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的临床特征、形成机制及诊断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颅脑损伤术后再次开颅探查证实为迟发性血肿的发生类型、部位及其与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等原发伤的关系.结果 术后出现迟发性血肿部位与原血肿部位比较:邻近型3例,远隔型1例,对侧型8例.迟发性血肿类型:脑内2例,硬脑膜外8例,硬脑膜下2例.迟发性血肿与颅骨骨折、脑挫裂伤的关系:8例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可见颅骨骨折7例,其中3例原骨折处无血肿,2例骨折为冠状跨窦,骨折缝>3mm,3例骨折处有少量硬脑膜外血肿;2例脑内血肿术前CT扫描时发现有不同程度脑挫裂伤;2例硬脑膜下血肿中1例伴有皮层挫裂伤,1例为桥静脉断裂出血.结论 颅脑外伤术后非手术区迟发性颅内血肿中,硬脑膜外、硬脑膜下与脑内血肿形成机制不尽相同,脑挫裂伤、颅骨骨折、脑膜或皮层血管破裂、桥静脉断裂等局部损伤可致不同类型的血肿,低氧血症、脑血管麻痹痉挛、缺血-再灌注损伤是非手术区迟发性血肿形成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陈金梅 《中国卫生产业》2013,(17):124-124,126
目的探讨单排螺旋CT平扫成像在重型颅脑损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6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均于伤后及时行CT平扫。结果颅骨骨折、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脑内血肿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结论重型颅脑外伤后及时CT平扫充分显示颅脑重型损伤的影像特征,有助于颅脑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闭合性颅脑损伤后,脑干诱发电位(ABR)在其诊断、治疗及法医学中的价值。方法对90例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动态ABR测试,分析数据,探讨其结果与闭合性颅脑损伤的关系。结果检测90例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伤后24~72 h的ABR,结果显示Ⅰ、Ⅴ波PL延长,Ⅰ-Ⅲ、Ⅰ-Ⅴ延长,与CT相比阳性率明显升高。伤后3月复查,轻型者大部分ABR结果显示正常。结论闭合性颅脑损伤病人在CT结构无改变时,其脑生理功能已有变化。ABR可作为闭合性颅脑损伤早期诊断和预后判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其脑生理学上的改变能否为法医学的鉴定提供依据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受虐待儿童颅脑伤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在交通事故中颅脑外伤在儿童为第二位死亡原因。该文目的是为了确定因意外事故或受虐待引起的小于 6 5岁儿童的颅脑伤的相对发生率 ,确定不同受伤原因的颅脑损伤类型 ,评价由意外或打击引起的某些类型颅脑损伤发生的可能性。病人和方法 回顾性调查 1 986 1~1 991 1 2间在美国两所医院 2 87名因头部受伤的住院儿童 ,年龄为 1周至 6 5岁 ,这些病人被诊断为颅骨骨折、脑震荡、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帽状腱膜下血肿、硬脑膜外或硬膜下血肿 (SDH)、软组织挫伤或裂伤、闭合性头颅损伤。…  相似文献   

5.
Boerhaayve′s综合征或自发性食管破裂是指非直接、异物或器械损伤的食管透壁破裂或全层裂开,是一种迅速危及生命的疾病,如颅脑损伤后合并此综合征,则预后极差。我科自1989年至今共收治此病例6例,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本组共6例,均为男性,年龄2 6~5 4岁,平均年龄(38±1)岁,均为闭合性颅脑损伤,打击伤2例,交通事故4例,其中硬脑膜外血肿者2例,均行“硬脑外血肿清除术”;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者3例,2例行“脑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1例保守治疗;脑挫伤者1例,给予保守治疗。颅脑手术后或非手术患者均给予抗菌、脱水、止血及对症处…  相似文献   

6.
颅脑损伤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种。闭合性者往往头皮完整,但有不同程度的脑损伤,其中又可分为脑震荡及脑挫伤(裂伤)、脑受压和闭合性颅骨骨折等。由于伤势轻重不等而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呕吐、头痛、躁动、肢体瘫痪以及瞳孔、脉搏呼吸、体温、血压等改变。颅脑损伤病情变化快,随时可有生命危险,且往往由于护理不当引起并发症及后遗症。因此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工作是繁重的,同时也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脑脊液漏是由于颅骨骨折及脑蛛网膜和硬脑膜均有破损,以致脑脊液可经此破损处漏到颅外。主要表现为脑脊液鼻漏和脑脊液耳漏。外伤性脑脊液漏常见原因为颅骨发生骨折或脑穿透伤时,将蛛网膜和硬脑膜同时撕破,致使脑脊液漏出颅外,并可作为感染源或空气进入颅内的途径。最常引起脑脊液漏的颅骨骨折是颅底骨折,因为颅底骨质较薄,颅骨与硬脑膜粘连紧  相似文献   

8.
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多由交通事故、跌倒、塌方、高空坠落所致,病情严重者可危及生命,死亡率甚高。应正确诊断,及时治疗。诊断:头部受伤后,确定着力点和伤后意识、瞳孔、生命体征改变具有重要诊断意义。根据头皮损伤和颅骨骨折判断着力点。额部受伤,多发生额、颞叶挫伤,半数以上合并脑干损伤;颞部受伤,引起同侧脑挫伤,血肿好发于受击部;顶部受伤,以额、顶、颞叶挫伤居多;枕部受伤,易致额、颞极对冲性损伤。伤后昏迷是颅脑损伤的客观指标。昏迷时间短,脑损伤程度轻,昏迷程度深且持续时间长,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闭合性腹部伤合并颅脑伤的认识,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3年5月~2010年9月收治的35例闭合性腹部伤合并颅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经积极抢救存活28例,死亡6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率17.14%。结论根据闭合性腹部伤合并颅脑伤的发生特点,应全面考虑,早期诊断,对于伴有意识障碍、昏迷的颅脑损伤合并腹部外伤患者,一定要积极的常规腹腔穿刺,减少漏诊、漏治。手术顺序需先治疗危及生命的损伤,注重围术期处理,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正>颅脑损伤是现代社会比较常见的一种外伤,其发生率居创伤首位,仅次于四肢骨折,但致死致残率却远高于其他创伤。颅脑损伤可以独自存在,也可以与身体其他损伤并存。按照颅脑解剖部位分类可以将其分为头皮损伤、颅骨骨折、脑损伤、火器性颅脑开放伤。头皮损伤包括头皮挫伤、头皮裂伤、头皮血肿(又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头皮撕脱伤);颅骨骨折按部位可分为颅盖骨  相似文献   

11.
胸腹联合伤是同一种病因造成胸部和腹部内脏损伤,同时伴有膈肌破裂.笔者现将重症胸腹联合伤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手术中在使用人工硬脑膜补片治疗组与未使用人工硬脑膜补片对照组两组间术后并发症,评价人工硬脑膜补片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重型颅脑损伤手术中使用硬脑膜补片治疗组患者与45例未使用人工硬脑膜补片对照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6个月,对其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应用人工硬脑膜补片治疗术后出现癫痫3例、脑膨出2例、皮下积液1例,对照组术后出现癫痫9例、颅内感染5例、脑膨出7例、皮下积液6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有组间差异.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中应用硬脑膜补片能够显著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进展性脑内血肿(PIH)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PIH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IH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6例患者发生PIH,发生率为37.5%(36/9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受伤至首次颅脑CT检查时间、脑挫伤、蛛网膜下隙出血、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与PIH发生有关(P< 0.01或<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脑挫伤、蛛网膜下隙出血、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是PIH发生的危险因素(P< 0.05或<0.01).结论 充分认识PIH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给予及时的干预措施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重型颅脑损伤脑肿胀引起高颅压病情危重,致残率及病死率高。目前以去大骨瓣减压术为主,术中灵活应用硬脑膜与肌筋膜单边缝合,游离缘重叠覆盖脑表面使其达到敞开减压和保护大脑的双目的。我院2003~2005年收治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进行脑肿胀去骨瓣减压术中利用上述方法修补硬脑膜切开创面,并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是重型颅脑损伤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我院神经外科2008年8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有23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现分析报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23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男19例,女4例,年龄17 ~ 73岁,平均39.8岁,受伤后行头颅CT检查.其中广泛性脑挫裂伤4例,硬脑膜外血肿5例,硬脑膜下血肿4例,脑内血肿5例,广泛性脑肿胀2例,原发性脑干损伤3例.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诱因为各种感染.  相似文献   

16.
脑脂肪栓塞(fat embolism of the brain)是脂肪栓塞的一种,多见于颅脑损伤合并肢体长骨骨折,或有大面积挤压伤的肥胖伤员,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到达血液循环,虽有肺部滤过,但仍有一些从血流进入脑血管,形成脑脂肪栓塞[1],并出现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皮肤出血、发热以及进行性低氧血症等症状,此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若诊断与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可高速10%-15%.本科于2014年收治了一名左股骨骨折合并脑脂肪栓塞的患者,通过纠正缺血缺氧状态,维持心、肺、脑等脏嚣功能,通过对症护理,最终成功治愈后出院.  相似文献   

17.
吴利 《工企医刊》2006,19(4):44-45
颅脑损伤占全身损伤的10~15%,重型颅脑损伤是急性颅脑损伤最严重的脑伤类型。重型颅脑损伤后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障碍,致使伤员缺氧窒息,从而加重脑水肿及颅高压。上呼吸道梗阻是重型颅脑伤员通气不足而致低氧血症最常见的原因。造成梗阻的原因有:①舌后坠;②因吞咽、咳嗽反射  相似文献   

18.
颅脑外伤常常合并颅底骨折,因为颅底骨折的同时撕破了硬脑膜和蛛网膜,以致脑脊液由骨折裂缝口经鼻腔,外耳道或开放性伤口处流出,使颅腔与外界相通形成漏孔!我院近3年来收治颅底骨折的患者共12例,经过非手术治疗全部痊愈,无一例死亡与感染。现就护理体会浅析如下:1病史资料1.1患者一般资料12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3例,受伤年龄16至78岁不等,平均年龄在37.5岁,其中交通事故8例,高处坠落伤2例,拳击伤2  相似文献   

19.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常见的腹部外伤性疾病,其中以肠道损伤为最多见。如不能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常可造成严重后果。近年来,虽然外科诊疗技术有了很大进展,但死亡率仍在8~47%之间。我院自1971年8月至1978年12月收治闭合性腹腔内胃肠道损伤30例中单纯性小肠破裂15例,十二指肠空肠曲破裂2例,小肠破裂合并小肠多处挫伤1例,小肠破裂合并肠系膜破裂出血3例,小肠系膜破裂出血1例,肠系膜破裂出血合并肠道挫伤4例,胃肠广泛挫伤合并肠系膜血肿3例,胃浆肌层破裂合并小肠系膜血肿1例,其中合并颅脑损伤,骨盆骨折、肝破裂、脾破裂各1例;泌尿系外伤  相似文献   

20.
尿道损伤多见于男性,这是因为生理的原因,男性尿道要比女性尿道长,受伤的机会也较多. 尿道损伤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多因弹片、锐器伤所致,常伴有阴囊、阴茎或会阴部贯通伤.闭合性损伤为挫伤、撕裂伤或腔内器械直接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