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营养治疗是糖尿病患者应该长期坚持的、基础性的治疗措施。目前我国T2DM患者的膳食结构尚需改进。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的作用、饮食结构和食物选择、依从性保障3方面的进展,提出糖尿病营养治疗应基于我国各地传统食材,结合人们生活工作实际,设计糖尿病健康饮食模式。合理运用网络平台可以提高营养教育的效率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医学营养治疗方法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85例T2DM患者按完全随机分组法分为三组,对照组29例、低血糖生成指数膳食组27例、水溶性膳食纤维组29例,三组均参照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编制糖尿病(DM)膳食食谱,并给予口服降糖药,低血糖生成指数膳食组早晚餐完全用低血糖生成指数膳食替代,水溶性膳食纤维组在早、晚餐时各添加水溶性膳食纤维10 g。干预期1个月,干预前后观察各组患者血糖、血脂、肾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各组干预后血糖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低血糖生成指数膳食组及水溶性膳食纤维组干预后胰岛素抵抗指标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低血糖生成指数膳食组和水溶性膳食纤维组胰岛素抵抗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在DM膳食谱及口服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低血糖生成指数膳食替代治疗或添加水溶性膳食纤维,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开展以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知识为基础的营养教育和膳食指导,对患者的膳食和营养结构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T2DM患者126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食物交换份法教育为主,实验组以GI知识宣传教育作为主要教育方法。营养教育和膳食指导9个月,观察患者的低GI膳食结构、就餐GI值和营养摄入状况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教育后低GI食物选择显著增加,全天总GI值降低,能量、碳水化合物(CHO)、钙、镁、锌、维生素B1、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摄入量增高,脂肪降低。结论在T2DM患者中进行基于GI知识的营养教育,可降低患者全天总GI值,有效地改善患者膳食和营养结构。  相似文献   

4.
我国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不断攀升,持续寻找并更新管理糖尿病的策略始终为糖尿病治疗的长期战略目标。美国糖尿病学会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鼓励T2DM患者进行恰当的生活管理,改变生活方式,其中包括进行合理医学营养治疗的饮食管理。间歇性禁食是在特定时间段内限定热量摄入的一种饮食管理手段。自2018年起,围绕间歇性禁食的研究遍地开花,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对于这一新的理念,如何结合它的实际作用将其运用到T2DM患者的生活方式管理中,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我们更加全面地看待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高膳食纤维(HDF)低血糖生成指数(LGI)主食和多元素豆浆膳食探索糖尿病营养替代治疗新思路.方法 筛选经正规治疗,而HbA1C或FPG或2hPG不达标的T2DM患者40例,经营养替代治疗4周后比较其与常规治疗法控制血糖的情况.结果 经营养替代治疗法HbA1c,2hPG、TG等显著下降,体重、腰围显著减少(P均<0.01).结论 HDF、LGI主食和多元素豆浆膳食组合具有显著的降糖、减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低血糖生成指数(LGI)膳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代谢和营养摄入状况的影响。方法T2DM患者126例,随机分为LGI组和食物交换法(FEL)组,每组各63例。在平衡饮食的基础上,两组分别采取LGI膳食和按照食谱进行食物交换饮食8个月,比较患者的血糖、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以及营养素摄入状况。结果膳食干预后,LGI组血清FPG、2hPG、HbAlc、TG、TC、LDL-C和HOMA-IR均低于FEL组,HDL-C高于FEL组,钙、镁、锌、VitB1、VitC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摄入量均显著高于FEL组。结论LGI膳食可有效控制T2DM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降低HOMA-IR,改善营养摄入状况。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的问世对于糖尿病治疗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随着医学科技发展,在胰岛素制剂不断变革的同时,胰岛素临床应用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除1型糖尿病(T1DM)患者的胰岛素治疗是绝对适应证外,2型糖尿病(T2DM)患者是否需要胰岛素治疗以及胰岛素治疗模式的选择是非常个体化的,特别是胰岛素强化治疗,其内涵和临床应用价值在T2DM患者中的体现是非常值得审视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1型糖尿病(T1DM)血管并发症临床上表现为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是患者致死、致残的最主要原因。血糖控制不良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升高是血管并发症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胰岛素强化降糖治疗可以作为T1DM患者预防血管并发症发生的三级预防手段。新型口服降糖药及干细胞治疗与T1DM血管并发症的研究已起步,有望为T1DM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更多的手段与循证医学证据。深入理解T1DM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机制对预防和治疗T1DM患者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DM)患者入院期间营养风险现状、分布特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36例AMI合并DM患者采用心肌梗死多维度量表(MIDAS)、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生活质量、营养风险、应对方式进行调查,并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 AMI合并DM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9.2%;AMI合并DM患者生活质量与营养风险、屈服应对方式呈正相关(P0.05);影响AMI合并DM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有屈服应对、营养风险、治疗方式、人均月收入、面对应对与回避应对(P0.05);路径分析显示,治疗方式、营养风险、面对应对、人均月收入、回避应对对AMI合并DM患者的生活质量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屈服应对对生活质量有直接影响。结论应早期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调查患者的心理状态,开展临床营养干预和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2型糖尿病(T2DM)患病率快速增长,作为一种慢性进展性代谢性疾病,目前尚无治愈的证据。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部分超重/肥胖的T2DM患者经过干预治疗后可以实现T2DM的缓解。2021年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和欧洲糖尿病学会(EASD)联合发布的《糖尿病缓解专家共识》中将停用降糖药物至少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作为T2DM缓解的诊断标准。诱导T2DM缓解的治疗策略包括生活方式干预、降糖药物和减重手术,应根据T2DM患者的体质指数(BMI)水平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诱导糖尿病缓解,并在达到糖尿病缓解后,每年不少于1次HbA1c水平检测,确定是否复发。作为T2DM治疗的新策略,积极诱导糖尿病缓解可有效延缓糖尿病进展,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正>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胃运动功能紊乱是其常见并发症。国外亦有报道50%的糖尿病(DM)患者合并胃运动功能紊乱〔1〕。DM患者胃动力障碍不仅使其难以做到合理膳食〔2〕,而且影响降糖药及其他药物的治疗效果〔2〕。本研究应用核素胃排空等技术对中老年T2DM患者的胃动力障碍状况进行观察。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北华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4月门诊就  相似文献   

12.
1型糖尿病(T1DM)起病早,一半以上患者可伴有至少一种微血管并发症。T1DM微血管并发症涉及眼、肾、神经等多个重要器官,发病机制复杂。中国T1DM人群庞大,给T1DM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防治工作带来巨大挑战。T1DM微血管并发症的治疗除了控制血糖外,还包括控制血压、血脂,以及针对微血管并发症的专项治疗。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干细胞治疗、免疫治疗与基因治疗等新兴技术给T1DM微血管并发症的诊疗带来曙光。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发病与饮食改变密切相关。肠道菌群可作为饮食与糖尿病的中间介质参与糖尿病的发病,无谷蛋白和水解蛋白饮食可降低有遗传易感性儿童T1DM的发病,摄入乳制品可减少T2DM的发病,高脂饮食可诱导IR,父母的饮食可通过表观遗传影响后代糖尿病发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膳食纤维饮食和豆类食品皆有利于糖尿病的治疗。通过预测餐后血糖反应、基于肠道菌群的饮食治疗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对这些机制的深入理解有助于开展精准和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4.
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类似于抑郁症、焦虑症及糖尿病特异性情绪障碍等问题很常见,但却因经常未被认识而得不到治疗。针对这种情况,本综述集中讨论是否应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抑郁、焦虑、糖尿病特异性烦恼等筛查。目前,抑郁症得到了研究者们的关注。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0%~20%的T2DM患者伴随有抑郁症,但并未被人们普遍认识到。因此,一些指南推荐对T2DM患者定期进行情绪愉悦程度的评价。然而,这些指南没有强有力的循证医学证据,筛查对心理学和糖尿病最终结果的影响还缺乏随机对照研究来验证。针对非糖尿病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对抑郁症的筛查没有改善结局。另一方面,对1型糖尿病(T1DM)或T2DM患者进行针对抑郁症的综合治疗似乎是有效的。当前,缺乏对糖尿病患者焦虑症干预性研究,而且也同样急切需要有助于优化抗抑郁治疗的前瞻性研究。  相似文献   

15.
1型糖尿病(T1DM)是一种自身免疫介导的以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胰岛素绝对缺乏为特征的疾病,胰岛素治疗是 其主要的治疗方式。胰岛素治疗存在着增加体重和低血糖风险的缺点。与此同时,胰岛素治疗不能延缓或阻止胰岛 功能的进行性破坏,因此T1DM患者病程中晚期多出现脆性糖尿病。文章总结了近些年有关T1DM非胰岛素辅助治 疗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口服降糖药、注射类药物、免疫治疗等作为胰岛素的辅助治疗带来的新作用,为改善 T1DM患者生活质量带来新思路与新展望。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孕妇包含了3种临床情况,即1型糖尿病(T1DM)合并妊娠、2型糖尿病(T2DM)合并妊娠和妊娠糖尿病(GDM)。虽然,T1DM患病率上升不多,但由于医疗、生活条件的改善,存活到生育年龄的T1DM患者逐渐增加,而T2DM近年来不仅全球患病率增加,发病年龄也逐渐年  相似文献   

17.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已达到9.7%[1].优化血糖控制均可减少1型糖尿病(T1DM)和2型糖尿病(T2DM)远期并发症的发生[2].最近UKPDS的后序随访数据结果提示胰岛素治疗降低了T2DM患者大血管的发病风险[3].目前糖尿病治疗中多建议在确诊后首先采用生活方式干预联合二甲双胍控制血糖,在疗效不佳时可选用磺脲类、格列奈类或基础胰岛素治疗[4].  相似文献   

18.
肥胖是T2 DM发病与进展的主要驱动因素,是目前T2 DM患病率明显增高的最主要原因。但生活方式干预法控制体重已被证明效果并不理想。近年来,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减重手术对T2 DM具有明确的预防和长期缓解作用,且具有成本效益(cost-effective)。2004年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减重术后糖尿病完全缓解率(HbA1c6%,FBG等在正常范围内)高达76.8%,HbA1c降幅达到2.4%,FBG下降3.9 mmol/L,高脂血症、高TC血症、高TG血症改善率分别为83%,86%,92%,死亡率下降14%,患者胰岛β细胞的功能在减重手术后可以恢复。有研究显示术后胰升血糖素样肽-1(GLP-1)分泌明显增加,但这可能只是机制之一。自2008年始,减重手术治疗糖尿病受到国际上各相关学术组织和医疗中心的重视,相关指南或共识陆续被制定和发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也与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就减重手术治疗糖尿病撰写了《手术治疗糖尿病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目前对于BMI≥35 kg/m2的T2 DM患者,减重手术是公认的合适选择。减重手术应该是和胰岛素的发现具有同样划时代意义的治疗糖尿病的方法。通过对减重手术治疗T2 DM机制的研究将最终引发T2 DM药物治疗研发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9.
“有效管理糖尿病全球合作组织”(下称“糖尿病全球合作组织”)成立的宗旨是为临床提供实用指南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制定并修改相关策略以改善T2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糖尿病全球合作组织提倡对糖尿病患者实行个体化治疗方案,明确需要特殊考虑T2DM患者亚组人群.这篇文章基于此前发表的文献,扩大了实用指南的范围,包括有并发症的新诊断T2DM患者和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良好血糖控制是T2DM管理的基石,在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个体化治疗目标和安全及时的血糖达标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另外,还需制定更全面的护理计划以降低心血管风险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联合西药、膳食营养对老年糖尿病(DM)患者负性情绪和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老年DM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给予糖肾平、骨化三醇胶丸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运动疗法联合膳食营养,干预期为病人入院开始至出院后3个月。观察两组负性情绪和依从性情况及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和血脂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b 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为100%,对照组为72.22%(26/36),观察组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83.33%(30/36),两组通过运动疗法联合膳食营养干预后负性情绪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运动疗法联合膳食营养能提高老年DM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能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