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了解新疆柯尔克孜族学龄前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少数民族学龄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支持。方法 2016年10-11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农村地区对442名柯尔克孜族3~6岁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及检测。结果 柯尔克孜族学龄前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的总检出率为18.10%(80/442),其中轻度为12.22%、中度为4.30%、重度为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0,P<0.01)。回归分析显示,孕期母亲未补铁(OR=2.026,95%CI:1.038~3.944)、家庭月收入1 000元以下(OR=2.352,95%CI:1.111~5.011)、挑食(OR=3.997,95%CI:1.318~12.108)是导致儿童缺铁性贫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柯尔克孜族学龄前留守儿童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高,以轻度贫血为主,应积极采取干预措施,以降低贫血患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濮阳市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情绪行为问题发生率及相关社会学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对濮阳市5个县区共60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监护人进行自编问卷及Conners父母用量表进行调查,了解学龄前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状况。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学龄前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本次共回收有效问卷3 683份,其中1 210名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占32.85%。留守儿童中296名儿童存在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4.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孩(OR=3.770,95%CI:2.469~5.757)、主要看护人为祖父母/外祖父母/其他(OR=2.162,95%CI:1.246~3.750)、一般的家庭氛围(OR=1.675,95%CI:1.168~2.403)是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独立危险因素。独生子女、母亲高学历、家庭收入高以及仅父亲出去打工为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独立保护因素。 结论 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较高。在对农村学龄前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中,应重点关注男童和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此外,留守问题如若不可避免,则尽可能避免母亲角色的缺失。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围孕期相关因素与儿童孤独症的关系,为孤独症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2015年武汉市两所医疗卫生机构中确诊的180例武汉市孤独症患儿,采用1∶3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与病例匹配的540例武汉市健康儿童。采用自行设计的《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及相关因素调查表》对儿童的主要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使用Epidata 3.1软件录入数据,利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孤独症与母亲孕期精神压力(OR=20.118,95%CI:9.812~60.696)、过期妊娠(OR=7.379,95%CI:1.328~40.985)、孕期患病(OR=2.876,95%CI:1.528~5.414)、孕前超重/肥胖(OR=2.309,95%CI:1.184~4.501)、不良孕产史(OR=1.678,95%CI:1.056~2.665)、新生儿窒息/缺氧(OR=4.624,95%CI:1.416~15.105)、父亲生育年龄≥30岁(OR=2.712,95%CI:1.711~4.299),父亲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OR=6.511,95%CI:3.878~10.931)有关。结论 围孕期的多种因素在儿童孤独症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积极做好围孕期保健,减少这些因素的发生有助于降低孤独症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高脂血症在医院医护人员中的患病情况,为医护人员高脂血症的综合防治策略及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以2017年某三甲中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 544名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对流行病学调查、体格检查及血液检测结果,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脂血症患病相关因素。 结果 1 544例体检者,高脂血症的患病率为28.4%。 男性患病率(44.5%)高于女性(22.2%)(χ2=76.29,P<0.001);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χ2=16.52,P<0.001);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1.85,95%CI:1.39~2.46)、超重(OR=1.76,95%CI:1.36~2.28)、肥胖(OR=2.61,95%CI:1.62~4.20)、吸烟(OR=1.71,95%CI:1.12~2.62)、高尿酸血症(OR=1.85,95%CI:1.39~2.46)及糖尿病(OR=2.33,95%CI:1.34~4.07)可能是影响高脂血症发生的相关因素。 结论 医护人员高脂血症的患病率较高,应综合相关影响因素制定干预措施,进行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农村0~3岁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的影响因素,为促进儿童早期发展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利用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教育项目”定量调查数据中3岁以下儿童信息进行分析,调查了全国12个省27个贫困县3 249例0~3岁留守儿童样本。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测量采用“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象筛查问卷”,影响因素通过自编的调查问卷获得。结果 农村留守儿童整体可疑心理行为发育异常检出率为9.48%,其中男生(10.94%)显著高于女生(7.75%),0~18个月儿童(12.20%)显著高于19~36个月儿童(8.1%);留守儿童家庭存在看护人年龄偏大、学历普遍偏低的情况,亲子分离情况仍十分严峻;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亲子互动良好(OR=0.604,95%CI:0.417~0.876,P=0.008),与兄弟姐妹一起生活(OR=0.664,95%CI:0.473~0.932,P=0.018),较高的家庭经济水平(OR=0.609,95%CI:0.414~0.897,P=0.012)和每日互动时间>30 min(OR=0.467,95%CI:0.230~0.948,P=0.035)是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保护因素。从未母乳喂养(OR=2.071,95%CI:1.334~3.216,P=0.001)、纯母乳喂养时间>8个月(OR=1.793,95%CI:1.089~2.952,P=0.022)、存在照顾不周现象(OR=1.833,95%CI:1.047~3.211,P=0.034)是儿童心理行为发育的危险因素。结论 农村0~3岁留守儿童在养育环境上存在劣势,影响心理行为发育因素较多,应针对性加大关注和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142例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以期为哮喘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南充市中心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142例为病例组,选取与病例组性别、年龄匹配的非哮喘住院患儿142例为对照组。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调查对象基本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危险因素。结果 本次纳入调查的病例组患儿男83例,女59例;129例患儿是因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感染病原体包括:支原体46例,呼吸道合胞病毒37例,流感病毒33例,腺病毒14例,副流感病毒5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出生孕周≥37周(OR=0.792,95%CI:0.357~0.948)、出生后6个月纯母乳喂养(OR=0.320,95%CI:0.107~0.479)为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发病的保护因素,有家族过敏史(OR=1.513,95%CI:1.206~1.742)、有变应性鼻炎史(OR=1.304,95%CI:1.182~1.549)、有食物过敏史(OR=1.815,95%CI:1.492~2.203)、家庭1年内装修(OR=1.328,95%CI:1.102~1.591)、家庭成员吸烟(OR=2.115,95%CI:1.628~2.499)、长期接触毛绒或泡沫制品(OR=1.480,95%CI:1.173~1.772)、学校或家庭邻近大马路(OR=1.815,95%CI:1.692~2.203)是危险因素(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多由呼吸道感染所引起,主要受出生孕周、家族过敏史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可针对上述因素进行干预,以降低学龄前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宁夏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的民族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宁夏学生贫血的干预政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选择宁夏回、汉族7、9、12、14岁四个年龄段3 74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贫血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结果 宁夏中小学生总体贫血患病率为8.1%,回族学生贫血患病率为8.7%(140/1 615),略高于汉族学生的7.7%(165/2 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P=0.01)。回族学生轻度贫血检出率为7.2%,中重度贫血检出率为1.4%,汉族学生分别为6.4%、1.3%。在低年龄组中,回、汉族学生的贫血患病率较高。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汉族学生中,年龄(9岁OR=0.53,95%CI:0.33~0.85,P<0.05;12岁OR=0.51, 95%CI:0.32~0.82,P<0.05)、营养不良(OR=0.63,95%CI:0.45~0.87,P<0.05)与贫血患病有关;回族学生中,性别(OR=1.65,95%CI:1.15~2.36,P<0.05)、年龄(9岁OR=0.35,95%CI:0.21~0.58,P<0.05;12岁OR=0.54, 95%CI:0.32~0.92,P<0.05)与贫血患病有关。交互作用分析发现,民族与女生、乡村、12岁、14岁学生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 针对回、汉族的不同民族差异制定贫血防治措施,建议增加回族学生饮食中含铁食物的摄入,关注贫血间的性别、城乡差异,进而提高宁夏回、汉族学生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五县农村7岁及以下儿童腹泻的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和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宁夏卫生厅与哈佛/牛津大学研究团队合作开展的“创新支付制度,提高卫生效益”试点项目对宁夏五县(海原、盐池、同心、彭阳、西吉)“农村居民家庭卫生健康询问调查”2009、2011、2012年和2015年调查的10 318名儿童的资料,应用SPSS 23.0软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非条件二分类 Logistic回归对儿童腹泻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结果 宁夏五县农村7岁及以下儿童腹泻两周患病率为5.4%(558/10 31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民族以及是否计划免疫儿童的腹泻患病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回族儿童(OR=1.351,95%CI:1.090~1.671),儿童年龄小(0~<2岁,OR=10.515,95%CI:7.308~15.129; 2~<4岁,OR=3.319,95%CI:2.285~4.821)和家庭年收入水平低(OR=1.555,95%CI:1.229~1.966)可能是该地区儿童腹泻的危险因素。结论 宁夏五县农村地区7岁及以下儿童两周腹泻患病率较高,民族、年龄、家庭年收入水平是宁夏农村地区儿童腹泻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宫内暴露于妊娠期糖尿病是否增加儿童3岁内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为预防儿童肥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自2014年9月—2015年8月从北京市16个社区入组符合标准的儿童2 275名,从新生儿期随访至3岁。结果 宫内暴露于妊娠期糖尿病的儿童在1、2、3岁时的BMI均高于非暴露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时为巨大儿(OR=2.01,95%CI:1.40~2.89)、母亲孕前体重指数较高(OR=1.09,95%CI:1.06~1.13)、母亲孕期体重增加过多(OR=1.01,95%CI:0.99~1.03)是儿童1岁内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人均收入较高(OR=0.83,95%CI:0.71~0.98)是儿童1岁内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出生时为巨大儿(OR=1.66,95%CI:1.07~2.58)、母亲孕前体重指数较高(OR=1.14,95%CI:1.09-1.18)、母亲孕期体重增加过多(OR=1.02,95%CI:1.00~1.04)是儿童2岁内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人均收入较高(OR=0.61,95%CI:0.49~0.75)和纯母乳喂养持续6个月(OR=0.61,95%CI:0.45~0.84)是儿童2岁内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出生时为巨大儿(OR=1.89,95%CI:1.23~2.91)、母亲孕前体重指数较高(OR=1.14,95%CI:1.09~1.18)也是儿童3岁内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人均收入较高(OR=0.66,95%CI:0.54~0.81)和纯母乳喂养持续6个月(OR=0.55,95%CI:0.40~0.75)是儿童3岁时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辅食添加时间与3岁内儿童超重肥胖无相关性。结论 为了减少儿童在3岁内发生超重肥胖,应严格控制孕妇孕前和孕期的体重,尽可能地坚持纯母乳喂养6个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中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当地中学生营养状况并制定科学有效的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永宁县3所中学,共1 091名中学生进行体格测量和问卷调查。使用体重指数(BMI)评价营养状况,并对可能影响营养状况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091名中学生营养不良、正常、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是13.75%、77.18%、9.07%。男生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率(16.67%、14.23%)均明显高于女生(11.35%、4.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超重肥胖率(13.70%)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 回归显示,女生(OR=0.611,95%CI:0.422~0.883)、母亲职业为个体工商户(OR=0.242,95%CI:0.093~0.626),不挑食(OR=0.602,95%CI:0.420~0.862)是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而无家族肥胖史(OR=2.513,95%CI:1.059~5.959)则是该地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另外,女生(OR=0.263,95%CI:0.159~0.433)、非独生子女(OR=0.432,95%CI:0.257~0.727)、无家族肥胖史(OR=0.138,95%CI:0.079~0.241)是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而睡眠时间超过10 h(OR=13.154,95%CI:1.468~117.850)则是该地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 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中学生营养不良与超重肥胖现象并存,男生和独生子女的营养问题较为突出。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及时扭转当地营养状况的不良局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山东省莘县留守儿童预防接种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控制当地留守儿童传染病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6年6-9月采用分阶段抽样的方法,在山东省莘县选取1 200名留守儿童,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留守儿童预防接种情况,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留守儿童预防接种相关因素。 结果 留守儿童“五苗”接种率为91.41%,合格接种率为81.35%。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 BGG)接种率及合格接种率最高,分别为95.67%、90.16%;以麻疹疫苗(measles vaccine, MV)最低,分别为87.75%、76.0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看护人身份、家庭月收入、是否为独生子女、是否建有儿童预防接种卡,“五苗”合格接种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年龄为3~岁、4~岁、5~岁、看护人身份为外/祖父母、独生子女、建卡是影响接种是否合格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为3~岁(OR=1.609,95%CI:1.029~2.516)、4~岁(OR=1.846,95%CI:1.414~2.408)、5~岁(OR=2.305,95%CI:1.071~4.960),看护人身份为外/祖父母(OR=2.157,95%CI:1.071~4.344)接种不合格风险度更高,独生子女(OR=0.638,95%CI:0.411~0.991)、建卡(OR=0.601,95%CI:0.390~0.928)接种不合格风险度更低。 结论 山东省莘县留守儿童预防接种现状不容乐观。儿童MV的合格接种率最低,仍存在麻疹暴发的隐患。建议应加强当地基层预防保健能力建设和广大农村预防接种知识宣教,开展入学儿童的预防接种证查验,提高儿童的疫苗接种率和合格接种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2015-2017年山东省滨州市5岁以下儿童10个接种门诊流感疫苗接种率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儿童流感疫苗接种提供数据资料。方法 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滨州市480名5岁以下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5岁以下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结果 滨州市10个接种门诊5岁以下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由2015年的42.29%(203/480)下降到2017年的20.21%(97/480);其中3~5岁以下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由2015年的26.87%(129/480)下降到2017年的13.13%(63/480),3岁以下婴儿流感疫苗接种率由2015年的15.42%(74/480)下降到2017年的7.08%(34/480)均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χ2=11.073,14.312,P<0.05)。对儿童父母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不同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职业、户籍所在地、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和支付医疗费用方式是影响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的主要因素,经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父母文化程度初中以上(高中/中专/高职OR=1.49,95%CI: 1.08~2.04;本科/大专OR=2.45,95%CI: 1.61~3.73;硕士及以上OR=3.90,95%CI: 1.70~8.87)、家庭月人均收入3 000元及以上(3 000~5 999元OR=1.35,95%CI:1.07~1.71;≥6 000元OR=2.37,95%CI: 1.25~4.51)、职业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员工(OR=3.15,95%CI: 1.71~5.80)、对流感疫苗知识知晓(OR=2.24,95%CI: 1.56~3.21)是影响5岁以下儿童家长流感疫苗接种率的重要因素(P<0.001)。结论 文化程度、家庭月人均收入、是否接种过流感疫苗是影响婴幼儿流感疫苗接种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多层次开展有关流感及其疫苗接种知识的宣教。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东省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旨在发现经济发达省份贫困地区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及探讨其解决措施。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描述性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广东省某贫困县268名10~17岁儿童青少年,并使用长处与困难问卷(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s,SDQ)学生版评定心理健康状况。结果留守儿童情绪问题检出率为10.1%,品行问题检出率16.5%,多动注意不能检出率11.4%,同伴交往问题检出率12.7%,亲社会行为检出率12.7%,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其中品行问题、多动注意不能、亲社会行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男生、13~15岁组、寄宿、父母不经常回家、不经常与父母联系、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等是情绪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结论广东省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发生率较高,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岳阳市不同类型儿童(留守与非留守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岳阳市免疫规划工作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2014年采取两阶段按容量比例概念抽样法进行抽样,采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入户调查表”入户调查儿童建卡(册)、证情况以及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基础免疫/加强免疫接种情况,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接种率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调查1 650人,其中留守儿童746人(45.2%),非留守儿童904人(54.8%)。 监护人主要为父母(57.5%,949/1 650)和外/祖父母(41.8%,690/1 650);其中父母文化程度以高中或中专为主(81.1%,770/949),外/祖父母以初中及以下为主(99.71%,688/690);留守儿童传统五苗基础免疫接种率(92.80% vs. 97.00%, χ2=15.83, P<0.001)及全程接种率(87.30% vs. 90.40%, χ2=4.03, P=0.045)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对于留守儿童,男性(OR=0.403)、监护人文化程度高(OR=2.835)、父母收入水平高(OR=0.406)、监护人为母亲(OR=0.328)的传统五苗接种率越高。 结论 儿童性别、监护人文化程度、父母收入水平、监护人类型是影响留守儿童传统五苗合格接种的因素;母亲外出对留守儿童疫苗接种情况影响最大;岳阳市留守儿童基础免疫预防接种工作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影响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原因,分析综合干预的有效性。方法 2017年9月-2018年3月选取18~35个月的语言发育迟缓儿童61例,同时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语言发育正常儿童55例为研究对象。将语言发育迟缓儿童分为两组,其中干预组31人,对照组30人。干预组给予综合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家庭语言指导。采用《早期语言发育进程量表》进行语言筛查评估,由家长现场填写问卷的方式对家庭语言环境进行调查。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父母亲生育年龄、住址、喂养方式、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带养人与儿童互动时间以及每天接触电子产品时间与儿童语言问题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带养人每天与孩子互动时间越长(2~4 h/d OR=0.542, 95%CI:0.352~0.866;≥4 h/d OR=0.211,95%CI:0.105~0.402)、母亲文化程度越高(高中 OR=0.685, 95%CI: 0.495~0.947; 大学及以上OR=0.468, 95%CI:0.157~0.785)和母乳喂养(OR=0.702, 95%CI:0.538~0.886)是语言发育迟缓的保护因素,接触电子产品≥1 h/d(OR=3.582,95%CI:2.314~5.761)则是语言发育迟缓的危险因素。训练3个月后,干预组与对照组各个能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语言A、B及总量表分数增加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儿童语言发育与家庭语言环境密切相关,综合干预对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母乳喂养对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影响,为儿童口腔不良习惯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及Pubmed等数据库,收集2000-2020年之间关于母乳喂养和口腔不良习惯关系的中英文研究,应用Stata14.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OR值和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最终纳入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影响因素,为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6月广州城区248名1~6岁儿童,其中语言发育迟缓儿童124名(病例组),语言发育正常儿童124名(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方法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探讨家庭环境、出生情况、行为与语言发育的相关性。语言评定方法应用S-S评定法。结果 在调查的儿童中,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7项,分别为隔代抚养(OR=3.391,95%CI:1.654~6.951)、母亲文化程度低(OR=5.186,95%CI:2.245~11.981)、教语言用有声电子玩具或读物(OR=2.070,95%CI:1.122~3.817)、屏幕接触时间每天超过1 h如看电视(OR=2.305,95%CI:1.245~4.267)、看手机或IPAD(OR=3.246,95%CI:1.277~8.248)、出生有高危因素(OR=2.253,95%CI:1.084~4.680)及孕期高危因素(OR=2.575,95%CI:1.129~5.873)。结论 家庭环境、教养方式、屏幕时间对儿童早期语言发育的影响不容忽视,良好的环境、科学的养育观念可预防儿童语言发育迟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