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摘要] 目的 进行细菌感染性肺炎中青年患者和老年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含量,C-反应蛋白(CRP)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取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呼吸科和重症监护病房并诊断为细菌性肺炎(BP)的住院病例102例,其中年龄≥60岁患者54例,为老年组;<60岁患者48例,为中青年组。分别于患者住院24小时内﹑治疗3~4d后﹑出院前1d取静脉血10ml,测定每位患者的PCT、CRP、 ESR和WBC,并进行痰培养、血培养和胸片检查。 结果 中青年和老年患者治疗前PCT含量, CRP水平, ESR以及WBC四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老年患者PCT与CRP呈高度正相关(P <0.01),与ESR无明显相关性(P >0.05);中青年患者治疗前PCT与CRP无相关性(P >0.05),与ESR呈明显相关性(P <0.05)。治疗中老年患者PCT与CRP显著相关(P <0.01),与ESR无明显相关(P >0.05);中青年患者PCT与CRP及ESR均无相关性(P >0.05)。治疗后老年患者PCT与CRP显著相关(P <0.05),与ESR呈高度正相关(P <0.01);中青年患者PCT与CRP及ESR均无相关性(P >0.05)。以PCT≥0.25 ng/mL为阳性值,老年组阳性率为83.33%,痰培养阳性率为51.92%,血培养阳性率为8.33%,X片诊断阳性率为74.07%;中青年组分别为85.18%、51.85%、11.11%、79.17%。结论 PCT和CRP联合检测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的比较,对于诊断起病较缓的老年细菌性肺炎患者优于中青年患者。但这些辅助诊断指标不能代替血培养这项诊断的金标准,临床还要结合痰培养﹑胸片﹑症状﹑体征等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7,(6):807-809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计数检测对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HAP)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73例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患者及同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68例非细菌性肺炎患者,于入院第1天、第3天、第7天及治疗结束后检测并比较患者血清及痰液PCT、血清CRP及白细胞计数水平及阳性率,观察细菌性肺炎组不同病原菌感染患者各指标的差异,分析各指标对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诊断效能。结果:细菌性肺炎组患者入院第3天血清PCT较入院时明显升高(P<0.01),血清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均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P<0.01),痰液PCT在各时间点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非细菌性肺炎组患者血清CRP水平及白细胞计数均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逐渐下降(P<0.01),血清及痰液PCT在各时间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性肺炎组患者入院第3天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P<0.05),入院第7天血清CRP水平较非细菌性肺炎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结束时白细胞计数明显低于非细菌性肺炎组(P<0.05)。细菌性肺炎组患者血清PCT及白细胞计数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细菌性肺炎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CRP及痰液PCT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菌性肺炎组中,革兰阴性菌感染组患者血清PCT及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组(P<0.05)。PCT及白细胞计数诊断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特异度显著高于CRP(P<0.05),PCT及CRP诊断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敏感度显著高于白细胞计数(P<0.05)。结论:血清PCT早期诊断HAP细菌感染敏感性及特异性较好,联合CRP及白细胞计数能够提高HAP感染中细菌性感染和非细菌性感染的鉴别诊断能力,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科住院并被确诊为老年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患者(肺炎组)80例和同期入院的老年非肺炎患者(对照组)80例为研究对象,肺炎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PCT、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及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肺炎组血清PCT阳性率(80.0%)明显高于外周血WBC计数(50.0%)、ESR (45.0%)及痰培养(2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肺炎组和对照组血清PCT水平分别为(3.12±1.05) ng/mL和(0.45±0.13) ng/mL,两者比较,治疗前肺炎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外周血WBC计数及ES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肺炎组血清PCT水平分别为(3.12±1.05) ng/mL、(0.48±0.16) ng/mL,两者比较,肺炎组经治疗后血清PCT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外周血WBC计数及ESR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水平较外周血WBC计数、ESR水平更敏感地反映老年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患者炎症变化情况,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4.
汤森  闫静  王斌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10):1345-1347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及血清前白蛋白(PA)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72例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T、PA、白细胞(WBC)、血气分析及痰培养,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痰培养阳性与阴性患者治疗前血清PCT和P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WBC计数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PCT和PA治疗前后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ECOPD患者血清PCT及PA变化较大,是较好的诊断指标,PCT及PA两者联合诊断意义更大,对AECOPD细菌感染的诊断及病情监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川北医学院学报》2020,(2):259-263
目的:探讨基于ROC曲线模型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50例行腰椎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2周内的感染发生率,将其分成感染组、非感染组。所有患者均于术后3 d采血检测血清PCT水平,并测定传统的实验室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PCT、CRP、ESR、WBC对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比较血清PCT与传统血清指标预测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效果。经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血清PCT与血清CRP、ESR、WBC的相关性。针对术后出现感染的患者行分泌物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并据此予以针对性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PCT变化。结果:在350例行腰椎内固定术患者中,有21(6.00%)例发生术后感染,329(94.00%)例无术后感染。在21例术后感染者中,表浅切口感染12例(57.14%),深部切口感染6例(28.57%),器官感染3例(14.29%)。感染组患者的血清PCT、CRP、ESR、WBC水平显著高于非感染组(P<0.05)。血清PCT、CRP、ESR、WBC预测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5、0.599、0.628、0.605。血清PCT、ESR预测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效果较好(P<0.05),其中PCT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最大。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提示,血清PCT与ESR呈正相关(r=0.548,P<0.05),与CRP、WBC未见明显相关性(r=0.353、0.381,P>0.05)。患者治疗后血清PC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者的血清PCT、CRP、ESR、WBC水平较非感染者均增高,其中血清PCT预测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且与ESR有相关性,临床可将PCT作为诊疗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青年人和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临床特点及病因.方法 将86例确诊为AMI的住院患者按年龄分为≤45岁35例(中青年组)和≥6O岁51例(老年组),收集其性别结构、基础病变、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诱因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中青年组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及阳性家族史的发生率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吸烟、合并糖尿病、过度劳累、暴饮暴食与情绪异常,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中青年组女性患病7例(占19.95%),老年组女性患病21例(占41.16%),两组发病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中青年组非典型胸痛、心功能Ⅲ级以上、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死亡率明显少于老年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中青年组的梗死部位前壁与下壁多于老年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前壁+下壁及无Q性心梗少于老年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青年人AMI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与老年人群不同,防治重心不一样,青年人应广泛开展健康教育,积极改善生活方式,从而有利于减少心梗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CRP检测在COPD急性加重期中的诊断价值,并与WBC,ESR指标在检测感染阳性率,治疗效果以及疾病预后等方面进行对比,讨论其优势所在及优势机制.方法:选择60例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入院即做胸片检查,次日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ml,测定WBC,ESR,CRP,使用抗生素抗感染7天后再次检测WBC,ESR,CRP等指标,治疗过程中我们根据患者症状辅以使用支气管扩张剂,茶碱以及地塞米松等药物控制呼吸困难,止咳化痰以缓解症状,另外选取COPD缓解期的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主要比较CRP,WBC,ESR指标在检测感染阳性率,治疗效果以及疾病预后的优势.结果:研究组患者经过治疗后CRP降至正常,变化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对比CRP浓度(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血沉的浓度在治疗后有所下降,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白细胞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检测指标中CRP的下降幅度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WBS,ESR治疗后组间检出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血清CRP对于评价AEAE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具有检测阳性率高,不受药物影响并且能够预测预后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痰培养阴性患者血浆肝素结合蛋白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ECOPD患者70例,其中痰细菌培养阴性40例、阳性30例,另选40例COPD稳定期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HBP、PC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ECOPD组血浆HBP、CRP和WBC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血浆PCT水平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ECOPD痰培养阴性组比较,AECOPD痰培养阳性组血浆PCT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浆HBP水平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抗生素治疗后,AECOPD痰培养阴性组HBP和WBC水平较之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血浆PCT和CRP水平均较入院时下降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入院抗生素治疗后,痰培养阳性AECOPD组血浆HBP、PCT、CRP和WBC水平均较入院时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痰培养阳性AECOPD患者,HBP、PCT、CRP和WBC水平均可协助诊断,但在痰培养阴性且临床高度怀疑细菌感染的AECOPD患者中,血浆HBP水平比PCT更有抗生素应用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代志彬  常欣 《医学综述》2015,(2):351-35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儿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6月在新乐市社会保险职工医院儿科住院的85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44例)和病毒感染组(41例),并选择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3组研究对象血清PCT、CRP水平,进行组间比较;组间比较PCT、CRP检测和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并比较细菌感染组PCT、CRP检测和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结果治疗前3组血清PCT、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高于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病毒感染组治疗后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治疗前后血清PCT、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PCT、CRP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均高于病毒感染组(P<0.05),细菌感染组联合检测阳性率高于两者分别单组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CRP检测可鉴别病毒和细菌感染,判断患儿病情,有利于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早期诊断,两种指标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以及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诊断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整群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该院收治的59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术后患者感染情况其分为术后感染组与术后无感染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4、7、10天监测患者血液中ESR、CRP、PCT值,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感染组与无感染组术后第1天ESR、CRP、PCT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ESR与CRP水平在术后1,4天与未感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0天则明显高于未感染组(P<0.05)。而感染组PCT水平在术后第4、7、10天均高于无感染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ROC曲线分析可知,PCT对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的灵敏度为88.2%,特异性为81.0%,均高于ESR及CRP。结论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可引起ESR、CRP及PCT的增高,其中PCT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性更高,联合监测ESR、CRP及PCT可提高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感染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脓毒症早期诊断快速、可靠的方法和前降钙素(Procalcitionin,PCT)在新儿脓毒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发生测量法(Immunoluminmetric,IL-MA)检测102例临床怀疑有脓毒症的新生儿,结合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t,CRP)测定和血培养。结果102例病例中PCT阳性44例,CRP阳性17例,血培养阳性12例。在有明显感染灶组中,PCT和CRP阳性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在伴有多脏器损害功能组中PCT和CRP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有明显感染灶组比较PCT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5),PCT均值比较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PCT持续升高或进行性升高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外周血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等炎症指标在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作用.方法:采集AECOPD患者入院时、入院14 d、出院6个月的外周血,检测PCT、CRP、WBC、NE,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为对照组.结果:AECOPD患者入院当天的外周血中PCT、CRP、NE与14 d组、6个月组及COPD稳定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 d组、6个月组及COPD稳定组的PCT、CRP、NE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在AECOPD入院当天组与6个月组及稳定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入院当天组的PCT(72%)、CRP(60%)及NE(100%)阳性率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的阳性率以AECOPD入院当天组最高(40%),其次为AECOPD 6个月组(3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PCT、CRP与NE有利于AECOPD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是一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脉压的特征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和脉压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06年以来我院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5例,中青年组43例,老年组52例。所有患者均行24小时动态血压(ABPM)监测。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BPM各项数值与性别无相关性(P>0.05),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24h、白天及夜间脉压水平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1),两组收缩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24h、白昼及夜间舒张压显著低于中青年组(P<0.01)。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日间与夜间血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青年组夜间与日间血压存在差异(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同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老年组舒张压显著下降,脉压增大,昼夜节律消失;中青年组昼夜节律减弱。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CRP)与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在重症细菌感染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症细菌感染患者11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非细菌感染患者11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CRP与PCT水平,以及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CRP、PCT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CRP与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RP与PCT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CRP与PCT敏感性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特异性明显高于CRP(P<0.05)。结论:CRP与PCT联合检测可作为重症细菌感染患者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并可用于观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结核冷冻疗法对肉芽增殖型支气管结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扬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肉芽增殖型支气管结核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30)给予常规规范抗结核治疗,观察组(n=30)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观察两组治疗4周后疗效、痰菌转阴时间及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降钙素原(PCT)、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如胸痛、出血、呼吸困难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痰菌转阴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EV1较治疗前上升,PCT、CRP、ESR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差值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结核冷冻治疗肉芽增殖型支气管结核疗效显著,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缩短痰菌转阴时间,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对慢性支气管炎(慢支)急性发作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56例慢支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观察组,58例健康查体者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血清PCT和CRP结果.结果 (1)观察组血清P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PCT检测阳性率为94.6%,高于对照组(15.5%),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观察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的CRP检测阳性率为30.4%,高于对照组(22.4%),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PCT检测对慢支急性发作期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均高于CRP.结论 PCT对慢支急性发作期的诊断较CRP敏感,血清PCT水平可以作为慢支急性发作期的特异性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李正彪 《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9):144-145
目的探讨败血症患者早期诊断快速、可靠的方法和血清降钙素原(PCT)在败血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2例临床怀疑败血症患者采用免疫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检测PCT和C反应蛋白(CRP),同时进行血培养。结果在102例患者中,PCT平均含量为(1.47±0.43)ng/ml,其中阳性46例;CRP平均含量为(13.20±1.73)mg/ml,其中阳性28例;血培养阳性12例。无明显感染灶组中PCT含量为(0.85±0.32)ng/ml,阳性率28.95%(11/38);CRP含量为(9.46±0.38)mg/ml,阳性率13.16%(5/38),2项指标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明显感染灶组中PCT含量为(1.76±0.54)ng/ml,阳性率36.36%(16/44);CRP含量为(16.20±2.36)mg/ml,阳性率13.64%(6/44),2项指标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组中,PCT含量为(2.75±0.62)ng/ml,阳性率95.00%(19/20);CRP含量为(20.40±3.82)mg/ml,阳性率85.00%(17/20),2项指标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有明显感染灶组比较,PCT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CT可作为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其动态变化可作为败血症预后的指标。PCT持续升高或进行性升高提示预后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感染性疾病降钙素原(PCT)在儿科感染性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0例疑似感染性疾病患儿,根据CRP、WBC、PCT检测结果分为非感染组(38例)和感染组(42例),另选同期健康儿童40例作为对照组,对3组研究对象的CRP、WBC、PCT水平及阳性率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WBC、CRP和PCT水平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的血清PCT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儿的血清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的血清CRP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儿的血清WBC水平与非感染组患儿和对照组儿童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的血清WB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血清WBC、CRP及PCT阳性率比较,非感染组患儿与对照组的血清WBC、CRP及PCT阳性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组患儿的血清WBC、CRP及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PCT、WBC及CRP水平可以作为儿科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可靠指标,联合检测能有效减少漏诊。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和C-反应蛋白(CRP)在区分老年急性肺炎病原体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老年肺炎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PA、TRF和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治疗前CRP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而PA和TRF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1);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比较,PA、TRF和CRP差异无显著性(P>0.05);细菌性肺炎患者治疗前CR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后,而PA、TRF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1);血清PA、TRF和CRP阳性率高于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ESR)和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血清PA、TRF和CRP的定量检测可用于老年肺炎病原体的鉴别及疗效的观察,其价值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ESR和细菌培养,是反映老年肺炎感染的敏感且可靠的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对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181例确诊AID患者的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白细胞计数,比较上述指标诊断细菌感染的敏感性及特异性,评价PCT对于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 AID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组PCT、CRP较非感染组高(P<0.05),两组WBC和ES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提示PCT诊断AID合并细菌感染具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病情稳定的SLE合并细菌感染组PCT、CRP均高于非感染组(P<0.05),ROC曲线提示CRP诊断病情稳定的SLE合并细菌感染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高于PCT。结论 PCT在AID合并细菌感染中具有诊断价值,并受疾病种类及病情活动度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