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评价Ceramage聚合瓷高嵌体和多面嵌体修复后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就诊的后牙牙体缺损患者129例(患牙200颗),行Ceramage聚合瓷高嵌体和多面嵌体修复各100颗牙,于患者戴用修复体后6个月、1年、2年、3年,检查其形态、边缘适合性、颜色、周围龋、修复体磨耗程度、接点及折裂情况。结果200颗患牙修复后中共出现5颗失败,其中高嵌体修复体破损1颗、松动1颗、食物嵌塞2颗;多面嵌体修复体未发现有破损,1颗出现基牙折裂。结论Ceramage聚合瓷是一种很好的后牙牙体缺损修复材料;与高嵌体相比,多面嵌体保留了更多牙体组织,更有利于修复体力学或生物学的使用周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材质的牙色改良高嵌体/冠修复中重度后牙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名患者51颗中重度缺损后牙分别采用CAD/CAM氧化锆全瓷改良高嵌体(冠)(A组)及钴铬烤瓷改良高嵌体/冠(B组)修复,在修复后12、24个月分别进行回访观察,比较其修复效果。结果:B组有1例在24个月回访时发现边缘瓷层崩瓷,边缘密合度增加,修复体未见损坏、松动,患牙未见继发龋及折裂,7颗修复体与患牙或邻牙颜色轻度不匹配。A组有3颗修复体与患牙或邻牙颜色轻度不匹配,其余未见异常。结论:两种不同材质的牙色改良高嵌体/冠用于中重度后牙缺损的修复效果均较理想,兼顾了修复体的强度与美观, 在选好适应症的情况下,简化了疗程,且临床疗效较好,但由于本研究观察期较短,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郑茜聪  蔡志斌 《口腔医学》2015,35(9):783-785
目的 回顾分析评价CAD/CAM氧化锆全瓷单冠抗折裂性能。 方法 为189例患者制作CAD/CAM氧化锆全瓷冠284颗,随访到156例患者的226颗全瓷冠,随访2.5~5.5年,对修复体的位置、崩瓷、基底冠折断、修复体松动脱落等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 CAD/CAM全瓷冠1年的折裂率0.9%,2年的折裂率为2.1%,3年的折裂率为3.3%,4年的折裂率为7.1%,观察期间全瓷冠的总折裂率为9.7%。其中2例患者发生基底冠折裂。当对颌分别为天然牙或瓷修复体时,全瓷冠的折裂率有显著性差异(P=0.034)。全瓷冠的折裂后牙明显高于前牙区(P<0.01)。 结论 CAD/CAM氧化锆全瓷冠整体抗折裂性能临床可接受,可作为临床首选的美学修复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磨牙大面积牙体缺损采用纤维桩及全瓷冠修复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28例患者,共33颗磨牙残冠根采用纤维桩及全瓷冠修复.于修复体黏固后1周、1个月及6 ~ 24个月复查,评价修复体完整性,边缘适合度,牙周组织健康状况及根尖周健康状况.结果 93.9%的修复体保持完整.有2颗修复体发生崩瓷或折裂,为咬硬物所致.所有修复体边缘适合性良好,色泽稳定,牙龈状况良好.纤维桩及树脂核无松动、折裂、缝隙等.X线片未见根尖异常,未见根折或桩折.结论 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条件下,将纤维桩及全瓷冠用于磨牙残根残冠修复能够取得良好的近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CAD/CAM全瓷嵌体与Ceramage 聚合瓷嵌体修复活髓后牙Ⅱ类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牙体缺损活髓后牙需制备Ⅱ类洞的患者97例,共100颗患牙。随机分为2组,分别制作CAD/CAM全瓷嵌体与Ceramage 聚合瓷嵌体修复。比较2组修复后12个月、24个月的效果,参照改良美国公共卫生服务评价体系(USPHS),评价术后牙敏感、修复体折裂、修复体脱落、边缘着色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2种材料嵌体修复12个月、24个月的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等级资料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12个月时,2组病例均修改成功,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24个月时,术后牙敏感、修复体脱落例数,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修复体折裂发生例数,聚合瓷组低于全瓷组(P<0.05);边缘着色发生例数,聚合瓷组高于全瓷组(P<0.05)。结论: 聚合瓷嵌体修复活髓后牙Ⅱ类洞术后抗折裂力高于CAD/ CAM 全瓷嵌体,缺点是边缘着色发生率较高,应根据患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PS e.max press铸造玻璃陶瓷应用于后牙全冠修复的抗折裂效果。方法:选择182例274个IPS e.max press瓷块制作的后牙全瓷冠进行6-18个月的随访,评估其抗折裂情况。结果:1个全瓷冠在使用6个月时出现折裂,余未见破损及裂纹,效果满意。结论:IPS e.max press玻璃陶瓷应用于后牙的全冠修复有较好的抗折裂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IPS e. max Press铸瓷髓腔固位冠修复经根管治疗的后牙牙体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由牙体牙髓专业一年级研究生完成的铸瓷髓腔固位冠修复病例26例,均为行完善根管治疗后的后牙,18~24个月后回访检查。参考美国公共健康服务(USPHS)标准,对患牙继发龋、牙龈炎、牙折、修复体边缘完整性、边缘染色、修复体折裂/脱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26例病例中,1例修复体折裂,2例边缘完整性轻度受损,1例咬合面轻度缺损,其余未发现明显修复体的缺陷或因修复体引起的牙体、牙周等问题。结论:铸瓷髓腔固位冠修复根管治疗后的后牙牙体缺损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IPS e.max CAD全瓷冠近期修复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价。 方法 共选取469例542颗前、后牙IPS e.max CAD全瓷冠修复体,修复3~12个月后,按照美国加州牙科协会(CDA)制定的全瓷修复临床评定标准进行修复体评估。 结果 97.2%的修复体保持完整,未出现破裂、崩瓷、脱落、基牙冠折等并发症,患者满意度较高。 结论 IPS e.max CAD全瓷修复体的近期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CAD/CAM高嵌体修复磨牙根管治疗后牙冠大面积缺损的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60颗牙体重度龋损累及牙髓的磨牙,经完善的根管治疗后采用CAD/CAM椅旁技术进行全瓷高嵌体修复.分别在修复后6、12、18个月进行随访,参考美国公共健康会(USPHS)标准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260颗患牙中,CAD/CAM高嵌体修复磨牙根管治疗后牙冠大面积缺损成功率为98%,其中3例发生修复体脱落,2例发生修复体折裂.结论:CAD/CAM高嵌体修复技术可以作为磨牙根管治疗后牙体大面积缺损修复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氧化铝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Procera氧化铝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患者174例,患牙327颗,6个月后参照美国公共健康协会的修正标准评价修复体形态、基牙继发龋、修复体边缘密合度、修复体磨损及折裂情况。结果 174例327件Procera氧化铝全瓷冠修复体复诊154例292件,修复体边缘适应性的合格率为100%,修复体形态合格率为99.7%,磨损和折裂的合格率是99.7%,无基牙继发龋,仅1件修复体崩瓷。患者对美学效果均感满意。结论 Procera氧化铝全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临床效果理想,美学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插销固位一体式金属桩部分冠修复牙冠短伴牙体缺损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插销固位一体式金属桩部分冠,修复38颗临床牙冠短伴牙体缺损、颌间修复间隙不足的磨牙。修复后即刻、1年、2年、3年进行检查,从牙齿完整性、牙体有无继发龋、修复体完整性、修复体固位、修复体边缘适合性及修复体的邻接关系等进行评价。结果 38颗患牙修复后即刻、1年、2年及3年检查显示,插销固位一体式金属桩部分冠固位良好,牙体及修复体的完整性好,边缘适合性好,没有出现继发龋;有2颗出现轻度食物嵌塞,占5.3%。各项评价指标在修复后即刻、1年、2年、3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插销固位一体式金属桩部分冠修复临床牙冠短伴牙体缺损的磨牙,修复效果好,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陈婷 《口腔医学》2016,(3):237-240
目的评价全氧化锆嵌体冠修复牙合龈距严重不足者下颌患牙的疗效。方法选择下颌后牙牙合龈距小于2 mm,无法行全冠修复的21个病例,根管治疗术后,制作21个全氧化锆嵌体冠进行修复。结果经2~3年随访观察修复体的边缘密合性、牙龈指数、崩瓷现象等指标,21个修复体使用正常。患者对牙体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全氧化锆嵌体冠对于治疗下颌牙合龈距严重不足患牙是一种简单、易行、效果良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上颌磨牙冠根折采用改良牙冠延长手术后,行桩核冠修复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腭尖劈裂至牙龈下3~6mm的上颌磨牙23颗,分为4mm组、5mm组和6mm组,采用改良牙冠延长术即牙根改形结合少量去骨的方法重建牙生物学宽度,术后4周进行金属桩核冠修复。修复后即刻和1年检查牙齿松动度、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和探诊深度,并测量手术牙和对侧同名牙的力值和患者满意度。结果6mm组术牙中有1例术中出现基牙Ⅰ°松动,术后1周、修复后即刻、修复后1年复查松动度未出现明显变化;5mm组术牙中有1例在修复后9个月根折,其余术牙术后牙龈健康、未出现牙齿松动。修复后即刻和1年时,术牙力值与对侧同名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冠缘位置未发生明显变化,患者对冠修复体功能满意。结论牙根改形结合少量去骨的方法作为一种改良的牙冠延长术,扩大了牙冠延长术的适应证,可以应用于临床上颌磨牙劈裂牙的保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数字化口内直接印模技术与传统精细硅橡胶印模技术在磨牙全瓷冠修复中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口腔修复科行磨牙全瓷单冠修复治疗的患者32例,共计36颗患牙。实验组18颗患牙采用CS3600口内扫描仪制取数字化印模,对照组18颗患牙采用传统硅橡胶印模技术制取印模。记录两组取模时间、戴牙时间及患者舒适度,修复完成2个月参照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标准对修复体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取模时间更短、取模更舒适;制作的修复体戴牙时间更短、修复体边缘适合性更好(P<0.05)。结论:在磨牙全瓷冠的修复治疗中,CS3600口内扫描技术在取模时间、取模舒适度、戴牙时间和修复体边缘适合性等方面都优于传统硅橡胶印模技术。  相似文献   

15.
分体栓道式铸造桩核在磨牙残冠残根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分体栓道式铸造桩核在磨牙残冠残根修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牙根分叉较大的磨牙残冠残根,经完善根管充填后,制作分体栓道式铸造桩核,然后精密铸造金属全冠修复。结果:随诊120例128颗牙,观察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8年,冠无松动、固位好,能够承受正常咬合力,行使正常咀嚼功能。无发生根管折裂,患无明显不适感。结论:该方法能减少患牙的拔除率,提高了残冠残根的远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瓷沉积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分别制作镍铬合金烤瓷冠、高金合金烤瓷冠、铸瓷冠及瓷沉积冠各30件。用Easyshade电脑比色仪检测4种烤瓷冠的颜色,临床检查烤瓷冠的边缘密合度,冠的颜色以及瓷崩瓷裂情况,观察时间为18个月。结果:瓷沉积冠、铸瓷冠及高金合金烤瓷冠的边缘密合度一致,均明显优于镍铬合金烤瓷冠(P〈0.05);瓷沉积冠、铸瓷冠的颜色基本一致,比高金合金烤瓷冠更接近天然牙,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瓷沉积冠、铸瓷冠及高金合金烤瓷冠的颜色均较镍铬合金烤瓷冠更接近天然牙,有统计学差异(P〈0.05);四者在瓷崩瓷裂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瓷沉积冠颜色美观,边缘密合性良好,抗折力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Tenax Fiber White玻璃纤维桩加全瓷冠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2例64颗已行完善根管治疗的前牙残根残冠进行玻璃纤维桩核加全瓷冠修复.按照牙体预备后余留牙本质高度分为3组,A组余留牙体高度大于等于2 mm,B组高度小于2 mm并大于或等于1mm,C组高度小于1 mm.治疗完成后1、6、12、24个月复查,评价修复体完整性,边缘适合度,牙周组织健康状况及根尖周健康状况等疗效.结果 95.3%的修复体保持完整.有2例修复体发生桩脱位,其中1例伴有崩瓷,为咬硬物所致,1例根管粗大.另有1例发生纤维桩折断,牙龈充血.余留牙体在0~1 mm组无箍效应,修复失败率增加(P<0.05).全瓷冠类型无明显影响.其他所有修复体边缘适合性良好,色泽稳定,牙龈状况良好.X线片未见根尖异常,未见根折或桩折.结论 纤维桩全瓷冠修复效果除了与牙本质肩领高度有关,还与余留牙本质的性状有关,临床选择应综合考虑.在符合适应证的情况下,Tenax Fiber White玻璃纤维桩和全瓷冠修复可获得良好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二氧化锆全瓷冠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选择68例患者共88颗二氧化锆修复的全瓷单冠进行随访,参照美国公共健康协会修订的标准进行评估。结果:88颗二氧化锆全瓷冠在牙龈健康、颜色、继发龋、边缘适合性等方面表现优良,有5例6个二氧化锆瓷冠出现饰瓷的崩瓷或裂纹,1个牙因根折而拔除。结论:二氧化锆全瓷冠具有良好的临床修复效果,但饰瓷有折裂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