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施文洁 《中国校医》2020,34(5):364-366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对慢性咳嗽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8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咳嗽患儿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丙卡特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将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后的IgE、EOS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总有效率(97.62%)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两组IgE、EOS水平较治疗前低,且观察组IgE、EOS水平[(292.16±100.81)μg/L、(0.25±0.11)×109/L]低于对照组[(422.80±150.94)μg/L、(0.64±0.34)×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卡特罗治疗慢性咳嗽患儿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儿IgE与EOS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白介素-8 (IL-8)与支气管哮喘关系.方法 采用外周血、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5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血清白介素-8(IL-8),同时以30例正常健康儿童的外周血作为对照组.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组患儿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L-8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哮喘患者外周血EOS计数与血清IL-8水平呈正相关(r=0.70,P<0.01).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L-8参与哮喘的气道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组患儿给予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患儿哮喘症状缓解时间,以呼气流量峰值(PEF)、呼气流速峰值(PEFR)、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作为呼吸功能评价指标,检测血清炎症细胞因子、免疫蛋白等水平,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喘息缓解时间[(3.02±1.03)d]、咳嗽缓解用时[(5.02±1.22)d]及哮鸣音消失时间[(5.36±1.20)d]均低于对照组[(3.54±1.14)d、(6.17±1.31)d及(6.05±1.1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31、5.564及3.565,均P<0.05)。观察组患儿PEF[(205.65±20.25)L/min]、PEFR[(235.85±20.11)L/min]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95.54±18.54)L/min、(223.64±19.85)L/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03、3.742,均P<0.05)。观察组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10.66±1.25)ng/L]低于对照组[(11.25±1.32)ng/L],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28.61±5.22)ng/L]低于对照组[(30.28±4.06) ng/L],观察组患儿干扰素γ(INF-γ)水平[(118.61±10.02)ng/L]高于对照组[(112.33±10.11)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11、2.187及3.821,均P<0.05)。观察组患儿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EOS)、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及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0.30±0.12)×109/L、(4.78±1.00)ng/ml及(0.85±0.20)g/L]均低于对照组[(0.38±0.27)×109、(5.68±1.35)ng/ml及(1.03±0.19)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45、4.639及5.651,均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10.67%)与对照组(9.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4,P>0.05)。结论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应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能有效缓解患儿哮喘症状,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提高患儿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19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45例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哮喘急性发作组)和缓解期(哮喘缓解组)]和4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IL-19、IgE水平,血细胞分析仪计数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组患者外周血IL-19、IgE水平及EOS绝对计数分别为(327.92±245.79)ng/L、(260.48±108.77)kU/L、(498.29±96.46)×106/L;哮喘缓解组患者分别为(165.54±114.76)ng/L、(164.33±59.08)kU/L、(224.67±86.28)×106/L;对照组分别为(49.67±40.48)ng/L、(68.12±25.70)kU/L、(31.84 ±28.27)×106/L.哮喘急性发作组和哮喘缓解组IL-19、IgE水平和EOS绝对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急性发作组IL-19水平和EOS绝对计数高于哮喘缓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哮喘急性发作组IgE水平与哮喘缓解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19水平与IgE水平及EOS绝对计数均呈正相关(r=0.826、0.738,P<0.05).结论 外周血IL-19在哮喘不同时期上升程度不同,IL-19与哮喘发病机制有关,动态观察有助于哮喘临床诊断和病情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总IgE以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情况,并探讨其变化可能的免疫机制。方法对6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试验组)及55例健康儿童(对照组),采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血清总IgE进行测定;选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进行测定;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T淋巴细胞计数。结果试验组血清总IgE含量为(201.35±63.16) kU/L,对照组为(107.13±35.89)k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0.35±0.28)×109/L,对照组为(0.25±0.17)×109/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外周血Th1细胞为(16.18±8.98)%,对照组为(21.13±14.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外周血Th2细胞为(5.31±2.19)%,对照组为(5.01±2.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Th1/Th2为3.41±1.97,对照组为4.32±2.5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存在免疫调节功能紊乱,Th1/Th2失衡,表现为Th1细胞受抑制,而Th2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相对占优势状态,从而引起患儿血清总IgE水平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可能进一步引起支气管哮喘。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孟鲁司特钠联合普米克令舒治疗儿童难治性哮喘的临床效果,并评估其对患儿炎症细胞因子和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8月该院收治的难治性哮喘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应用普米克令舒治疗,观察组患儿联合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分别评估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应用初期呼吸阻力(Rrsc)评估气道反应性;检测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IgE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记录患儿咳嗽、喘息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症状体征总评分和Rrsc水平[(3.10±0.59)分和(2.05±0.49)cm H_2O]低于对照组[(4.33±0.63)分和(2.83±0.47)cm H_2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077、8.123,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嗜酸性粒细胞、IgE及MMP-9水平[(0.87±0.61)×10~9/L、(102.51±16.37)IU/ml及(124.50±17.24)ng/ml]均低于对照组[(1.20±0.59)×10~9/L、(134.29±15.74)IU/ml及(169.31±16.04)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750、9.890及13.460,均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和喘息消失时间[(6.21±0.94)d和(5.12±0.79)d]均短于对照组[(7.80±1.20)d和(6.32±0.9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3、9.74,均P0.05)。结论在普米克令舒基础上,联合应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难治性哮喘,能够显著改善患儿症状体征,降低患儿炎性细胞因子和IgE水平,缩短症状或体征消失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EETs)水平与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Th)1和Th2及其细胞因子、小气道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10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CVA患儿为CVA组,选取同期于该院儿科保健门诊体检的67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检测外周血中形成EETs的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比、Th1和Th2细胞占比、Th1/Th2比值、血清Th1和Th2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4、IL-6、干扰素(IFN)-γ]水平及小气道功能[25%、50%、75%肺活量的最大呼气量(FEF25%、FEF50%、FEF75%)和最大中期呼气流速(FEF25%~FEF75%)]。分析外周血形成EETs的EOS百分比与Th1和Th2及其细胞因子、小气道功能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形成EETs的EOS百分比诊断CVA的价值。结果 CVA组外周血形成EETs的EOS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20.35±6.09)%vs.(6.32±1.28)%,t=18.554,P<0.05]。CVA组Th...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总IgE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在老年瘙痒症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临床意义,为老年瘙痒症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本院皮肤科进行诊治的60例老年瘙痒症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64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罗氏电化学发光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2组患者血清总IgE,采用sysmex XT-1800i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水平。结果老年瘙痒症患者的血清总IgE含量为(63.42±21.41)IU/ml,对照组血清总IgE含量为(58.14±25.32)IU/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瘙痒症患者的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为(0.33±0.14)×109/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19±0.1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含量增高,嗜酸性细胞可能参与了瘙痒的发生与瘙痒介质的释放,血清总IgE与健康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onprotein,CRP)及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40例。两组给予头孢呋辛酯、青霉素V钾片等抗感染,盐酸氨溴索、盐酸溴已新片等化痰止咳。观察组加孟鲁司特钠睡前口服,1~5岁患儿4 mg/d,5岁患儿5 mg/d。两组均治疗8周。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8周测定血清TNF-α、CRP及外周血EOS水平。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为75.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8周两组血清TNF-α、CRP及EOS水平均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4、8周观察组血清TNF-α、CRP及EOS水平[(50.46±5.52)、(44.31±4.59)ng/L,(5.22±1.37)、(4.25±1.31)μmmol/L,(0.94±0.33)、(0.55±0.27)×10~9/L]低于对照组[(60.08±4.47)、(57.20±5.14)ng/L,(6.07±1.41)、(5.72±1.19)μmmol/L,(1.14±0.46)、(0.97±0.34)×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后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血清TNF-α、CRP及EOS水平均降低,孟鲁司特钠可能通过降低TNF-α、CRP及EOS水平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外周血清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PMN)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4,MCP-4)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血清水平,为临床有效防治提供有效参考。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67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哮喘组)和30例健康儿童(正常对照组)血清MPO、PMN及MCP-4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1)MPO的血清水平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为[(878.43±18.77)U/L] 高于哮喘缓解组[(678.62±33.36)U/L]及健康对照组[(703.17±18.26)U/L](P均<0.05);2)MCP-4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水平[(117.34±18.77)pg/mL]高于哮喘缓解组[(55.67±6.13)pg/mL]及健康对照组[(33.74±2.98)pg/mL](P均<0.05)。3)PMN绝对值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10.31±1.98)×109/L]高于哮喘缓解组[(4.63±1.51)×109/L]及健康对照组[(4.82±1.51)×109/L](P均<0.05)。MPO、PMN及MCP-4的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且两者之间呈正相关(r=0.976,0.989;P均<0.01)。结论 MPO、PMN及MCP-4在支气管哮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气道炎症反应有关,血清MPO、PMN及MCP-4可做为支气管哮喘的生化检测指标。哮喘缓解期仍存在慢性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36(IL-36)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小儿内科门诊就诊及病房住院哮喘儿童65名,其中哮喘急性发作期组儿童30名,缓解期组儿童35名,健康儿童25名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血清IL-17、IL-36水平,采用血细胞分析仪常规方法检测外周血EOS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急性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IL-17水平分别为(45.73±8.86)pg/ml和(21.06±5.51)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29±4.29)pg/ml(P<0.01);且急性发作期组IL-17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组(P<0.01)。2)急性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IL-36水平分别为(53.76±10.60) pg/ml和(24.45±6.59) 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46±4.86) pg/ml(P<0.01);且急性发作期组IL-36水平高于缓解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在哮喘患儿中,IL-17和IL-36水平呈正相关(P<0.01);且IL-17和IL-36水平分别与EOS计数呈正相关(P<0.01)。结论 IL-17和IL-36参与儿童哮喘发病过程,其血清水平可作为儿童哮喘诊断和病情评估较好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体内锌含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活性,以促进ADHD患儿的治疗。方法 选择60例ADHD患儿和50例正常对照儿童,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锌含量,同时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活性水平。结果 ADHD组患儿血锌含量(73.24±9.89)μmol/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82.51±7.81)μmol/L,t=5.373,P<0.01]。ADHD组患儿CD3+、CD4+、CD4+/CD8+T淋巴细胞活性[(57.9±5.0)%,(26.8±3.9)%,1.059±0.234]较正常对照组[(68.2±4.9)%,(36.5±4.7)%,1.432±0.279]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84,11.85,7.63,P<0.01),而两组CD8+无明显差别。相关分析表明血锌与CD4+、CD3+呈正相关(r=0.577,0.411,P<0.01)。结论 ADHD患儿血锌含量偏低,存在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状态,以CD4+T淋巴细胞活性降低为主,补充锌制剂有利于ADHD患儿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掌握太湖水体中微囊藻毒素(MC-LR)及相关因子的时空分布,为太湖周边城市安全供水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太湖水体中设置15个采样点,每月采集一次样品,采用高灵敏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检测各样品中MC-LR的浓度,同时监测藻类密度、水温、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叶绿素a等指标。 结果 太湖水体中MC-LR浓度高峰出现在11月份,枯水期浓度(0.129±0.024 μg/L)显著高于丰水期(0.087±0.008 μg/L)(t=25.71, P=0.0012),北部(0.150±0.028 μg/L)和西部(0.121±0.014 μg/L)的平均浓度均显著高于东部(0.077±0.015 μg/L)、南部(0.076±0.014 μg/L)和中部(0.075±0.012 μg/L)(均P<0.001);而藻类密度以9月份最高,丰水期浓度[(913±548)万个/L)]高于枯水期[(467±170)万个/L](t=10.71, P=0.0054),南部[(1 061±409)万个/L]和中部[(1 039±556)万个/L]均显著高于西[(580±216)万个/L]、北[(618±306)万个/L]和东部[(572±218)万个/L](均P<0.001)。 结论 太湖水体中MC-LR污染存在时间和地域差异,和藻类密度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应加强监测以保证供水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喘息性疾病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哮喘急性发作组、喘息性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表达水平。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组和喘息性肺炎组CD3+淋巴细胞百分比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且二者降低水平一致(P>0.05)。哮喘急性发作组CD4+淋巴细胞百分比较正常对照组和喘息性肺炎组均明显增高(P<0.05),且喘息性肺炎组CD4+淋巴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急性发作组及喘息性肺炎组CD8+淋巴细胞百分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而哮喘急性发作组及喘息性肺炎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急性发作组和普通喘息组CD3-CD19+和CD19+CD23+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些指标在哮喘急性发作组和普通喘息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参与儿童喘息性疾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郊区和城区空气污染物浓度差异及空气污染指数与儿童哮喘患病情况的关系,为哮喘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211例哮喘患儿,均进行肺功能、哮喘评分评估,同时选取辽宁省沈阳市城区面积23.71 km2,郊区面积22.86 km2进行空气污染物浓度检测,并分析城区、郊区空气污染物、儿童哮喘患病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 城区空气污染物中总计PM10浓度[(0.139±0.032)mg/m3]、API浓度(65.455±8.741)、PM2.5[(0.061±0.010)mg/m3]高于郊区空气中总计PM10浓度[(0.048±0.012)mg/m3]、API浓度(56.955±8.774)、PM2.5[(0.061±0.010)mg/m3](t=24.256、6.827、17.575,P<0.001)。从哮喘发生情况分析,城区总计哮喘发生率高于郊区(χ2=26.626,P<0.001),组间对比FEV1、P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哮喘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863,P<0.001)。经Pearson法分析,城区、郊区患者哮喘评分与NO2、SO2、PM10、PM2.5、API呈正相关性(r城区=0.197、0.318、0.252、0.451、0.167,P<0.05;r郊区=0.281、0.241、0.428、0.395、0.487,P<0.05);经Spearman法分析,城区、郊区哮喘病情严重程度与NO2、SO2、PM10、API、哮喘评分、PM2.5、FEV1、PEF呈正相关性(r城区=0.458、0.398、0.478、0.498、0.356、0.524、0.511、0.528,P<0.05;r郊区=0.457、0.419、0.589、0.524、0.398、0.425、0.424、0.407,P<0.05)。结论 城区和郊区的空气污染物浓度存在差异,与哮喘儿童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性。污染越严重,儿童患病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维生素A营养状况对学龄前支气管哮喘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细胞因子及预后转归的影响,为支气管哮喘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6月-2019年6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学龄前支气管哮喘患儿120例的临床资料(病例组),同期选择本院体检的健康的学龄期儿童80例对照组。将病例组按照住院期间维生素A营养状况分为维生素A正常组、维生素A边缘缺乏组、维生素A缺乏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维生素A营养状况,并记录不同维生素A状况组干预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炎症介质及预后转归。结果 病例组维生素A水平[(0.73±0.32)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02±0.23)μmol/L](t=5.957,P<0.05),且病例组维生素A营养状况显著差于对照组(Z=4.865,P<0.05),维生素A缺乏组治疗后的CD4+、CD4+/CD8+均低于另外两组,CD8+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A缺乏组治疗后的hs-CRP、EOS、IL-6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65,P<0.05),其中以维生素A缺乏组临床疗效最差(52.17%),维生素A正常组最高(94.74%)。结论 维生素A边缘缺乏或缺乏在学龄前支气管哮喘患儿中较为常见,对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炎症反应的改善及疾病的预后转归造成不良影响,临床应当加强患儿维生素A的监测,适时酌情补充维生素A制剂以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维生素A营养状况对学龄前支气管哮喘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细胞因子及预后转归的影响,为支气管哮喘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6月-2019年6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学龄前支气管哮喘患儿120例的临床资料(病例组),同期选择本院体检的健康的学龄期儿童80例对照组。将病例组按照住院期间维生素A营养状况分为维生素A正常组、维生素A边缘缺乏组、维生素A缺乏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维生素A营养状况,并记录不同维生素A状况组干预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炎症介质及预后转归。结果 病例组维生素A水平[(0.73±0.32)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02±0.23)μmol/L](t=5.957,P<0.05),且病例组维生素A营养状况显著差于对照组(Z=4.865,P<0.05),维生素A缺乏组治疗后的CD4+、CD4+/CD8+均低于另外两组,CD8+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生素A缺乏组治疗后的hs-CRP、EOS、IL-6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65,P<0.05),其中以维生素A缺乏组临床疗效最差(52.17%),维生素A正常组最高(94.74%)。结论 维生素A边缘缺乏或缺乏在学龄前支气管哮喘患儿中较为常见,对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炎症反应的改善及疾病的预后转归造成不良影响,临床应当加强患儿维生素A的监测,适时酌情补充维生素A制剂以改善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TLA-4在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月-2015年9月在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肾脏免疫科住院治疗的SLE患儿30例为SLE组,其中活动期16例,静止期14例。选择同期健康儿童30例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两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CD28、CTLA-4的表达水平。 结果 SLE组患儿的外周血CD3+、CD4+及CD8+T 细胞上CD28的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LE组患儿的外周血CD3+、CD4+及CD8+T 细胞上CTLA-4表达均呈低水平,分别为(0.92±0.53)、(0.55±0.41)、(0.57±0.29)。其中SLE组患儿外周血CD3+、CD4+ T 细胞上CTLA-4分子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t=3.06、3.11,P<0.05),CD8+T细胞上CTLA-4分子的表达亦低于对照组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P>0.05)。活动期SLE组患儿外周血CD3+、CD4+T 细胞上CTLA-4分子的表达(分别为:0.74±0.47、0.41±0.24)明显低于对照组(t=3.40、4.48,均P<0.05),CD8+T细胞上CTLA-4分子(0.47±0.29)的表达亦低于对照组水平(0.65±0.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0,P>0.05)。静止期SLE组患儿外周血CD3+、CD4+及CD8+T细胞上CTLA-4的表达量均较活动期SLE组患儿升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SLE患儿外周血T 细胞中存在CTLA-4分子表达的缺陷,参与了SLE的发病过程;在SLE发病进展的过程中,CTLA-4表达明显降低,使得免疫反应相对激进,促使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呼气中一氧化氮(FeNO)监测在儿童哮喘的价值, 为更好控制和监测哮喘病情提供帮助。方法 随机选取就诊于福州儿童医院变态反应科的轻、中、重度哮喘儿童50例为实验组, 分别在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进行随访、评估病情。随访时记录日、夜间哮喘症状评分、FeNO和肺功能。同期随机选择50例健康对照组给予检测FeNO。结果 1)实验组治疗3个月FeNO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 与治疗6个月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FeNO值和日、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在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呈明显下降;肺功能各参数FEV1%、FVC和PEF值在治疗3个月、治疗6个月呈明显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治疗前、后FeNO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 1)。结论 FeNO可以作为一项很好的指标来评估哮喘患儿的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