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混合单克隆抗体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9例痰检虫卵阳性肺吸虫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全部(100%)皆呈阳性反应。59例根据临床和实验室证据(三项以上免疫学试验呈阳性反应)确诊者,56例(94.9%)显示阳性。在治疗后6个月-3年患者的15例中,14例(93.3%)转为阴性,另一例仍呈阳性反应,因系采用硫双二氯酚治疗未完成疗程者。89名正常人和109例其它7种寄生虫病人,全部皆为阴性,本试验未出现任何假阳性和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2.
用混合单克隆抗体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19例痰检虫卵阳性的肺吸虫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全部(100%)皆呈阳性反应。59例根据临床和实验室证据(三项以上免疫学试验呈阳性反应)确诊者,56例(94.9%)显示阳性。15例治疗后6个月—3年患者14例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用肺吸虫成虫可溶性粗抗原,以ELISA间接法检测肺吸虫病人抗体的结果。在144例痰检虫卵阳性的肺吸虫病病人中,本法阳性的符合率为97.2%。410例正常人全部呈阴性反应。同时,对51例日本血吸虫病人、23例姜片虫病人及27例华支睾吸虫病人作交叉反应,结果除2例华支睾吸虫病人出现非特异性反应外,其余病人全部阴性。对30例肺  相似文献   

4.
用斑点免疫金银染色(Dot-IGSS)检测35例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00%,血清平均效价为1:1656,35份正常对照血清全部阴性。在一中学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中,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6.99%(142/836)。抗体阳性者粪便虫卵检出率为76.09%(105/138)。抗体反应强度为1+、2+3+、4+的粪便虫卵检出率分别为57.14%(28/49)、75.68%(28/37)、94.74%(36/38)和92.86%(13/14)。该法敏感、简便、实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联葡萄球菌A蛋白(HRP-SPA)为第二抗体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华支睾吸虫卵阳性病人血清的检出率为88.8%,滤纸干血的检虫率为95.7%。138份健康人血清和滤纸干血的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5.7%和98.6%,与羊抗人IgG检测的结果相近。在现场普查中,HRP-SPA-ELISA检测滤纸干血样本与粪检虫卵的阳性符合率为90.3%,本法检测滤纸干血,可用于华支睾吸虫病的普查。  相似文献   

6.
应用单抗双抗体夹心—ELISA和多抗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旋毛虫病人血清循环抗原,其阳性率分别为67.7%(21/31)和72.2%(26/36),无显著件差异(P>0.05)。50例正常人两法皆为阴性。142例其它9种寄生虫病人中,两法除对20例囊虫病人中1例(5.0%)出现轻度交叉反应外均为阴性。对河南省新野县从事食品卫生人员调查,两法的阳性率分别为5.7%和5.9%,差异不显著。对两法循环抗原均呈阳性反应的14例进行了追踪观察,其中13例确诊为旋毛虫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7.
用RESA—IFA试验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恶性疟患者血样41份,恶性和间日疟原虫混合感染患者血样12份及间日疟患者血样38份进行RESA抗体检测。恶性疟患者阳性者9例,阳性率为22.0%(9/41);混合感染者阳性1例,阳性率为8.3%(1/12);间日疟患者全部阴性。RESA抗体阳性的患者IFA试验的GMRT为1552.1,阴性患者为741.8,差异非常显著。RESA抗体阳性患者平均原虫密度为5042个原虫/μl血,阴性患者为25398个原虫/μl血。表明恶性疟患者血清中的RESA抗体与临床免疫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用斑点ELISA检测140例粪检虫卵阳性的华支睾吸虫病人血清中的循环抗原(CAg),阳性率为97.1%。在100例正常人和102例其它7种寄生虫病人中,有1.0%假阳性和2.0%轻度交叉反应。对66例华支睾吸虫病人经吡喹酮治疗后1~2月进行CAg复查,有29例(43.9%)转为阴性,即使仍保持阳性反应者,其反应强度亦有明显降低。用本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获得较满意的结果,检测血清中CAg与粪便中虫卵阳性和阴性总符合率高达95.5%。  相似文献   

9.
应用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AS)的Avidin/Biotin-HRP Complex(ABC)法,对87例血吸虫病患者(36例虫卵阳性及51例孵化阳性)与34名健康人,检测血清内抗SEA抗体的水平。并在同一滴定板上与常规ELISA对比。结果表明在72.9%患者中,ABC法较常规ELISA法为敏感,ABC滴度高于ELISA者,在ELISA滴度1/100~1/400及1/1 600~1/6 400两部分中,虫卵阳性组分别为89.6%和6例中3例阳性,提示在抗体水平低的患者中,ABC法尤为敏感。全部健康人血清两法均为阴性。表明ABC法为日本血吸虫病的免疫诊断提供了一种比常规ELISA更敏感的新方法,有助于低抗体水平患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神经系统血吸虫病的免疫诊断中,研究了该病与神经系统囊虫病之间存在的交叉反应。本研究报告血吸虫病抗体可干扰神经系统囊虫病的免疫诊断。脑脊液标本采自三种病人:(1)可疑囊虫病人138例(脑脊液囊虫抗体阳性64例,抗体阴性74例);(2)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病133例;(3)神经系统病人91例。用猪囊尾蚴抗原和血吸虫虫卵可溶性抗原(SEA)作ELISA。362份脑脊液标本中74%两种抗体均阴性,SEA抗体阳性28例,占7.7%,囊虫抗体阳性72例,占19.9%,8例两种抗体均阳性,占2.2%。据224例神经系统病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到印度南部一个诊所就诊的性传播疾病的病人进行统计分析,进而评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危险因子。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和蛋白印迹法检测5876例病人,HIV抗体阳性105人(占1.79%),男87人,女18人。用同样年龄和性别的HIV抗体阴性病人与上述阳性病作匹配对照。统计学分析表明,明显的危险因子为职业(卡车司机和卡车清洁工),  相似文献   

12.
比较抗双链DNA(dsDNA)抗体的两种检测方法。用胶体金快速斑点渗滤技术(DIGFA)及马疫锥虫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检测27名正常儿童和4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病人和非狼疮病人血清抗dsDNA抗体,27名正常儿童和17例非狼疮病人血清抗dsDNA抗体经两种方法检测均为阴性;29例SLE患者用两种方法检测出抗dsDNA抗体的阳性符合率为94.44%(17/18)。说明两种方法具有一致的特异性和敏感性,DTGFA更简捷、快速、方便。  相似文献   

13.
日本血吸虫虫卵组分抗原疗效考核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本研究首次建立了应用日本血吸虫虫卵组分抗原(107—121kDa)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FA-ELISA)检测血吸虫病人体内短程抗体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30例血吸病人的阳性率为93.33%)和较好的特异性(60例健康人无假阳性)。应用该方法对同批血吸虫病人治疗前及治疗后8个月,1年、1.5年进行检测,并与常规SEA-ELISA比较,显示该法有较好的疗效价值,并明显优于常规法。  相似文献   

14.
四种抗原用于Dot-IGSS和Dot-ELISA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日本血吸虫可溶性成虫抗原(AWA)、尿素溶解性成虫抗原(JWU)、硫酸铵沉淀成虫抗原(AW)和可溶性虫卵抗原(SEA),用斑点免疫金银染色试验(Dot-IGSS)和Dot-ELISA诊断日本血吸虫病.结果显示:Dot-IGSS法,4种抗原分别检测50例日本血吸虫病人血清,抗体检出率均达100.0%,50例正常人阴性符合率98.0%—100.0%,与肝吸虫病人的交叉反应率0%—2.0%(P>0.05),Dot-ELISA法、AWA、AW和SEA阳性符合率均为100.0%,JWU为90.0%,低于其它抗原(P<0.05),与正常人阴性符合率及肝吸虫病人交叉反应率分别为94.0%—100.0%及0%—6.0%.各抗原检出抗体滴度,Dot-IGSS均高于Dot-ELISA(P<0.05—0.01).抗原浓度在500.0μg/ml,两法抗体检出结果无差异(100.0%),至6.25μg/ml,酶标法检出率为0,而金标法仍为70.0%—80.0%(P<0.01).  相似文献   

15.
4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丙型肝炎抗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PHC与丙型肝炎的关系,采用ELISA方法检测48例PHC及106例非肝病患者的扰HCV抗体及HBV-M。结果显示PHC组中抗HCV抗体阳性21例(43.8%),对照组14例(13.2%,P<0.01);HBV-M阳性45例(93.8%),对照组50例(47.2%,P<0.01)。HBV-M阳性PHC病人中,HBsAg、HBeAb及HBcAb三项阳性21例(46.7%),HBsAg、HBeAg及HBcAb三项阳性7例(15.6%),HBsAg及HBcAb二项阳性5例(11.1%)。HBV-M阴性PHC患者中,抗HCV抗体阳性2/3例(66.7%),HBV-M阳性PHC病人中,抗HCV抗体阳性19/45例(42.2%,P<0.05);HBsAg阳性PHC病人中,抗HCV抗体阳性14/38例(36.8%);HBsAg阴性病人中,抗HCV抗体阳性7/10例(70.0%,P<0.05)。在抗HCV抗体阳性PHC患者中,3个月前有明确输血史8例(38.1%)。以上结果提示在我国,PHC与丙型肝炎有关,在HBV-M阳性患者中。HBsAg、HBeAb及HBcAb三项阳性患者发生PHC可能性最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目的在于了解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在国内溃疡性结肠炎(UC)病人中的阳性率和对UC的诊断意义,及其与病理之间的关系。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CA,32例UC病人中9例阳性,阳性率28.1%,全部呈核周型(pANCA);15例肠易激综合征、4例克隆病、10例其他原因引起腹泻的病人,以及49例健康对照全部阴性。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ANCA阳性者粘膜血管炎发生率为88.9%(8/9),ANCA阴性者为44.4%(8/18),结果显示:ANCA对鉴别UC与其他腹泻性疾病有意义;ANCA可能通过介导肠粘膜血管炎参与UC的发病。  相似文献   

17.
应用抗牛丝虫抗体及抗马来丝虫抗体进行Dot-ELISA检测49例班氏丝虫微丝蚴(mf)阳性血清,CAg阳性率分别为89.7%及91.8%;36例班氏丝虫mf(—)血清,CAg阳性率分别为47.2%及50.0%;31例马来丝虫mf(+)血清,CAg阳性率分别为87.0%及93.5%,非流行区肠线虫感染44例及正常人血清40例全部阴性,华支睾吸虫感染血清70例,两种抗体检测CAg的假阳性率分别为8.5%及7.1%,囊虫病血清76例,假阳性率均为3.9%。  相似文献   

18.
滴金免疫测定法在检测日本血吸虫抗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滴金免疫测定法(DIGFA)是以胶体金作为标记物的快速斑点免疫结合试验,抗原、抗体通过渗滤在膜上进行反应,阳性结果出现红色斑点。本文用血吸虫虫卵浸出液为抗原,金标记A蛋白为显示剂,建立了检测血吸虫抗体的DIG-FA。以本法检测血吸虫病患者血清81份,阳性卒92.6%;献血者血清50份,特异性为98%;42份产前检查的孕妇血清均为阴性;6例华枝睾吸虫患者未出现交叉反应;6例并殖吸虫患者中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阳性反应,其中3例环卵反应亦为阳性,环沉率8~15%。提示本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与环卵反应相近。  相似文献   

19.
抗Jo-1抗体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摇对69例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MD)病人抗Jo-1抗体进行检测,了解抗Jo-1抗体阳性与PM/DM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及对PM/DM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印迹(IBT)法检测PM/DM病人中的抗Jo-1抗体,对抗Jo-1抗体阳性血清进行免疫双扩散(ID)检测,两者抗Jo-1抗体均阳性者为抗Jo-1抗体阳性组,其他为抗Jo-1抗体阴性组,前瞻性比较PM/DM抗Jo-1抗体阳性组和抗Jo-1抗体阴性组的临床特征。结果本组中抗Jo-1抗体阳性占32%,抗Jo-1抗体阳性患者出现肺间质病变(ILD)、多关节炎/多关节痛、肺部感染和雷诺现象分别为18例(82%)、18例(82%)、17例(77%)、7例(32%);与抗Jo-1抗体阴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另外,在阳性组出现吞咽困难1例(5%),而阴性组为15例(32%),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郾05)。结论抗Jo-1抗体阳性组PM/DM患者的肺间质病变及多关节炎症状突出,合并肺部感染的概率高,而肌痛或肌无力症状较轻,出现吞咽困难症状概率较低;阴性组出现吞咽困难症状概率较阳性组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微柱凝胶法和固相抗体法血小板抗体的检测方法进行比较,以选择更佳的方法进行检测.方法 采用微柱凝胶法和固相抗体(Capture-P)法分别测定154例多次输注血小板效果不佳的病人的血小板抗体,用pems统计软件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结果 微柱凝胶方法检出强阳性15例,阳性63例,阴性80例;Capture-P法检出强阳性5例,阳性45例,阴性104例,kappa指数0.63566.结论 两种检测方法一致性良好,但微柱凝胶法试剂价格低廉、检测时间短,适宜基层单位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