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羟基脲制造“阳虚”动物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模拟中医临床的某些证侯,制造各种病理动物模型,是研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早在60年代就有人用氢化考的松制造“阳虚”动物模型,其制造方法目前仍在探索中。我们在以往的研究工作中发现“阳虚”动物的虚损表现与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率低下有关。故试用影响核酸代谢比较明显的羟基脲制造“阳虚”动物模型,并经助阳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阳虚”动物造型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不同糖皮质激素所致“阳虚”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六十年代初,国内即有文献报道,应用大剂量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可导致实验动物的“耗竭”现象,出现一系列“虚弱”症状,类似中医的“阳虚”,目前国内普遍采用这一方法来复制“阳虚”动物模型。本研究采用不同种类糖皮质激素对实验动物进行了造型比较,发现不同糖皮质激素对动物造型的结果不同。  相似文献   

3.
阴虚、阳虚动物模型和中药作用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阴阳是中医基本理论之总纲,因此研究中医阴阳的本质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建立阴虚、阳虚的动物模型,用滋阴药、助阳药使之恢复正常,并以此研究中药的作用和阐明“证”的实质,是近些年来研究虚证和补虚中药的一个活跃课题。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研究的手段和方法日益先进,已经从神经,内分泌、物质代谢、血液循环、血液流变学、免疫学、环核苷酸、微量元素以及组织形态等方面研究动物模型的变化和中药的作用。本文介绍国内研究阴虚、阳虚动物模型建立方法和中药作用与评价。  相似文献   

4.
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是中医动物实验中的核心问题,只有建立科学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才能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真正地开展中医动物实验研究。中医证候动物模型评价应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对造模方法的评价(即采用此种方法造模后全面评价动物模型是否符合临床证的“原型”),另一个是在采用  相似文献   

5.
从"湿胜则阳微"论阳虚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虚质是一种基本的中医体质类型,它是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特征方面的固有特质。古代医家常将阳虚质称为“阳虚之体”、“阳气素虚”、“阳气素弱”、“阳虚之质”、“阴脏人”、“阴盛阳虚之质”、“阳虚禀质”、“素体阳虚”、“阳气素不强”、“阴盛之体”、“阳  相似文献   

6.
“氢化考的松阳虚”动物模型的反思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氢化考的松阳虚”动物模型的反思彭成(成都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成都610075)60年代初,国内著名内分泌专家邝安教授首次建立了“氢化考的松阳虚”动物模型。但争议颇大,经历了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过程,时至今天,分歧仍很明显,尤其某些人利用“氢...  相似文献   

7.
关于“阳虚”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目前国内多采用糖皮质激素造型。对此模型的一些组织形态、组织化学、内分泌及免疫学的变化,以及给药期内测定血浆皮质酮的含量等研究较多,但迄今未见到在给药(皮质激素)期间或停药后,同时测定造型动物血浆皮质醇和皮质酮含量的报道。为了进一步探索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对“阳虚”动物模型的影响,和外源性糖  相似文献   

8.
中医“证”的动物模型研制的思路和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基本理论深受医务界的关注,愈来愈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研究中医基本理论,除了从临床对人体的直接观察外,采用动物模型开展实验研究,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般地说,中医“证”的模型是在动物身上模拟复制临床不同的症候,以不同证型表现出来.制造中医“证”的动物模型,是一项极为复杂且难度较大的课题。多年来国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绩,对方法学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9.
中医治疗便秘相比西药具有远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优势,但治疗机制的研究却并不完善。研究中医药治疗便秘的具体机制,应参照中医理论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医证型动物模型。现有研究多以“病-证结合”的方法复制中医证型动物模型,通过文献总结发现存在用药剂量、造模时间、造模流程叙述不清,甚至模型运用不合理的问题。为归纳探索中医证型便秘模型的造模方法,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归纳阐述脾虚型便秘、血虚型便秘、阳虚型便秘、津亏型便秘的现有造模方法,造模流程以及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0.
“肺阳虚”动物模型的探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肺气虚弱、寒邪犯肺致“肺阳虚”的理论,利用现代实验方法模拟上述条件,对实验动物大鼠给予烟熏和寒冷刺激,造成“肺阳虚”动物模型。并从现代免疫学、血液流变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角度探讨“肺阳虚”证的发病机理。同时和肺气虚证进行了对比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伤骨科实验室的王绪辉医师在《肢体痹证的造模方法》一文中介绍了该室根据祖国医学“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的理论,制造肢体痹证动物模型的方法。他们的设计思路和实践经验可资借鉴。记得不久前,上海中医学院陆德铭院长在对本刊记者的一次谈话中曾说:“创制体现中医特色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模型,是中医现代化的具体一环,也是为多学科研究、发掘中医,促使中医取得时代性进展打下必要的物质基础。”又说:“要创制实验动物模型,把中医从  相似文献   

12.
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前文献报道的虚证动物模型包括气虚、血虚、阳虚和阴虚4种类型.在中医证候模型上,以扶正固本理论为指导研究中药的干预作用,对于阐述中医从整体出发、调动机体内在因素、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以达到治疗虚证的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多年来经过学者们的积极探索,现已建立了40多类中医证候动物模型,但目前的虚证动物模型既有其特点,又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如何使动物模型更接近临床,已经成为当前虚证动物模型研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由于反映扶正固本药物的综合干预作用多需要通过2种以上的虚证模型做出综合评价,因此为更全面了解虚证模型的制备及应用情况,就近年来虚证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检测指标以及扶正固本药物在虚证动物模型上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虚证模型在药物研究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选用羟基脲制造"阳虚"动物模型,用~3H-TdR 体内掺入 DNA 的方法,研究淫羊藿肉苁蓉对"阳虚"动物 DNA 合成率的作用。作者认为羟基脲因其抑制核苷酸在二磷酸化水平的还原反应而导致 DNA 合成率降低,蛋白质、能量代谢紊乱造成"阳虚";淫羊藿肉苁蓉可能含有一种激活核苷酸还原酶的生物活因子,因而能显著地提高"阳虚"动物DNA 合成率。  相似文献   

14.
多因素复合制作气虚血瘀证脑缺血动物模型体会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近年来医用动物模型的制作多采用西方生物医学模式 ,以制造疾病动物模型为主。而现代化的中医药研究领域则迫切需要真正具有中医证候特点的动物模型 ,以便使中医药科研工作更加科学化、客观化。如何通过多因素复合制作具有中医证候特点的疾病动物模型 ,即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 ,使之可同时满足中西医学的研究需要 ,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基础与难点。我们在开展“益气活血法改善脑缺血损伤作用的机理研究”的过程中 ,通过多次实验不断改进 ,逐渐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气虚血瘀证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 ,现介绍如下。1 方法1.1 动物分组健康…  相似文献   

15.
“阴阳双补”是中医治疗学的一个术语,即对“阴虚症”和“阳虚症”两类证候同时进行补益疗法。那么,什么是“阴虚”和“阳虚”呢?它是中医症候学术语。简而言之,一般常见的症状是:如果病人脸色发白泛黄,嘴唇颜色变淡,手足四肢发凉,易出汗,大便稀,小便次数多,总  相似文献   

16.
动物实验在中医科研领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医动物实验的关键在于成功复制动物模型。近年来许多学者在单纯疾病动物模型的基础上,把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相结合,创建了“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但此种“病证结合”的动物模型在造模方法和评价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须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作者过去曾发现人体十四条经线具有高发光的生物物理特性,本研究又发现在健康大鼠的督脉和任脉经线部位也均具有门光特性,另发现模拟不同“证”的动物,在其相关的经线上,其发光强度出现有规律的大度转变,如本实验在模拟阳虚的氢化考的松动物模型中,大鼠督脉经线呈现显著的低发光线状态,而在模拟血虚的放血动物模型中,大鼠任脉经线也呈现显著的低光线状态,针刺治疗后任脉和督脉发光强度虽有上升,但不显著,作者指出,这一现象是与中医认为督脉为“阳脉之海”,任脉为“阴脉之海”的论述是相符合的。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CHD)是心血管疾病常见病种。CHD动物模型是现代医学研究疾病发展转归及评价药物作用疗效必不可少的工具,而针对于中医证候的动物模型是在中医基本思想的指导下在动物身上模拟出人类疾病的某些特征,制备出与人类疾病症状和病理变化相似或相同的动物模型。目前,建立CHD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方法多种多样,本文从痰瘀互结、心脾阳虚、寒凝血瘀、痰浊血瘀、心气虚、气虚血瘀方面综述了这几类模型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冠心病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医“脾虚”证动物模型实验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动物病理模型是现代医学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但在中医中药研究中如何复制和应用动物模型却是一个新问题.近年来国内各地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用不同的方法在动物体上复制出各种模拟中医"证"的动物模型(如阴虚、阳虚、气虚、血虚、脾虚、肾虚等证的动物模型).这对探索中医证的本质,阐明中药及其方剂对证治疗的作用机制,以期达到证药相对具有重要的意义.过去对脾的研究多偏重于临床,复制"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人工高血糖家犬血浆环核苷酸的变化与“阳虚”动物模型关系初探林佩冲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730020)在完成"针灸治疗糖尿病临床及实验研究"课题后,笔者在对数据进行重新整理的过程中,发现人工高血糖家犬血浆环核苷酸及皮质醇的变化与临床观察报道的"阳虚"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