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男性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病原体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以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2013年1-12月1 092例男性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标本进行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属、淋菌、细菌、真菌的联合检测,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 092例男性泌尿生殖道炎症患者送检的标本共查出阳性标本444例,总阳性率40.66%,其中沙眼衣原体阳性122例,阳性率11.17%;支原体属224例,阳性率20.51%;细菌58例,阳性率5.31%;真菌4例,阳性率0.37%;多重混合感染34例,占3.11%。结论男性泌尿生殖道炎症以非淋菌性为主,支原体属感染排首位,其次为沙眼衣原体、淋菌混合感染占一定的比例,多种病原体的联合检测可以全面地反应患者的感染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性病高危人群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性病高危人群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状况.方法 对932例性病高危人群的泌尿生殖道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衣原体抗原检测.结果 932例标本中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率为34.3%,男性感染率为31.9%,女性感染率为38.1%;其中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支原体(Uu)、人支原体(Mh)感染阳性例数及阳性率分别为77例8.3%、122例1,3.1%、70例7.5%,Uu+Mh、Uu+Ct、Ct+Mh、Ct+Uu+Mh混合感染的阳性例数及阳性率分别为7例0.8%、14例1.5%、3例0.3%、1例0.1%;与健康人群感染率8.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性病高危人群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率高、流行广,在性病的防治与监测工作中应重视对这些人群的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和药物敏感性情况,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长沙市中心医院的8 203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 203例样本中共检出支原体阳性3 917例,其中男性655例,阳性率25.63%,女性3 262例,阳性率57.77%,男性与女性之间支原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5,P0.01);女性的支原体阳性风险是男性的4.02倍(P0.01)。三年之间相互比较,女性的支原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男性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的支原体阳性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呈现整体逐渐下降的趋势,女性的支原体阳性率在41~岁和51~岁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在3 917例支原体阳性样本中,包括单一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3 649例(93.16%),单一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感染49例(1.25%),UU和MH混合感染219例(5.59%)。半定量分析显示,UU和MH均有较高的携带率。药敏结果提示,交沙霉素、美满霉素和强力霉素等可以用于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罗红霉素对单一UU感染的敏感性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司帕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则需要慎重。结论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检出与多种影响因素有关,支原体的致病性及其与泌尿生殖道疾病的相关性尚需要进一步判定,不推荐进行泌尿生殖道UU和MH的常规筛查与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丽水地区泌尿生殖道系统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性监测分析。方法:采用珠海丽珠试剂盒对丽水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妇科及泌尿外科门诊及住院17岁~68岁男女病人标本进行支原体培养,并做药敏分析。结果:五年中检测出支原体8738株,总阳性率为63.13%,其中2007年-2011年阳性率分别为56.33%、57.27%、60.58%、70.71%、71.24%。单纯解脲支原体(Uu)阳性5788例,Uu+Mh阳性2757例,纯人支原体(Mh)阳性193例,阳性率分别66.2%、31.6%、2.2%;3种不同感染类型的支原体属对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交沙霉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的敏感率高且稳定。结论:丽水地区泌尿生殖道系统支原体感染有上升趋势,以Uu为主,Uu+Mh混合感染次之;交沙霉素和米诺环素是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首选。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有上升趋势,且不同性别和不同支原体类型对抗菌药物存在差异,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试验中假阳性、假阴性结果的原因及改进的对策,研究临床检测解脲(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的方法。方法:对208例泌尿生殖道拭子直接用固体培养分离Uu和Mh,同时接种液体培养基作为对照。观察并记录24 h、48 h、72h固体培养基长出支原体菌落的阳性例数和液体培养阳性例数,并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种方法的差异。结果:固体培养基直接分离培养结果与液体培养在不同时间段所得到的结果,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99%的菌落于24 h~48 h之间可辨认。结论:固体培养基直接分离Uu和Mh具有鉴别准确,选择性强和菌落特征明显的优点,与液体培养相比更适用于支原体的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延安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沙眼衣原体(chlamydozoa trachomatis,CT)、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女性患者648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FQ-PCR)对患者生殖道样本同时进行NG、CT和UU病原体DNA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种病原体的总阳性率为57.72%(374/648)。病原体单一感染、混合感染分别占71.66%(268/374)、28.34%(106/374),单一感染模式高于混合感染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63,P0.05)。单一UU感染的阳性率最高(20.68%),与CT、N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感染中以UU+CT合并感染的阳性率最高(10.80%),与其他混合感染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患者病原体感染的阳性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高发年龄主要分布在21~40岁,占87.43%(327/374)。2013-2017年,3种病原体阳性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P0.05)。结论 CT和UU是延安地区女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并以21~40岁感染例数所占比例较高,3种病原体总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重视该人群CT和UU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延安市2018年—2021年生殖道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近4年延安市延大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报告的生殖道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病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 025例泌尿生殖道感染中支原体阳性366例,阳性率为35.71%,男性检测者支原体阳性率为17.41%(51/293);女性检测者中支原体阳性率为43.03%(315/732),男女两性支原体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衣原体阳性50例,阳性率为4.88%,其男性、女性阳性率分别为4.43%、5.05%;支原体衣原体混合感染率为0.98%,男女两性衣原体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u和Ct感染率高的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壮年,以20岁~49岁患者居多。结论 延安市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居高不下,沙眼衣原体感染发病率相对较低,提示应加强对生殖道支原体的防治,以控制其感染的快速流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用固体培养法来评价液体培养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的效果,探讨液体培养法检测支原体属的优缺点,为临床诊断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感染提供更准确的试验依据.方法 采用液体培养法和固体培养法平行检测临床泌尿生殖道标本中的支原体属.结果 812例标本中液体培养法阳性361例,阳性率为44.46%,固体培养法阳性205例,阳性率为25.25%;解脲脲支原体的假阳性为59.69%,人支原体的假阳性为21.74%;两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属的检测不能仅凭液体培养法,应结合固体培养法才能报告.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98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病原微生物进行分析,并开展药敏试验,确认最佳治疗药物。方法:拭取分泌物后,进行阳性检测;并行药敏检测。结果:(1)男性患者的阳性检出总数为10例,占比为33.33%;女性阳性检出总数为29例,占比为42.65%(P<0.05);人型支原体阳性检出总数为17例,占比为43.59%;解脲脲原体阳性检出数为22例,占比为56.41%(P<0.05)。(2)药敏检测结果显示:强力霉素的敏感率为96.94%;交沙霉素为90.82%;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分别为72.45%、74.50%、77.55%;氧氟沙星为58.16%。(3)在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的UU阳性检出率情况后可以发现,年龄<30岁患者中的阳性检出率32.26%,年龄30~40岁患者中阳性例数占比最高,达到了61.90%;而年龄>40岁患者的所占比例最小,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纳入的98例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为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解脲脲原体阳性率高于人型支原体;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为最佳治疗药物,是临床检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余姚地区泌尿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人群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方法回顾2015年6月-2016年5月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Uu培养及药敏检测1 618例,分析人群分布情况及药敏检测情况。结果 Uu检出率为53.34%,女性患者检出率为55.04%,男性患者的检出率为38.42%;门诊患者占总阳性例数17.23%,住院患者占82.77%;26岁~30岁患者阳性例数最高,占总阳性例数38.18%;Uu阳性率与年龄无相关性(P0.05)。Uu敏感率最高的5种药物依次为PRI(100%)、DOT(98.72%)、TET(96.74%)、JOS(91.50%)、CLA(78.00%);喹诺酮类的耐药率最高,CIP和OFL的耐药率分别为88.13%和71.48%。结论该地区26岁~30岁的女性是泌尿生殖道Uu感染高发人群;交沙霉素和克拉霉素为治疗Uu感染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