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iu B  Zhao JS 《中国针灸》2011,31(6):526-528
基于初始经脉模式与脏腑-经脉模式的构建,梳理、分析经脉表里关系的真正内涵与核心要义,认为两种经脉模式下的经脉表里关系各具不同的特点与意义,主要体现在:①初始经脉模式下,<灵柩·经别>六合理论是其经脉表里关系的核心;络脉(络穴)对经脉表里关系具有重要的沟通作用.②脏腑-经脉模式下,脏腑相合促进了具有表里关系的经脉的匹配与沟通;气血的环周运行对经脉表里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灵枢·本输第二【题解】输,俞穴。本于俞穴而论,故名。【学习要点】 1.脏腑表里相合; 2.六腑主要功能。【脏腑相合】 1.脏腑相合之理: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脏腑经脉相互络属;生理功能相辅相成;病理变化相互影响,形成了脏与腑的相互配合关系。 2.脏腑相合关系:肺合大肠,心合小肠,脾合胃,肝合胆,肾合膀胱。 3.脏腑相合意义:(1)中医整体观念的具体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认为手太阴肺的经脉与手阳明大肠的经脉互为络属,所以肺与大肠构成了脏腑表里相合的关系。为了阐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关系,本组通过动物实验制成肠道郁滞或燥结模型,观察肺脏的变化,测定肺泡巨噬细胞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略论脏腑表里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脏腑表里关系 ,是中医基础理论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此略陈管见如下。1 脏腑表里关系的含义脏腑表里关系是指运用表里阴阳对立互根关系 ,阐明脏腑间或脏腑与体表间的内在联系。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 ,五脏与六腑不但具有相互协调的功能联系 ,同时还与体表器官具有相应的所属联系。明代医家张景岳说 :“藏居于内 ,形见于外 ,故曰藏象。”藏居于内属里 ,形见于外属表 ,所以脏腑表里关系 ,除了脏与腑间的联系外 ,还应包括脏腑与体表器官间的联系。前人在运用对立、互根关系说明事物或现象时 ,常将表里与阴阳进行联系或并列使用。如《素问…  相似文献   

5.
肺与大肠表里相合的中介结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u B  Wang J  Zhao JP 《中国针灸》2011,31(4):363-365
通过对古代文献的分析与研究,初步认为"肺-肺经"系统与"大肠-大肠经"系统之间存在可以促进两者表里关系发生及密切相合的联接体,即中介结构,主要包括组织部位中介(喉咙、缺盆、肘骨、鼻、魄门、皮肤)、腧穴中介(络穴)、脏腑经络中介(胃与足阳明胃经、肝与足厥阴肝经),从而为脏腑表里相合关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肝胃相关理论浅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藏象学理论认为,脏与腑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就其主要关系而言,是指五脏与六腑之间存在着阴阳表里相合关系,即脏属阴,腑属阳;阴主里,阳主表。这样,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并通过经脉相互络属。形成了脏腑之间的密切关系。但从广义上讲,任何一个脏都与各个腑有关系;任何一个腑也都与各个脏有关系,如肝与胃,心与胃,肺与膀胱等等。因此,深入探讨脏腑相关的理论基础,掌握脏腑相关的辨证规律,将对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阐释脏腑表里相合理论的内涵,分析当前研究现状,并对历代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从文献角度对脏腑表里相合关系的理论和临床应用分别加以分析阐述,指出脏腑表里相合理论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奇经八脉”是十二经脉之外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督脉就是其中的一条.它分布不象十二经脉那样规则,既无脏腑相属,又无表里相合,所以将督脉称之为“奇脉”.  相似文献   

9.
Zhao JS 《中国针灸》2011,31(11):1035-1039
从学术史角度重新审视阳脉相关理论内容,指出阳脉与脏腑关系的认识经历重大转变,影响阳脉的理论形式和意义指向;阳脉理论的解读,关系对经典经脉理论整体的理解;对经脉特性的认识,终将影响经脉辨证的正确把握.由此着眼,试对经脉表里形式、经脉脏腑关系、经脉辨证的特殊性、阳脉病候及腧穴主治变化等进行新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从数术看经脉理论和针刺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卓廉士 《中国针灸》2009,29(10):811
本文梳理了秦汉文献中有关数术的记载,参考了国外学者的有关论述,并将其与中医典籍进行对照,以探讨古代数术与经脉理论和针刺方法的联系.结果发现十一脉体系是五输穴、原穴、全身腧穴的数理基础,在中医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十二经脉体系的建立使得脏腑经脉表里相合、营气环流得以实现.针灸在针具、刺法、禁忌等多个方面都受到数术的影响.经脉理论的构建充满了哲学思辨,具有一定主观成分,但并不影响古人对脏腑经脉的生理现象所进行的整体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