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消痔灵注射液与无水乙醇治疗单纯性肾囊肿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单纯性肾囊肿 198例 ,分为消痔灵组 10 0例与无水乙醇组 98例。 B超导向经皮肾穿 ,分别将消痔灵注射液与无水乙醇溶液注入两组肾囊肿内 ,定期观察囊肿大小变化与不良反应 ,以确定其疗效与安全性。结果 :随访 6个月后 ,消痔灵组总有效率 94 % (94 / 10 0 ) ,无水乙醇组总有效率 92 .8% (91/ 98) ,两组卡方检验无明显差异性 (P>0 .0 5 ) ;术后腰痛发生率消痔灵组为 33% (33/ 10 0 ) ,无水乙醇组为 5 9% (5 8/ 98) ,两组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0 .0 1) ;两组均未出现出血与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消痔灵注射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疗效与无水乙醇相同 ,但不良反应少于后者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硬化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轻中度痔疮患者采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轻中度痔疮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床位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RPH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消痔灵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相关症状积分,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便血、痔核脱出及回纳、肛门不适程度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述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PH联合消痔灵注射液治疗轻中度痔疮,可较快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枯痔油注射液治疗内痔10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枯痔油注射液与消痔灵注射液的疗效。方法:将200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采用枯痔油注射液注入痔核的方法,对照组100例采用消痔灵注射液进行注射治疗,7d后用肛镜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从疗效看,治疗组恢复情况、痔核萎缩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注射枯痔油注射液治疗内痔疗效明显优于消痔灵注射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 ,将 1 5 0例患儿分为 2组。治疗组 78例 ,采用鱼腥草注射液配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抗生菌素治疗。观察 2组症状、体征及WBC改善情况。结果和结论 :治疗组显效 45例 ,显效率为 5 7.7% ,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组在症状、体征及WBC改善时间上也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 <0 .0 5 )。  相似文献   

5.
环状混合痔脱出伴直肠粘膜内脱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外剥内扎术加直肠粘膜下注射术治疗环状混合痔脱出伴直肠粘膜脱垂的效果。方法于痔右前、右后及左侧环状母痔处行外剥内扎术,同时在直肠下端5—7cm粘膜下注射1:1消痔灵注射液,使松弛的粘膜与肌层之间形成无菌性炎症。结果术后环状混合痔脱出症状消失,同时直肠粘膜内脱垂引起的便秘症状明显得到改善。结论环状混合痔脱出与直肠粘膜内脱垂往往同时存在,处理痔的同时一并处理内脱垂的直肠粘膜引起的便秘症状,可消除痔病-便秘-加重痔病这一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消痔灵注射液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对经保守治疗半年以上无效的慢性肥厚性鼻炎106例,采用消痔灵注射液与2%利多卡因注射液1∶1比例混合,每侧下鼻甲注射1~2 mL,1次/周,一般注射2~3次。结果显效38例(35.8%),改善60例(56.6%),无效8例(7.5%),有效率(92.5%)。结论采用消痔灵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肥厚性鼻炎,此方法操作简单,疗效显著且痛苦小。  相似文献   

7.
消痔灵注射治疗儿童直肠脱垂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晰 《华西医学》2010,(9):1728-1729
目的观察儿童直肠脱垂的临床特点及使用消痔灵注射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9年1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肛肠科住院的儿童直肠脱垂48例,其中男36例,女12例;年龄6个月~9岁。使用消痔灵加2%利多卡因,按1∶1配制成消痔灵混合液5mL,分为脱出组织注射、直肠间隙注射、直肠后间隙注射三步法进行治疗,注射后使用头孢曲松、甲硝唑等抗感染治疗,平卧休息等。2周后观察大便和增加腹压时直肠是否脱出肛门外,并随访1~2年。结果 42例一次性治愈;5例好转,进行二次注射治疗后治愈;1例无效,行外科手术治疗。所有患儿未出现感染、出血等并发症,随访期内无复发。结论消痔灵注射治疗儿童直肠脱垂是一种操作简便、实用、疗效确切、费用低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消痔灵注射液对家兔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消痔灵注射液是治疗三期内痔的一种硬化剂 [1 ] ,临床用于治疗血管瘤取得满意效果 [2 ,3] ,但该药注入血管瘤体腔内部分药液可随血液进入体循环 ,对血管内皮、心、肝、肾等重要器官是否有直接损伤作用 ,至今倍受关注。因此特作毒性实验研究 ,为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由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2 .5± 0 .3) kg健康白色家兔 18只 ,雄雌皆有。1.2 药物 消痔灵注射液由北京第四制药厂生产 ,利多卡因由上海复星朝晖制药厂生产。1.3 方法 将家兔随机分为 A、B、C组 ,每组 6只。A组用消痔灵原液 ,B组用 4∶ 1溶液…  相似文献   

9.
自制消疸灵对持续性胆红素升高治疗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自制消疸灵对难治性持续胆红素升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2 75例血清总胆红素在 2 2 .2~ 63 .4μmol/L之间、持续 3个月以上的各种残留黄疸患者 ,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2 0 7例自拟消疸灵治疗 ,对照组运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 ,3 0d后观察总胆红素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总胆红素指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 ,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消疸灵对难治性总胆红素持续升高的残留黄疸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消痔灵注射加肛管环缩术治疗直肠脱垂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67例直肠脱垂患,用消痔灵注射液与1%利多卡因配成1:1注射液.取10ml在脱出的直肠上行交叉点状注射,总药量为40~70ml,注射完毕即行埋线紧缩术。结果:164例1次治愈,治愈率100%,随访10余年无1例复发。结论:消痔灵注射加肛管环缩术治疗直肠脱垂,操作简单,配合精心护理,疗效好,治愈率高,患痛苦小,无并发症及后遗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大剂量复方丹参加胸腺肽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大剂量复方丹参及胸腺肽联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75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常规治疗相同 ,治疗组加用大剂量复方丹参注射液及胸腺肽 ,疗程 2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红细胞压积 (HCT)、红细胞计数 (RBC)、血红蛋白 (Hb)量的改善程度。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的有效率分别为 91 .1 %和 70 .0 %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组HCT、RBC、Hb下降显著 (P <0 .0 5)。结论联合使用大剂量复方丹参及胸腺肽能有效治疗慢性肺心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枪式肛肠套扎器联合硬化剂(消痔灵注射液,预混利多卡因)痔核下黏膜注射治疗内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315例符合套扎适应证的内痔门诊患者,采取枪式肛肠套扎器联合硬化剂痔核下黏膜注射治疗。结果 315例患者中,298例内痔经套扎联合消痔灵注射后2~5d痔核即已坏死并脱落,6~10d创面完全愈合,一次治愈率为94.60%;16例需2次治疗,1例需3次治疗,再次套扎联合注射治疗间隔时间2周。随访3个月,全部病例临床症状基本消除,达临床治愈;无出血、误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枪式肛肠套扎器联合硬化剂痔核下黏膜注射治疗,操作简便、安全,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痔瘘洗剂坐浴治疗痔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门诊痔急性发作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分别在患者就诊时(第0天)及门诊随诊第7天对入选患者的痔疮疼痛、便血、肛门水肿、肛门瘙痒、痔核脱垂等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对比观察,评价痔瘘洗剂坐浴对痔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痔急性发作的总体疗效及对各单项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痔瘘洗剂能有效缓解痔急性发作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4.
<正>直肠黏膜内脱垂以女性患者多见,轻者表现为部分黏膜脱垂,重者呈环形脱垂甚至内套叠,其中重度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常常伴有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我们观察的这16例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均有排便不畅或肛门坠胀等症状,均采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联合消痔灵直肠周围注射治疗,近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直肠黏膜内脱垂以女性患者多见,轻者表现为部分黏膜脱垂,重者呈环形脱垂甚至内套叠,其中重度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常常伴有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我们观察的这16例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均有排便不畅或肛门坠胀等症状,均采用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联合消痔灵直肠周围注射治疗,近期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肛垫悬吊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痔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在齿线上4cm,直肠左侧、右上、右下,用可吸收线“Z”形缝合悬吊肛垫并在黏膜下注射消痔灵。治疗痔50例,其中混合痔32例,内痔18例。观察术后便血,痔核脱垂等症状发生率及并发症。结果50例总治愈率96%,总好转率100%,无效为0;其中混合痔治愈率93.7%,好转率100%,内痔治愈率100%。结论肛垫悬吊联合消痔灵注射是治疗痔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手术简单、安全,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工作快,费用低廉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消痔灵注射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全性直肠脱垂为肛肠科较为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其发病率约为0.53%~1.9%,平均患病时间达20年。长期的完全性直肠脱垂将会导致阴部神经损伤而产生肛门失禁、溃疡、出血、狭窄及坏死的危险,现代医学治疗主要以经腹或经会阴手术为主。手术虽然疗效较好,但存在着痛苦较大、医疗费用较高的缺点。20世纪80年代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发明了消痔灵注射液,在内痔的治疗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十年来我们又以消痔灵注射液采取双层四步注射法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消痔灵介入加留置导管引流治疗乳房囊肿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决囊肿穿刺后容易复发的问题.方法:治疗组32例囊肿穿刺后,用消痔灵注射液注入穿刺后的囊肿壁内,然后留置导管排出残留液体,加压包扎1周.对照组30例囊肿穿刺后,加压包扎1周.结果:治疗组囊肿穿刺后6个月后囊肿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痔灵注射液介入加留置导管引流治疗乳房囊肿,复发率较传统方法低.  相似文献   

19.
郑芳  杨超  吴毅  赵恒飞  张献辉 《新医学》2011,42(12):817-819
目的:探讨一种新式的肛垫悬吊固定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1例混合痔患者进行肛垫悬吊固定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方法如下:①消痔灵注射:以1:1消痔灵稀释液分别注射于直肠黏膜下和直肠周围间隙;②肛垫悬吊固定:于痔核上方贯穿缝扎痔动脉,同时将痔上黏膜向上悬吊固定.术后采用门诊定期复查的方法对患者的手术疗效、并发症和复发率等进行随访.结果:患者住院时间3~29 d,平均7.1d.术后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其中60例(98%)获得一次性治愈;1例(2%)术后第7日复查痔块仍有轻微脱出,经再次肛垫悬吊固定治疗痊愈.术后并发症包括肛门坠胀感22例(36%);肛门轻至中度疼痛16例(26%);急性尿潴留12例(20%);少量便血1例(2%);肛缘水肿1例(2%).未发现感染、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并发症.复发率为0.结论:肛垫悬吊固定联合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能有效地使肛垫上提固定,消除痔疮出血、脱出等主要症状,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肛门功能保存完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7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病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同时 ,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及临床表现积分变化 ,评估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表现均可改善 ,但观察组对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有助于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