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临时性静脉留置导管使用效果的影响.方法 通过比较系统护理干预及对静脉留置导管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观察临时性静脉留置导管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的实验组有12例留置导管血流量充足,未发生感染、堵塞等并发症,1例因堵塞用尿激酶封管后可用,并能达到充足血流量.对照组的13例有4例留置导管堵塞后用尿激酶封管后能达到充足血流量.1例留置导管堵塞尿激酶封管后仍不可用,给予重新置管后可继续使用.2例因为感染重新置管,1例因脱管后重新置管,重置导管后均能达到充足血流量.其余5例留置导管血流量充足,未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通过护理干预后的留置导管优于没有护理干预的留置导管的使用效果,对患者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临时性留置导管的使用效果,提高患者的透析质量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ICC导管堵塞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1 023例接受PICC置管的患者,对42例PICC导管堵塞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结果:PICC导管堵塞42例,患者经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后33例再通,9例拔除PICC导管.结论:严格遵守PICC插管操作规程,提高穿刺技巧,正确评估血管,掌握冲封管技术,加强输液管理和健康宣教,并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PICC导管堵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置管后导管堵塞的原因及护理对策、从而更好地实施肠内营养.方法 对56例重症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后,针对出现营养管堵塞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共56例,其中2例出现导管堵塞,其余均成功实施了肠内营养.结论 胃管打折扭曲,营养液堵塞是肠内营养导管阻塞的常见原因,因此妥善固定胃管、避免营养液过浓、防此营养液沉淀可有效减少肠内营养导管堵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对37例腹腔积液的患者采用深静脉导管穿刺引流并注入化疗药物,结果1次穿刺成功率100%,5例置管过程中发生堵塞,冲洗后畅通,置管6~24天,平均17.5±5.5天.提出深静脉导管减轻了患者反复穿刺引流腹水的痛苦,须加强置管后的皮肤和导管护理.  相似文献   

5.
武瑞菊 《基层医学论坛》2012,(36):4912-4913
目的分析深静脉置管堵塞原因,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延长导管的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方法对25例置管患者进行观察(均为锁骨下静脉置管),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导管堵塞的发生。结果 25例置管患者中2例患者发生导管堵塞,堵塞发生率为8%。结论深静脉置管导管堵塞与患者自身因素、护士的操作不当等因素有关,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降低堵管率。  相似文献   

6.
经皮微创胸腔置管闭式引流术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训宜  张立佳 《河北医学》2008,14(6):729-730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胸腔置管闭式引流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8例胸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行经皮微创胸腔置管闭式引流术,临床观察手术的安全性、术后并发症以及导管堵塞的预防措施。结果:48例患者46例一次穿刺置管成功,2例穿刺失败第二次置管,本组病人无发生术后出血、感染、气胸、胸液外渗等,导管滑脱1例,术后导管堵塞2例,堵管发生率4.16%。结论:微创胸腔置管闭式引流安全有效,但要加强置管护理,减少引流不充分、导管堵塞或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中心静脉置管后导管堵塞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建媛 《中原医刊》2006,33(16):87-88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原因及护理。方法对128例肿瘤患者中心静脉插管后在每次输液前回抽血液,观察导管是否通畅,计数每分钟滴数,判断导管堵塞程度。结果导管通畅92例次,占64.34%;部分堵塞41例次,占28.67%;完全堵塞10例次,占6.99%。高凝状态、非正压封管、化疗药物、静脉高营养等为堵管的主要原因。结论为减少堵管概率,应采用正压封管技术、合适的肝素封管浓度、合理安排药物输入顺序,导管留置时间不宜过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在神经内科PICC置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行PICC治疗的80例患者分为两组,40例患者实施精细化护理作为观察组,4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滑脱、穿刺部位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械性静脉炎、导管堵塞、导管滑脱、穿刺部位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能够降低神经内科PICC置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50例危重患者应用PICC的效果和护理体会.结果 50例PICC置管患者,成功率100%,导管留置期间穿刺部位渗血1例;静脉炎2例;导管脱落2例;局部感染2例;导管堵塞本组导管堵塞2例,无1例出现导管断裂和全身感染.结论 PICC置管操作成功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少,能长时间保留,为救治危重患者提洪了一个可靠、安全的静脉通路.掌握封管压力,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做好管道的护理是提高PICC成功留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杨丽霞  汤娟 《中外医疗》2011,30(24):143+145-143,145
目的探讨PlCC置管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方法对110例癌症病人行PlCC置管后,观察长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出现穿刺过程中心律失常1例,穿刺不成功5例,穿刺口渗血3例,静脉炎6例,导管异位3例,皮肤过敏2例,导管脱出1例,导管堵塞3例,导管相关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总计23.64%。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可减少PICC置管并发症,确保化疗计划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胃癌患者术后深静脉置管的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选取8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二组,观察组对其实施深静脉置管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无一例患者导管脱出或堵塞,无深静脉置管液体外渗、静脉炎及由于护理措施不当引发的各类并发症;对照组共3例患者导管堵塞,5例患者导管脱出,2例患者出现静脉炎。结论:胃癌患者术后深静脉置管护理可有效避免各类并发症状,增强护理质量,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帮助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在ICU应用中的并发症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危重患者54例行中心静脉置管,置管后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发生并发症12例,其中导管相关性感染6例,均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堵塞2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导管滑脱1例,血肿1例,空气栓塞1例。结论医护人员应掌握正确的导管置入方法、途径以及置管前后护理十分关键,另外对于导管相关并发症症状及其体征的了解和排查处理上进行掌握,加强操作中无菌观念等一系列护理措施是防治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并发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讨论如何提高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质量.方法 总结本科室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30例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经验.结果 除1例因导管堵塞而拔管外,其余29例均取得满意结果.结论 熟练的操作技术是成功留置静脉导管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温怡  张华  罗芳等 《四川医学》2014,(2):262-263
目的 探讨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透患者留置静脉留置针发生导管堵塞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16例自体动静脉内瘘维持性血透患者静脉留置针发生导管堵塞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6例患者发生导管堵塞57例,其中由于封管方法不正确10例(17.54%),测量血压回血后未及时处理27例(47.37%),留置部位活动过度14例(24.56%),输入高浓度药物后冲管不足6例(10.53%).结论 动静脉内瘘行维持性血透患者留置静脉留置针时应充分评估患者的自理能力,合理选择留置部位,避免测量血压对留置针的影响,做好日常的维护,以减少导管堵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深静脉置管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芬  黄爱玲  林亚华 《吉林医学》2010,31(21):3562-3563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的常见并发症,总结护理对策;方法:收集105例深静脉置管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观察导管使用期间的常见并发症。结果:105例患者中,出血血肿6例、导管堵塞6例、导管相关感染15例、穿刺点局部湿疹样皮损5例,分别占5.71%、5.71%、14.29%、4.76%,其中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最高。结论:通过了解深静脉置管常见的并发症,适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保证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的PICC导管堵塞后处理,保证化疗全过程PICC管通畅.方法回顾2008年8月-2011年8月86例接受PICC置管肿瘤患者中,对发生导管堵塞的20例患者进行尿激酶溶栓再通的观察分析.结果20例患者堵塞中,有18例疏通,2例未完全疏通,疏通率达90%,再通时间25+8.5MIN.结论加强PICC导管的护理与观察,及早溶栓,溶栓后注意观察出血、栓塞等情况,规范使用和维护PICC导管,降低并发症,成功使用PICC,减少患者的痛苦与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一次性无菌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后导管堵塞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堵管的护理措施。方法:应用6根鱼骨图分析PICC堵塞的可能原因,制定护理对策,包括建立PICC维护小组,置管前做好宣教工作,规范置管操作流程及导管日常维护,加强巡视,并进行院外指导。结果:PICC置管96例患者,发生堵管8例,发生率为8.33%。包括与患者疾病有关的因素2例;与置管有关的因素1例;与导管选择和输注药物有关的因素2例;与出院维护中断有关的因素1例;与日常维护有关的因素1例;与液体中断输入时间过长有关的因素1例。结论:应用鱼骨图可以分析老年患者PICC堵塞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延长导管使用时间,减少非预期拔管,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措施。方法:观察116例PICC置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116例PICC置管患者出现并发症40例,其中导管堵塞10例,管腔内返血8例,穿刺点渗血8例,机械性静脉炎6例,导管脱出4例,穿刺点感染4例。经给予相应护理措施后,继续留置PICC管32例,拔管8例。结论:加强护理人员对PICC置管技术及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措施的掌握,可有效减少PICC临床应用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预防及处理导管堵塞的有效方法,降低导管堵塞发生率;探索不同浓度肝素钠盐水的安全性.方法:将研究对象按置管前后日期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预防与处理导管堵塞.对照组日常使用50U/ml肝素钠生理盐水冲、封管;观察组日常使用125U/ml肝素钠生理盐水冲、封管.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使用不同浓度肝素钠盐水对PLT、APTT影响方面无差异性,P>0 05;观察组导管轻度、中度、重度堵塞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5,无1例因堵塞而拔管;对照组有12例因完全堵塞而拔管.结论:观察组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能预防或减少导管堵塞的发生,并能减轻导管堵塞的程度.观察组日常使用125U/ml肝素钠生理盐水冲、封管未发生严重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杨丽雯 《大家健康》2017,(10):67-68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减少小儿静脉置管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2017年2~7月该院收治的110例静脉置管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予以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干预后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入选的110例患儿中:1例局部出血、1例导管堵塞、2例感染、1例血肿、1例血流量不足、1例导管脱落,静脉置管并发症发生率6.36%(7/110).结论:予以静脉置管患几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防治并发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建议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