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脾虚气滞、湿热蕴结型) 王××,男,45岁,农民,2002年3月10诊;患者胃脘胀满痛15年,曾多次作胃镜及病理检查均提示:"胃窦部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上皮化生".刻诊:胃脘胀满,口干,胃纳欠佳,食道灼热、恶心,乏力,舌光红,有裂纹,脉细涩,证属脾胃虚气滞湿热蕴结型"胃脘痛",治宜升降同调,气血同治,活血清热.方用危北海"康胃除幽汤":党参15g、黄芪15、白术10g、吴芋5g、黄连10g、黄柏10g、大黄5g、厚朴10g、白芨10g、三七5g、治疗5个月余.胃镜示:"胃窦部慢性萎缩性浅表性胃炎中度,伴肠化中度".嘱其服用胃苏冲剂,以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2.
张玉国 《安徽医学》2017,38(2):265-265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60岁,因"反复发作胃脘部胀痛不适伴右下腹疼痛10年,再发1天"于2015年6月入院诊治. 患者于10年前在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胀痛不适伴右下腹疼痛,在当地医院治疗后好转(具体诊疗过程不详). 后病情反复发作,1天前患者因饮食不节又出现胃脘部胀痛及右下腹疼痛,自服药物无缓解,遂以"腹痛原因待查: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收入院.  相似文献   

3.
笔者运用温阳法治疗胃脘痞胀1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病案举例靳某,女,55岁。2005年9月4日初诊。患者胃脘胀满,夜间胀甚10年余,屡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显,近半月来加重。就诊时诉胃脘胀满,夜间常胀醒,下床走动及揉按胃部待嗳气或矢气后胀感方减,伴晨起口干,嗳气泛酸,自觉胃脘部寒冷,倦怠乏力,大便偏干,2日1行,小便正常。舌淡胖边有齿痕,苔淡黄腻,脉细弦滑。药用:党参、茯苓各15g,干姜10g,炙甘草6g,黄芪20g,黄连3g,吴茱萸4g,半夏、陈皮各10g,乌贼骨15g,柴胡、制香附各10g。5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5日后复诊:服药后夜间胃脘胀满明…  相似文献   

4.
案一:水饮互结型渗出出性胸膜炎 刘X,男36岁,农民.2001年10月10日诊.咳嗽,气短1年余.近因感冒咳嗽加剧.刻诊:干咳、气短、咳时牵引胸膜疼痛,尤以左侧明显,动则加剧,乏力.舌苔薄黄,脉细沉.X光:左侧胸腔积液.诊为"水饮互结"型""渗出性胸膜炎".病以消水通饮:处方:瓜蒌椒目汤加米,全瓜蒌30g 川椒目10g 杏仁10g 枳壳12g 橘红10g 云苓30g  相似文献   

5.
1 典型临床实例 患者男,54岁,初次来诊时间为2004年11月10日.腹部疼痛1周,疼痛程度较重,伴灼烧感,嗳气吞酸,纳少,无呕血、黑便.2周前曾食山楂数十枚.胃脘处按压疼痛并可触及硬块,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43岁,胃脘部疼痛4个月有余。疼痛时轻时重,伴上腹胀满嗳气、嘈杂,打嗝则舒。胃脘疼痛,入夜尤甚。经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黏膜中度萎缩。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曾以西药治疗,未见明显好转,后转中医治疗。刻诊:胃脘部蒯痛,胀满不舒、嗳气泛恶、口干不渴,烦躁不安,舌睹边有瘀斑,脉沉而弦。中医诊断为胃脘痛。属瘀积阻络,兼肝胃不和。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处方:丹参30g,当归12g,川芎6g,  相似文献   

7.
1 胞宫瘕患者 ,33岁 ,1998年 5月来诊 ,患者近 1年来月经量多、挟块 ,经期 7~ 10天不等 ,伴头晕腰痛 ,面色萎黄、晦暗 ,消瘦 ,精神欠佳 ,两天前突感左下腹处疼痛增剧 ,B超显示 :子宫后位 ,宫体 7.0× 6.1× 5.5cm ,后壁可见 5.2× 5.0 cm低回声区 ,伴密度不等光团 ,余未见异常 ,诊为子宫肌瘤 ,建议手术 ,患者想用中药治疗后再考虑手术否 ,乃来就诊。诊为胞宫瘕 ,拟桂枝茯苓丸和少腑逐瘀汤加减 :桃仁 10 g,桂枝 10 g,元胡 12 g,当归 12 g,川芎 12 g,赤芍 12 g,三棱15g,莪术 15g,生牡蛎 30 g,珍珠母 30 g,茯苓 15g,党参 15g,嘱月经期停…  相似文献   

8.
癖囊治验     
王××,女,38,工人,病历号:650。胃脘胀痛,伴定期呕吐粘涎三年余,在吉林省某医院确诊为“十二指肠憩室”,久治未愈,于1983年4月21日来诊。症见胃脘胀痛牵及两胁,每于生气后加重,心窝部有堵塞感,纳呆,且每隔十余日必呕吐一次粘涎,其味酸腐,吐后稍舒。查体可见:形体消瘦,面色少华,胃脘部触痛,舌质淡,苔薄白微腻,脉弦细弱、胃肠透视:“十二指肠降段有二枚大小不等的阴影。”中医诊为癖囊,属肝郁脾虚痰阻型,拟疏  相似文献   

9.
结肠冗长术后便秘治验1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健 《疑难病杂志》2006,5(2):99-99
患者,女性,18岁。因结肠冗长术后便秘4个月于2004年3月2日初诊。患者4月前在上海市某医院确诊为结肠冗长症,行手术治疗,术后给予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刻诊:患者大便不畅,努争乏力,4日1次,面色少华,形体消瘦,胃脘痞胀,食后为甚,嗳气频作,舌淡、脉细,体重36kg。证属术后脾胃气虚、和降失司,治当益气健脾和胃,方拟黄芪建中汤加减如下:太子参10g,炒白术10g,黄芪15g,当归10g,枸杞子15g,百合30g,炒苡仁30g,莱菔子15g,佛手5g,炒谷麦芽各15g,云茯苓12g。连服8剂后,大便不畅有所好转,3日1次,纳谷转香,胃脘痞胀减,涎多,舌淡,脉细,治拟前方出入:太子参1…  相似文献   

10.
患者 ,男 ,5 5岁 ,1998年 11月 5日诊。胃脘痞满隐痛半年。曾经胃镜检查诊断为 :①慢性浅表性胃炎 (体、窦 ) ;②胆汁返流性胃炎 ;③十二指肠炎 ;④食道下段炎。连续服用西药胃复安、羟氨苄青霉素、猴菇菌片、吗丁啉以及中成药胃苏颗粒、三九胃泰等 2个月余 ,胃脘痞满隐痛稍有缓解 ,一停药则痞满隐痛如故。但经胃镜复查 ,以上炎变均已显著减轻 ,患者感到惶惑。刻诊 :面色略带青黄 ,表情忧郁 ,胃脘痞满隐痛 ,伴纳差、嗳气、嘈杂、吞酸 ;舌质稍黯淡 ,苔薄黄腻 ,脉弦濡。乃详询患者胃脘部之感觉 ,到底是满闷堵塞感明显 ,还是疼痛明显 ?答曰前者…  相似文献   

11.
苍术防风汤见于刘河间《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由苍术、防风、麻黄、生姜组成。原为沼飧泄而设,笔者用之于多种疾病收效满意,现举一二: 一、泄泻 刘某,男,53岁,1983年3月10日初诊。“慢性肠炎”4年余,每食肥腻或受凉即发。来诊时,腹泻腹痛,大便稀薄,无脓血,日行4~5次,伴胃脘冷痛,纳呆,舌淡苔白腻,脉儒缓。证属寒湿滞留,搏结不散。治宜温散寒湿,兼以培土。用苍术18g,防风、扁豆各15g,炙麻黄、川芎各6g,干姜9g,桔梗、山楂、枳壳各12g,服3剂后,诸症有减,去川芎再进15剂而愈。  相似文献   

12.
处方:黄芪50g,桔梗8g,白芍15g,僵蚕10g,蜈蚣5条,当归15g,全蝎10g,菊花10g,天麻10g,玄参15g,川芎10g,知母10g,黄柏10g,赤芍15g。上述诸药,水煎3次混匀,分3次服用。患者,女,61岁,1999年11月18日诊。旧有颈腰椎病多年,近期因病重住市级医院1个月,诊为脊髓脱鞘病,治用进口干扰素为主,出院后在家继续以之维持治疗。费用昂贵,效不显著,愈无预期,请中医试治。现症:头晕头胀头痛,血压偏高,“全身紧得慌”,双手及双足第2趾发麻,双膝瘫软怕冷,膝至足常犯“撞几下跳痛”,卧床日久,步行艰难,胃脘及两胁下发紧,小腹沉坠拘急,少气无力,舌淡红苔薄黄,右脉沉…  相似文献   

13.
自1998年以来,笔者用自创<疏肝和胃饮>治疗硷性返流性胃炎35例,取得良好的效果,兹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5例:男性21例,女性14例;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23岁;病程:10-30天11例,30-60天9例;2个月-1年以上15例. 2 治疗方法 基本方药:柴胡12g、白芍15g、法夏10g、陈皮10g、茯苓15g、砂仁10g、甘草10g、黄连10g、吴芋15g.随症加减:若胃脘痛较甚者加玄胡、川栋、郁金、香附、广香、倍用白芍;如兼脾胃虚寒者去黄连加党参,白术、干姜;兼胃阴不足者去柴胡、黄连,吴芋加生地、麦冬、沙参、玉竹;若见胃脘胀满,嗳气频作者加降沉香、厚朴、枳壳;兼见寒滞胃脘者加良姜、香附;如兼有外感寒邪者加苏叶、藿香,生姜;兼见食滞胃脘者加焦三仙、炒菜菔子、鸡内金、大白;若见有泛吐酸水者加红蔻、瓦楞子、海螵蛸;如兼有胃热者加生地、丹皮、知母、生石膏;若兼见大便秘者加大黄、枳实、火麻仁、玄明粉.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姓名:姚某某;性别:女;出生日期:1957年6月。就诊日期:2012年9月26日。初诊、复诊:初诊。发病节气:秋分后4天。主诉:慢性胃病10余年。现病史:10年前,因胃脘部不适在外院诊断为"慢性胃炎"曾间断治疗服药,病情时好时坏。现症:胃酸、胃胀、胃痛,纳差,眠差多梦,大便不成形,一日一次,小便尚可,舌红苔白脉沉。既往史:否认其他疾病史。过敏史:无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胃镜结果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断:胃痞证候诊断:脾胃气虚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治法:健脾益气。处方:木香10g、砂仁6g(后下)、陈皮12g、半夏10g、党参12g、茯苓15g、炒白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介绍 患者,54岁,因"反复黑便半年,伴头昏、乏力2天",以"贫血待诊"入院.检查:贫血貌,神志清楚,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腹部平坦、柔软,全腹部未扪及包块,剑突下轻度压痛,无肌紧张、反跳痛.血常规:RBC 2.23×1012/L,Hb 52 g/L,HCT 15.8%.胃镜见胃窦小弯侧巨大新生物,表面破溃、覆污苔,胃腔狭小,伴胃潴留,活检易出血.  相似文献   

16.
三叉神经痛患者,女,62岁。1990年3月20日诊。10多年前,患者开始出现左额部电击样痛伴面部麻木似虫痒感,吹冷风、说话、吃饭、洗脸加重。来诊时,患者戴帽,用手捂脸,不能言语,他人代诉。舌苔薄白,脉沉细。曾住院门诊多处治疗无效,病情加重。诊断为三叉神经痛。中医诊为头痛。证属风寒侵袭,经络闭阻。治宜祛风散寒,通络止痛。处方:制马钱子1g(分6次冲服),桂枝10g,当归30g,通草10g,北辛6g,白芍60g,大枣10g,川芎50g,葛根30g,防风20g,制白附子10g,天麻10g,全蝎10g,甘草10g。3剂后痛止。续服3剂。随访半年未复发(共服制马钱子6g)。痫证患者,男,30岁…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70岁。1992年12月15日因左少腹疼痛2月,伴血尿7天来诊。居家五楼,年事渐高,尚能操持家务。2个月前始觉左少腹疼痛,放射至前阴,伴小便不爽利。1周前出现肉眼血尿,经多家医院B超、X线等检查,均未提示泌尿系结石、妇科类症及肿瘤等,惟小便化验红细胞(++++),经中西医治疗未效而来诊。刻诊:左少腹间歇性胀痛,痛引腰背;小便胀急,解出不爽,色赤(肉眼血尿)无痛,伴短气乏力,大便干结。舌苔薄白,脉细弦。辨证属脾虚肝郁,气馁不摄;治则益气升清,疏郁建中。方予补中益气汤合四逆散:党参30g,黄芪30g,淮山药15g,炙甘草6g,当归9g,陈皮10g,柴胡12g,…  相似文献   

18.
案一:寒饮伏肺型慢性支气管炎 邓×,男,60岁,农民.2001年5月15日诊.咳喘20余年,每遇冬春两季加重,久治不愈.近因感冒而咳喘加重,尤以夜间、凌晨为甚,不能平卧,咳吐白粘痰,口干不欲饮.后背、下肢发冷,恶寒.舌质暗、苔白厚,脉弦滑.此为肺寒伏饮,外受风寒.痰气相交,而发咳喘.曾多次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治疗温肺散寒,止咳化饮,投<金匮要略>苓甘姜辛汤合厚朴麻黄汤.灵活变通而成.处方:麻黄10g,杏仁10g,细辛3g,干姜6g,苏子10g,厚朴12g,枳壳12g,五味子10g,云苓10g,甘草6g,麦冬15g,服药7剂后,咳喘大减,夜能入睡,唯偶咳白粘痰,遂于上方加冬花15g,桑皮30g,继服7剂,咳喘平息而愈.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运用温阳法治疗胃脘痞胀1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1病案举例 靳某,女,55岁.2005年9月4日初诊.患者胃脘胀满,夜间胀甚10年余,屡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显,近半月来加重.就诊时诉胃脘胀满,夜间常胀醒,下床走动及揉按胃部待嗳气或矢气后胀感方减,伴晨起口干,嗳气泛酸,自觉胃脘部寒冷,倦怠乏力,大便偏干,2日1行,小便正常.舌淡胖边有齿痕,苔淡黄腻,脉细弦滑.  相似文献   

20.
胃脘隐痛3年     
女患,42岁,1994年8月25日初诊。3年来胃脘隐痛,饥时加重,早餐后3~4小时尤甚,喜温喜按,进食可缓解,常伴吞酸、嘈杂、肠鸣、黑便。经胃镜检查,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跃期伴“十二指肠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曾服甲氰咪胍、猴头菌片、痢特灵及三九胃泰、摩罗丹、胃炎合剂等1年余,似效非效。一中医诊为脾胃虚寒,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