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角膜异物是一种常见的眼病。角膜表面大部分暴露于睑裂,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灰尘、砂粒、金属碎屑、谷壳、煤屑等异物常容易进入眼内,附着在睑裂部角膜表面嵌入角膜基质层,产生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状,若处理不当,可扩大损伤面,导致感染形成角膜炎。因此,正确处理角膜异物,防止并发症的产生,十分重要。我院眼科仅1990—01~1992—12共处理角膜异物146例人次,无一例并发症发生,现将我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随着工业和交通的发达,基本建设的发展,角膜异物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我院眼科门诊常见的角膜异物有:铁屑、灰尘、煤渣、沙子、谷壳、稻刺等。浅者附着在角膜表面,深者嵌入角膜组织内,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刺痛、流泪、羞明等症状。由于病人不懂应急自救,而致揉擦眼球、损伤角膜或将浅部异物揉入角膜深层,造成眼部发炎及异物  相似文献   

3.
角膜金属异物是眼科常见病,一般在角膜异物的周围呈褐色有铁锈形成,并出现刺激症状。异物挑出愈早残留的铁锈愈少,反之,残留铁锈愈多。异物挑出后经常在角膜残留有环片状铁锈,如部位表浅,较易刮除;如部位较深,反复刮除则易感染,同时损伤角膜组织  相似文献   

4.
结膜与角膜异物在日常生活中多见 ,多由刮风时飞扬的沙粒、煤渣、昆虫等引起 ,工厂矿山飞溅的铁硝、沙石、炭渣所致。异物一旦进入结膜囊或角膜 ,立即引起剧烈的摩擦感、刺痛、眼睑痉挛等刺激症状。若因揉眼 ,异物被推入上睑板下沟内或刺入角膜浅层 ,除刺激症状外还引起角膜上皮擦伤 ,甚至发生浸润、混浊或棕色锈环形成 ,若发生感染则导致角膜溃疡。细小的角膜异物需用放大镜斜照或用裂隙灯才能发现。因此 ,我们在门诊经常要遇到角结膜异物患者前来就诊取异物。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工作笔者认为 ,在做角膜剔除术时也有一定的技巧性 ,并要注意…  相似文献   

5.
角膜异物是我院眼科门诊的常见病,眼部受伤后有严重的异物感、畏光流泪,如处理不当,可造成角膜溃疡或留有角膜翳而影响视力.因此,如何正确处理角膜异物是我们眼科门诊的重要任务.现将我科门诊2004~2008年所登记的角膜异物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角膜异物是眼科门诊常见病,异物滞留于角膜可引起明显的刺激症状.角膜上皮缺损如不能及时修复,病程迁延,可引起角膜基质糜烂、溃疡,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尽快缩短角膜创面的愈合时间愈显重要。我们于2005年1~12月对角膜异物患者应用贝复舒(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碱性生长因子)滴眼液进行治疗,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角膜异物是眼科门诊常见病,异物滞留于角膜可引起明显的刺激症状.角膜上皮缺损若不能及时修复,病程迁延可导致角膜基质糜烂、溃疡,因此角膜异物剔除术后尽快缩短角膜创面的愈合时间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角膜是眼球暴露于体外的一个透明无血管组织,也是观察事物的主要组织,因处于眼表,故易受外界伤害。在劳动和生活中灰尘、沙粒、金属碎屑、煤渣等异物易进入眼内,造成角膜异物。角膜损伤后易感染、变混沌,可不同程度影响视力,并且患眼刺激症状明显,属眼科急症,应引起必要的注意和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妥善处理。现将内蒙古海拉尔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眼科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19例角膜异物的处置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角膜异物剔除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膜异物为临床多发病[1].多发生于进行金属工艺加工的工人或农民,异物滞留于角膜面可引起明显的刺激症状,重者可导致角膜溃疡,虹膜睫状体炎等并发症[2].我院于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共行角膜异物剔除术119例(121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有一句比喻说,爱护什么,就象爱护我们的眼珠一样,可见,对眼睛的爱护是非常重要的。生活中,难免有异物进入眼睛的时候,如风吹入沙子等等,一旦发生,眼睛会立即作出“反应”,如睁不开眼,流泪等等。在门诊中,我遇到过一位指甲壳进入眼内的患者。 一天,一位中年农妇来门诊,面容痛苦。自诉右眼卡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曾在乡卫生院和市某医院治疗无好转。观察其眼睛,刺激症状重,眼睑明显肿胀,球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混浊、水肿,荧光素染色着色仔细检查,将上睑穹隆翻开,发现穹隆部白色物,经检查为一块0.2mm×0.4mm指甲壳。追问其病史,但患者始终说不出是什么时候,指甲壳怎样进入眼内的。 用裂隙灯继续为患者检查,发  相似文献   

11.
王瑞霞 《上海医药》2005,26(3):127-128
目的:观察托吡卡胺滴眼液对角膜相关疾病(如角膜细菌感染、外来异物刺激、角膜接触镜配戴不当等)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确诊为角膜病的38例患者,立即给予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2滴,压迫泪小点,待15分钟后观察起效情况,如瞳孔已散大,即停止使用,如瞳孔尚未散大,则连续滴眼,直到瞳孔散大为止。结果:38例临床使用托吡卡胺滴眼液者角膜刺激症状不明显,治疗效果快。结论:及时使用托吡卡胺滴眼液充分扩瞳,可减轻角膜刺激症状,感染尽快吸收,角膜迅速愈合。  相似文献   

12.
总结角膜被玉米叶划伤后的症状及临床表现,回顾本院自2010年7月至今17例玉米叶划伤角膜患者,发现几乎所有患者角膜均有数量不等的毛刺状异物,表面麻醉下将异物取出后症状很快消失。对于玉米叶划伤的患者,一定要及时就医。而对于眼科医生来讲一定要在裂隙灯下仔细认真查找细小毛刺状异物,尽早取出,以避免真菌性角膜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春天风沙大,空气中的沙尘进入眼睛后,轻者附在角膜表面或睑结膜,重者嵌入角膜内,如一味地揉搓,会使异物擦伤角膜,甚至进入角膜深层,引起炎症。如不及时取出,会继发感染,影响视力。  相似文献   

14.
角膜炎是眼表疾病中对视功能危害较大的眼病,严重时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角膜炎病因复杂,外伤与感染,是引起角膜炎最常见的原因;结核、风湿、梅毒、营养不良等是内在性的因素,发病初期,眼睛有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痛、畏光、流泪,角膜灰见白色小点或片状浸润;严重时症状更加明显,眼痛难忍,可有睫状体充血或混合充血、前房积脓、视力减退.角膜表面灰白色坏死组织脱落,可形成溃疡.  相似文献   

15.
角膜异物是临床常见的眼外伤之一,角膜由于富含神经末梢,受伤后症状明显,多表现为疼痛、畏光、流泪,同时角膜是屈光间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不及时处理,可能造成继发感染,影响视功能,严重者可能致失明.近年来我院于角膜异物剔除术后使用盐酸洛美沙星滴眼液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角膜异物是眼科门诊常见病,以铁屑、灰沫和植物性异物为多见,附着在角膜表面或嵌入角膜组织,导致患者眼睛红痛、异物感、流泪、畏光.在裂隙灯显微镜下彻底剔除角膜异物,在损伤相对应的睑缘或睑板下沟寻找容易误漏诊的隐匿性眼睑结膜异物,防止误漏诊而使角膜炎迁延不愈.方法 取异物前常规使用倍诺喜滴眼液滴眼1~2次,间隔1~2 min/次,进行表面麻醉.角膜浅表异物可用消毒湿棉签小心擦拭去除.嵌入角膜较深的异物,在裂隙灯下剔除.结果 165例中131例浅层异物1次剔除干净,34例深层异物分次剔除干净,未发生误漏诊的隐匿性眼睑结膜异物,无角膜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实施细致的护理工作基础上,加强患者的健康意识和介绍正确的防治方法,把握最佳治疗时机,可以有效地减少角膜异物的发生,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角膜异物是眼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会增加患者痛苦,重者可造成角膜感染,甚至导致失明等严重后果[1]。现将2011年4-9月我院剔除角膜异物患者109例的治疗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角膜异物患者109例,年龄16~55岁;其中男108例,女1例;右眼71例,左眼39例;就诊时间2h~5d;多次发生角膜异物1例。临床表现:伤眼有异物感,伴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眼睑痉挛等。1.2治疗方法1.2.1异物取出:先用0.4%奥布卡因滴眼液滴眼,5min/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远视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43例远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分析所有患者的术后一般情况,对比手术前后的视力、屈光度及角膜曲率改善程度,综合评价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角膜上皮愈合良好,角膜瓣透明、位置正,术后有流泪、异物感等轻度的刺激症状,未经特殊处理,3 d后显著缓解;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屈光度及角膜曲率改善程度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远视的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视力,降低屈光度及角膜曲率,治疗安全性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眼病,正常完整的角膜上皮是不易被真菌感染,大多数病例是在角膜外伤后而发生感染的,尤其是农作物,因为植物的枝叶带有真菌。常见致病菌有镰刀菌属、念珠菌属、曲霉菌属等,临床表现眼部有一定的疼痛、畏光、流泪等刺激症状。至今,国内外尚无真菌性角膜炎的对症眼用药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角膜绷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某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80眼)翼状胬肉患者展开对照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将其分为观察组(术后覆盖角膜绷带镜)与对照组(术后单纯加压包扎)各40例(40眼),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观察患者术后眼部疼痛、术后畏光、流泪、异物感等眼部刺激症状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角膜上皮愈合及术口愈合恢复情况。结果在术后疼痛方面,观察组术后1 d、3 d、7 d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在术后1周时角膜创面完全修复率上,观察组(85.00%)显著比对照组(65.00%)高(P<0.05);在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方面,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短(P<0.05);在流泪、异物感、眼痛、畏光等眼部刺激症状评分上进行对比,观察组显著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将角膜绷带镜应用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患者后,可显著提升康复效果,减少术后疼痛感,改善眼部刺激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