死亡方式,活化的天冬氨酸酶-1(caspase-1)可以诱导焦亡的发生,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引发剧烈的炎症反应。根据依赖的caspase不同,细胞焦亡可分为caspase-1介导的典型炎症小体途径和人caspase-4/5(或小鼠caspase-11)介导的非典型炎症小体途径。近年来研究发现细胞焦亡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转归密切相关。本文分别从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巨噬细胞三种细胞焦亡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作一综述,旨在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型的促炎程序性细胞死亡,不同于其他程序性死亡,包括经典途径和非经典途径,依赖于Caspase-1、Caspase-4、Caspase-5、Caspase-11介导。目前研究最为深入的是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依赖于Caspase-1的经典细胞焦亡途径,在机体免疫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细胞发生焦亡后可释放大量的促炎症细胞因子,这个细胞因子将进一步促进炎症的发展。近年来研究表明细胞焦亡在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该文主要对细胞焦亡的分子机制及肝细胞、肝星状细胞和肝脏巨噬细胞与肝纤维化的关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罗改香  韩蕾  权金星 《广西医学》2023,(24):3046-3050
细胞焦亡是一种主要依赖于Caspase-1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其特征是细胞膜的迅速破裂和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大量释放。细胞焦亡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疾病防治提供了新的干预靶点。维生素D是一种重要的脂溶性维生素,除了维持钙磷代谢平衡,其在免疫调节、炎症防御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等方面也具有广泛的作用。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以通过抑制细胞焦亡在疾病预防和治疗中发挥作用,但具体的机制尚未有系统、完整的阐明。本文将针对维生素D调控细胞焦亡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死亡形式,通常由微生物感染引起,由Gasdermin蛋白介导并伴随着炎性小体的激活和炎症因子的成熟及释放。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没有任何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情况下,通过化学方法可以诱导肿瘤细胞焦亡。细胞焦亡可影响肿瘤发生的各个阶段,已成为肿瘤研究的新课题。本文就细胞焦亡发生的分子机制、与肿瘤诊治的关系及治疗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肿瘤的诊断与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细胞凋亡和自噬作为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方式在机体的更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生命科学研究的更加深入,细胞焦亡这一全新的细胞死亡概念被提出来了。细胞焦亡是通过Gasdermin蛋白介导,使得细胞膜裂解,从而促进细胞因子释放后导致细胞发生编程死亡的过程。目前研究发现细胞焦亡可能参与肿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肿瘤耐药等过程,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WENT和PKA信号通路来实现的。本文就细胞焦亡在乳腺癌中的发生,发展做一综述,以阐述这一全新概念对于乳腺癌预后的潜在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丹参多组分渗透泵控释片处方及其制备工艺,并对影响其累积释放度的各种因素进行考察,使丹参各组分达到同步释放。方法以丹参有效成分累积释放度为指标,分别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设计法考察各因素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促渗剂的用量、致孔剂的用量以及衣膜增重率对药物释药具较大影响;两种指标性成分体外释放相似性良好,12 h累积释药均在90%左右且呈零级释放,并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得到了最终处方。结论丹参提取物可制备成释药恒速、完全的渗透泵控释片,达到了控释目的。  相似文献   

20.
柴钰  金翠柳  凌望  吴美平 《医学研究杂志》2021,50(9):147-150,172
内皮细胞作为血管内膜的主要组成成分,其生存命运转归在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发现的内皮细胞死亡包括凋亡、坏死和焦亡等多种方式,其中细胞焦亡作为新近发现并伴随炎性因子释放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形式,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以及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内皮细胞焦亡成为冠心病病理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血管内皮细胞焦亡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的潜在作用和分子机制,旨在更好地理解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发现新的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的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