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男性股疝临床少见,我们收集了1984~1998年共嵌顿性疝107例,其中男性嵌顿性股疝6例,占嵌顿性疝55%。误诊5例,其中误诊为腹股沟淋巴结炎2例,左侧精索囊肿1例,脂肪瘤1例,腹股沟浓肿1例。5例均在手术中确诊为股疝。死亡1例,为62岁老年患者,术后7d死于肺心病、心力衰竭。股疝多见于中年以上的女性,男性股疝确为少见,本组多年来仅见6例。因而对该病缺乏认识,在临床上往往考虑较少,本组3例当发现腹股沟肿块时,也未能重视。询问病史不详细,加上不能充分暴露检查部位,缺乏良好的视、触诊,是误诊的主要原因。无嵌顿性疝的临床表现者2例。由于股疝的…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嵌顿疝,在城市发病率较低,山区发病率仍高。我院自1980~1988年共收治60~73岁腹股沟斜疝嵌顿42例,股疝嵌顿9例,共51例。其中误诊12例,占23.5%。现就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误诊12例中,男9例,女3例;农民11例,干部1例;年龄最小61岁,最大70岁;嵌顿时间最长8天,最短3天。6例以腹膜炎、4例以腹痛待查收住院(8例入院后体检中发现嵌顿疝,2例术中消毒发现疝嵌顿),2例疝嵌顿后,当地医生误以脓  相似文献   

3.
马洪波 《中国医刊》2001,36(8):55-55
我院于 1 990~ 1 999年共收治腹外疝 384例 ,其中误诊 1 5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5例均经手术证实为腹外疝 ,男 1 2例 ,女 3例 ;年龄 1 2~ 76岁 ;股疝 7例 ,腹股沟斜疝 5例 ,直疝 3例 ;绞窄性疝 8例 ,嵌顿性疝 6例 ,单纯性疝 1例。1 2 误诊情况  误诊时间 1 0~ 1 2 0小时。 1 5例中误诊为急性肠梗阻 4例 ,急性胃肠炎 3例 ,睾丸鞘膜积液 3例 ,腹股沟脓肿 2例 ,脂肪瘤 1例 ,腹股沟淋巴结炎 1例 ,附睾炎 1例。2 误诊原因分析2 1 询问病史不详 本组 4例急性肠梗阻及 3例胃肠炎患者均以腹痛、呕吐、腹部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以急腹症表现的腹外疝嵌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3-2001年我院住院例以急腹症表现的腹外疝嵌顿的临床经验。结果 本组8例均为腹股沟斜疝,2例复位成功,6例急诊手术,腹股沟切口5例(其中因绞窄性肠坏疽行肠切除1例),剖腹探查联合腹股沟切口1例,均治愈出院。结论 以急腹症表现的腹股沟疝嵌顿容易误诊,延误治疗时机。虽然股疝嵌顿几率最高,但腹股沟斜疝嵌顿最常见,除非局部红肿热痛或有腹膜炎体征,首先手法复位。若手法复位失败,立即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造成股疝发生的原因,总结诊断教训。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7例股疝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造成股疝误诊的原因。结果误诊为腹股沟斜疝的4例均为术前误诊;误诊为脂肪瘤共1例;误诊为阑尾穿孔腹膜炎共1例;误诊为腹股沟淋巴结炎共1例。结论要重视病史的询问和体格检查,注重股疝与其他的鉴别诊断,最大限度地防止股疝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6.
<正>我院12年来共收治腹股沟及股管嵌顿疝手法复位导致肠穿孔10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0例嵌顿疝,男8例,女2例,年龄30~60岁,各有2~5年可复性疝病史。男性患者中,7例为腹股沟斜疝嵌顿,1例为股疝嵌顿,2例女性均为股疝嵌顿。其中9例为乡村医生手法复位所致肠穿孔,1例为病人自行挤压复位所引起。 临床表现:嵌顿疝还纳后产生持续性剧烈腹痛,伴有恶心呕吐,有腹膜炎体征。剖腹探查所见,穿孔部位均在小肠,其中空肠2例,回肠8例。穿孔直径在0.5cm者6例,1cm者4例。其中行肠穿孔修补术8例,行肠切除端端吻合术2例,均加腹腔引流而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7.
卫正洪  毛栋华  王晔 《吉林医学》2012,33(20):4376-4377
目的:总结股疝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收治的14例股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股疝中嵌顿6例,其中1例发生绞窄,4例误诊为腹股沟斜疝﹑淋巴结炎﹑脂肪瘤﹑圆韧带囊肿,均经过手术治愈,平均随访48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股疝中老年多见,容易嵌顿和误诊,应早确诊,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8.
我院外科于1987年7月~1996年7月共收治嵌顿性腹外疝148例,对其中26例施行了手法复位,复位后出现肠穿孔、弥漫性腹膜炎者6例。本文就嵌顿性腹外疝手法复位适应证的掌握和失败原因加以简要分析。 1 临床资料 本组手法复位失败6例中,男3例,女3例。其中10岁以下1例,50岁以上5例。男性患者中,2例为腹股沟斜疝嵌顿,1例为股疝嵌顿。女性患者中,3例均为股疝嵌顿。临床表现为手法复位后短时间内  相似文献   

9.
我们自1966年1月至1972年12月,共收治小儿腹股沟斜疝400例,其中嵌顿疝107例,占26.75%。嵌顿疝误诊10例,其中误诊为肠套叠3例,蛔虫症1例,绞窄性肠梗阻1例,腹股沟脓肿1例,上呼吸道感染与急性肠胃炎3例,腹股沟淋巴结炎1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讨论如下:(一)误诊病例简介1.腹股沟斜疝嵌顿误诊为肠套叠3例:均为肥胖婴儿,除阵发性哭闹伴剧烈呕吐外,没有其他主诉,体检时腹股沟部漏检。2.腹股沟斜疝误诊为肠套叠、肠蛔虫症  相似文献   

10.
张峰林  郭宏  谢鑫 《新疆医学》2012,42(11):124-125
股疝并不罕见,但是临床中误诊较多,手术后容易成为"遗留疝",造成术后早期"复发",腹股沟斜疝或直疝同时合并有股疝时更易漏诊。应加强对重视对股疝的诊断,提高手术成功率。我院2002年1月-2012年5月的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14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81岁,平均年龄61岁。术前误诊断为斜疝4例、直疝1例、大隐静脉曲张1例、腹股沟淋巴结1例、腹股沟囊肿1例、肠梗阻1例、腹股沟脂肪瘤1例。本组患者全部经外科手术治疗。嵌顿疝2例。  相似文献   

11.
42例股疝嵌顿的诊治体会青海省民和县医院祁登山,应永忠我院自1992年初至1995年底共收治股疝嵌顿病人42例,因其急性肠梗阻症状较重或因股部肿块不够明显等原因,临床较易误诊为急性肠梗阻做剖腹探查手术,现将我们的诊治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为...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81~1989年收治60岁以上老年人腹股沟嵌顿疝48例,并就其老年腹股沟嵌顿疝的特点进行讨论。临床资料 1.本组男41例,女7例。年龄60~87岁。腹股沟斜疝39例,股疝9例。绞窄疝18例,占37.5%。 2.嵌顿时间:2~84小时,嵌顿时间达72~  相似文献   

13.
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股疝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疝无张力修补术在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股疝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总结行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股疝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股沟斜疝嵌顿31例,股疝嵌顿8例;腹股沟斜疝中7例行腹膜前间隙疝无张力修补术,24例行疝环充填式疝无张力修补术;股疝均行腹膜前间隙疝无张力修补术。结果39例均获随访3~60个月,无手术死亡病例,无伤口感染,术后无复发。结论疝无张力修补术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股疝的患者。  相似文献   

14.
刘保群  孙晋南  唐德仁 《广西医学》2004,26(9):1306-1307
目的 总结老年机械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 ,探讨老年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年 3月至 2 0 0 2年 3月间 6 8例 6 0岁以上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6 8例中引起机械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为肠道肿瘤、肠黏连及嵌顿疝。全部病例经手术治疗 ,均获治愈或缓解 ,无手术死亡病例 ,术后因伴存其它系统疾病死亡 2例 (3% )。结论 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是提高老年机械性肠梗阻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腹股沟嵌顿疝肠坏死原因,探讨腹股沟嵌顿疝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腹股沟嵌顿疝临床资料.结果:46例行手法复位后行择期手术;32例发生肠坏死行急诊手术,其中18例行肠坏死切除行Ⅰ期吻合,14例经保守治疗肠管活力恢复后,返纳腹腔;32例中股疝14例、腹股沟斜疝12例、腹股沟直疝4例、闭孔疝2例.嵌顿...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85~1997年共收治股疝80例,男性11例,女性69例,其中嵌顿性股疝58例,误诊9例.3例误诊为腹股沟淋巴结炎,1例误诊为脂肪瘤,1例误诊为急性胃肠炎,4例分别误诊为腹股沟斜疝和直疝.9例均被手术确诊为嵌顿性股疝.  相似文献   

17.
女性婴幼儿腹股沟斜疝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宁华 《海南医学》2005,16(7):95-96
目的 分析女性婴幼儿腹股沟斜疝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总结近几年来我院收治的18例女性婴幼儿腹股沟斜疝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其中最大年龄5岁,最小3个月。嵌顿性斜疝10例,可复性斜疝8例,10例嵌顿性斜疝嵌顿内容物为子宫附件7例,肠管3例。结果 18例患者全部采用手术治疗,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我们认为女性婴幼儿斜疝在临床上较男性婴幼儿少见,并且在临床上易误诊,女性婴幼儿斜疝的嵌顿发生率较男性婴幼儿高,嵌顿内容物多为子宫附件,多不易回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股疝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高频探头,频率7~12MHz观察18例患者声像图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左侧6例,右侧10例,双侧2例,包块大小1.3~4.6cm。疝容物13例为大网膜,4例为肠管,1例为嵌顿性疝并发肠梗阻。结论高频超声可显示疝囊、疝颈和疝内容物,判断疝内容物为大网膜或肠管,提示有否嵌顿。对股疝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小儿急性肠梗阻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涌  戚士芹  未德成  吕成超 《安徽医学》2015,36(9):1109-1111
目的:分析急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普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96例急性肠梗阻患儿资料,按发病原因进行分类,并比较保守及手术治疗患儿的比例。结果496例急性肠梗阻患儿中,疑有器质性病变继发急性肠套叠203例(40.9%),嵌顿性腹股沟斜疝147例(29.6%),粘连性肠梗阻36例(7.2%),急性假性结肠梗阻25例(5.0%),先天性巨结肠24例(4.8%), Meckel 憩室及肠重复畸形18例(3.6%),肠扭转、肠旋转不良13例(2.6%),阑尾脓肿9例(1.8%),内疝(系膜裂孔疝)6例(1.2%),炎性、粪石、柿石性5例(1.0%),其他少见病因10例(2.0%)。203例疑有器质性病变继发急性肠套叠的患儿中,148例(72.9%)施行了手术治疗,55例(27.1%)予空气灌肠复位成功。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均予手术。导致粘连性肠梗阻的前次手术中,阑尾切除术14例(38.9%),肠套叠整复术8例(22.2%)。结论急性肠套叠、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粘连性肠梗阻是小儿急性肠梗阻发病的主要原因。大多数疑有器质性病变继发急性肠套叠及全部嵌顿性腹股沟斜疝需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是小儿急性肠套叠及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嵌顿性闭孔疝的早期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9例嵌顿性闭孔疝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有关分析与评价;结果:9例经手术证实的嵌顿性闭孔疝,老年女性8例,其中右侧6例,左侧3例,术前误诊6例,术后死亡2例。结论:缺乏对闭孔疝的认识是导致误诊率高的重要原因,闭孔疝嵌顿率及绞窄率高而导致严重的后果,并提出了早期诊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